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6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口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侧固定有超声雾化器,所述本体与雾化器固定连接;气流通道穿过所述本体后,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连通;所述雾化出口与所述本体内侧连通。所述雾化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使雾化器和本体之间更加紧固。所述连接件为形状与所述本体形状匹配的贴合环;所述贴合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内侧连通的安装腔体;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端穿过所述本体后伸入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贴合环至少一端与所述本体内壁贴合。本实用新型将超声雾化器固定在口罩上,使用时雾化出口离口腔或者鼻腔非常近,药物利用率高。
【专利说明】
_种医用口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口罩。
【背景技术】
[0002]呼吸道雾化疗法是呼吸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治疗时雾化器将水及药物分散雾化成微小的雾滴或微栓悬浮于气体中,并经过患者的呼吸进入呼吸道及肺部,达到湿润气道和局部乃至全身治疗的作用。因局部雾化用药具有凑效快、药物用量少及全身副作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现有的医用雾化器体积较大,使用时需要保证面罩与喷雾管的方向为同一水平方向,对于幼儿和只能卧位的患者,需要患者或患者家属手拿面罩进行雾化,使用和携带非常不方便,且雾化气路较长,雾化药液容易在喷雾管内发生冷凝现象,影响药物利用率和雾化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医用口罩。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口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与雾化器固定连接;气流通道穿过所述本体后,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连通;所述雾化出口与所述本体内侧连通。
[0005]所述雾化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使雾化器和本体之间更加紧固。
[0006]所述连接件为形状与所述本体形状匹配的贴合环;所述贴合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内侧连通的安装腔体;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端穿过所述本体后伸入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贴合环至少一端与所述本体内壁贴合。连接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0007]所述安装腔体内壁与固定座外壁接触;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出口和所述本体内侧的安装通道;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内设有气道;所述气道一端通过开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通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道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通道靠近所述雾化出口的一端连通。结构稳固紧凑。
[0008]所述安装通道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雾化出口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贴合环上的空腔连通;所述空腔与所述本体内侧连通。单向阀可以有效防止药滴呛入导致患者窒息。
[0009]所述贴合环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与所述本体内侧、安装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贯穿所述贴合环上端、本体的出气通道连通;或者所述第一腔体与开设在所述贴合环上端的出气通道连通,且所述贴合环上端与所述本体内壁之间设有空隙。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可以分别用于鼻腔呼吸和口腔呼吸,进一步方便患者使用。
[0010]所述安装通道一端向所述本体内侧伸出;所述安装通道伸出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安装通道内安装有调向阀;所述调向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连通。调向阀可以控制鼻腔呼吸通道和口腔呼吸通道的打开或关闭。
[0011]所述雾化器设在支架内;所述支架一端套接在所述固定座内。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稳固。
[0012]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装置和超声震荡片,所述加热装置和超声震荡片沿药雾流出方向依次排列,先采用加热装置加热药液,再利用超声波振荡片雾化加热后的药液,使得药物颗粒更加稳定,雾化量均匀,进一步改善雾化效果。
[0013]所述雾化出口开设在所述支架一侧;所述雾化出口两侧的支架内套接有超声固定座;所述超声固定座内套接有加热体固定座;所述超声震荡片外周固定在所述超声固定座和所述加热体固定座之间;所述加热装置固定在所述加热体固定座内。所述加热装置与导液体一端接触;所述导液体另一端与药液接触;所述药液储存在储液腔内;所述储液腔一侧伸入所述加热体固定座内,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加热体固定座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雾化器结构紧凑,体积小。
[0014]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储液瓶盖安装孔,所述储液瓶盖安装孔内安装有储液瓶盖。需要添加药液时,可以取下储液瓶盖,方便添加药液。
[0015]所述支架下部的空腔内安装有气流传感器和主控板;所述加热装置、超声震荡片、气流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空腔底部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所述气流传感器一侧通过支架上的孔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主控板与电池电连接。主控板可以通过气流传感器检测患者是否有吸入动作,从而可以根据气流传感器的信号控制雾化器工作。
[0016]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支架内远离所述雾化出口的一侧,且所述支架远离所述雾化出口的一侧安装有可拆卸电池盖。方便更换电池。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超声雾化器固定在口罩上,使用时雾化出口离口腔或者鼻腔非常近,药物利用率高;使用和携带方便;利用加热装置先加热药液,降低药液粘度,再利用超声波振荡片雾化加热后的药液,使得雾化粒度稳定,雾化量均匀;超声雾化器能重复使用;通过加热装置和主控板可以控制药液温度,保证雾化粒度温度,雾化量均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一种医用口罩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I;所述本体I与雾化器固定连接;气流通道2穿过所述本体I后,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连通;所述雾化出口与所述本体I内侧连通;所述雾化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本体I固定连接。
[0021]连接件为形状与所述本体I形状匹配的贴合环3(可以采用硅胶材料);所述贴合环3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I内侧连通的安装腔体;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端穿过所述本体I后伸入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贴合环3至少一端与所述本体I内壁贴合。所述安装腔体内壁与固定座5外壁接触;所述固定座5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出口和所述本体I内侧的安装通道8;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5内;所述固定座5内设有气道9;所述气道9 一端通过开设在所述固定座5上的通孔7与所述气流通道2连通,所述气道9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通道8靠近所述雾化出口的一端连通。
[0022]如图1,安装通道8内安装有单向阀6;所述雾化出口通过所述单向阀6与所述贴合环3上的空腔10连通;所述空腔10与所述本体I内侧连通。
