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228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方,尤其是一种治疗因病毒性感染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
背景技术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7岁以下小儿好发,临床报道男孩多于女孩,以冬春季节多见,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在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分布丰富,且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肠内细菌和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躯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该组方具有清热凉血、消炎止痛之功效。本发明药物选择防风、荆芥、川芎、板蓝根、丹皮、赤芍、白术、山药、佛手、元胡、炙甘草和白芍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其中防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荆芥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印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作用。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6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移蓝lsatistinctoriaL.,以根、叶入药。性味苦,寒。归肝、胃血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Sndr.的粗皮。性味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的作用。用于温毒发斑、吐,骨蒸劳热,痈肿疮毒,跌扑伤痛。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用于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症瘕腹痛,痈肿疮疡。白术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的作用。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磺熏后,干燥。性味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佛手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性味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元胡本品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和齿瓣延胡索的块茎。性味温,辛、苦。具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作用。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症瘕。炙甘草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苦酸,凉。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用于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阴虚发热。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防风5-7份、荆芥5-7份、川芎5-7份、板蓝根11-13份、丹皮5-7份、赤芍5-7份、白术5-7份、山药5-7份、佛手5-7份、元胡5-7份、炙甘草5-7份、白芍5-7份。其中优选为防风6份、荆芥6份、川芎6份、板蓝根12份、丹皮6份、赤芍6份、白术6份、山药6份、佛手6份、元胡6份、炙甘草6份、白芍6份。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散剂、片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消炎止痛等功效,疗程短,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据对临床200例患者观察统计,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治愈率95%,两个疗程治愈率9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防风5份、荆芥5份、川芎5份、板蓝根11份、丹皮5份、赤芍5份、白术5份、山药5份、佛手5份、元胡5份、炙甘草5份、白芍5份。实施例二防风6份、荆芥6份、川芎6份、板蓝根12份、丹皮6份、赤芍6份、白术6份、山药6份、佛手6份、元胡6份、炙甘草6份、白芍6份。实施例三防风7份、荆芥7份、川芎7份、板蓝根13份、丹皮7份、赤芍7份、白术7份、山药7份、佛手7份、元胡7份、炙甘草7份、白芍7份。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一、一般资料收治门诊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男女之比1.6:1,平均年龄6岁。二、诊断标准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为阵发性、痉挛性痛,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腹部B超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三、治疗方法按照本发明药物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一日剂量),水煎,过滤去渣,分两次服用,七日为一个疗程。四、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检査正常。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五、治疗结果统计<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5-7份、荆芥5-7份、川芎5-7份、板蓝根11-13份、丹皮5-7份、赤芍5-7份、白术5-7份、山药5-7份、佛手5-7份、元胡5-7份、炙甘草5-7份、白芍5-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6份、荆芥6份、川芎6份、板蓝根12份、丹皮6份、赤芍6份、白术6份、山药6份、佛手6份、元胡6份、炙甘草6份、白芍6份。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属于中药组方,由防风、荆芥、川芎、板蓝根、丹皮、赤芍、白术、山药、佛手、元胡、炙甘草、白芍等药物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消炎止痛之功效,对治疗因病毒性感染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疗效显著。文档编号A61P1/00GK101244183SQ200810081480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申请日期2008年2月17日优先权日2008年2月17日发明者毕英秀,彦焦,王少玲,葛文惠,陈为兵,陈秀娟申请人:王少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