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249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医治疗偏头痛常采用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止吐药如胃复安、麦角胺和二氢麦角胺、舒马坦、布拖啡烷等;缓解期预防治疗常用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α2受体激动剂等等;这些药物虽然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引发的多种多样的副作用常使患者“头痛”。采用中药治疗偏头痛有着长远的历史,例如李东垣的芎辛汤,采用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防风、甘草等药物,对头痛和偏头痛有一定疗效,但要达到现代医学的治疗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借鉴李东垣芎辛汤(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防风、甘草)及王清任活血汤的一些用药经验,针对头风血瘀夹风证,选用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六味中药组方,并根据偏头痛发病特点,将其制成软胶囊等制剂,造成福于人类。该药组方合理,配伍精简,疗效确切,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有下列组份的药材川芎36~40%,当归36~40%,蔓荆子17~21%,全蝎3.0~3.5%,人工麝香1.2~1.6%,冰片0.1~0.5%。推荐比例为川芎38%,当归38%,蔓荆子19%,全蝎3.3%,人工麝香1.4%,冰片0.3%。
也就是说,按照该比例,治疗处方可以是川芎2~20克,当归3~25克,蔓荆子2~20克,全蝎0.3~10克,人工麝香0.01~1克,冰片0.05~1克。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优化方案是,各组分的份额如下川芎5~15克,当归9~16克,蔓荆子6~12克,全蝎1~7克,人工麝香0.01~1克,冰片0.05~1克。
进一步优化,最佳配方为川芎4.8克,当归4.8克,蔓荆子2.4克,全蝎0.42克,人工麝香0.048克,冰片0.18克。
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步骤1、按处方的质量组份(或同比例扩大数量)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蔓荆子打碎浸泡,提取并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浓缩,醇沉,静置,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清膏,干燥;步骤4、取人工麝香、冰片粉碎;步骤5、全蝎可以(1).与步骤1组份提取挥发油、水煎后的药渣合并,再次水煎,水煎液浓缩,醇沉,静置,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清膏,干燥;或者,(2).与步骤2药材一同粉碎,或者,(3).单独水煎、用蛋白酶酶解后,减压浓缩为清膏,减压干燥,粉碎;步骤6、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所得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可制备口服制剂。制成的口服制剂包括软胶囊、硬胶囊、颗粒剂、片剂或口服液等。
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可以更具体地选择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案方案之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处方的质量组份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子打碎,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加水6~9倍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50~90%,静置30~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4、全蝎加5~10倍量水,煎煮0.5~1.5小时,待温度降至25~50℃后,分两次加入0.2%~0.4%的中性蛋白酶(10~11万单位/g),不断搅拌,每次酶解1~4小时,再升温至80~95℃,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1.50的清膏,减压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5、人工麝香、冰片粉碎,过筛,备用;步骤6、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案之二,具体以包括下步骤步骤1、按处方的质量组份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子打碎,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和全蝎加水6~9倍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50~90%,静置30~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4、人工麝香、冰片粉碎,备用;步骤五、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之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处方的质量组份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子打碎,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加水6~9倍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75~90%,静置30~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4、人工麝香、冰片粉碎和全蝎粉碎,备用;步骤5、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中粉碎,可以常规粉碎成过目80~160目的细粉,也可以采用超细微粉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中川芎、当归饮片和蔓荆子所含挥发油的提取,可以水蒸气蒸馏法,也可以超临界萃取法等提取。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中浓缩液的干燥可以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等方法。
