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结构的牙齿修复用桩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700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结构的牙齿修复用桩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牙科修复器具,主要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牙齿修复用桩钉。
在临床口腔治疗中,对牙齿大面积缺损,常使用桩冠修复法,使患牙外型恢复。柱冠的固位主要依靠冠桩与根管之间的摩擦力和粘固剂的粘合力,顶部作为修复体的支架。桩钉的根部带有螺纹,涂上粘固剂后以旋转推进的方式渐进入根管中,与根管壁形成摩擦与粘合,然后以桩钉上部的冠部为支架来填充缺损。现有结构的桩钉冠部为扁平结构,体积及表面积均较小,利用其固位,容易造成填充体的松动、脱落或折裂,且磨牙所产生的咬合力十分复杂,尤其是过大的倾向力常造成修复体折裂、松动甚至脱落。因此,现有桩钉的冠部结构使得无论以何种填充材料进行修复都难以恢复完整的牙体外形,并形成良好的固位与抗力形牙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牙齿修复用桩钉,以克服现有结构桩钉所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桩钉结构为桩钉的根部带有螺纹,桩钉的冠部其截面为不对称的十字形;冠部的轴向表面具有多道环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桩钉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桩钉结构其表面积和体积较现有桩钉均有提高,并且由于冠部的截面为不对称的十字形,做牙冠大面积缺损修复时,可以提高与填充体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显著提高桩钉的固位力,使修复后的牙齿更牢固。
2、桩钉冠部为“十”字形,可以用一个同一形状的内“十”字板手进行安装,提高了安装时的可操作性。
3、在上下磨牙的冠部大面积缺损时,由于每个牙均是多根管(2-3个),所以做牙体修复时通常需2-3个桩钉。新型结构的桩钉在固定于各自的根管之后,其冠部的“十”字基本上可以相互交错,构成一个坚固的支架,使得填充体与之充分接触,共同承担咬合力,增大了修复体的附着力,形成牢固的结合。
实施例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桩钉冠部的立体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桩钉的根部3与现有桩钉结构相同,仍然为带有螺纹的钉状结构,桩钉的冠部2其截面为不对称的十字形,冠部的轴向表面具有多道环槽1。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结构的牙齿修复用桩钉,具有带有螺纹的根部(3),其特征是桩钉的冠部(2)其截面为不对称的十字形,冠部的轴向表面具有多道环槽(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牙科修复用器具。其提出的新型结构的牙齿修复用桩钉具有带有螺纹的根部,桩钉的冠部其截面为不对称的十字形,冠部的轴向表面具有多道环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桩钉修复牙齿大面积缺损时,既利用了桩钉的螺纹在根管内的固位能力,又借助冠部的十字形设计,使支架更强有力,提高了修复体的附着力,能较好地防止填充材料脱落并形成合力以抵御强大的咬合力,使桩冠的修复成功率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A61C5/00GK2455218SQ0026734
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红文 申请人:李红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