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08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骨骼或关节非外科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
背景技术
人们出现的脊柱错位包括有椎骨错位、间盘突出等等,错位会引起颈痛,背痛,腰痛及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能引发至病人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其患者病轻则影响日常正常生活,重者则发生疼痛难忍,动弹不得;有的病人还出现肢体麻木、跛行、乃至瘫痪!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中医推拿手法脊柱正位,而手法正位最通常的是卧位侧板正位,和坐位旋转正位,患者接受大夫治疗一是侧卧位,一是坐立位都是从左右转动正位,只是因正位时的姿势有所不同,而命名不同。上述治疗脊柱错位都是在大夫他人用力下,得以正位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治疗脊柱错位推拿中的不足之处,将用他人疗法转变为自我完成脊柱正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其特征是正位器的组成元、部件及构造有左、右对称脚印模块6;也可以将脚印模块2本身的脚印制造成外撇倒“八”字形,模块脚印窝坑两边上装有一对尼龙搭扣襻带,也可分成为两对的上尼龙搭扣襻带9、下尼龙搭扣襻带14,左、右脚印间宽度调节块5、7、10,左、右脚印模块的外撇角度调节块1,该各类块件是按要求均横向一排装在略呈“T”形槽脚印模箱3中,即上下有内止扣边、左、右对称的脚印模箱3内;左、右脚印模箱之间是在其相应端面内边处,以合叶8偏向一内调节块连结而成为一整体模箱;模箱外表面粘结有防滑层板4,外端封堵条11借助于箱内止扣下的立墙上装的螺栓,将装在模箱内的一排各块类构件固定夹紧;左、右脚印模箱3合拢后,由封堵条11上的外端配合卡扣12封连,有手拎提环13。使用时,打开模箱在同一平面上,呈现左、右脚形对称的脚印模块6/和脚印模块2内各构件。患者只需将脚对号放在脚印模中,从脚面将尼龙搭扣襻带9、14绑紧脚后站立起,向前平伸双手,身子左右转动即可。脚印模块2/6可制作成沿脚长方向分作数段、以便调节脚码大小拼接而成;可沿脚长方向中心线膜端处、即模块上下顶端的右侧制作成圆弧,其圆弧半径是模块长度的一半,并配装左、右脚印模块的外撇角度调节块1,构成巨形整体;模箱的大小由脚印模块和调节块决定,可装一对脚印模块3和调节块,或装多对脚印模块和调节块。调节块的数目、形状构造、外撇角度可因需而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优点是,将中医的推拿的手法正位,需他人完成正位治疗脊柱错位,变为自我治疗,这种正位器简单切实易行,可以普及到医院、社区卫生保健室,甚至到家庭避免去大医院治疗环节多的麻烦,这样做既经济有效,又安全可靠,而且自我脊柱正位法也容易完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脚印模块横脚向拼装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
图1模箱外端A-A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箱合盖拢的外形立体图。
图中1.调节块 2.脚印模块 3.脚印模箱 4.防滑层板 5.调节块 6.脚印模块 7.内调节块 8.合叶 9.尼龙搭扣襻带 10.调节块 11.封堵条 12.合卡扣 13.手拎提环 14.尼龙搭扣襻带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
