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软坚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5644阅读:20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络软坚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及颈、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通络软坚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骨质增生症又称老年性骨质褪变、骨性关节炎,也有人将其称为“骨刺”,多发病于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部位以脊椎、肘、髋、膝、跟骨部位居多,且病情顽固,缠绵难愈。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退化,在外力作用下,会促使退化的椎间盘突出,引发颈、肩及腰腿疼痛。
治疗上述疾患采用外敷膏药于疼痛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内,通过人体微小血管的吸收、输布以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往往比内服药及手术、牵引效果好,且安全、易操作。现有治疗类似病症的外用膏药由于其配方的局限性,效果并不理想。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突破传统配方的局限,特别是某些药物的剂量上突破传统剂量,与其他药物配伍,在制作方法上对基质采取炒制预处理,使得疗效比现有类似膏药有显著提高,且使用时无须加热,即撕即贴,并可多次揭贴。
本发明配方为生川乌10-15%、生半夏10-15%、生南星10-15%、细辛3-5%、蜈蚣5-9%、三七5-9%、海藻10-15%、麝香5-15%、樟脑10-15%、冰片10-15%,以黄丹为基质,黄丹量为上述十味中药总量的5-7倍。通络软坚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a.将生川乌、生半夏、生南星、细辛、蜈蚣、三七、海藻七味药置于植物油中加热炸至焦枯;b.冷却药油后,过滤弃渣;c.药油继续加热至烧开,徐徐投入黄丹,并用柳枝充分搅拌至滴水成珠状,收膏弃火;d.将收膏后的膏体用冷水喷淋或浸泡24小时;e.将麝香、樟脑、冰片、碾成细粉渗入冷水喷淋或浸泡后,微火烊化之药膏中,充分搅匀;f.将e之结果摊涂于布底上,并在药物上覆盖塑料薄膜。本发明中,作为基质的黄丹,先用铁锅加热炒制后再进行c步骤。黄丹炒制温度为100-150℃,炒制20-40分钟。a中生川乌等七味药投入植物油前应碎断,在油中加热至100-300℃成焦枯,油量可为黄丹量的2倍。b中过滤用120目网筛,d中浸泡应注意定时换水,e中麝香等三味中药碾成细粉过120目筛。
本发明组方中,生川乌、生半夏、生南星、细辛温化痰湿;麝香、蜈蚣、三七化瘀通络;海藻软坚散结;冰片、樟脑芳香行气,诸药共奏活血止痛之功效。特别指出的是,本方中麝香用量较常规用量大,其治疗效果极为明显,一般认为麝香价格较贵,因而使用中望而却步,但未知其用量大至一定量后有极其显著之效果。另外,基质黄丹预先进行炒制,使得本发明制成的膏药不流淌,使用时也无须加热,即撕即贴,且可多次撕贴。本发明药膏经临床使用验证,对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使用对象除孕妇慎用外,其余患者均可使用。
实施例取生川乌、生半夏、生南星、海藻各10g,细辛3g、蜈蚣6g、三七6g酌予碎断,置于1000g麻油锅中加热至300℃至焦枯,过滤去渣后再于150℃,炒制30分钟的黄丹500g投入药油中收膏,膏体用冷水喷淋或浸泡24小时去火毒。采用浸泡方式时,应注意定期换水,夏天2小时,冬天4小时换水一次。再将麝香、樟脑、冰片各10g碾碎过120目筛,渗入微火烊化之膏药中,揉拌均匀,分摊涂于布底上,再在膏药面上覆以相应尺寸薄膜,每张膏药约重20-30g,摊涂好的膏药应乌黑光亮。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揭去膏药上的透明薄膜,将其贴于患处,每张膏药可连续贴敷一周,待膏药变棕色后再换1张,如贴一周后膏药尚未变成棕色可续贴使用,一般六张膏药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马某某,男,61岁,因头晕、颈痛右手臂麻木,X片显示颈2-7椎骨质增生,曾经西药及针炙治疗,效果欠佳,经给予通络软坚膏9张外贴,头晕、颈痛、右手臂麻木诸症皆消。
张某某,男,50岁,左腰腿疼痛2年,因劳累,腰痛及左下肢痛麻加重,且腰部伴有冷感。CT片示腰4.5椎及腰与骶1椎间盘突出。给予通络软坚膏外用,一周内疼痛缓解,连续使用6贴,腰通痛消失,症状痊愈。
韩某某,女,60岁,腰痛月余伴两大腿发凉就治,患者宿有癌症,多次手术。因淋雨腰痛发作,伴两大腿发凉,携有X光片示腰椎诸椎体均有明显骨质增生,腰4.5椎间已形成骨桥。经用通络软坚膏外贴,两贴后腰痛消失,继用2疗程后,诸症俱消。
权利要求
1.通络软坚膏,将多味中药配伍后与植物油混合,制成膏状摊涂于布底上,其配方特征为生川乌10-15% 生半夏10-15%生南星10-15% 细辛3-5%蜈蚣5-9% 三七5-9%海藻10-15% 麝香5-15%樟脑10-15% 冰片10-15%以黄丹为基质,为上述十味中药总量的5-7倍。
2.通络软坚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a.将生川乌、生半夏、生南星、细辛、蜈蚣、三七、海藻七味药置于植物油中加热炸至焦枯;b.冷却药油后,过滤弃渣;c.药油继续加热至烧开,徐徐投入黄丹,并用柳枝充分搅拌至滴水成珠状,收膏弃火;d.将收膏后的膏体用冷水喷淋或浸泡24小时;e.将麝香、樟脑、冰片、碾成细粉渗入喷淋或浸泡后、微火烊化之药膏中,充分搅匀;f.将e之结果摊涂于布底上,并在药物上覆盖塑料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通络软坚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作为基质的黄丹,先用铁锅加热炒制后再进行c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通络软坚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黄丹炒制温度为100-150℃,炒制20-4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通络软坚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a中生川乌等七味药投入植物油前应碎断,在油中加热至100-300℃成焦枯,油量为黄丹量的2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络软坚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b中过滤用120目网筛,d中浸泡时应注意定时换水,e中麝香等三味中药碾成细粉过120目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及颈、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通络软坚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配方以生川乌、生半夏、麝香等十味中药与炒制后的黄丹为基质于植物油中炼制成膏,临床使用效果极佳。
文档编号A61K33/24GK1265319SQ0011202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7日
发明者张永海 申请人:张永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