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202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或类似的配制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配制品。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属楝科(Meliaceae),常绿乔木(在个别地区为落叶)。其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枝叶茂密,喜温耐旱,是干热地区重要的造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印楝不仅是一种生态树种,而且还是一种高经济价值树种。印楝中含有多种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的活性成分,因而具有护肤、清凉和防治各类皮肤疾病的功效。印楝原产印度和缅甸,目前已被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引种,我国云南、海南等地已有大面积种植。
日常生活中,粉刺(又称痤疮、暗疮),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迄今为止,尚无具有特殊治疗效果的制剂,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杀螨虫的皮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市场的急切需要。进而为发展印楝深加工,开发印楝系列日化产品,拓宽印楝应用范围,充分挖掘印楝的经济价值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1、将印楝果通过常规方法榨油,制得印楝油。
2、皮炎软膏其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淀粉13~16,印楝油38~42,间苯二酚1~3,凡士林30~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12。
3、皮炎软膏的制备方法①在低速搅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热到80℃,加热搅拌至溶化;②分别依次加入玉米、淀粉、间苯二酚和印楝油,连续搅拌均匀,冷却至60℃,研磨,灭菌,装管,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配方合理,经多次试验和精心调配,原料中的各种成分协调统一,彼此相互支持,取得突出的技术效果。试用结果表明,该皮炎软膏具有消炎快,止痒迅速,抗过敏作用强的特点。对粉刺、神经性皮炎、牛皮癣以及接触性皮炎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皮肤病制剂。
2、以天然植物印楝为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本发明的实施无疑对发展绿色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起到切实作用。
3、云南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印楝栽培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生物资源开发的内涵、外延在不断的拓展。本发明立足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和实际应用,对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内容完全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皮炎软膏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淀粉13,印楝油38,间苯二酚1,凡士林30,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
制备方法①在低速搅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热到80℃,加热搅拌至溶化;②分别依次加入玉米、淀粉、间苯二酚和印楝油,连续搅拌均匀,冷却至60℃,研磨,灭菌,装管,即得成品。
实施例2皮炎软膏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淀粉16,印楝油42,间苯二酚3,凡士林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1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皮炎软膏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淀粉15,印楝油40,间苯二酚2,凡士林33,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1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应用实施例1研究对象中度粉刺患者28人,其中男16人,女12人。
使用方法用皮炎软膏涂于患处,每天3次,连续使用一周。
试验结果治愈率46%,显效率81%,总有效率98.20%。
应用实施例2研究对象神经性皮炎患者17人,其中男11人,如人。
使用方法用皮炎软膏涂于患处,每天3次,连续使用二周。
试用结果治愈率42%,显效率78%,总有效率90.20%。
应用实施例3研究对象牛皮癣患者11人,其中男6人,女5人;使用方法取皮炎软膏适量涂于患处,每日4次,10天为一疗程,间隔3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共用三个疗程。治愈率40%,显效率79.5%,总有效率88.60%。
权利要求
1.一种皮炎软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淀粉13~16,印楝油38~42,间苯二酚1~3,凡士林30~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12。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皮炎软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淀粉15,印楝油40,间苯二酚2,凡士林33,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1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炎软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①在低速搅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热到80℃,加热搅拌至溶化;②分别依次加入玉米、淀粉、间苯二酚和印楝油,并连续搅拌均匀,冷却至60℃,研磨,灭菌,装管,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玉米淀粉13~16,印楝油38~42,间苯二酚1~3,凡士林30~35,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8~12。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①在低速搅拌中,把多聚氧化乙烯十八醇醚和凡士林加热到80℃,加热搅拌至溶化;②分别依次加入玉米、淀粉、间苯二酚和印楝油,连续搅拌均匀,冷却至60℃,研磨,灭菌,装管,即得成品。
文档编号A61K9/06GK1304759SQ0013208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4日
发明者李云寿 申请人:云南天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生物化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