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花粉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869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杏花粉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营养保健食品技术领域,是利用银杏雄树花序制备的花粉经加工制成的一种食用胶囊。
背景技术
银杏树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树浑身是宝,其果、叶、苗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银杏叶和银杏果在药用及营养保健方面的用途,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据文献报道,银杏叶中迄今已发现160多种药用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黄酮和内酯,对人的心脑血管有独特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果“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体延年的功效。目前,国内外利用银杏叶和银杏果的提取物(如GBE761),开发出了很多种药品和保健品,市场非常热销。但是,对于银杏花粉的研究比较少,国内文献仅报道了形态特征,生长发育,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人工授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关于银杏花粉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报道,市场上也未见有银杏花粉保健食品和药品的销售,尤其是银杏花粉胶囊剂。根据国内文献报道,银杏花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溶性糖,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黄酮,核酸,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未知的物质,对人体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因此,研究开发银杏花粉技术和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公知的银杏花粉采集和开发利用技术,主要是银杏雌树的人工授粉。在一些银杏产区,人们仅有食用银杏鲜花序(穗)的习惯,其方法是将未成熟散粉的幼嫩银杏花序(穗)作为菜肴直接烹调食用。这种食用方法大大降低了其营养和药用价值,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银杏的雄花为柔荑花序,花粉粒船形,长度25-50微米,风媒传播。由于银杏花期特别短(一般5-7天),花粉粒又极小极轻,因此难以采集和工厂化生产。同时银杏花粉的内含物特别是生物活性物质,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生产加工过程中极易遭到破坏和损失,所以开发生产的难度较大。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杏花粉规模化生产及其保健食品的加工工艺,能够制备出一种食用方便和具有极高营养保健价值的银杏花粉胶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鲜花序(穗)去杂,用含有臭氧和/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进行清洗杀菌,将花序(穗)单层摆放在多层结构的花粉晾架上,温度控制在20——26℃,使之自然开粉;当花粉全部散出后,用吸尘器和/或手工收集花粉,将花粉和花序分离。采用低温干燥和微波杀菌的方法对花粉进行干燥杀菌,温度<60℃,使花粉的含水量为2-5%。在低温(<30℃)无菌的条件下,对银杏花粉进行超微粉碎破壁和抗氧化处理,细度0.1-5微米,破壁率达到98-100%。然后,用手动和/或自动胶囊填充机灌装成不同规格的硬胶囊;和/或将银杏花粉溶于乙醇水溶液,用超声波破壁浸提,经过滤,浓缩,配料和滴丸机制丸,制成不同规格的软胶囊。
本发明中多层结构花粉晾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鲜花序(穗)的摊晾开粉设备,能够实现银杏花粉的规模化生产。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是多个由不锈钢网和/或塑料网组成的双层托架,以等距离的方式,安装在一个长方形的铁制框架内;框架两端四个立拄的内侧,各安装一个带有等距离凹槽的定位条,使托架能上下移动(如附图)。


附图花粉晾架①框架,②双层托架,③定位条,④定位槽。
由于采用以上方法,本发明的多层结构花粉晾架的有益效果是①模拟自然环境,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成熟花粉;②操作使用方便,便于规模化生产;③由于采用不锈钢网和/或塑料网组成的双层托架,上层放花序,下层放牛皮纸可收集花粉,因此花粉损失少。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实现了银杏花粉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②由于花粉是在近乎自然环境的状态下制备的,因此花粉的成熟度高,活力强,活性达到100%;③本发明所有工艺均的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所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银杏花粉中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能够发挥其特有的营养保健和药用功效;④制成的银杏花粉胶囊避光、稳定性好,崩解快、易吸收,食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银杏花粉胶囊的制备分两大步骤一、成熟银杏花粉的制备1、花粉晾架附图中①框架,②双层托架,③定位条,④定位槽。