其中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是,上述三种制备方法中所得的中药组合物加入3%~6%的甘油、聚乙二醇或植物油或蜂蜡混合均匀,经过软胶囊成型工艺,制成的软胶囊成品。
所述软胶囊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软胶囊胶皮的制备取甘油,水加入食用色素,用胶体磨研磨10分钟,使混合均匀,投入化胶罐中,加热至45℃,加入明胶,搅拌,加热至80℃,保温40分钟,抽真空至-0.06Mpa,搅拌约1小时,至罐内无气泡为止,过60目滤布,置保温罐中,60℃左右保温,即得和食用色素颜色相匹配胶皮溶液,备用;步骤2.压制成型启动软胶囊机,制备好合格的胶皮后,先用液体石蜡进行丸重调试,待装量差异合格后,将药物和辅料的混悬液放入机器顶部的贮液器内,先关闭液体石蜡进料阀,再打开药物进料阀,含药物的软胶囊即压制完成,先压出的软胶囊,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L项下软胶囊装量差异的规定对软胶囊内容物进行装量差异称定,合格后开机连续生产,压制好的软胶囊落入以细铜丝作网底的滚桶式干燥机中,不停滚动10~12小时成型;步骤3.干燥将成型好的软胶囊装上干燥车置于装有除湿装置的干燥室内,调节好温、湿度,让胶皮内水份缓缓蒸发,并不时地轻翻动软胶囊,以防止软胶囊丸粒粘连,干燥一段时间;步骤4.去油、整粒、成品将干燥好的软胶囊与洁净的纱布一起放入糖衣锅内滚动,滚动的纱布即可吸收及擦净软胶囊表面的聚乙二醇及液体石蜡,合格的软胶囊用乙醇清洗一次,以洗净软胶囊外表残余的聚乙二醇及液体石蜡,合格的软胶囊,在干燥筛中晾干,检验、包装,即得软胶囊成品。
本发明制得的治疗偏头痛软胶囊制剂,具有崩解迅速,疗效独特,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外形美观,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等优点。本发明药物做成的硬胶囊、颗粒剂、片剂、口服液等口服制剂,也具有疗效独特,稳定性好,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本发明的口服制剂是纯天然药品,具有活血通络、祛风定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通过药理验证,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质量标准中,分别对川芎、当归、冰片进行了TLC的定性研究,根据不同的物质,选用不同的展开剂,均获得满意的结果,并将此作为本品的鉴别项目。对麝香酮进行了气相的定性研究,结果满意,也作为本品的鉴别项目。选用川芎、当归中的阿魏酸作为定量指标,采用HPLC法,分别进行了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溶剂稳定性试验和加样回收试验,证明方法可行,可作为制剂的定量方法。通过以上的制备工艺、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生产的软胶囊,成为了科技含量高、质量稳定及易于控制的产品。
本发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经过临床前药理毒理验证证明1.最大耐受量为15g/kg,相当于60kg人临床日用量的346倍。
2.大鼠连续灌胃给予本发明药物浸膏三个月,观察大鼠体重、行为活动,在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的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对照组和给药组的大鼠主要脏器系数以及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检验。结果给药期未见大鼠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有所异常;病理检验结果也未显示有脏器发生病理改变。也未观察到大鼠连续重复给予本发明药物后的毒性反应及毒副反应的靶器官,因此认为该供给试品(本发明药物)长期用药是安全的。
3.本发明药物对正常小鼠的脑内递质的含量无明显的影响。血瘀模型大鼠脑中5-HT递质含量下降,高剂量组的本发明药物可以使血瘀模型大鼠脑内的递质5-HT有明显的升高作用,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血瘀模型大鼠脑内递质5-HT及5-HIAA的影响(M±SD)组别 剂量(g/kg)N5-HT(ng/mg)5-HIAA(ng/mg)正常组-10 1.14±0.17 2.63±0.68模型组 10 0.95±0.15*2.82±0.53通天口服液组 10ml/kg 10 0.96±0.18 2.22±0.67△本发明的药物组2.07 10 1.17±0.24△2.09±0.82△本发明的药物组0.69 10 1.08±0.15 2.04±0.50△△本发明的药物组0.23 10 0.90±0.20 1.62±0.33△△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4.本发明药物对低压低灌性不完全脑缺血软脑膜微循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使脑膜微循环的血流速度增加,但对脑膜血管管径的影响较西比灵弱。当剂量增大时对微循环的管径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使微血管扩张。增加脑部血流的供应。改善脑缺血所引起的头痛,结果见表2-表4。
表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低压灌性不完全脑缺血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速度变化率的影响(%,X±SD)剂量 给药后(分)组别(g/kg)30 6090 120对照- -0.6±17.9 -1.6±26.1-5.4±27.9 -16.9±21.5西比灵组0.9mg/kg 34.7±31.5*88.1±35.5**108.5±44.2**63.2±49.0**本发明的药物组 2.30 16.5±12.7 60.2±17.3**48.8±29.4**32.4±22.6**本发明的药物组 0.77 14.8±12.3 45.2±17.8**44.8±42.7*17.5±44.0本发明的药物组 0.26 8.8±28.838.4±40.4*55.9±40.3**24.3±22.9**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西比灵组、本发明的药物小剂量组n=7,本发明的药物大剂量组n=8。
