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人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移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97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使人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移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的设备,并且反之亦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设备的支承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的方法,并且反之亦然。
背景技术
对于残疾人,常常难于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并且反之亦然。通常,这种残疾人,例如老年人或从腿骨折康复的人,都需要来自于别的人的帮助以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别的人帮助残疾人在站起和坐下期间是较笨拙并且耗时的,此外,通常在普遍地、特别是帮助的人的背负负担较重时,对该帮助的其他人体力消耗较大。由于这些残疾人经常借助于轮椅走来走去,经常没有帮助的人出现在最近的附近以帮助残疾人从轮椅中起身并从而站起。在这种情况下,残疾人只能自己站起和坐下,这对于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则是几乎不可能的,从而较简单的行为,例如寄信或公用电话亭打电话都常常是不可能的或只能通过耗费较大的体力来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使人们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独立地移动的设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开始的段落中提及的类型的设备,包括设计成与支承结构有关的基本结构,尤其是轮椅,该基本结构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将基本结构连接到支承结构上的连接装置;和连接到该基本结构的顶部结构,其设有设计用于支承人的座位,同时顶部结构与基本结构之间的相互定向可改变成使得人能够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作为独立的模块连接到支承结构上,例如床铺、椅子和尤其是轮椅上,该残疾人为了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移动不再需要来自于别的人的帮助。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帮助,人们能够较容易地自己起身并坐在各自的支承结构上。通常,设备将放置在传统座位或支承结构的支承面上。为了将该设备相对于支承结构基本地固定,该设备连接到支承结构上。通常,连接装置是传统的类型并可由例如一个或多个皮带、Velcro带或借助于夹具等以机械方式行程。
在优选实施例中,顶部结构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基本结构。因此,对于已就座的人,为了站起可较容易地沿向上的方向(并且部分地向前)移动。在此,为了优化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效率和效力,支承结构和基本结构之间的相对定向基本保持不变。但是,还可设想人们借助于基本结构和顶部结构之间定向的不同种类的改变。在此,可考虑使顶部结构相对于基本结构分别沿着例如竖直或不是竖直的垂直或倾斜方向移动。顶部结构相对于基本结构的这种位移可选择性的与顶部结构相对于基本结构的枢轴转动接合。
优选地,顶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定位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其中第一状态设计用于将人支撑在大致乘坐位置上,第二状态设计用于将人支撑在大致站立位置或至少依靠位置上。更优选的,设备具有锁定装置,用于将基础结构和顶部结构的相对定位锁定在第一状态和/或第二状态下。从安全性的观点来看,这可以期望将设备锁定在第一和/或第二状态下。由于这种固定,基本上固定了顶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相对定位,从而能够防止,或者能够至少抵抗了不期望的折叠或展开、也就是设备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实际运动。特别的,在临时定位中,能够期望这种锁定,这对于诸如例如孩子的第三方而言是有利的。人只要通过活动地解开锁住的设备就能够改变设备的状态。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基部结构和顶部结构连接至用于使基部结构和顶部结构彼此相对移动的移动装置。这里,移动装置可以具有大不相同的特点,并便于在基部结构和顶部结构之间的方向上发生改变。移动装置相对于基部结构和顶部结构的位置也可以大不相同。通常,顶部结构和基部结构互动枢轴连接,顶部结构能够相对于基部结构进行枢轴转动,从而支撑结构可以围绕枢轴枢转。这里,移动装置可以围绕枢轴布置或布置在枢轴附近。然而,还可以想到将移动装置定位在与枢轴相隔的位置处。在特殊优选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包括用于促使顶部结构远离基部结构的促进装置。通常,该促进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弹簧,以在基部结构的和顶部结构的另一侧施加永久或非永久偏置力。这里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弹簧,其中例如,气压弹簧,压缩弹簧和扭力弹簧。然而还可以想到利用多个互动协作的机械部件来形成该移动装置,并且该机械部件还进而可以由电机进行驱动。这里,可以使用可能已包括在电操作(轮)椅中的电机来驱动该移动装置。优选地,该移动装置可由人员利用装置进行触发。通过这种方式,人员可以以电动、机械、气动和/或选择的液压方式来操作该移动装置,从而能够以便利方式独立地坐下和/或起立。
