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伤微波自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02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烫伤微波自凝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装置器具,具体讲就是用于人体肿瘤等病变组织经皮或术中穿刺凝固的器械。
背景技术
治疗肿瘤的方法不外乎分为药物和手术两大类,而传统的手术疗法实际上就是采取手术切口取出肿瘤的方法,治疗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创伤,为了避免这类手术疗法给病者带来的巨大伤害,肿瘤的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法被用于临床,该方法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针经皮穿刺定位在肢体和肝等内脏组织中,将微波直接输入到肿瘤部位,利用微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凝固体呈类球体。由于传输微波能量时,微波传输经针管会因针管损耗而发烫,若无有效措施使针管冷却,不慎会烫伤针管接触到的健康组织,而且热凝固后针尖会粘连组织,从而限制了微波输出功率和治疗时间,所以一般只能热凝几分钟,单针一次治疗只能凝固直径为2~3cm的小肿瘤,并且稍不小心针还会粘连组织而难以将针管拔出,造成治疗事故。然而,肝脏一旦发现肿瘤,其直径多达5cm以上。单针一次只能治疗小肿瘤,或适合临床病例研究用,无法满足实际临床治疗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合在实际临床治疗应用、能够热凝固大直径肿瘤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细杆状的内导体位于细管状的外导体内部,且内导体的前端伸露在外导体的前端,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的外导体置于冷却隧道管中,外导体的前端显露在冷却隧道管的前端外部,冷却隧道管的两端开有冷气流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与冷却隧道管和外导体之间的空腔构成冷气流通通路;所述的外导体的后端与提供微波的同轴电缆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内导体、外导体以及其间设置的绝缘层构成可以使病灶、病变组织热凝的微波刀即辐射器,而微波则是由外导体的后端连接的同轴电缆提供的,即同轴电缆与微波发生器相连提供微波;为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微波能量消耗在外导体上产生热量使其温度过高,本实用新型在外导体上设置了冷却隧道管,外导体和内导体的前端为显露状态,这样便于实施热凝病变组织,外导体的后段在冷却隧道管内,并且由细丝温度探头采集温度信号,进而控制外导体使其冷却至适于治疗的温度,避免烫伤情况的发生。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同时又解决了外导体与组织粘连的实际问题,并且实现了单针一次微波经皮穿刺热凝固肿瘤直径达到8cm以上,大小肿瘤均可一次治疗,治疗时间可以根据肿瘤大小确定,使治疗范围得到了显著拓展,适合于大量临床应用。
附图概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中冷却隧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热凝刀的结构示意图;图4冷却单元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是实用新型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包括一个微波经皮穿刺辐射器,构成辐射器的细杆状的内导体10位于细管状的外导体20内部,且内导体的前端伸露在外导体的前端,内导体10和外导体20之间设有绝缘层30,所述的绝缘层30是由绝缘材料包覆在内导体10上构成的,由此构成的辐射器为小直径的低微波消耗器件,其中外导体20既是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同时又是经皮穿刺时穿刺针管,所述的外导体20置于冷却隧道管40中,外导体20的前端显露在冷却隧道管40的前端外部,冷却隧道管40的两端开有冷气流通的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所述的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与冷却隧道管40和外导体20之间的空腔构成冷气流通通路,所述的外导体20的后端与提供微波的同轴电缆50相连;外导体20上设有提供温度控制信号的细丝温度探头120。
结合
图1、2,所述的冷却隧道管40是由一节以上的管体套接构成的伸缩式管道,具体方式如图所示,冷却隧道管40是由直径由小变大的三段管体构成,其中直径最小的内管的前端设有冷气流通的进气口41,其中直径最大的外管的尾端设有冷气流通的排气口42。
