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18643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临床应用的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涉及整体的全身性疾病,治愈难度大,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目前,治疗癌症的药物很多,但效果欠佳,其基本原因在于不能抓住根本,以对症治疗。癌症从中医学上讲,其形成不外正虚邪实,正虚则抗邪之低下,成易感之体,邪实则包括毒盛、痰结、血瘀而成有形之结聚,其结聚之部位脏腑不同,而成各种癌肿;归其发生原因,多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劳伤,或感受外来邪毒,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异常,因而出现气滞、血瘀、食伤、湿聚、痰结、邪毒聚集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癌肿。癌肿的发生只是在各种外在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并且机体不能消除这些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气滞血瘀,痰湿凝聚,邪毒蕴结,脏腑失调。因此,治癌之大法不外扶正、祛邪两大法则。中医药学是个大宝库,具有治疗各种疑难症的独特功效,并有丰富的资源。那么,能否利用中药学的原理,创制出一种效果好的治癌新药呢?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又称癌必消)及其生产方法,有效解决癌症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癌症发病原因及中医药学治病原则,口服液采用寻骨风、金银花、茯苓、牡蛎、红花、白花蛇舌草、浙贝母、三棱、鸡血藤、莪术、半枝莲、石见穿、丹参、毛冬青、冬虫夏草、灰树花、灵芝孢子破壁粉及发酵液制成,其生产方法是,按中药炮制要求,把已炮制好的寻骨风、金银花、茯苓、牡蛎、红花、白花蛇舌草、浙贝母、三棱、鸡血藤、莪术、半枝莲、石见穿、丹参、毛冬青、冬虫夏草置入水中浸泡后,煎煮过滤得煎液,同时将灰树花及灵芝孢子破壁粉置于水中浸泡,得滤液,合并两滤液,冷却后加入发酵液混匀静置即可,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生产方法简单,服用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吸收快,口感好,患者易接受,其推广服用,必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由组方给出,本发明口服液是由以重量计的寻骨风27-33份、金银花27-33份、茯苓27-33份、牡蛎35-45份、红花27-33份、白花蛇舌草55-65份、浙贝母45-54份、三棱18-22份、鸡血藤27-33份、莪术27-33份、半枝莲45-54份、石见穿45-54份、丹参18-22份、毛冬青13-17份、冬虫夏草5-7份、灰树花250-350份、灵芝孢子破壁粉250-350份和水总量7000-8000份及发酵液制成。
其最佳口服液由以下组份制成寻骨风30g(g即克,以下同)、金银花30g、茯苓30g、牡蛎40g、红花30g、白花蛇舌草60g、浙贝母50g、三棱20g、鸡血藤30g、莪术30g、半枝莲50g、石见穿50g、丹参20g、毛冬青15 g、冬虫夏草6g、灰树花300g、灵芝孢子破壁粉300g、水总量7800ml(毫升)和发酵液制成。
其生产方法是,将按中药炮制要求已炮制好的以重量计寻骨风27-33份、金银花27-33份、茯苓27-33份、牡蛎35-45份、红花27-33份、白花蛇舌草55-65份、浙贝母45-54份、三棱18-22份、鸡血藤27-33份、莪术27-33份、半枝莲45-54份、石见穿45-54份、丹参18-22份、毛冬青13-17份、冬虫夏草5-7份粉碎均匀浸入2600-3200份水中,在25-30℃下浸泡18-24小时,煎沸后文火煎煮1.5-2小时,滤去药渣,得中药滤液,备用,同时将灰树花250-350份、灵芝孢子破壁粉250-350份混合置于容器内加水4400-4800份,在24-28℃下浸泡24小时,与上述中药滤液混合,冷却后,加入发酵液,调PH值为6.2-6.6,过滤后,灌装密封静置18-24小时即可。
以制一剂量为例,其生产方法是将炮制好的寻骨风30g、金银花30g、茯苓30g、牡蛎40g、红花30g、白花蛇舌草60g、浙贝母50g、三棱20g、鸡血藤30g、莪术30g、半枝莲50g、石见穿50g、丹参20g、毛冬青15g、冬虫夏草6g粉碎均匀置入3000ml水中,在28℃下,浸泡20小时,煎沸后文火煎煮1.5小时,滤去药渣,得滤液备用;同时将灰树花300g和灵芝孢子破壁粉300g置于4800ml水中,在26℃下浸泡24小时,与上述中药滤液合并均匀,加入发酵液调PH值为6.5,过400目滤器(如滤网)后,灌装,密封,在26℃下培养24小时即可。
