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65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装置,但绝大多数都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和病毒。如靠活性炭吸附过滤的空气净化装置,主要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静电除尘器只能去除浮尘;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只能在光照的条件下提供一定量的氧气;紫外灯杀灭细菌、病毒的效果也不够理想,特别是对死角的菌、毒更是无能为力。据了解目前还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彻底杀灭密闭空间内的细菌病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彻底杀灭密封空间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的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由进气管、热气管、外壳、石棉层、缓冲层和内芯组成,内芯的结构依次为进气板、粗过滤砂、隔离板、细过滤砂、另一隔离板、另一粗过滤砂、气流输出板,它们被紧紧压在一起,在粗过滤砂和细过滤砂中埋设有加热体,在内芯的两块隔离板上均匀分布有细密的气孔;加热电源线、温度传感器的出线均从外壳上引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气流在其中迂回通过,并接触高温砂体,利用病毒、细菌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性、失去活力、直至杀死等基本原理,实现对空气的消毒杀菌,安装使用方便,适合与空气净化装置、空调器等多种设备配套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居室、封闭式会议室、电影院、封闭式菇棚、食品无菌生产线等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种封闭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本实用新型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它由进气管1、热气管12、外壳2、石棉层3、缓冲层4和内芯组成,缓冲层为空气,内芯的结构依次为进气板5、粗过滤砂6、隔离板7、细过滤砂8、隔离板9、粗过滤砂10、气流输出板11,它们被紧紧压在一起。进气板5、气流输出板11上均匀设有细密气孔。粗过滤砂6、粗过滤砂10的砂粒直径为1.5-3mm,细过滤砂8的砂粒直径为40-80目。隔离板7、9上均匀分布有细密的气孔,气体可以在气孔中通过。粗过滤砂6和细过滤砂8中埋设有电阻丝15,加热电源线14、温度传感器的出线13均从外壳2上引出,加热电源线14与电阻丝15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滤砂的温度,以便于控制和调节粗过滤砂6、细过滤砂8的工作温度。
工作原理气流从进气管1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内芯,在电阻丝15的通电加热作用下,内芯中的粗过滤砂6、粗过滤砂10、细过滤砂8温度能达到300℃以上,空气先后迂回流经温度不同的粗过滤砂6、细过滤砂8、粗过滤砂10时,空气中不同种类的病毒和细菌被炽热、干燥的过滤砂彻底杀灭,最后空气由热气管12排出。
以下结合附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种封闭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的实施例。
图2中封闭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启动风扇22,空气首先流经空气吸滤器16,空气中的颗粒灰尘、织物纤维等杂质被滤掉;接着空气流经本实用新型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17,空气中的病毒、细菌被彻底杀灭;已杀毒灭菌气体携带的多余热量通过热交换器18传递给待杀毒灭菌气体,目的是提高待杀毒灭菌气体温度,节约耗电量;已杀毒灭菌气流经空气冷凝器19降温和活性碳吸附过滤器21净化处理,经风扇22,由排气口23排出;如此往复循环,封闭室内空气都能得到净化。温控电控箱20作用一是控制和调节本实用新型高温过滤器17的杀毒灭菌温度,二是控制风扇22等电器件的启停。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其特征是它由进气管(1)、热气管(12)、外壳(2)、石棉层(3)、缓冲层(4)和内芯组成,内芯的结构依次为进气板(5)、粗过滤砂(6)、隔离板(7)、细过滤砂(8)、隔离板(9)、粗过滤砂(10)、气流输出板(11),它们被紧紧压在一起,在粗过滤砂(6)和细过滤砂(8)中埋设有加热体(15),在隔离板(7)、(9)上均匀分布有细密的气孔;加热电源线(14)、温度传感器的出线(13)均从外壳(2)上引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高温杀毒灭菌过滤器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彻底杀灭密封空间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它由进气管、热气管、外壳、石棉层、缓冲层和内芯组成,内芯的结构依次为进气板、粗过滤砂、隔离板、细过滤砂、另一隔离板、另一粗过滤砂、气流输出板,它们被紧紧压在一起,在粗过滤砂和细过滤砂中埋设有加热体,在内芯的两块隔离板上均匀分布有细密的气孔;加热电源线、温度传感器的出线均从外壳上引出。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使用方便,适合与空气净化装置、空调器等多种设备配套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居室、封闭式会议室、候车室、封闭式菇棚、食品无菌生产线等场合。
文档编号A61L9/00GK2766846SQ200520030108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日
发明者江二文, 夏自强 申请人:江二文, 夏自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