表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低压灌性不完全脑缺血软脑膜微循环血管管径的影响(μm,X±SD)剂量 给药后(分)组别 正常 给药前(g/kg) 30 60 90 120对照 -37.0±14.1 26.1±14.7 29.2±20.8 28.9±20.9 29.1±22.9 25.6±20.3西比灵组 0.9mg/g 36.8±11.5 17.5±5.5 23.8±8.3 28.9±10.2 28.7±7.5 25.3±7.0本发明药物组 2.30 29.7±7.518.2±8.3 20.8±7.2 24.1±8.3 24.7±10.0 22.1±8.1本发明药物组 0.77 27.5±5.115.2±2.5 16.4±1.4 17.3±2.3 19.0±4.4 19.1±4.5本发明药物组 0.26 27.4±3.119.6±6.0 18.9±6.2 19.6±5.4 20.3±5.8 19.3±4.3表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低压灌性不完全脑缺血软脑膜微循环血管管径变化率的影响(%,X±SD)给药后(分)组别剂量(g/kg)30 60 90120对照- 9.9±24.8 7.3±22.95.9±26.4 -6.0±27.2西比灵组0.9mg/kg 37.7±46.6 71.7±74.4*72.1±44.6**46.7±20.2**本发明的药物组 2.30 25.5±32.8 41.7±29.9*45.5±40.9*32.3±35.9*本发明的药物组 0.77 10.9±17.2 18.5±27.3 29.1±47.3*31.0±48.4本发明的药物组 0.26 -2.2±22.7 3.8±21.58.5±24.5 5.8±24.9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西比灵组、本发明的药物小剂量组n=7,本发明的药物大剂量组n=8。
5.本发明药物能够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因此认为该药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见表5-表7。
表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血瘀证”大鼠全血和血浆粘度的影响(X±SD)剂量 动物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组别(g/kg) 数 (200.0s-1)(60.0s-1) (5.0s-1) (1.0s-1) (100.0s-1)正常对照 等容积 11 3.88±0.47**4.77±0.42**10.00±0.99**23.43±3.59**1.39±0.17**模型组等容积 12 5.00±0.686.41±1.0213.63±2.1635.61±5.681.83±0.20丹参组1.0 11 4.36±0.48*5.18±0.64**10.34±1.71**24.61±5.51**1.52±0.20**通天口服液组 10ml/kg 11 4.36±0.57*5.26±0.76**10.72±1.59**25.74±6.08**1.47±0.2**本发明药物组 2.08 11 4.49±0.49*5.42±0.53**11.27±1.19**26.38±3.32**1.58±0.14**本发明药物组 0.69 11 4.63±0.415.46±0.53*10.94±1.66**25.51±4.48**1.64±0.16*本发明药物组 0.23 12 4.42±0.39*5.44±0.60**11.42±1.92*27.11±4.41**1.59±0.16**注与模型相相比*P<0.05**P<0.01表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血瘀证”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X±SD)剂量1min聚集率率 最大聚集率 5min聚集组别 动物数(g/kg) (%) (%) (%)空白对照等容积 1119.22±8.99**28.42±11.14*20.51±12.58模型组 等容积 1141.59±20.86 50.25±25.32 36.09±31.40丹参组 1.01117.70±5.23**22.99±11.82**14.65±12.59*通天口服液组10ml/kg1129.07±16.88 34.51±17.13 19.89±11.44本发明的药物组 2.08 1121.17±8.58**24.57±9.35**9.32±9.02*本发明的药物组 0.69 1120.48±5.24**24.73±5.53**10.85±7.02*本发明的药物组 0.23 1123.69±14.87*27.29±14.65*14.84±10.04*注与模型相相比*P<0.05**P<0.01
表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血瘀证”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X±SD)剂量血栓长度 湿重 干重组别动物数(g/kg) (cm) (mg) (mg)空白对照等容积102.02±0.62**43.90±9.63**12.00±3.98**模型组 等容积103.65±1.20108.70±14.66 29.60±6.34丹参组 1.0 103.90±0.5877.52±11.24**21.14±3.04**通天口服液组10ml/kg 103.39±0.9778.13±16.63**20.44±3.55*本发明的药物组 2.08 113.53±0.7180.71±10.57**③ 21.38±2.22*④本发明的药物组 0.69 104.34±0.8385.09±8.03**25.94±6.30本发明的药物组 0.23 103.63±0.8693.81±7.89*26.94±2.70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③P<0.05 ④P<0.016.本发明药物高、中剂量有增加正常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的管径,高、中、小剂量可加快微循环的血流速度的作用。
7.本发明药物还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结果见表8。
表8、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热板法,M±SD,n=10)剂量 痛阈值(S)组别 药前(g/kg)0.5h 1h 1.5h 2h正常组 - 19.5±5.5 32.1±20.3 22.8±14.125.7±13.928.9±22.1本发明的药物组 0.38 25.9±8.1 34.2±16.5 30.8±17.329.4±16.237.8±18.4本发明的药物组 1.15 22.7±8.7 36.6±17.4 40.9±18.1△43.6±16.7△43.1±17.2本发明的药物组 3.46 19.7±7.1 32.2±18.4 41.6±21.0△43.6±17.5△36.6±17.0盐酸吗啡2.58mg/kg 16.4±7.2 36.6±21.6 40.7±18.2△41.2±15.5△45.7±18.1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
