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0432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折叠压痕金属片,耳带;口罩本体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呼吸阀;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上还对称地设有保湿圈、储水通道,储水通道的底部通过吸水纤维棒与保湿圈连接;保湿圈的位置与人体鼻腔的位置相匹配;通过对储水通道与保湿圈使用吸水纤维棒连接的设计,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实现了对引水流量自动控制的目的,从而避免了水过多而溢出或呛入人们鼻腔的现象;通过增加呼吸阀的设计,达到了对人们吸入空气进行多重过滤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健康,降低了人们患呼吸道等传染病的概率;因此,该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携带、加湿效果好的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专利说明】
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
【背景技术】
[000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0003]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空气干湿程度不同,并且受季节影响,同一地区一年中的空气湿度也有明显变化,再加上北方供暖室内干燥“暖气病”频发的情况,空气湿度差异较大。经常出差的人在不同地区的往来中,对地区空气湿度差异感觉尤其明显。干燥的空气导致人们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胸闷乏力,甚至造成流鼻血。因此人们对简易、便携性加湿空气装置的期盼愈发强烈。目前现有加湿器体积大,多用于室内空气整体加湿,需外加能量,便携性底,人在室外行进中无法加湿吸入空气;并且若是简单将纱布浸湿覆盖鼻子,易造成水向下溢漏,不方便。
[0004]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已经对上述不足做出了相应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防霾口罩(公告号:0吧044851191],2015年7月22日授权),包括口罩本体、挂钩件、过滤层,其中,挂钩件固定于口罩本体的两侧,过滤层固定于口罩本体的下部,还包括固定于口罩本体上部的储水件,储水件通过导管与过滤层相连通。通过储水件及过滤层的设计,起到了加湿过滤棉的作用,同时过滤棉能够方便地更换,具有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的优点;然而,该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储水件与过滤层通过导管的形式连接,若导管的水流速度过慢、或导管出现堵塞现象,这均会影响该口罩加湿及防霾的效果;且该防霾口罩由于加湿片规格的限制,还存在加湿时间较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加湿口罩中存在的加湿效果易受导管水流速度及导管通畅程度影响、且存在加湿时间较短的问题。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对称设于所述口罩本体内的折叠压痕金属片,设于所述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所述耳带上还安装有调节环,其中,所述口罩本体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起进气和过滤作用的呼吸阀;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上还对称地设有保湿圈、储水通道,所述储水通道的底部通过吸水纤维棒与保湿圈连接;所述保湿圈的位置与人体鼻腔的位置相匹配。
[0007]上述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所述呼吸阀为具有活性炭囊的呼吸阀,所述具有活性炭囊的呼吸阀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层数至少为一层的涤纶无纺布、活性炭囊。
[0008]上述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所述保湿圈的外层为一层或者多层的非织造布层,所述保湿圈的中央设有棉纱层数为五至十层的呼吸棉纱网,所述保湿圈贴合人脸皮肤的一侧采用防水透气布料制成。
[0009]上述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所述防水透气布料为PET膜和布料的复合材料。
[0010]上述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所述储水通道的入水口还安装有盖子,且所述盖子与储水通道的入水口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0011]上述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所述折叠压痕金属片、储水通道均粘合于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耳带、呼吸阀及保湿圈均可以粘合或缝合于所述口罩本体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通过对储水通道与保湿圈使用吸水纤维棒连接的设计,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实现了对水引流量多少的自动控制的目的,从而避免了水过多而溢出或呛入人们鼻腔的现象;通过增加呼吸阀的设计,达到了对人们吸入空气进行多重过滤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健康,降低了人们患呼吸道等传染病的概率;因此,该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具有使用简单、便于携带、加湿效果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市场价值。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入水口; 2、保湿圈;3、呼吸棉纱网;4、吸水纤维棒;5、口罩本体;
