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88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地说是涉及一种在病人输液时,用于给药液进行外加热的电热恒温夹。
背景技术
目前,当病人需要进行输液治疗时,输液瓶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注入人体内,当室内的湿度在18摄氏度以上时,病人较为舒服,但是在寒冷的冬天,室内的温度大多在18摄氏度以下,冷的药液注入人体内,病人的整个手臂乃至全身都感觉很冷,特别是老人,更是叫苦不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办法是利用水袋将输液瓶内的药液先进行加热,再被注入到人体内,但是它的温度不容易控制,有可能会破坏药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面所述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加热后且能保持恒温的一种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它包括夹体1,在夹体1的夹口11内侧安装有加热恒温元件2,加热恒温元件2通过电线3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加热恒温元件2只安装在其中一个夹口111内侧。
夹口111的横截面弧形是优弧,另一个夹口112的横截面弧形与夹口111相配合。
所述加热恒温元件2分别安装在两个夹口111、112上。
所述加热恒温元件2是PTCR恒温电热元件。
在加热恒温元件2与夹口11之间固定有隔热材料4。
在加热恒温元件2的外表面固定有导热绝缘材料5。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安装在夹口处的PTCR恒温电热元件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由于PTCR恒温电热元件本身的特性,而不需要电热丝和感温探头等元件,使得结构简单,且能达到保持药液温度恒温目的。
2、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夹在输液管上接近针头的一端,使被加热后的药液立即进入人体内,可大大减少热量的损失。
3、使用方便,只需要将其夹在输液管上并保持通电即可。
4、采用小功率的PTCR恒温电热元件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使得功耗小,节约电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它包括夹体1,在夹体1的夹口11内侧安装有加热恒温元件2,该加热恒温元件2采用PTCR恒温电热元件,它功率小,灵敏度高,当温度达到产品本身所设定的温度时,温度就不会再继续升高,而是只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持续恒温加热,使温度能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下,加热恒温元件2通过电线3直接与外部的220V电源相连接,加热恒温元件2只安装在其中一个夹口111内侧,将夹口111的横截面弧形做呈优弧,另一个夹口112的横截面弧形与夹口111相配合,一是有利于输液管的放入,二是有利于节省PTCR恒温电热元件的材料,加热恒温元件2也可分别安装在两个夹口111、112上,在加热恒温元件2与夹口11之间固定有隔热材料4,以免热量从夹体1上向外散发,在加热恒温元件2的外表面固定有导热绝缘材料5,它可以起到保护输液管不被损坏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双重绝缘保护的作用。
权利要求1.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它包括夹体(1),其特征在于在夹体(1)的夹口(11)内侧安装有加热恒温元件(2),加热恒温元件(2)通过电线(3)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恒温元件(2)只安装在其中一个夹口(11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其特征在于夹口(111)的横截面弧形是优弧,另一个夹口(112)的横截面弧形与夹口(11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恒温元件(2)分别安装在两个夹口(111、1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恒温元件(2)是PTCR恒温电热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恒温元件(2)与夹口(11)之间固定有隔热材料(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恒温元件(2)的外表面固定有导热绝缘材料(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输液电热恒温夹,它包括夹体1,在夹体1的夹口11内侧安装有加热恒温元件2,加热恒温元件2通过电线3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加热恒温元件2只安装在其中一个夹口111内侧,夹口111的横截面弧形是优弧,另一个夹口112的横截面弧形与夹口111相配合,所述加热恒温元件2是PTCR恒温电热元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且能达到保持药液温度恒温目的,使用方便,只需要将其夹在输液管上并保持通电即可,采用小功率的PTCR恒温电热元件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使得功耗小,节约电能。
文档编号A61M5/44GK2673418SQ200420017149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4日
发明者肖云平 申请人:肖云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