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08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静脉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即一种小儿静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目前的小儿静脉采血针由针筒、活塞、乳头、针头等构成,整体为刚性杆 状结构。在进行采血时,由于针筒外径较粗,限制进针的角度,加之整个针体 的质量较大,摆动困难,难以随小儿的哭闹挣扎而调整方位,导致进针难度大, 难以准确的刺入小儿的血管,对采血人员的手技要求较高。据多家医院统计表 明用这种采血针一次成功率低于78%。此外,这种采血针的用途比较单一, 采血后不能与输液等器械相配合。特别是在检测项目较多, 一筒血不够用,需 要接换针筒时,血液会从针孔中流出,既浪费血液,又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针角度调整范围大,摆动灵活,操作方便, 对小儿适应性较强,进针准确率较高,操作技术容易掌握的小儿静脉采血针。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小儿静脉采血针,由针筒、 活塞、乳头、针头等构成,所不同的是在针筒前端的乳头上,套接一段柔软 的软管,软管前端与针头相连。
在所说的针头的尾端有一片状的针柄。
所说的软管长50—120mm;
所说的软管长70—80mm。
采用上述方案的小儿静脉采血针,由于在针筒与针头之间增加了一段软管, 允许针筒与针头之间的相对位置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加之针头小而灵活,能够 适应小儿的挣扎动作,因而显著的降低了针刺的难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率。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换针筒,采集较多的血液标本,满足多项检测的需要, 还可以换接输液管进行输液,减少了患儿针刺的痛苦,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图l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2是本实施例的部件活塞的主视图3是本实施例的部件针筒的主视图4是本实施例的软管和针头的主视图5是原有采血针工作状态示意图6是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7是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可见针筒l,活塞2,乳头3,软管4,针柄5,针头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 3、 4所示,这种采血针的主体和常见的注射器相似,也是由针 筒l、活塞2、乳头3、针头6构成,其改进之处是针头6并没有直接安装在 针筒1前面的的乳头3上,在乳头3与针头6之间有一段软管4。在针头6的尾 部,装有一个便于手捏操纵针头6的针柄5。这种方式与静脉点滴用的针头和输 液管有些相似,但其中的软管不能太长,因为软管5越长越容易产生凝血,一 般长度可在50—120mm内选择,以70—80mm为宜。软管的内径尺寸于针头内 孔直径相当。
图5表示了原有采血针的工作状态,可见针筒的前端外缘与患儿的头皮相 抵触时,进针角度受限再不能下调。
图6表示了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可见针头6与针筒1的相对位置以及进 针角度的调整范围更大了。也就是说,有了这段软管4,在采血时针筒l就不用 随着小儿的摇摆儿不断地调整位置了,只要针头6进行调整就可以了。显然, 针头6比针筒1的质量小得多,更加灵活,调整难度大大降低,因而更加准确。 据内蒙古通辽市医院的1072例临床实验证明,一次成功1008例,成功率为94%, 比普通采血针提高了 15个百分点。
图7表示了本实施例在接换针筒或输液管时的方式。在检测项目较多,一 筒血不够用时常需要接换针筒。过去的采血针在接换针筒时,血液从针孔中流 出,既浪费血液,又增加了污染的机会。而本实施例可以如图7那样折住软管, 再换接针筒,洁净而又方便。此外,在采血后需要输液时,可用同样的方法与 输液管相接,可以减少针刺的次数,减轻患儿的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静脉采血针,由针筒(1)、活塞(2)、乳头(3)、针头(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前端的乳头(3)上,套接一段柔软的软管(4),软管(4)前端与针头(6)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静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针头(6) 的尾端有一片状的针柄(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静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软管(4) 长50—120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儿静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软管(4) 长70—8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即一种小儿静脉采血针,由针筒(1)、活塞(2)乳头(4)、针头(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前端的乳头(3)止,套接一段柔软的软管(4),软管(4)前端与针头(6)相连。采用上述方案的小儿静脉采血针,由于在针筒与针头之间增加了一段软管,允许针筒与针头之间的相对位置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增大了针头进针角度的调整范围,加之针头小而灵活,能够适应小儿的挣扎动作,因而显著的降低了针刺的难度,提高了操作的准确率。此外,还可以更换针筒,采集较多的血液标本,满足多项检测的需要,并可以换接输液管进行输液,减少了针刺的痛苦,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特征,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文档编号A61B5/15GK201073304SQ20072001432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6日
发明者周桂芬 申请人:周桂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