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热症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231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热症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用于制备的中成药,主要治疗座疮、皮炎瘙痒、风疹、麻疹、水痘、痈肿、丹毒、疔疮,也可用于风热感冒、肠燥便秘,以及尿小赤等病症。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对人体受外界的侵害影响,可分为热症和寒症两大类。所谓热症,是指脏腑火盛,体内热毒积蓄,身体抗病能力减弱,排泄功能受阻,肌体细胞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主要表现为皮肤疾患有痤疮(炎症性)、皮肤过敏、皮炎瘙痒、风疹、麻疹、水痘、痈肿、丹毒、疔疮、口疮、或者风热感冒、肠燥便秘、目赤肿痛,以及热淋、尿小赤等。已有技术治疗上述病症是采取对症用药,西医通常使用抗菌素类,存在疗效不明显,副作用多等缺陷。而中医则用汤剂,不仅煎药麻烦,化费时间长,而且味苦,人们不易接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养阴生津,服用方便,疗效好的治疗热症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热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清脏腑之火,除体内热毒,增强机体抗病、排泄功能,并阴液保养,诸症可愈,按中医理论组方的治疗剂。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成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配比份)连翘5-15份金银花8-20份生地8-20份北沙参5-15份麦冬5-15份茯苓5-15份 桑叶10-30份 夏枯草5-15份车前草5-15份 金钱草5-15份野菊花5-15份紫花地丁草5-15份 生甘草1-5份 知母5-15份珍珠粉0.1-0.5份薄荷脑0.05-0.2份本发明治疗热症的中成药,取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用量为重量配比份)连翘10份金银花15份 生地15份 北沙参10份 麦冬10份茯苓10份桑叶20份夏枯草10份 车前草10份 金钱草10份野菊花10份 紫花地丁草10份 生甘草3份 知母10份珍珠粉0.3份 薄荷脑0.1份本发明药物16味组方,制成散剂、冲剂、胶囊等剂型内服,制备方法是提取有效成分或生药粉碎均可。若生药粉碎须包入布袋中开水泡服。
连翘 性味 苦、微寒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 痈肿、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高热烦渴、神昏发狂、热淋尿闭金银花 性味 苦、寒功能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主治 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生地 性味 甘、寒功能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 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吐血、衄血,发斑发疹北沙参 性味 甘、微苦、微寒功能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主治 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麦冬 性味 甘、微苦、微寒功能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治 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咽白喉茯苓 性味 甘、淡、平功能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池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桑叶 性味甘、苦、寒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夏枯草 性味辛、苦、寒功能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主治目赤肿痛、目珠液痛、头痛眩晕、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高血压症车前草 性味甘、寒功能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主治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金钱草 性味甘、咸、微寒功能清利湿热、通淋消肿主治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液尿赤、痈肿疗疮、毒蛇咬伤、肝胆、尿路结石野菊花 性味苦、辛、微寒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紫 花 性味苦、辛、寒地丁草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疗疮肿毒、痈液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生甘草 性味甘、平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气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
四肢弯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知母 性味 苦、甘、寒功能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主治 外感热病、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珍珠粉 性味 甘、咸、寒功能 解表生肌、定惊安神、明目消翳主治 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薄荷脑 性味 辛、凉功能 宜散风热、清头目、透疹主治 风热感冒、风湿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本发明治疗热症的中成药,一是清热解毒清脏腑之火,除体内的热毒,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排泄功能,使肌体细胞的代谢产物得到及时的排出。二是养阴生津养脏腑之阴,能使被热毒损耗的阴液得到补充,使肌体细胞的抗病能力和恢复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恢复和改善。诸药并用,使热毒得泻,阴液得养,则诸症可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热症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取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连翘5-15份金银花8-20份 生地8-20份北沙参5-15份麦冬5-15份茯苓5-15份 桑叶10-30份 夏枯草5-15份车前草5-15份 金钱草5-15份 野菊花5-15份紫花地丁草5-15份 生甘草1-5份 知母5-15份珍珠粉0.1-0.5份 薄荷脑0.05-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热症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取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连翘10份金银花15份生地15份 北沙参10份 麦冬10份茯苓10份桑叶20分 夏枯草10份 车前草10份 金钱草10份野菊花10份 紫花地丁草10份 生甘草3份 知母10份珍珠粉0.3份 薄荷脑0.1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热症的中成药,取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连翘5-15份,金银花8-20份,生地8-20份,北沙参5-15份,麦冬5-15份,茯苓5-15份,桑叶10-30分,夏枯草5-15份,车前草5-15份,金钱草5-15份,野菊花5-15份,紫花地丁草5-15份,生甘草1-5份,知母5-15份,珍珠粉0.1-0.5份,薄荷脑0.05-0.2份。本发明药物16味组方,制成散剂、冲剂或胶囊等剂型内服,主要作为清热解毒和养阴生津药。
文档编号A61P31/00GK1318378SQ00105290
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0日
发明者陶临风 申请人:陶临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