上述所说的发酵液是由重量比的发酵剂∶水为6-12∶100混合制成,6-12∶100即每6-12g发酵剂加入水100ml(发酵剂∶水=6-12∶100)。发酵剂可采用乳化剂、亚伊酵母、魏尔勒酵母、克纳曼酵母。发酵液其功能在于一是调PH值,生产过程中控制酸碱度,使PH值为6.2-6.6;二是置药液中有发酵作用,利于药物的吸收及服用,提高疗效。
在上述药物中,选用寻骨风、金银花、茯苓、牡蛎、红花、白花蛇舌草、浙贝母、三棱清热解毒,理气降逆,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惊,利尿,滋补,镇痛,镇咳,解郁,降血压,降血脂,加速肠胃平滑肌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功能;选用鸡血藤、莪术、半枝莲、石见穿、丹参、毛冬青、冬虫夏草益气健脾,滋阴补血,温肾壮阳,养阴生津,调节血液需氧量,抗放射,增加血流量,解痉安宁,活血化瘀;灰树花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强身健体,对肿瘤有很强的免疫力;灵芝孢子破壁粉,是在灵芝真菌培殖中,其孢子的破壁制成的粉,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发酵剂健胃消食,利于药物吸收,见效快,全组份相互作用,化瘀破阻,软坚散结,强健身体,高效快速可达治疗癌症之目的。临床实践也正是如此(一)选择病例的标准凡具有各种癌症患者之症状均可作为选择病例的治疗对象。
(二)诊断标准按国家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立中西医诊断标准和试验病例标准。
(三)治疗方案每次口服150ml,一日三次,饭前后均可,一日口服量不得少于400ml,最多不超过500ml,30天为一疗程,一般连服三个疗程即可见效或明显见效,症状缓解,甚而完全消失。
(四)治疗评定标准按卫生部制定的评定标准执行。
显效症状完全缓解或消失,生存期达5年以上。
有效症状部分缓解,生存期6个月以上。
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有恶化之趋势,甚而短时间即死亡。
(五)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以乳腺癌、肺癌、肝癌为治疗对象进行疗效观察。
病例180例,分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100例,对照组80例,试验组男女各50例,对照组男女各4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两组病情基本一致,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试验组按要求服本发明口服液,对照组服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两组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对比性,具体情况如下表1、治后生存期

2、病灶指标改善情况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经治疗,服用本发明口服液平均生存期在3.5年以上,对照组为2.5年,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病灶改善,服本发明口服液能使50%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而对照组只有2.5%患者可完全缓解,在缓解症状方面,本发明口服液有绝对的优势,大大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时间。
案例1、一肺癌患者高烧不退,胸闷气短,咳痰带血,食欲不振,胸片显示左肺门有直径3cm类圆形肿块,经服用本发明口服液,15日后疼痛减轻,烧退咳减,饮食增加,体温不高,能起床活动,续服用3个月,经CT片检查,癌肿消失。
案例2、一肝癌患者,反复发热,肝区疼痛,同位素扫描,肝大,肝右叶占位性病变,CT片可见3cm×4cm大小边缘不整齐的阴影,经肝穿刺确诊为肝细胞癌,苔白腻,脉细弦,随用本发明口服液治疗,15天疼痛减轻,体温正常,服药60天后CT检查癌肿缩小至1.0cm×1.2cm,服药110天后CT检查癌肿消失。
