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整复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84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整复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范围,特别涉及可用于治疗腰椎、颈椎及四肢复位、骨折复位牵引的一种多功能整复治疗床。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是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虽有许多中药治疗专科门诊,但药物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手术治疗危险性大,患者又不愿意接受。一般医院对这些病症现有做法是牵引、推拿结合进行。其牵引器械有牵引床、牵引椅,还有结合红外线理疗,机械按摩等,另有电脑控制的成角度旋转牵引床对治疗骨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但成本高,只有大型医院才用得起。其牵引床、牵引椅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整复治疗床,由底座、支柱、床框、床面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双钳形,在四角上各竖支柱一根,在支柱中下部固定床框、床面支持在床框内,在支柱的适当位置安装调节机构及顶架上装有吊挂装置。
所述床面为折叠型,可以调节成A字型、V字型、靠背椅型或平板型,并且整个平板可以竖起来与床框成0-90°的倒挂床的形式。
所述调节机构为涡轮蜗杆及棘轮装置。
所述支柱为两段套筒式,长短可调。
所述床框边上还装有牵颤或牵击装置。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治疗床可以水平牵引、成角度牵引、或成倒挂式牵引;床面可以随患者治疗需要折叠成适合的形状和角度,实现对抗牵引结合牵颤、牵击增加治疗效果及横向拉压对弯曲的脊柱予以矫正;可以实现推拿手法中的斜板,旋转复位、拉伸等功能,适合于腰锥病,颈椎病、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制作成本低,用途广、适合大中小医院使用。


图1为多功能整复治疗床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床面以下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整复治疗床,由底座11、支柱1、床框3、床面4组成。在图1中所示的底座11为双钳形(如图2中虚线所示),在四角上各竖支柱1一根,在支柱1中下部固定床框3、床面4支持在床框3内,在支柱1上床框3端头位置安装有床面折叠调节机构2及中部的调整涡轮蜗杆机构10,在支柱1上床框3中部的调整涡轮蜗杆机构10对边安装有横压装置7。床面4的调整折叠轴的两端装有犬牙接头13(如图2所示),使床面4折起任意角度。根据治疗需要可以调节成V、A字型,靠背椅型,或平板型,并且整个平板可以竖起来与床框3成0-90°的倒挂床的形式。前述调节机构10为涡轮蜗杆及棘轮装置。前述支柱1为两段套筒式,长短可调。在床框3两端头上面的立柱1上分别固定有牵引横杆12及拉力调整机构8,在床框3长边上还有床面4的支杆孔9;在立柱1顶端固定顶架支杆6(如图1、图3所示),其上固定可移动的挂吊装置5。在本实用新型治疗床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现颈、胸、椎按辨证生物平衡力牵引,可实施7种手法1.床面由水平形成A、V型对抗牵引结合横向拉压牵引;2.床面下降至底面进行悬吊摆体,前后自由引力牵引;3.倒挂疗法、4.对抗牵引结合牵颤或牵击;5.足矫法;6.颈椎仰、卧、坐位角度牵引;7.脊柱及四肢关节脱位骨折复位牵引法。治疗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治疗费低,有益于患者、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整复治疗床,由底座、支柱、床框、床面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双钳形,在四角上各竖支柱一根,在支柱中下部固定床框、床面支持在床框内,在支柱的适当位置安装调节机构及顶架上装有吊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整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为折叠型,可以调节成A字型、V字型、靠背椅型或平板型,并且整个平板可以竖起来与床框成0-90°的倒挂床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整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涡轮蜗杆及棘轮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整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两段套筒式,长短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整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边上还装有牵颤或牵击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医疗器械的一种多功能整复治疗床。由固定在双钳形底座上的四根竖直支柱支撑床框及折叠床面,并在床框支柱上安装调节装置,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要求改变床面形状和位置。该治疗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按辨证生物平衡力牵引,可实施平面牵引、成角度牵引、横向拉压和倒挂7种手法进行治疗;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型医院,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1F5/04GK2602739SQ0323626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1日
发明者姜兆庆 申请人:姜兆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