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治疗溃疡及糜烂性伤口敷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07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治疗溃疡及糜烂性伤口敷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溃疡及糜烂性伤口敷料中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在制备治疗软组织长期糜烂性伤口敷料中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的应用,属生物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玻璃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成功的临床应用已有15多年,是目前唯一既能促进骨组织的生长、骨缺损的愈合又能促进软组织的生长愈合的人工合成材料。此人工合成材料与其它从异体中提取的生物材料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安全性,不用担心其它异体病菌的传染。
生物活性玻璃的这些优良特性来源于它的表面活性。最新研究表明,生物活性玻璃的表面活性能促进生长因子的生成、促进细胞的繁衍、活化细胞基因表达。这样,生物活性玻璃通过直接对那些调节诱发细胞周期开始和进程的基因的直接控制,从而加强和达到了对人体组织形成生长的促进作用。
治疗长期糜烂性伤口是困扰医学界难题之一,没有很有效而简便的药物治疗方法。重症病人只能通过住院进行每天清洗伤口、消毒、换药来治疗。目前,国内外有采取从异体异源中提取的生长因子来促进创伤愈合的治疗办法。这种外源性生长因子可能会导致结疤。另外,由于生长因子大多是从异体异源中提取制备的,存在引入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过去的研究显示,生物活性玻璃可以促进软组织愈合。申请号为97191524的专利“加速创伤和烧伤愈合的组合物和方法”以及申请号为99802296的专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皮肤病炎症”公开了生物活性玻璃对皮肤创伤、烧伤和炎症伤口愈合的应用技术,证明生物活性玻璃对创口愈合有明显疗效。但是,该两项发明都没有涉及长期糜烂性伤口的治疗。此外,专利“加速创伤和烧伤愈合的组合物和方法”(申请号97191524)的技术只涉及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与至少一种抗菌素组合使用。而使用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治疗软组织长期糜烂性伤口从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申请号为97191524的专利“加速创伤和烧伤愈合的组合物和方法”以及申请号为99802296的专利“用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皮肤病炎症”公开了生物活性玻璃组成对伤口愈合的应用技术。公开内容还包括生物活性玻璃与抗生素混合使用;生物活性玻璃与药用的软膏、凝胶、凡士林、轻矿物油等作为载体混合使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治疗软组织溃疡及长期糜烂伤口敷料中的单独应用。
然而,在我们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发现,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作为敷料单独使用时对糖尿病溃疡、宫颈糜烂、口腔溃疡、褥疮、窦道、脂肪液化性伤口、性病溃疡、痔疮等软组织溃疡中任一种和它们的长期糜烂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我们认为生物活性玻璃由它表面活性反应导致伤口愈合。当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放入软组织溃疡和长期糜烂创口,与伤口渗液相接触时,发生快速表面反应,其结果为1、离子释放;2、钙、磷等离子沉积在生物活性玻璃颗粒表面生成一支架状羟基磷灰石层;3、生物活性玻璃颗粒的高的比表面积吸附成纤微细胞、上表皮细胞以及一些蛋白质生长因子,这些细胞受到羟基磷灰石支架层的稳定以及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并构建新的组织,使得生物活性玻璃颗粒表面成为一结缔组织以及表皮组织生长的基地;4、生物活性玻璃颗粒表面反应和离子释放提高伤口或软组损伤处pH可以抑制感染,也可能提高伤口局部处的氧分压。所有这些作用达到了促进伤口以及软组织损伤愈合的效果。
本发明是以颗粒度为100微米以下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直接作用于软组织溃疡和长期糜烂性创口。具体方法可以是将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直接涂敷在创口处,或通过普通医用的压缩气雾化喷射装置将粉体喷覆于创口的表面。该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的化学组成主要由CaO24-45%,SiO234-50%,Na2O2-25%,P2O55-10%质量组成。本发明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在人体模拟体液中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数小时内即可释放出硅、钙、钠等离子,并在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微晶。本发明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是通过熔融方法制备得到的。所用的无机原材料均为分析纯。将化学试剂按不同组分需要称量和混匀后在1380-1480℃下熔融,再经冷却、粉碎、过筛得到颗粒度为小于100微米的生物活性玻璃干粉体。


通过下面的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的介绍,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上文所述内容。
图1A为治疗前照片,窦道空洞清楚可见。
图1B为使用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治疗1周后,渗出液减少,创面新鲜,肉牙生长较快。
图1C为治疗3周后,创面完全愈合。
图2为采用生物活性玻璃治疗溃疡创面照片。
图2A为治疗前,溃疡创面清晰可见。图2B为治疗2周后,创面愈合75%。
图2C为治疗4周后,创面完全愈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位患者因外伤引起右下肢胫前窦道,窦道直径2厘米,深2厘米。因患有糖尿病导致窦道长期不愈合,窦道周围组织色暗并伴有浓性渗出(图1A)。采用化学组成为CaO24.5%,SiO245%,Na2O24.5%,P2O56%,颗粒度为小于100微米的生物活性玻璃填入窦道治疗。如图1B所示,治疗1周后渗出减少,创面新鲜,肉牙快速生长。治疗3周后创面完全愈合(图1C)。
实施例2患者经过乳房癌根治手术,2周后发现侧面有5×6×0.7厘米的溃疡创面。采用常规治疗,每天换药效果不佳(图2A)。3周后开始外用如实施例1所采用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进行治疗。开始治疗后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治疗1周后肉牙生长,渗出减少,创面愈合50%,治疗2周后创面愈合达到75%(图2B),治疗4周后创面完全愈合(图2C)。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治疗软组织溃疡及长期糜烂伤口敷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颗粒尺寸小于100微米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单独使用直接涂覆或喷覆在伤口处;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化学组成的质量百分比为24-45 CaO,34-50 SiO2,2-25 Na2O,5-10 P2O5。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治疗软组织溃疡及长期糜烂伤口敷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是通过熔融方法制备的,具体是按化学组成称量、混匀后在1380-1480℃下熔融,再经冷却、粉碎、过筛而制得颗粒度小于100微米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治疗软组织溃疡及长期糜烂伤口敷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单独使用适用于治疗糖尿病溃疡、宫颈糜烂、口腔溃疡、褥疮、窦道、脂肪液化性伤口、性病溃疡或痔疮中任一种软组织溃疡或它们的长期糜烂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在制备治疗软组织溃疡及长期糜烂性伤口敷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主要是通过将颗粒小于100微米的生物活性玻璃干粉体直接涂覆在创口处,或通过压缩气雾化喷射装置将粉体喷覆于创口表面。所述的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化学组成的质量百分比为24-45 CaO,34-50 SiO
文档编号A61L15/16GK1569246SQ200410018370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4日
发明者钟吉品, 常江 申请人:上海硅健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