案例3、一乳头癌患者,右乳下垂,乳房肤色似橘皮,乳头内陷,萎缩,有裂隙,裂缝内可见红色肉芽石,B超显示乳腺肿块21×6×5.5cm,病变检查为癌症,舌质淡白无苔,脉细弱无力,随服用本发明口服液,18天后精神佳,面色红润,脉缓而有力,舌质淡红无苔,食量大增,刺痒灼痛消失,肿块变软缩小,服药90天后乳腺肿块消失,乳房基本复原。
总之,由上述情况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对治疗癌症有独特的疗效,研制成功,是对中医药学创造性的贡献,为中医药学大宝库增添了新的奇葩,必造福于人类。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以重量计的寻骨风27-33份、金银花27-33份、茯苓27-33份、牡蛎35-45份、红花27-33份、白花蛇舌草55-65份、浙贝母45-54份、三棱18-22份、鸡血藤27-33份、莪术27-33份、半枝莲45-54份、石见穿45-54份、丹参18-22份、毛冬青13-17份、冬虫夏草5-7份、灰树花250-350份、灵芝孢子破壁粉250-350份和水总量7000-8000份及发酵液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所说的寻骨风30g、金银花30g、茯苓30g、牡蛎40g、红花30g、白花蛇舌草60g、浙贝母50g、三棱20g、鸡血藤30g、莪术30g、半枝莲50g、石见穿50g、丹参20g、毛冬青15g、冬虫夏草6g、灰树花300g、灵芝孢子破壁粉300g、水总量7800ml和发酵液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液是由重量比的发酵剂∶水为6-12∶100混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剂为乳化剂、亚伊酵母、魏尔勒酵母、克纳曼酵母。
5.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癌症的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按中药炮制要求已炮制好的以重量计寻骨风27-33份、金银花27-33份、茯苓27-33份、牡蛎35-45份、红花27-33份、白花蛇舌草55-65份、浙贝母45-54份、三棱18-22份、鸡血藤27-33份、莪术27-33份、半枝莲45-54份、石见穿45-54份、丹参18-22份、毛冬青13-17份、冬虫夏草5-7份粉碎均匀浸入2600-3200份水中,在25-30℃下浸泡18-24小时,煎沸后文火煎煮1.5-2小时,滤去药渣,得中药滤液,备用,同时将灰树花250-350份、灵芝孢子破壁粉250-350份混合置于容器内加水4400-4800份,在24-28℃下浸泡24小时,与上述中药滤液混合,冷却后,加入发酵液,调PH值为6.2-6.6,过滤后,灌装密封静置18-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癌症的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炮制好的寻骨风30g、金银花30g、茯苓30g、牡蛎40g、红花30g、白花蛇舌草60g、浙贝母50g、三棱20g、鸡血藤30g、莪术30g、半枝莲50g、石见穿50g、丹参20g、毛冬青15g、冬虫夏草6g粉碎均匀置入3000ml水中,在28℃下,浸泡20小时,煎沸后文火煎煮1.5小时,滤去药渣,得滤液备用;同时将灰树花300g和灵芝孢子破壁粉300g置于4800ml水中,在26℃下浸泡24小时,与上述中药滤液合并均匀,加入发酵液调PH值为6.5,过400目滤器后,灌装,密封,在26℃下培养24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有效解决癌症的治疗问题,口服液采用寻骨风、金银花、茯苓、牡蛎、红花、白花蛇舌草、浙贝母、三棱、鸡血藤、莪术、半枝莲、石见穿、丹参、毛冬青、冬虫夏草、灰树花、灵芝孢子破壁粉及发酵液制成,其生产方法是把已炮制好的寻骨风、金银花、茯苓、牡蛎、红花、白花蛇舌草、浙贝母、三棱、鸡血藤、莪术、半枝莲、石见穿、丹参、毛冬青、冬虫夏草置入水中浸泡后煎煮过滤得煎液,同时将灰树花及灵芝孢子破壁粉置于水中浸泡得滤液,合并滤液,冷却后加入发酵液即可,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生产方法简单,服用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吸收快,口感好,患者易接受,其推广服用,必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文档编号A61P35/00GK1679892SQ20051001731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2日
发明者胡仕敏 申请人:胡仕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