与同类药品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药品原材料价廉质优易得,临床前药理研究证明疗效确切,达到中医称之为的“治本”的效果。以上制备工艺、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生产的本发明药物制剂具有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好产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按以下处方等比例扩大药量取药备用川芎4.8克,当归4.8克,蔓荆子2.4克,全蝎0.42克,人工麝香0.048克,冰片0.18克;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子打碎,加入9倍量水,浸泡1小时,提取3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分别9倍、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80%,静置36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全蝎加8倍量水,煎煮0.5小时,待温度降至40℃后,分两次加入0.4%的中性蛋白酶(10~11万单位/g),不断搅拌,每次酶解3小时,再升温至90℃,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50℃)的清膏,减压干燥,粉碎,过筛,备用;人工麝香、冰片粉碎,过筛,备用;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及含5%甘油的聚乙二醇400适量(相当于细粉重量的二倍)混合均匀,即为本发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将上述药物组合物加入软胶囊皮中,经压制成软胶囊成品步骤1取甘油,水加入食用色素,研磨,混合,加热至45℃,加入明胶,搅拌,加热至80℃,保温40分钟,抽真空至-0.06Mpa,搅拌约1小时,过60目滤布,60℃左右保温,即得和食用色素颜色相匹配胶皮溶液,备用;步骤2启动软胶囊机,制备好合格的胶皮后,进行丸重调试,待装量差异合格后,将中药组合物放入贮液器,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L项下软胶囊装量差异的规定,压制软胶囊,滚动10~12小时成型;步骤3将成型好的软胶囊干燥一段时间;步骤4将干燥好的软胶囊用纱布滚动,吸收及擦净表面的聚乙二醇及液体石蜡,用乙醇清洗,洗净残余的聚乙二醇及液体石蜡,在干燥筛中晾干,检验、包装,即得软胶囊成品。
实施例2.
按以下处方等比例扩大药量取药备用川芎9.6克,当归9.6克,蔓荆子4.8克,全蝎0.84克,人工麝香0.096克,冰片0.36克,备用;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了打碎,加入9倍量水浸泡1小时,提取3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和全蝎前后加入9倍、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80%,静置35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人工麝香、冰片粉碎,备用;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或挥发油的包合物,即为本发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将上述药物与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备相应的口服制剂。
实施例3.本发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按以下处方等比例扩大药量取药备用川芎19.2克,当归19.2克,蔓荆子9.6克,全蝎1.68克,人工麝香0.192克,冰片0.72克,备用;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了打碎,加入9倍量水浸泡2小时,提取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加前后加入9倍、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90%,静置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人工麝香、冰片和全蝎粉碎,备用;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或挥发油包合物,即为本发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将上述药物与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备相应的口服制剂。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5克,当归9克,蔓荆子6克,全蝎1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5克,当归16克,蔓荆子12克,全蝎7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水315毫升,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克,当归3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
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10克,当归13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2克,全蝎0.3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2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10克,全蝎3克,人工麝香1克,冰片1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0.01克,冰片0.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处方比例为川芎20克,当归25克,蔓荆子20克,全蝎10克,人工麝香0.1克,冰片0.5克,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中包括川芎2~20克,当归3~25克,蔓荆子2~20克,全蝎0.3~10克,人工麝香0.01~1克,冰片0.05~1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是川芎5~15克,当归9~16克,蔓荆子6~12克,全蝎1~7克,人工麝香0.01~1克,冰片0.05~1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最佳配方为川芎4.8克,当归4.8克,蔓荆子2.4克,全蝎0.42克,人工麝香0.048克,冰片0.18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有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辅料,剂型为口服制剂,包括软胶囊、硬胶囊、颗粒剂、片剂或口服液。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处方的质量组份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蔓荆子打碎浸泡,提取并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浓缩,醇沉,静置,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清膏,干燥;步骤4、取人工麝香、冰片粉碎;步骤5、全蝎的处理步骤是(1).