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该装置具有用于限制基部结构和顶部结构的相对位移的限制装置。从而,就有可能以理想于人员的方式相对基部结构移动顶部结构,进而有利于帮助起立和坐下。通过限制顶部结构相对于基部结构的最大位移,顶部结构可以防止相对于基部结构发生过度拉伸或者移动,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人员处于不稳定位置甚至可能翻倒的不安全情况。
优选地,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对人员在从乘坐位置到站立位置以及从站立位置到乘坐位置期间所发生的运动进行稳定的支撑元件。通常,通过使用多个用于稳定人员的支撑元件,尤其是当将人员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以及从站立位置移动到乘坐位置时。通常,支撑元件由连接至基部结构或顶部结构的把手形成。除了把手,还可以想到利用其它类型的稳定元件,例如用于稳定人员足部的足部支持台,或是在人员起立和坐下时尤其用于固定人员膝部的支撑元件。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变更基部结构的尺寸,或者至少其有效尺寸。通过对限定基部结构周界的尺寸、设计以及支撑结构的尺寸进行调节,该装置可以相对容易地连接到多种类型的支撑结构上。而且,基部结构的尺寸可以容易地根据人员的身高和姿态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获得一种能够相对较为容易地进行安装和拆卸的通用适应性装置。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顶部结构可以根据预定路径相对于基部结构进行移动。优选地,可以根据人员的希望对路径进行设计。利用这种方式,在人员站立和坐下时,其可以由装置进行最理想的支撑。这里,有利于人员的路径可以根据人员的身高、姿态和体重进行设计。通常,顶部结构和基部结构的相对枢轴移动的物理力矩取决于移动装置到枢轴之间的距离。通常,通过改变路径,也可以改变装置的物理力矩,从而可以调节由移动装置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并且因此可以例如适应于人员的体重。
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顶部结构具有可供人员尤其在乘坐状态下倾靠的靠背,以通过附加方式对人员进行稳定。这里,靠背可以刚性连接到座椅,但优选枢轴连接到座椅,以当人员起立时不会形成阻碍。在顶部结构发生向上方向的位移时,靠背优选在远离顶部结构的方向上发生枢轴运动,从而人员无须经受靠背带来的不适感。通常,靠背连接至基部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前述靠背的枢轴运动。
优选地,该装置设计为具有可移动性,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可搬运性和可用性。该装置可以由具有相对较低密度的材料制成,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可搬运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如此装置的支撑结构。这里,该支撑结构优选由轮椅形成。然而,还可以想到利用其它类型的支撑结构,例如床、椅子和沙发。该装置可供私人使用,也可以供医用和/或治疗部门使用。在特定优选实施例中,该装置可装卸地连接至汽车座位或汽车后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该装置的帮助下将人员从乘坐位置移动至站立位置和从站立位置移动至乘坐位置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将该装置可装卸地连接到支撑结构;B)使顶部结构的座椅与人员相接触,以及C)相对于基部结构移动顶部结构,从而将人员从乘坐位置移动至站立位置和从站立位置移动至乘坐位置。优选地,在执行步骤A)时将该装置可装卸地连接至轮椅。而且,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点在前文中已进行了说明。


下面将参考后述附图中所表示的非限定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附图中图1a所示为轮椅和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组件立体图,其中该装置以折叠状态可装卸地连接至轮椅;图1b所示为图1a所示组件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a所示为图1a和图1b所示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b所示为图2a所示装置一部分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c所示为图2a所示装置的俯视平面细节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装置的俯视图;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装置的侧视图;图5a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可选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b所示为图5a所示装置在拉伸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轮椅2和装置3构成的组装件1的立体图,其中装置3以折叠方式可装卸地连接至轮椅2。这里,装置3大体位于轮椅2的座位4上,并且可装卸地连接至轮椅2的框架5。装置3包括基部结构6,其具有用于将基部结构6连接至轮椅2的连接装置(在此未作标示)。装置3还包括枢轴连接至基部结构6的顶部结构7,并且该顶部结构7还具有优选由聚酯制成的、供人员使用的大体刚性座椅8。在所示情况下,顶部结构7设计为沿向上、向前方向枢轴远离基部结构6和轮椅2,同时该枢轴位于座椅8(前纵向边缘)的前方。从而,在向上枢轴转动时,座椅的前纵向边缘升高,从而更好地与所支撑人员相接触。在装置3的所示折叠情况下,其通过锁定装置(参看图2c)进行锁定,以防止顶部结构7相对于基部结构6发生非理想枢转。