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075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领域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时,可以非常容易并准确的明确病变位置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外科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国内许多医院的胸外科也相继开展了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伤口美观,它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肺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受到了胸外科医生和患者的好评。但是,由于电视胸腔镜手术时,只能通过电视屏幕观察胸腔内的情况,而不能象常规开胸手术那样用手触摸病变,感知病灶。现有的定位穿刺套管针存在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因此,对于那些胸膜没有改变的肺内病灶往往难于定位。有时不得不通过改行常规开胸手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定位穿刺套管针存在有定位不够准确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定位穿刺套管针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士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定位穿刺套管针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定位穿刺套管针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定位穿刺套管针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其在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时,能够准确地定位病灶的位置,增加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将一个带有医用尼龙线的小型金属钩放入一个带有针芯的穿刺套管针的尖端,通过旋转、推动针芯的方法,可将金属钩推出穿刺针套管。在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前,在X线或CT引导下,通过穿刺套管针将金属钩置入病灶内,尼龙线引出体外,手术时通过观察尼龙线的位置来达到定位病灶的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包括在穿刺针套管中装有针芯,其中上述针芯内为通孔,带金属钩的医用尼龙线从该通孔中穿过,上述针芯的一端设有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与上述穿刺针套管一端的定位槽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中所述的定位凸起和定位槽相互配合时,针芯的长度与穿刺针套管穿刺针长度相同,即针芯的针尖与穿刺针套管的针尖对齐。
前述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中所述的医用尼龙线埋入金属钩内并与之牢固连接,所述的金属钩带有弹性,其形状为三角形或在一小段金属上带有倒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时,可以非常容易并准确的明确病变的位置,避免了因找不到病灶而不得不改行常规开胸手术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具有上述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且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未推进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推进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钩和医用尼龙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金属钩和医用尼龙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穿刺针套管和针芯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1......金属钩2......医用尼龙线
3......穿刺针套管 4......针芯5......定位槽 6......定位凸起7......倒刺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1、2是本实用新型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的装配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主要包括穿刺针套管3及针芯4,其中,上述针芯4内为通孔,带金属钩1的医用尼龙线2从该通孔中穿过,上述针芯4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凸起6,该定位凸起6与上述穿刺针套管3一端的定位槽5相互配合。定位凸起6位于针芯台阶凸起的边缘,旋转后进入定位槽5将金属钩推出。
在图1和图2中,金属钧1装配在穿刺针套管3的尖端,穿刺针套管3的尾端有一个定位槽5,可使针芯4上定位凸起6与之配合。针芯4的中央有一圆形通孔,以利于尼龙线2通过。电视胸腔镜手术前,在X线或CT监视下,将装配好的穿刺套管针刺入病灶内,旋转、推动针芯4将金属钩1和尼龙线2推出穿刺针套管后,拔出穿刺针套管3和针芯4,金属钩1留在病灶内,与之相连的医用尼龙线2引出至体外。
在图3和图4中,医用尼龙线2一端埋入与金属钩1的尾端,牢固连接,金属钩1由具有弹性的无毒、与人体不发生反应的金属制成。金属钩l的形状为图3所示的三角形,该金属钩具有弹性,放入套管中时形状为 ,推出后应为<。金属钩1的形状或是如图4所示,金属钩1由具有弹性的无毒、与人体不发生反应的一小段金属制成,其上带有两个具有弹性的倒刺7。
如图5所示,穿刺针套管3一端的定位槽5与针芯4一端上的定位凸起6相互配合,达到定位的目的。在定位槽5与定位凸起6相互配合状态,也就是针芯处于推进状态,此时针芯4的长度刚好与穿刺针套管3穿刺针的长度相同,即针芯4的针尖与穿刺针套管3的针尖对齐。
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实用新型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的技术创新,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包括在穿刺针套管(3)中装有针芯(4),其特征在于上述针芯(4)内为通孔,带金属钩(1)的医用尼龙线(2)从该通孔中穿过,上述针芯(4)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凸起(6),该定位凸起(6)与上述穿刺针套管(3)一端的定位槽(5)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凸起(6)和定位槽(5)相互配合时,针芯(4)的长度与穿刺针套管(3)穿刺针长度相同,即针芯(4)的针尖与穿刺针套管(3)的针尖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医用尼龙线(2)埋入金属钩(1)内并与之牢固连接,所述的金属钩(1)带有弹性,其形状为三角形或在一小段金属上带有倒刺(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是一种能够准确判断病灶位置的电视胸腔镜手术用定位穿刺套管针,它在穿刺针套管中装有针芯,其中上述针芯内为通孔,带金属钩的医用尼龙线从该通孔中穿过并引出,套管和针芯之间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使用时,在X线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金属钩置入肺组织病灶内,尼龙线引出至体外。电视胸腔镜手术时,观察到肺表面的尼龙线后,即能判断出病灶的位置。
文档编号A61B17/34GK2607958SQ0320443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1日
发明者寿延宁, 刘德若 申请人:寿延宁, 刘德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