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健用学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11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健用学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保健用器械,特别是一种复健用学步机。
背景技术
当人受到病痛或意外灾害而导致行动能力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时,就必须在康愈后进行复健训练,使病患者重新获得行动能力。病患者通常使用学步机来练习步行。
复健用学步机的基座必须具有以便于移动的滚轮、借以病患者握持的扶手及吊挂安全布带以对病患者提供安全保障的吊架。
脑麻痹的病患者在练习行走时,其双腿的膝盖会产生向内弯曲的现象,使其在走动中会产生双腿彼此阻挡的情形,则病患者不易走直线,身体也会向一侧倾斜,增加行走上的困难度。又由于脑麻痹的病患者不易走直线,故在学步时会推动学步机以非直线方式行进,使脑性麻痹病患者不易在学步中学习到能走直线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训练病患者直线行进能力的复健用学步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立柱的基座、设于立柱上的扶手机构、设于立柱上端的吊架及分腿架;基座下方设有轮座,并于轮座上设有滚轮;分腿架固设于基座上以供使用者双腿内侧依靠,其包括L型固定杆及垂直状分隔板;L型固定杆具有固定于基座上的水平部及固定连接分隔板的垂直部。
其中基座形成设有两个穿孔的凹槽座;L型固定杆水平部一端对应并嵌置于基座凹槽座,其上设有两个对应凹槽座上穿孔并供两个插销插设借以固定于基座上的两个销孔;L型固定杆垂直部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销孔;分隔板一端设有对应并供L型固定杆垂直部嵌置的凹槽座,并于凹槽座壁面设有至少三个对应于L型固定杆垂直部上至少两个销孔并供两个插销插设借以固定于L型固定杆垂直部上的穿孔。
基座设有左、右设置的两根杆体;设置于基座下方的轮座分别设置于两根杆体前、后端下方;两根杆体的前、后端分别枢设可将轮座固定的轮座定向件。
轮座定向件为由铁线弯折而成,并呈在其下方形成可包围在轮座两侧的冂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立柱的基座、设于立柱上的扶手机构、设于立柱上端的吊架及分腿架;基座下方设有轮座,并于轮座上设有滚轮;分腿架固设于基座上以供使用者双腿内侧依靠,其包括L型固定杆及垂直状分隔板;L型固定杆具有固定于基座上的水平部及固定连接分隔板的垂直部。当脑麻痹病患者使用学步机时,其双腿站在分腿架分隔板两侧,且病患者双腿内侧可依靠在分隔板的两侧,使其站立及步行时,双腿不会向内弯曲。当病患者在学步时,则双腿不会向内弯曲而只能作向前弯曲的动作,则会逐渐强化腿部肌肉而令膝盖、脚踝关节作向前弯曲的能力,久而久之,病患者双腿肌肉即能习惯于令膝盖、脚踝向前弯曲的性能,使病患者的行走能力加强;脑麻痹病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行走时,借由设置于基座上轮座及其上滚轮可轻易地转动方向或作直线的前、后移动;病患者在本实用新型不移动的情形下使用进行走路训练时,可将走步机的行走输送带插入,便可在空间不足的环境中,使病患者在学步机不移动的情形下,进行走路训练;并可在吊架上挂置安全布带,以包裹病患者的背部及臀部,当病患者练习行走中感到疲惫时,可略为坐在安全布带上休息。可训练病患者直线行进能力,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立体图(L型固定杆垂直部呈朝下形态组装)。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腿架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立体图(L型固定杆垂直部呈朝上形态组装)。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轮座结构示意立体图(轮座定向件未作用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轮座结构示意立体图(轮座定向件固定轮座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扶手机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立柱上端未设置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轮座11的基座10、扶手机构20、吊架30及分腿架40。
基座10上设有供扶手机构20组设的中空状立柱12、左、右设置的两根杆体14、连接设置于两根杆体14前端部上方的冂形架15及水平状凹槽座16。
立柱12内设有顶端供吊架30固设的可伸缩的管体13,并于立柱12内、外壁面设置供扶手机构20固定的数个不同高度的销孔121。
左、右设置的两根杆体14的前、后端下方分别设有可360°转动的轮座11,借以使本实用新型可轻易地转动方向,并于轮座11上分别设有滚轮111。左、右设置的两根杆体14的前、后端分别枢设可将轮座11固定的轮座定向件50。
如图5所示,轮座定向件50为由铁线弯折而成,并呈在其下方形成可包围在轮座11两侧的冂形。
如图6所示,当轮座定向件50朝下放置依靠在轮座11顶面时,可限制轮座11与杆体14为同一方向,则将轮座11上的滚轮111限定在只能作前、后直线行进的状态。
如图5所示,当轮座定向件50向上摆动而依靠在杆体14顶面时,轮座11则呈可自由转动状态。
如图2所示,冂形架15与两根杆体14连接成一体,其顶面固设于立柱12底端。
水平状凹槽座16设有穿孔161。
如图1、图7所示,扶手机构20组设于立柱12上,其包括包围在立柱12外并沿立柱12作上下移动的框架21及扶手架22。
框架21内、外侧分别固设对应并可分别插入立柱12内、外壁面数个不同高度销孔121内的两个弹性插销23,并设有供扶手架22插入的管体24。