这里,锁定装置可通过手柄9进行解锁。手柄9布置在相对于座椅4横向设置的两个把手10中的一个上。把手10刚性连接至基部结构6,并设计用于在人员从轮椅2起立、以及选择性的坐到轮椅2上时对其进行稳定。把手10在座椅附近延伸,同时其可以在枢轴附近进行连接。利用这些把手,每次都可以获得良好支撑。形成装置3一部分的足部支撑11也对人员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发生的运动提供进一步的稳定措施。这里,每个足部支撑11都具有支撑轮12。优选地,当人员从轮椅2起立时(以及当人员再次坐回轮椅2时),每个支撑轮12被阻塞。足部支撑11可装卸地连接至形成轮椅2一部分的现有足部支撑13。在基部结构6和顶部结构7之间,具有多个弹簧(参看图2b),其设计用于促使顶部结构7和基部结构6相分开。如前所述,现在通过锁定折叠状态,便避免发生如此的位移。解锁后,座椅4在向上和向前方向受到推动,因而使得人员从轮椅3上起立变得极为简单。弹簧所施加的作用力优选为,一方面,人员能够以受控方式被移动至站立方向,另一方面,当人员随后坐回到轮椅3上时,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克服该作用力。以这种方式,人员能够完全自立地且独立地、以相对简单和有利于使用者的方式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移动。图1b所示为图1a所示组件1打开折叠后的立体图。在该附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顶部结构7已相对于基部结构6和轮椅3发生了垂直或者至少是倾斜方向的移动,从而与顶部结构7的座椅8相接触的人员上体在向上方向受到推动,从而人员从乘坐位置被推至站立位置,或者至少是倾斜于座椅8的位置。这里,人员的足部可以保持承载在足部支持台11上。可选择的,还可以利用设计用于同一目的的皮带对人员的膝部进行固定。
图2a显示了根据图1a和1b的设备3处于折叠状态下的透视图。现在,清楚显示出顶部结构7和座位8通过设在座位8前面的两个铰接点14而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于基础结构6。在图2a中,还显示了有把手9被联接到线缆15,该线缆15在相对侧处联接到锁定装置(见图2c)。图2b显示了根据图2a的设备3处于展开状态下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为了清楚显示对设备3的视图,在图2b中,未显示出座位8。如图2b所示,顶部结构7和基础结构6还借助于彼此平行定位的气动弹簧16而相互联接,该气动弹簧16用来推动顶部结构7和基础结构6彼此离开。另外,基础结构6具有压簧17,当设备3处于折叠状态下时,该压簧17只是接合顶部结构7。压簧17的主要作用是致动顶部机构,推动其离开基础结构6。基础结构6还具有弹性护套18,从而使得能够以受控的、对用户友好的方式将设备3完全折叠起来,同时防止了顶部结构7和基础结构6以相对生硬的方式相互撞上。在图2b中还显示了,基础结构6的尺寸是可调的。为此,基础结构6具有若干伸缩横杆19和纵向杆20。借助于连接于顶部结构7并具有外螺纹的枢轴21,能够调节气动弹簧16和顶部结构7接合的位置,以及设备3的实际力矩,这对于用户友好程度是有利的。图2c显示了根据图2a的设备的详细的俯视平面图。在所显示的折叠状态下,基础结构6和顶部结构7被定位在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在这里,连接于基础结构6的联接装置22沿着远离顶部结构7的方向延伸。如图所示,连接于把手17的线缆15被连接到与横杆19相连的一枢转推动元件23上,使得该枢转推动元件23被沿着朝向基础结构6的方向推动。枢转推动元件23被联接到锁定销24上,该锁定销24被部分地容纳在设于纵向杆20的容纳空间中,同时该锁定销24的自由端、至少自由端的变窄部分被联接到一导引唇部25上,该导引唇部25具有用于锁定销24的进给开口26。仅通过使顶部结构7略微向下移动,例如通过使顶部结构7向下坐在座位8上,就能够将锁定销24从导引唇部25中取出,从而打开设备3。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不同的设备27的俯视平面图。该设备27包括底部框架28,其具有两个伸缩可调的纵向杆29和两个伸缩可调的横杆30。底部框架28被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到顶部框架31上,而在底部框架28和顶部框架31的铰接点32上,设有扭簧(未示出),用于推动顶部框架离开底部框架,与图1和2所示的设备3一样,从而有助于人站起和坐下。底部框架具有若干钩形元件33,用于以可卸下方式将所述设备联接到支撑结构上,诸如例如(轮)椅或床上。顶部框架31具有为人准备的座位34。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该设备35具有下框架部分36,其包括联接装置37,用于将设备35联接到支撑结构上。该下框架部分36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到具有座位39的上框架部分38上。该上框架部分38还具有凸出的齿状臂40,其被设计用于与连接到下框架部分36的电动马达41协作,以电动机械的方式改变下框架部分36和上框架部分38之间的相互定位,以便有助于人站起和坐下。
图5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替代性设备42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示意侧视图。该设备42包括支撑件43和以可枢转方式连接到该支撑件43上的顶部44。支撑件43具有通用联接装置45,用于通用地将设备42联接到支撑结构(未示出)。顶部包括座位46和以可枢转方式连接到该座位46的靠背47。图5b显示了根据图5a的设备42处于伸展状态下的示意侧视图。在图5b中,清楚显示了,在座位46和支撑件43之间的相对定位改变期间,座位46和靠背47之间的相对定位改变。为此,借助于牵索线48,将靠背47连接到支撑件43上。通过启动(停止)设在支撑件43和顶部44之间的气动缸49,能够实现支撑件43和顶部44之间的相对定位的变化。为了调节气动缸49的向上的力并且将这个力调整到例如人身体的重量,气动缸49在支撑件43上的接合点是可调的(见箭头A)。
