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皮肤粉刺(含类似患体)的管针及其配用方法

文档序号:109819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去除皮肤粉刺(含类似患体)的管针及其配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人们脸部皮肤上发出的粉刺(含类似患体),通常采用药物涂抹的治疗方法予以去除,治疗时间漫长,且见效率不高,是个令患者烦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提出一种通过简单手术办法去除人们脸部粉刺的医疗器械。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本发明的管针特点管针的尾部设置有配用在普通的针筒头上使用的密封卡口结构,其特征在于管针的前部针头不是尖的,而是平的。——所述的管针的针头内径在1毫米至4毫米之间;所述的管针的壁厚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
本发明的管针的配用方法只要将管针的尾部(与普通注射用途的针的尾部结构完全相同)配用在普通针筒头上之后,即可实施去除皮肤粉刺或与之类似患体的手术。
本发明的特点结构简单,手术方便,疗效显著;患者可以借助于镜子,利用本发明自己动手去除自身脸部的粉刺(以其中的“硬钉”为核心)或身体上类似其它患体(例脓液体)。


图示意了本发明在使用状态(去除脸部粉刺)下的配用结构。
1筒塞;2普通的针筒;3本发明的管针;4人们脸部的皮肤;P粉刺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管针3整体形状是个与普通针头体形很相似,只是它的前部没有针尖,是平的,由较厚的管壁(例2毫米)构成内径(例2.5毫米)较大的管针3体,管针3的尾部密封卡口结构形体与普通注射用途针的尾部密封卡口结构形体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让本发明的管针3也可以套用在普通的针筒2头上使用。
由于本发明管针3的尾部结构形体与普通注射用途针的尾部结构形体完全相同,因此,该管针3与普通注射用途针的针筒2可以很方便地结合配用在一起,即只要将管针3的尾部套在普通的针筒2头上,即可以开始对粉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去除人们脸部的皮肤4上面的粉刺头P。
利用本发明的管针3实施手术治疗的方法通过手捏住的针筒2将本发明的管针3的平针头对准并压入人们脸部的皮肤4长粉刺的位置,由于管针3平管口套住的粉刺头P部位被管针3的平管口部位挤压后,产生由管针3平管口圆周的向圆心方向的向心压力,粉刺头P部位将会在管针3平管口的中部空间位置呈现出更高的“凸起”形状,——如果,此时取用管针3的内径正好与粉刺头P的大小正好相配(概率不高),此刻粉刺头P中的“硬钉”就会被挤压得从皮肤4上脱落,拔除粉刺头P的过程提前完成。——然后,用另一只手向外(与先前压入的方向相反)抽拉筒塞1,则可依靠在针筒2中形成的真空,完成将粉刺头P向外吸拔的过程,粉刺头P中的“硬钉”将会与皮肤4内部组织脱离,当从皮肤4上移开管针3时,粉刺头P中的“硬钉”也将会随之离开皮肤4上的原来位置。随后,再将筒塞1向针筒2中稍许一压,即可将坎进在管针3平管口位置处的粉刺头P从原出吹出。此时,整个手术过程即告完成。——由于采用本发明实施去除粉刺头P的手术过程中是在管针3的平管头部位紧压在皮肤4上进行的,此举本身将会麻痹痛觉神经,因此,拔除粉刺头P的整个手术过程中,通常不会感到有什么疼痛感觉。
权利要求
1.一种去除皮肤粉刺(含类似患体)的管针,管针(3)的尾部设置有配用在普通的针筒(2)头上使用的密封卡口结构,其特征在于管针(3)的前部针头不是尖的,而是平的。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皮肤粉刺(含类似患体)的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针(3)的针头内径在1毫米至4毫米之间。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除皮肤粉刺的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针(3)的壁厚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皮肤粉刺(含类似患体)的管针的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只要将管针(3)的尾部配用在普通针筒(2)头上之后,即可实施去除皮肤(4)上粉刺头(P)或与之类似患体的手术。
全文摘要
一种去除皮肤粉刺(含类似患体)的管针及其配用方法,本发明管针3的尾部设置有配用在普通的针筒2头上使用的密封卡口结构,其特征在于管针3的前部针头不是尖的,而是平的;管针3的壁厚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管针3的针头内径在1毫米至4毫米之间;只要将管针3的尾部配用在普通针筒2头上之后,即可实施去除皮肤粉刺的手术;手术方法极其简单将管针3平管口套住的粉刺头P部位并向下挤压,然后用另一只手向外抽拉筒塞1,最后将管针3移开,粉刺头P即被去除;患者可以借助于镜子,自己动手去除自身脸部的粉刺或身体上类似于脸部粉刺的患体;由于管针3的平管头部位是紧压在皮肤4上进行手术的,因此不会造成疼痛感觉。
文档编号A61M1/00GK1966098SQ20051011054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6日
发明者梁若枫 申请人:梁若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