2、工艺流程银杏鲜花序(穗)采集→去杂→清洗→花粉晾架开粉→集粉→过筛→低温微波干燥杀菌→成品花粉3、操作方法①采集银杏雄树开花的条件是5℃以上的,有效积温为168℃。当雄花序上的花药由青转淡黄时,为最佳采集期。
②去杂采集到的鲜花序(穗),人工除去枝叶、杂草、铁钉等杂物。
③清洗将鲜花序(穗)用臭氧含量0.5-50mg/kg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和/或次氯酸钠含量0.1——1mg/L的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保证杀菌效果。
④开粉将清洗好的花序(穗),单层平摊摆放在花粉晾架中的双层托架上层,其下层放牛皮纸,温度控制在20--26℃之内,经1——3天,使之自然开粉。
⑤集粉当花粉囊全部开裂,花粉粒全部散出后,用吸尘器和/或手工收集花粉,将花粉和花序分离,单独存放。
⑥过筛将收集的花粉过150--200目筛,除去杂质。
⑦干燥杀菌采用低温微波干燥杀菌和/或真空微波干燥杀菌的方法,对花粉进行干燥杀菌,温度<60℃,分多次处理,每次处理时间30--10分钟,使花粉的含水量为2--5%;细菌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
⑧贮存将干燥杀菌的花粉用无菌硫酸纸袋和/或食品塑料袋(桶)包装;在-18--5℃的温度下保存备用。
二、银杏花粉胶囊的制备1、硬胶囊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1)工艺流程成品银杏花粉→超微粉碎破壁→胶囊填充→抛光整理→硬胶囊(2)操作方法①检验对成品花粉进行质量验证检验,确保含水量为2——5%,无霉变,微生物不超标。
②破壁在低温(<30℃)无菌的条件下,利用专用花粉研磨机和/或普通研磨机/振动磨/搅拌磨/气流磨等超微粉碎机,对银杏花粉进行超微粉碎,粉碎细度0.1--5微米,破壁率98%--100%。
在进行超微粉碎的同时,按0.1--0.5g/kg的标准,加入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其它抗氧化剂,阻断或延缓花粉内含物的氧化。
③胶囊灌装将破壁花粉,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手动和/或自动胶囊填充机进行胶囊灌装,制成不同规格的硬胶囊。硬胶囊用药用明胶、甘油和其它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
④整理将灌装好的硬胶囊,放入胶囊抛光机进行抛光整理,除去胶囊外的残留粉末,即得硬胶囊成品2.软胶囊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1)工艺流程成品银杏花粉→乙醇水溶液浸提→超声波破壁→过滤→浓缩→配料→制丸→干燥整理→软胶囊(2)操作方法①检验对成品银杏花粉进行质量验证检验,确保含水量为2--5%,无霉变,微生物不超标。
②浸提将花粉和浓度为30--80%的乙醇水溶液,以1∶2-6的比例溶解,浸提4--12小时,温度40-60℃。
③破壁在浸提的同时,用超声波处理,调整功率大小和时间,使破壁率达到100%。
④过滤将浸提液温度降到30-40℃,用800目精滤网过滤,滤除花粉渣。
⑤浓缩把花粉液放入真空浓缩罐进行减压浓缩,形成1∶2的浓缩液,即1ml浓缩液含有约相当于2克的固体花粉,并除去乙醇。
⑥配料在浓缩液中添加抑菌剂,抗氧化剂,助溶剂,PH稳定剂,PH值控制在2.5~7.0。
⑦制丸在无菌条件下,用软胶囊制丸机制成不同规格的花粉软胶囊滴丸。软胶囊用药用明胶、甘油和其它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
⑧整理用乙醇洗涤滴丸,用旋转干燥器干燥整形,冷却后即成为银杏花粉软胶囊。
权利要求
1.银杏花粉胶囊,银杏雄树花序(穗),可食用部分,自然散粉和人工制备的花粉用于银杏雌树的人工授粉,其特征是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方法制备成熟的银杏花粉,经超微粉碎破壁和/或超声波破壁浸提,低温杀菌加工工艺,灌装制成的食用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花粉胶囊,其特征是将鲜花序(穗)去杂,用含有臭氧和/或次氯酸钠的水溶液进行清洗杀菌,将花序(穗)单层摆放在多层结构的花粉晾架上,温度控制在20——26℃,使之自然开粉;当花粉全部散出后,用吸尘器和/或手工收集花粉,将花粉和花序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花粉胶囊,其特征是多个由不锈钢网和/或塑料网组成的双层托架,以等距离的方式,安装在一个长方形的铁制框架内;框架两端四个立拄的内侧,各安装一个带有等距离凹槽的定位条,使托架能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花粉胶囊,其特征是采用低温干燥微波杀菌的方法对花粉进行干燥杀菌,温度<60℃,使花粉的含水量为2-5%。在低温(<30℃)无菌的条件下,对银杏花粉进行超微粉碎破壁和抗氧化处理,细度0.1-5微米,破壁率98-100%。然后,用手动和/或自动胶囊填充机灌装成不同规格的硬胶囊;和/或将银杏花粉溶于乙醇水溶液,用超声波破壁浸提,经过滤,浓缩,配料和滴丸机制丸,制成不同规格的软胶囊。
全文摘要
银杏花粉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是将采集到的银杏序(穗)经去杂,清洗,控温开粉,收集,过筛,低温微波干燥杀菌的方法规模化生产成熟花粉;再经过超微粉碎破壁,抗氧化处理,胶囊填充,抛光整理;和/或乙醇水溶液浸提,超声波破壁,过滤,浓缩,配料,制丸,干燥整理等加工工艺,制成方便食用的硬(软)胶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银杏花粉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效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高级营养保健食品和医药原料,在增强人体免疫,保护心脑血管,健脑益智,改善微循环,抗炎抗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P1/14GK1823854SQ20051013095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3日
发明者孙谨先 申请人:孙谨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