清楚的是,本发明并未限于这里显示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而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框架内,无数变型都是可能的,这些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例如,也可以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3、27、35、42的每种变型来代替支撑件(诸如床、靠背椅、躺椅或轮椅)原来的座位。然后,所有这些都被优选设计成使得设备3、27、35、42和原来的座位是能够更换的。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也可以形成支撑结构(诸如轮椅、床、躺椅或者靠背椅)的一体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以及从站立位置移动到乘坐位置的设备,包括基础结构,其被设计成支撑在支撑结构上,尤其是轮椅上,该基础结构具有联接装置,用于将基础结构联接于该支撑结构,以及连接于基础结构的顶部结构,其具有设计用来支撑人的座位,其中,顶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相对定位能够被改变,使得能够将人在乘坐位置和站立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顶部结构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于基础结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能够将顶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相对定位改变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其中第一状态设计用来将人支撑在大致乘坐位置上,第二状态设计用来将人支撑在大致站立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锁定装置,用于将基础结构和顶部结构之间的相对定位锁定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或第二状态下。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基础结构和顶部结构被联接到用于使该基础结构相对于该顶部结构移动的移动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中,移动装置包括推动装置,用于推动顶部结构离开基础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中,推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移动装置被联接到电动马达上。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移动装置能够被致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限制装置,用于限制基础结构和顶部结构的相对位移。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用于当将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以及从站立位置移动到乘坐位置时使人稳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设备,其中,支撑元件由把手或脚撑构成。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基础结构的尺寸能够被改变。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顶部结构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相对于基础结构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中,所要经过的路径能够预先设置。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顶部结构具有靠背。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设备,其中,所述座位和靠背以可枢转的方式相互联接。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被设计成可移动的。
19.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设备的支撑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由轮椅构成。
21.一种在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设备的帮助下、将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以及从站立位置移动到乘坐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可卸下的方式将所述设备联接到一支撑结构上;B)使顶部结构的座位与人相配合,以及C)使顶部结构相对于基础结构移动,以使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以及从站立位置移动到乘坐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当进行步骤A)时,所述设备被以可卸下的方式联接到轮椅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的设备,并且反之亦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设备的支承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人从乘坐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的方法,并且反之亦然。
文档编号A61G5/14GK101068523SQ200580027856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5日
发明者特里斯坦·弗兰克肯 申请人:特里斯坦·弗兰克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