6、折叠压痕金属片;7、储水通道;8、调节环;9、耳带;10、呼吸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包括口罩本体5,设于口罩本体5两侧的耳带9,耳带9上还安装有调节环8,口罩本体5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起进气和过滤作用的呼吸阀10,且呼吸阀10为具有活性炭囊的呼吸阀,该具有活性炭囊的呼吸阀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层数至少为一层的涤纶无纺布、活性炭囊。
[0019]又如图2所示,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对称设于口罩本体5内的折叠压痕金属片6,口罩本体5的内表面上还对称地设有保湿圈2、储水通道7,储水通道7的底部通过吸水纤维棒4与保湿圈2连接,储水通道7的入水口 I还安装有盖子;其中,保湿圈2的位置与人体鼻腔的位置相匹配,且保湿圈2的外层为一层或者多层的非织造布层,保湿圈2的中央设有棉纱层数为五至十层的呼吸棉纱网3,保湿圈2贴合人脸皮肤的一侧采用防水透气布料制成,且防水透气布料为PET膜和布料的复合材料。
[0020]其中,折叠压痕金属片6、储水通道7、耳带9、呼吸阀10及保湿圈2均粘合于口罩本体5上,安装于储水通道7入水口 I处的盖子可以通过普通旋转的方式打开。
[0021]实施例2:
[002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耳带9、呼吸阀10及保湿圈2还可以缝合于口罩本体5上,安装于储水通道7入水口 I处的盖子还可以通过压下再旋转或者其他方式打开。
[0023]该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具体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除去该加湿口罩的外包装,通过拧开两侧的入水口 I注满水,拧紧入水口 I处的盖子;水通过储水通道7自动流向储水通道7的底部,由于储水通道7的底部和保湿圈2通过六根吸水纤维棒4连接,水可通过吸水纤维棒4将储水通道7内的水引流到保湿圈2,保湿圈2由棉絮和无纺布组成,可保持水分并且将水引流至棉纱呼吸网3,进而加湿棉纱呼吸网3,并且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可自动控制引流至保湿圈2内的水量,过多的水将向下流并渗透回储水通道7里,从而防止水过多而溢出或呛入鼻腔;人们通过该加湿口罩呼吸时,空气从具有活性炭囊的呼吸阀10进入,被一层或多层无纺布过滤,再被活性炭囊吸附气流中的灰尘后到达保湿圈2,再被湿润的棉纱呼吸网3再次过滤并对气流进行加湿,改善吸入空气的湿度从而使空气呼吸舒适度提高。
[0024]此外,该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除了具有加湿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将注入水改为相应的药水,达到对呼吸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
[002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包括口罩本体(5),对称设于所述口罩本体(5)内的折叠压痕金属片(6),设于所述口罩本体(5)两侧的耳带(9),所述耳带(9)上还安装有调节环(8),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5)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起进气和过滤作用的呼吸阀(10);所述口罩本体(5)的内表面上还对称地设有保湿圈(2)、储水通道(7),所述储水通道(7)的底部通过吸水纤维棒(4)与保湿圈(2)连接;所述保湿圈(2)的位置与人体鼻腔的位置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阀(10)为具有活性炭囊的呼吸阀,所述具有活性炭囊的呼吸阀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层数至少为一层的涤纶无纺布、活性炭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湿圈(2)的外层为一层或者多层的非织造布层,所述保湿圈(2)的中央设有棉纱层数为五至十层的呼吸棉纱网(3),所述保湿圈(2)贴合人脸皮肤的一侧采用防水透气布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布料为PET膜和布料的复合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通道(7)的入水口(I)还安装有盖子,且所述盖子与储水通道(7)的入水口(I)通过螺纹方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及防漏的加湿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压痕金属片(6)、储水通道(7)均粘合于所述口罩本体(5)上,所述耳带(9)、呼吸阀(10)及保湿圈(2)均可以粘合或缝合于所述口罩本体(5)上。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5432238SQ20162017690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发明人】张中月, 刘雪纯, 陈旭浪, 曹兆霞, 王勇凯
【申请人】陕西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