所述的绝缘层30的外壁与外导体20内壁之间构成可以插入或抽出的移动配合,这主要就是便于将外导体20作为经皮穿刺时的穿刺针管使用,外导体20的前端为楔形状,如图3所示,这样经皮穿刺时的阻力最小,方便经皮穿刺操作的完成,同时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需要说明的是当外导体20作为穿刺针管进行穿刺时,其内部的内导体10需从中取出,取而代之的是一根针杆,针杆的前端具有与外导体20的前端为楔形状吻合的楔状,构成一个便于切入的穿刺切刃,由外导体20和内部的针杆构成的整体进行经皮穿刺操作,进行经皮穿刺完成后取出针杆并插入作为同轴电缆的内导体10,此时又恢复构成了一个微波经皮穿刺热凝辐射器。
所述的进气口41与冷气发生装置60相连,冷气发生装置60包括空气压缩泵61,空气压缩泵61输出压缩气体经输送管62输送到冷却模块内冷却后由输送管63输送至进气口41处,冷却模块包括迂回状设置的管道或沟槽64置于冷却内胆65内,管道或沟槽64设置成迂回状主要是确保冷气的冷却温度,冷却内胆65置于存储有冷却液66的冷却箱67内。这样可以向冷却隧道管40提供足够的冷气,冷却外导体20在微波传输损耗中所产生的热量。
所述的同轴电缆50与微波发生器70相连,微波发生器70接受来自集散控制模块100并经由脉冲发生器90、复调控制模块80提供的控制信号,抗微波干扰温度处理器110接受来自细丝温度探头120的温度信号并输出电信号至集散控制模块100,计算机130与集散控制模块100相连,细丝温度探头120的测量端固定在冷却隧道管40前端的外导体20上。

图1、4、5所示,细丝温度探头120固定设置在冷却隧道管40前端的外导体20上,并且是靠近人体皮肤处,将检出的温度信号反馈给抗微波干扰温度处理器110和计算机130,对微波发生器70的微波输出进行控制,使作为穿刺针管的外导体20的杆温恒定或稳定在45℃~47℃,因为在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微波经皮热凝热疗同步治疗过程中,在凝固区周边组织形成一个温度高于42℃的热疗区,进行热疗治疗,肿瘤细胞在42℃以上的温度环境下会变性坏死,这样只杀灭周边游离的癌细胞而不会损伤正常细胞。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具体病况进行经皮热疗、经皮热凝热疗协同治疗等。
权利要求1.一种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细杆状的内导体(10)位于细管状的外导体(20)内部,且内导体(10)的前端伸露在外导体(20)的前端,内导体(10)和外导体(20)之间设有绝缘层(30),所述的外导体(20)置于冷却隧道管(40)中,外导体(20)的前端显露在冷却隧道管(40)的前端外部,冷却隧道管(40)的两端开有冷气流通的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所述的进气口(41)和排气口(42)与冷却隧道管(40)和外导体(20)之间的空腔构成冷气流通通路,所述的外导体(20)的后端与提供微波的同轴电缆(50)相连;外导体(20)上设有提供温度控制信号的细丝温度探头(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隧道管(40)是由一节以上的管体套接构成的伸缩式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30)是由绝缘材料包覆在内导体(10)上构成的,所述的绝缘层(30)的外壁与外导体(20)内壁之间构成可以插入或抽出的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导体(20)的前端为楔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隧道管(40)是由直径由小变大的三段管体构成,其中直径最小的内管的前端设有冷气流通的进气口(41),其中直径最大的外管的尾端设有冷气流通的排气口(4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41)与冷气发生装置(60)相连,冷气发生装置(60)包括空气压缩泵(61),空气压缩泵(61)输出压缩气体经输送管(62)输送到冷却模块内冷却后由输送管(63)输送至进气口(41)处,冷却模块包括迂回状设置的管道或沟槽(64)置于冷却内胆(65)内,冷却内胆(65)置于存储有冷却液(66)的冷却箱(67)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电缆(50)与微波发生器(70)相连,微波发生器(70)接受来自集散控制模块(100)并经由脉冲发生器(90)、复调控制模块(80)提供的控制信号,抗微波干扰温度处理器(110)接受来自细丝温度探头(120)的温度信号并输出电信号至集散控制模块(100),计算机(130)与集散控制模块(100)相连,细丝温度探头(120)的测量端固定在冷却隧道管(40)前端的外导体(2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装置器具,具体讲就是一种适合在实际临床治疗应用、能够热凝固大直径肿瘤的防烫伤微波自凝刀,细杆状的内导体位于细管状的外导体内部,两者之间有绝缘层;外导体置于两端开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冷却隧道管内,其间的空腔构成冷气流通通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同时又解决了外导体与组织粘连的实际问题,并且实现了单针一次微波经皮穿刺热凝固肿瘤直径达到8cm以上,适合于大量临床应用。
文档编号A61B18/00GK2759413SQ20052000083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吴玉行 申请人:吴玉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