与步骤1组份提取挥发油、水煎后的药渣合并,再次水煎,水煎液浓缩,醇沉,静置,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清膏,干燥;或者,(2).与步骤2药材一样粉碎,或者,(3).单独水煎、用蛋白酶酶解后,减压浓缩为清膏,减压干燥,粉碎;步骤6、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体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组份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子打碎,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加水6~9倍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50~90%,静置30~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4、全蝎加5~10倍量水,煎煮0.5~1.5小时,待温度降至25~50℃后,分两次加入0.2%~0.4%的中性蛋白酶,不断搅拌,每次酶解1~4小时,再升温至80~95℃,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1.50的清膏,减压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5、人工麝香、冰片粉碎,过筛,备用;步骤6、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体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组份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子打碎,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和全蝎加水6~9倍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50~90%,静置30~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4、人工麝香、冰片粉碎,备用;步骤5、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体由以下步骤组成步骤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组份取川芎、当归、蔓荆子、全蝎、人工麝香和冰片,备用;步骤2、取川芎、当归饮片打碎成粗颗粒,蔓荆子打碎,加入5~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提取2~5小时的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步骤3、以上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药渣加水6~9倍煎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50℃)的药液后,备用;以上两浓缩液合并、放冷,加乙醇醇沉,乙醇浓度为50~90%,静置30~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50的清膏,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步骤4、人工麝香、冰片粉碎和全蝎粉碎,备用;步骤5、取以上制得的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油,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是粉碎成过目80~160目的细粉,或者采用超细微粉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所述的川芎、当归饮片和蔓荆子所含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者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所述的浓缩液的干燥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胶囊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清膏粉加入3%-6%的甘油、聚乙二醇或植物油或蜂蜡混合均匀,软胶囊成型工艺是取甘油,水加入食用色素,用胶体磨研磨10分钟,使混合均匀,投入化胶罐中,加热至45℃,加入明胶,搅拌,加热至80℃,保温40分钟,抽真空至-0.06Mpa,搅拌约1小时,至罐内无气泡为止,过60目滤布,置保温罐中,60℃左右保温,即得和食用色素颜色相匹配胶皮溶液,备用;压制成型启动软胶囊机,制备好合格的胶皮后,先用液体石蜡进行丸重调试,待装量差异合格后,将药物和辅料的混悬液放入机器顶部的贮液器内,先关闭液体石蜡进料阀,再打开药物进料阀,含药物的软胶囊即压制完成,先压出的软胶囊,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L项下软胶囊装量差异的规定对软胶囊内容物进行装量差异称定,合格后开机连续生产,压制好的软胶囊落入以细铜丝作网底的滚桶式干燥机中,不停滚动10-12小时成型;干燥将成型好的软胶囊装上干燥车置于装有除湿装置的干燥室内,调节好温、湿度,让胶皮内水份缓缓蒸发,并不时地轻翻动软胶囊,以防止软胶囊丸粒粘连,干燥一段时间;去油、整粒、成品将干燥好的软胶囊与洁净的纱布一起放入糖衣锅内滚动,滚动的纱布即可吸收及擦净软胶囊表面的聚乙二醇及液体石蜡,合格的软胶囊用乙醇清洗一次,以洗净软胶囊外表残余的聚乙二醇及液体石蜡,合格的软胶囊,在干燥筛中晾干,检验、包装,即得软胶囊成品。
全文摘要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分中包括川芎2~20克,当归3~25克,蔓荆子2~20克,全蝎0.3~10克,人工麝香0.01~1克,冰片0.05~1克。其制备方法取川芎、当归、蔓荆子打碎浸泡,提取并收集挥发油;水煎液浓缩,醇沉,静置,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清膏,干燥;取人工麝香、冰片粉碎;全蝎可与步骤1组份合并处理;或与步骤2药材一同粉碎,或单独水煎、酶解,浓缩为清膏后干燥,粉碎;以上各细粉混合,加入挥发油即得。可制成软胶囊、硬胶囊、颗粒剂、片剂、口服液等口服制剂。本发明是纯天然药品,具有活血通络、祛风定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通过药理验证,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P25/00GK1546116SQ20031011265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储益平, 王殿广, 时贞平, 朱春霞 申请人: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