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软接触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式软接触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送伤病员的工具。
现有运送伤病员的担架、其承受支撑如弹簧钢丝、帆布等均是固定在担架的框架上,这类担架在运送伤病员时有许多不便,例如在将伤病员由当地送往医院的途中,以及到医院后到急诊室→X光室→手术室→病房……,均需将伤员上下多次搬动。这增加了伤病员的痛苦,往往会延误治疗时间,特别是在战地救护中,有的伤病员因此失去了生命。在上下搬运伤病员时必须四人协力,使医护人员耗去不少无谓的劳力。由于这类担架的各部件是固定的,因此还是不易携带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不须将伤病员上下搬动,仅需两人便能平稳地将伤病员置于担架中或担架外的新型担架、此种担架还应是易于携带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任务的方法是将固定于担架框架的弹簧钢丝或帆布等承受支撑改为数根有一定抗拉力及宽度的非金属软带,将软带之一端固定于主杠A、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的穿销、挂勾或搭扣与主杠B相连。使用时将连接处拆开,将伤病员置于框架内,将软带一根一根由伤病员身体下面穿过并通过穿销或挂勾与主杠B相连,即可将伤病员抬走,要将伤病员置于担架外、只需将病人连同担架安置于病床或手术台,松开连接,抽出软带,伤病员即为安放好。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有可供折叠的活动关节,可在不用时可折成一捆用软带缚定,使之易于携带。为了便于抬运、本实用新型的两端有把手类装置,把手为套管制成,平时可收缩于主杠内,需用时抽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有可与市售担架车相匹配,以便于推运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的效果,首先是省去了在运送伤病员过程中对伤病员的上下搬动,从而减轻了伤病员的痛苦,有利于抡救治疗。其次是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第三是便于携带运输,更适于战伤救护和大面积灾害事故中对伤病员的救护。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视图。
图2.是软带通过穿销连接图。
图3.是软带通过挂勾连接图。
图4.是主杠折叠关节示意图。
图5.是横杠活动关节及伸缩把手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A、B为主杠,(1)为软带,(2)为软带的固定端,(3)为可拆卸端,(4)为连接穿销,(5)为主杠活动关节,(6)为横杠活动关节,(7)为横杠与主杠间的活动关节,(8)为可伸缩的把手。
图2是软带通过穿销连接图。(9)为带销钉穿套的软带,(10)为穿销钉,(11)为穿销孔。
图3是软带通过挂勾连接图。(12)为带挂勾的软带,(13)、(14)分别为挂勾的俯视图,正视图。
图4是主杠折叠关节图,(15)为折叠关节槽,(16)为活动轴,(17)为可折叠主杠,虚线为折叠后的形状。
图5是横杠活动关节及伸缩把手示意图。(18)为可折叠横杠,(19)活动轴,(20)为轴板,(8)为可伸缩的把手。虚线为收缩折叠后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先将伤病员置于框架内,然后将软带(1)一条一条轻轻从伤病员身体下面穿过,与主杠B上的穿销(4),挂勾或搭扣牢固相连,之后便可将伤病员抬至需去的地方放下,然后将软带一条一条从主杠B上卸下,然后从伤病员身体下轻轻拉出即可,当运送伤病员的任务完成,便可将本实用新型从活动关节(5)、(6)处折叠,将把手(8)重新推入主杠套管中,此时本实用新型的长度约为1/2米,而软带(1)此时可起捆扎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同已有的担架车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特点。
权利要求
1.框架式软接触担架,有主杠A、B及A、B两端相连的两横杠,起支撑作用的弹簧钢丝或帆布固定于主杠A、B,其特征是起支撑作用的数根非金属软带的一端固定于主杠A上,另一端通过可拆卸装置与主杠B相连;两横扛通过活动轴与主杠A、B相连,在主杠A、B两横杠的中部,均有可折叠的活动关节。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框架式软接触担架,其特征是把手通过套管与主杠A、B形成可伸缩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伤病员运送,由数根一端可拆卸的软带取代了现有的固定支撑,使用中不需将伤病员上下搬动,即可将伤员置于担架中或担架外,可减轻病员痛苦,有利于及时医治,还可减小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其中固定式框架适用于民用和平时,折叠式框架便于携带,适用于战伤救护,和大面积抢险救灾,只需两人便可将病人安稳转送。
文档编号A61G1/00GK87205078SQ87205078
公开日1988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0日
发明者刘建新 申请人:刘建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