图1,一种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制有带左、右脚印的脚印模块2、6,和调节块1、5、7,在模块脚印窝坑边上,装有一对或俩对尼龙搭扣襻带,即尼龙搭扣襻带装在脚印模块2,或/和脚印模块6脚坑两侧;其脚印窝坑的深度是10-40毫米,将模块、调节块装放在脚根、脚尖对应部位有止扣的、即略呈“T”形槽中的左、右脚印模箱中,而左、右脚印模箱对应端内边,是通过偏向一侧箱框(内调节块)上的合叶8连接成脚印模箱3。脚印模箱3外表面粘结防滑层板4,其外端装有封堵条11,端面上装有在配合左、右脚印模箱合拢定位的、一般合卡扣12及提环13。为了调节左右脚间距离,或脚外撇呈倒“八”字形状而添加有调节块1、调节块5、内调节块7,调节块10;也可以将脚印模块2本身的脚印制造成倒“八”字形,参看图3,在脚印模箱3的带止扣立墙上、装有与封堵条11相配合的螺栓及手拎提环13。
参看图2,为了适于大小不同尺码的患者脚,可将脚印模块2、脚印模块6,制作成为沿脚长向以横块相拼装式,并配装左、右脚印模块的外撇角度调节块1,各拼装块可作备件另装备用盒。
使用时,打开脚印模箱3,按患者肩宽大小调节两左、右脚印模块2、脚印模块6的大小宽度、及脚印坑斜度调好,用螺栓将封堵条11横向压紧脚印模块2、或/和脚印模块6、调节块。患者是自行站在脚印模箱内的脚印模块2或脚印模块6上,用尼龙搭扣襻带将脚固定,两手平伸向前略高于肩,头、胸稍后仰,眼睛看着手,身体左右转270度,左转时眼睛看左手,右转时眼睛看右手,要看到转动终位到底。由于左、右两侧腰肌收缩用力,使头、身、手产生转动惯性沿着脊柱分别作左、右转动,听到“喀嚓”复位声,由上向下左右转动,便能使脊柱错位得到分段正位。这种自我脊柱正位法通过实践效果及佳,省去了中医推拿的多种环节。
权利要求1.一种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其特征在于正位器的组成元、部件及构造有左、右对称的脚印模块(6);也可以将脚印模块(2)本身的脚印制造成外撇倒“八”字形,模块的脚印窝坑两边装有一对尼龙搭扣襻带,左、右脚印间宽度调节块(5)、(7)、(10),左、右脚印模块的外撇角度调节块(1),该各类块件按要求横向一排装在略呈“T”形槽脚印模箱(3)中,即上下有内止扣边、左、右对称的脚印模箱(3)内;左、右脚印模箱之间、在其相应端面内边处,以合叶(8)偏向一内调节块连结而成为一整体模箱;模箱外表面粘结有防滑层板(4),外端封堵条(11)借助于箱内止扣下的立墙上装的螺栓,将装在模箱内的一排各块类构件固定夹紧;左、右脚印模箱(3)合拢后,由封堵条(11)上的外端配合卡扣(12)封连,及手拎提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其特征在于脚印模块(2)、脚印模块(6),可制作成沿脚长方向分作数段拼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其特征在于脚印模块(6),在沿脚长方向的中心线膜端处,即模块上下顶端的右侧制作成圆弧,其圆弧半径是模块长度的一半,并配装左、右脚印模块的外撇角度调节块(1),构成巨形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其特征在于模箱的大小由脚印模块和调节块决定,可装一对脚印模块和调节块,或装多对脚印模块和调节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其特征在于脚印窝坑两边的一对尼龙搭扣襻带,可分成为两对的上尼龙搭扣襻带(9)和下尼龙搭扣襻带(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向人们提供一种脊柱自我站式正位器,有左、右对称的脚印模块,脚印模块的脚印制造成直形或外撇倒“八”字形,脚窝边处装有尼龙搭扣襻带,有脚印间宽度调节块、脚印模块的外撇角度调节块。各类块件按要求横向一排装在略呈“T”形槽脚印模箱中。左、右脚印模箱之间、在其相应端面内边处,以合叶偏向一内调节块连结而构成整体模箱;模箱外表面粘结有防滑层板;其外端封堵条借助于“T”形槽下的立墙上装的螺栓,将各块类构件固定夹紧。左、右脚印模箱合拢后,由封堵条上的外端配合卡扣封连,有手拎提的提环。将需他人完成脊柱错位的中医推拿手法正位,变为自我治疗,这种正位器简单、切实易行,经济且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F5/01GK2688253SQ200420002568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6日
发明者沈昌 申请人:沈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