[0023]如图2,贴合环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均与所述本体I内侧、安装通道8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与贯穿所述贴合环3上端、本体I的出气通道13连通;或者所述第一腔体I与开设在所述贴合环3上端的出气通道13连通,且所述贴合环3上端与所述本体I内壁之间设有空隙。
[0024]所述安装通道8—端向所述本体I内侧伸出;所述安装通道8伸出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所述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7和第二单向阀18;所述安装通道8内安装有调向阀19;所述调向阀19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7和第二单向阀18连通。
[0025]所述雾化器设在支架22内;所述支架22—端套接在所述固定座5内。
[0026]雾化器包括加热装置20和超声震荡片21,所述加热装置20和超声震荡片21沿药雾流出方向依次排列,雾化出口 25开设在所述支架22—侧;所述雾化出口 25两侧的支架22内套接有超声固定座23;所述超声固定座23内套接有加热体固定座24;所述超声震荡片21外周固定在所述超声固定座23和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之间;所述加热装置20固定在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内,加热装置20与导液体26—端接触;所述导液体26另一端与药液28接触。
[0027]所述药液28储存在储液腔27内;所述储液腔27—侧伸入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内,且所述储液腔27与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之间通过密封环28密封;所述支架22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27连通的储液瓶盖安装孔,所述储液瓶盖安装孔内安装有储液瓶盖29;支架22下部的空腔32内安装有气流传感器30和主控板31;所述加热装置20、超声震荡片21、气流传感器30均与所述主控板30电连接;所述空腔32底部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33;所述气流传感器30—侧通过支架22上的孔34与所述气道9连通;所述主控板31与电池35电连接。
[0028]电池35固定在所述支架22内远离所述雾化出口25的一侧,且所述支架22远离所述雾化出口 25的一侧安装有可拆卸电池盖36。
[0029]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装置加热温度设定为30?45°C ;储液装置2容积为5?30ml;超声振荡片的喷雾速率设定为100?200μ1/π?η。
[0030]主控板7与外部适配器电连接。
[003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当患者吸气时,单向阀打开,气流传感器感应到有气压变化,将气压信号传输给主控板,主控板控制加热装置和超声振荡片工作,随后超声振荡片雾化的药雾随气流进入到人体口腔或者鼻腔;当呼气或雾化器不工作时,单向阀将气道关闭,防止超声振荡片工作,防止浪费药液和电池能量。
[0032]实施例2中,第一腔体可以用作鼻腔呼吸头,当患者用鼻腔呼吸的方式服药时,可以将鼻腔呼吸头罩在患者的鼻子上,使患者服药更加方便。第二腔体可以用作口腔呼吸头,通过调向阀调节气流方向,可以选择鼻腔呼吸或者口腔呼吸,从而实现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服药方式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医用口罩,包括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与雾化器固定连接;气流通道(2)穿过所述本体(I)后,与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连通;所述雾化出口与所述本体(I)内侧连通;所述雾化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本体(I)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形状与所述本体(I)形状匹配的贴合环(3);所述贴合环(3)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I)内侧连通的安装腔体;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端穿过所述本体(I)后伸入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贴合环(3)至少一端与所述本体(I)内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内壁与固定座(5)外壁接触;所述固定座(5)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出口和所述本体(I)内侧的安装通道(8);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5)内;所述固定座(5)内设有气道(9);所述气道(9)一端通过开设在所述固定座(5)上的通孔(7)与所述气流通道(2)连通,所述气道(9)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通道(8)靠近所述雾化出口的一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8)内安装有单向阀(6);所述雾化出口通过所述单向阀(6)与所述贴合环(3)上的空腔(10)连通;所述空腔(10)与所述本体(I)内侧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环(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均与所述本体(I)内侧、安装通道(8)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与贯穿所述贴合环(3)上端、本体(I)的出气通道(13)连通;或者所述第一腔体(I)与开设在所述贴合环(3)上端的出气通道(13)连通,且所述贴合环(3)上端与所述本体(I)内壁之间设有空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8)—端向所述本体(I)内侧伸出;所述安装通道(8)伸出端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所述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7)和第二单向阀(18);所述安装通道(8)内安装有调向阀(19);所述调向阀(19)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7)和第二单向阀(18)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设在支架(22)内;所述支架(22)—端套接在所述固定座(5)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加热装置(20)和超声震荡片(21),所述加热装置(20)和超声震荡片(21)沿药雾流出方向依次排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出口(25)开设在所述支架(22)—侧;所述雾化出口(25)两侧的支架(22)内套接有超声固定座(23);所述超声固定座(23)内套接有加热体固定座(24);所述超声震荡片(21)外周固定在所述超声固定座(23)和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之间;所述加热装置(20)固定在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0)与导液体(26)—端接触;所述导液体(26)另一端与药液(28)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28)储存在储液腔(27)内;所述储液腔(27)—侧伸入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内,且所述储液腔(27)与所述加热体固定座(24)之间通过密封环(28)密封。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27)连通的储液瓶盖安装孔,所述储液瓶盖安装孔内安装有储液瓶盖(29)。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下部的空腔(32)内安装有气流传感器(30)和主控板(31);所述加热装置(20)、超声震荡片(21)、气流传感器(30)均与所述主控板(30)电连接;所述空腔(32)底部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33);所述气流传感器(30)—侧通过支架(22)上的孔(34)与所述气道(9)连通;所述主控板(31)与电池(35)电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35)固定在所述支架(22)内远离所述雾化出口(25)的一侧,且所述支架(22)远离所述雾化出口(25)的一侧安装有可拆卸电池盖(36)。
【文档编号】A61M11/00GK205729921SQ201620149318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发明人】桂卉
【申请人】桂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