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耳鸣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59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耳鸣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利用微型耳鸣治疗仪的声刺激方法,对患有耳鸣的患者,用此方法去控制病情、使耳鸣得到缓解、以至完全消失而治愈。
利用声刺激方法治疗由于听觉的紊乱而产生的耳鸣,早在九十年代已经开始。由于它是一种常见的耳科临床症状,病因繁多,常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虽不至危及生命,但甚为痛苦。对那些全身或耳部有器质性病变并伴有耳鸣的患者,可通过病因治疗或手术方法控制病情、使耳鸣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这只是大量耳鸣患者中的一部分,而相当一部分病人目前仍处于无药可医,无方可治。在这种的情况下,由中华医学会、河南华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GJDS-I型耳鸣治疗仪,经过中国人民军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的参与和临床应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通过卫生部专家鉴定,得到了肯定,认为是解决了国内外长期以来对临床治疗耳鸣难题,特别是对多种原因所致的耳鸣,幻听性精神病患者具有独特的疗效。目前该仪器已申报专利并推广全国各地,取得较好的疗效,受到欢迎。但是经专家鉴定认为和实践需要证明,如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则更方便于患者,其效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制成微型,方便患者,同时以达提高疗效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利用现代的电子和微电子技术,采用了小型阻容元件、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相结合的方法,使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由于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和先进的电子线路,可以输出三角波、方波、正弦波三种波形,使仪器的体积小到可以放到上衣口袋里。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方框图图2是实用新型的频率指示和外壳示意图当接通电源后,1.5伏电池(1)开始供电,12伏变换器AH812(2)工作,变换出12伏电压输出,以供信号发生器ICL8338(3)之用,同时低频信号放大器(6)也得电而工作。信号发生器ICL8338(3)工作后,输出可选的三角波、方波、正弦波三种波形的低频信号,经过信号发生频率选择器(4)改变电容量和信号发生频率调节器(5)的电阻值,即RC时间常数来改变频率频段和微调。调频共分为五档,频率为50至160000Hz,连续可调。经过低频信号放大器(6),放大声强控制器兼开关(7)的电位调节声强大小,以达到患者需要之目的。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声强控制器兼开关(7)打开,再将声强度旋钮调至最小,先选信号发生频率选择器(4)中频段,然后让患者佩戴好电声转换器(8)(耳机)戴入患耳,再慢慢轻调音量控制器兼开关(7),使电声转换器(8)(耳机)音声稍低于患者耳鸣音,慢慢调整微调频率旋钮,同时仔细询问患者声信号音调与耳鸣音调的异同(低频段、高频段调整同上)、直至使声刺激频率与耳鸣音频率相吻合,两者匹配越好,其治疗效果也越为满意,此时从频率指示器上读取具体数值,记入患者病历卡或告知患者,以备下次治疗参考和观察疗效之用。最后将音量调整至高于耳鸣音,连续刺激15分钟至30分钟(视病情由医师酌定)。
本实用新型最大特点,是患者可以随身携带,可以装在上衣口袋里,即时出现耳鸣,可以随时治疗,以提高疗效,具体治疗时间和次数,由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此外由于选用了一号电池,可大大的提高了使用时间。
权利要求1.一个由信号发生频率选择器(4)、信号发生频率调节器(5)、声强控制器兼开关(7)、频率指示(9)、和外壳(10)组成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其特征是内部装有1.5伏电池(1)、12伏变换器(2)、信号发生器(3)、低频信号放大器(6),外部还可插入电声转换器(耳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其特征是12伏变换器(2)AH812与1.5伏电池(1)相接,其输出端与信号发生器(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2规定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其特征是信号发生器(3)CL8338与信号发生频率选择器(4)、信号发生频率调节器(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规定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其特征是信号发生器(3)CL8338与低频信号放大器(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4规定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其特征是低频信号放大器(6)与声强控制器兼开关(7)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规定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其特征是低频信号放大器(6)与声强控制器兼开关(7)、电声转换器(8)(耳机)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规定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其特征是外壳(10)固定频率指示(9)与信号发生频率选择器(4)、信号发生频率调节器(5)外壳(1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实用、携带方便、先进的微型耳鸣治疗仪。它由1.5伏电池、12伏变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选择器和频率调节器、低频信号放大器、声强控制器兼开关、频率指示及外壳所组成。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有利患者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F11/00GK2493186SQ0120905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4日
发明者杨妍, 杨佩珩 申请人:杨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