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228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伴随心脑肾损害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接近30%,高血压在发展初中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危险性,发展到中后期后会出现头痛、头昏、眩晕、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据中国医学科学院最近一项联合调查报告,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一亿六千万,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缺乏足够认识,每年因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在260万以上。传统降压药主要是松弛血管平滑肌,往往引起血管壁松弛、血脂大量淤积、血小板微栓形成、血管加速硬化、血液流动缓慢、出现心肌肥厚(大小)、小肾(肾脏萎缩)、脑中风(脑缺血性栓塞)。患者一方面不得不终身服药,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着降压药对身体造成的潜移默化的损害。而一旦停药,血压还会上升,各种损害还会进一步加重,反而引发高血压病变,如脑中风、脑梗、心梗、冠心病、动脉硬化、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国内外的治疗药物虽多,但迄今尚未取得突破,无特效药物和特效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治疗药物之不足,提供一种起效快、疗程短、成本低、毒副作用小、平稳降压不反弹,不长期服药,预防治疗并发症的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中药配伍组成山楂10~20g,黄柏10~20g,水参10~20g,云苓10~20g,厚朴10~20g,生栀子10~20g,芒芋10~20g,陈皮10~20g,连翘10~20g,牛蒡子10~20g,麦冬10~20g,玄参10~20g,丛柏叶10~20g,桑白皮20~40g,生地20~40g,白术20~30g。
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按常规制剂工艺,可制成多种适用于临床使用的剂型,首选剂型为汤剂。
本发明的优势和特点具有滋阴强肾、补气益血、解痉稳压、调节血脂、软化血管之功效,并迅速消除因高血压所引起的合并症,无论患者病史长短,一般用药一个疗程(30天),血压即可平稳地降至正常,继续巩固用药1~2个疗程即可彻底痊愈,此后不需要服用任何降压药,解除了患者长期服药的痛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按汤剂的一日服用量计算)山楂10g,黄柏10g,水参10g,云苓10g,厚朴10g,生栀子10g,芒芋10g,陈皮10g,连翘10g,牛蒡子10g,麦冬10g,玄参10g,丛柏叶10g,桑白皮30g,生地30g,白术20g。
本发明的最佳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按比例混合,一并粉碎,过60目筛,装入无纺布袋内,以热合机封好袋口,置于砂锅或其它煎药器皿中,采用常规煎药方法水煎2次,每次煎约30分钟,合并所得浸煮液加热浓缩至300~400ml,即为成品。如使用中药自动煎药包装机,其效更佳,且服用方便、保质期长,适用于医院制剂室批量生产。
应用方法每日1剂(上述经煎煮所得的汤剂,约300~400ml),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山楂10~20g,黄柏10~20g,水参10~20g,云苓10~20g,厚朴10~20g,生栀子10~20g,芒芋10~20g,陈皮10~20g,连翘10~20g,牛蒡子10~20g,麦冬10~20g,玄参10~20g,丛柏叶10~20g,桑白皮20~40g,生地20~40g,白术20~3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山楂10g,黄柏10g,水参10g,云苓10g,厚朴10g,生栀子10g,芒芋10g,陈皮10g,连翘10g,牛蒡子10g,麦冬10g,玄参10g,丛柏叶10g,桑白皮30g,生地30g,白术20g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十六味药材按比例混合,一并粉碎,过60目筛,装入无纺布袋内,以热合机封好袋口,置于砂锅或其它煎药器皿中,采用常规煎药方法水煎2次,每次煎约30分钟,合并所得浸煮液加热浓缩至300~400ml,即为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它由山楂、黄柏、水参、云苓、芒芋、牛蒡子、玄参、丛柏叶、白术等十六味药材制成。具有滋阴强肾、补气益血、解痉稳压、调节血脂、软化血管之功效,并迅速消除因高血压所引起的合并症,无论患者病史长短,一般用药一个疗程(30天),血压即可平稳地降至正常,继续巩固用药1~2个疗程即可彻底痊愈,此后不需要服用任何降压药,解除了患者长期服药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P9/12GK1814168SQ200510131950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2日
发明者陈宝贵 申请人:陈宝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