扶手机构20借由固设于其框架21内、外侧两个弹性插销23插入立柱12内、外壁面不同高度的销孔121内而固定于不同高度上。扶手架22借由不同销孔的配合而调整其插入框架21上管体24内的深度。
如图1所示,吊架30固设在可作伸缩动作的管体13上,其为借由习知的伸缩管机构驱动管体13伸缩。吊架30主要用于挂置安全布带,以包裹病患者的背部及臀部,当病患者练习行走中感到疲惫时,可略为坐在安全布带上休息。
如图2、图4所示,分腿架40固设于冂形架15上,其包括L型固定杆41及设置于左、右两根杆体14之间的垂直状分隔板42。
如图2所示,L型固定杆41垂直部呈朝下形态组装。亦可如图4所示,L型固定杆41垂直部呈朝上形态组装。
L型固定杆41水平部一端对应并嵌置于基座10水平状凹槽座16,其上设有两个对应水平状凹槽座16上穿孔161并供两个插销413插设借以固定于基座10上的两个销孔411。
L型固定杆41垂直部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销孔412。
分隔板42一端设有对应并供L型固定杆41垂直部嵌置的凹槽座421,并于凹槽座421壁面设有至少三个对应于L型固定杆41垂直部上至少两个销孔412并供两个插销423插设借以固定于L型固定杆41垂直部上的穿孔422。组装时,借由分隔板42凹槽座421壁面至少三个穿孔422中不同孔位与L型固定杆41垂直部至少两个销孔412对应,就能令分隔板42在L型固定杆41上作不同高度定位。
如图3所示,当脑麻痹病患者使用学步机时,其双腿60站在分腿架40分隔板42两侧,且病患者双腿60内侧可依靠在分隔板42的两侧,使其站立及步行时,双腿60不会向内弯曲。当病患者在学步时,则双腿60不会向内弯曲而只能作向前弯曲的动作,则会逐渐强化腿部肌肉而令膝盖、脚踝关节作向前弯曲的能力。久而久之,病患者双腿60肌肉即能习惯于令膝盖、脚踝向前弯曲的性能,使病患者的行走能力加强。
脑麻痹病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行走时,借由设置于两根杆体14前、后端下方可作360°转动的轮座11及其上滚轮111可轻易地转动方向;并可借由轮座定向件50固定滚轮111,以保持滚轮111位于朝前的方向,使本实用新型只可作直线的前、后移动。如此,可训练脑麻痹病患者学习走直线。
病患者在本实用新型不移动的情形下使用进行走路训练时,如图4所示,分腿架40在安装时必须使L形固定杆41垂直部呈朝上形态组装,基座10借由冂形架15连接左、右设置的两根杆体14而构成基座10的支撑基础,并于冂形架15下方形成较大空间,容许坊间走步机的行走输送带插入,便可在空间不足的环境中,使病患者在学步机不移动的情形下,进行走路训练,并借由L形固定杆41垂直部呈朝上形态组装,使分隔板42的高度大幅增加,从而对走在走步机上的病患者的双腿提供分隔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借由习知的伸缩管机构驱动管体13伸缩,从而升高或降低吊架30。如图8所示,若学步机立柱12’上端未设置可伸缩的管体时,吊架30必须固定在可上、下移动套置于立柱12’上的框架31上。立柱12’上部的内、外壁面设置供吊架30固定的数个不同高度的销孔122。
框架31内、外侧分别固设对应并可分别插入立柱12’内、外壁面数个不同高度销孔122内的两个弹性插销32。
吊架30借由固设于其框架31内、外侧两个弹性插销32插入立柱12’内、外壁面不同高度销孔122内而调整并固定于不同高度。
本实用新型利用分腿架40及轮座定向件50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扩及脑麻痹的病患者,且能提高其使用上的效果。且借由分隔板42的不同组装形态,而使本实用新型配合走步机使用时,其分隔板42亦能调整到适当高度,以正常发挥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复健用学步机,它包括设有立柱的基座、设于立柱上的扶手机构及设于立柱上端的吊架;基座下方设有轮座,并于轮座上设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固设供使用者双腿内侧依靠的分腿架;分腿架包括L型固定杆及垂直状分隔板;L型固定杆具有固定于基座上的水平部及固定连接分隔板的垂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健用学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形成设有两个穿孔的凹槽座;L型固定杆水平部一端对应并嵌置于基座凹槽座,其上设有两个对应凹槽座上穿孔并供两个插销插设借以固定于基座上的两个销孔;L型固定杆垂直部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销孔;分隔板一端设有对应并供L型固定杆垂直部嵌置的凹槽座,并于凹槽座壁面设有至少三个对应于L型固定杆垂直部上至少两个销孔并供两个插销插设借以固定于L型固定杆垂直部上的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健用学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设有左、右设置的两根杆体;设置于基座下方的轮座分别设置于两根杆体前、后端下方;两根杆体的前、后端分别枢设可将轮座固定的轮座定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健用学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座定向件为由铁线弯折而成,并呈在其下方形成可包围在轮座两侧的冂形。
专利摘要一种复健用学步机。为提供一种可训练病患者直线行进能力的康复保健用器械,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设有立柱的基座、设于立柱上的扶手机构、设于立柱上端的吊架及分腿架;基座下方设有轮座,并于轮座上设有滚轮;分腿架固设于基座上以供使用者双腿内侧依靠,其包括L型固定杆及垂直状分隔板;L型固定杆具有固定于基座上的水平部及固定连接分隔板的垂直部。
文档编号A61H3/00GK2691563SQ20042000309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9日
发明者高进钦, 王仁成, 张振胜 申请人:捷保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