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的外敷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8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带状疱疹的外敷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瘆的外敷药物。
技术背景带状疱疹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带状疱瘆 常引起顽固的神经痛,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目前临床常规一般釆用口服西 药阿昔洛韦抗病毒药,该药对单纯性庖麥病毒,水痘带状庖瘆病毒,巨细胞病 毒等均有抑制作用,配合外敷炉甘石洗剂,该药具有保护皮肤、收敛消炎作用。 现有技术的药物治疗,疗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而且口服西药阿昔洛韦对 人体还有副作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疗程短、费用低、疗效髙、 对人体无副作用的治疗带状疱瘆的外敷药物。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发病机理和提髙机体免疫 力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古、今药理研究成就,筛选对带状疱瘆有快速治愈 功效的外敷药物。本发明药物是由下述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当归30、黄柏30、川穹30、黄 连60、香油50,制备时,先将当归、黄柏、川穹和黄连研成200目细粉混合均 匀,然后再加入香油调和,真空包装,即得本发明治疗带状疱疹的外敷药物; 使用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缚。本发明药物中的当归,昧甘、性温、辛,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 便之功能,主治血虛萎黄、眩暈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虛寒腹痛、肠燥便 秘、风湿痹痛、趺扑损伤、痈疽疮疡诸症;黄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 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之功能,主治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泻痢黄疸、疮疡肿痛、湿疹湿疮、阴虛发热、盗汗遗精诸症;川穹,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主要功效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趺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 功效,可治时行热毒、高热烦躁、泄泻痢疾、口疮、痈疽疔毒等症,药理试验证 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香油具有生 毛发、生肌、长肉、止痛、杀虫、消肿、下热毒之功能。上述诸药经合理配伍对 带状疱疹有特效。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具有标本兼治、疗程短、费用低、疗效高、 对人体无副作用等特点。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经临床观察选择病例iooo例带状疱渗病人, 均随机抽取各500例应用"治疗组,及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药物对照组。治 疗组将涂于患处,用纱布包缚。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0.2/次,3次/日,炉 甘石洗剂局部涂搽,3~5次/曰。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差别, 具有可比性。痊愈:疱疹及伴随症状消失,皮损全部结痂脱落。好转:疱瘆及伴随 症状减轻,皮损部分结痂脱落。治疗效果如表一和表二表一1000例带状疱瘆治愈结果表组别 3~5天治愈例(%) 6~10天治愈例(%)治疗组(500例) 400 ( 80.0) 100 ( 20. 0)对照组(5000例) 0 100 ( 20. 0)合计 对照组治愈率20% 治疗组治愈率100%表二两组统计学比较 组别 疼痛减轻例数治疗起效时间(天)治愈时间对照组(500例) 0 7 9 ±2治疗组(500例) 500 1 5 ±2P 〈0.001 <0. 01 <0.01由表一和表二可见本发明药物临床治愈率达100%。 典型病例1、 孙某,男,70岁。2007年2月17日就诊。主诉:腰肋、小腹部灼痛,抽痛 2周,加重l周。病史患者于2007年2月6日右侧腰腹部出现散在红色疱渗, 但无痛感。l周后疱渗增多,并出现持续性烧灼样疼痛。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局 部外敷,约3分钟后灼热疼痛减轻,5天痊愈。2、 钱某,女,50岁,2006年2月19日来我院就诊。主诉:右肋部、右背部针 刺样疼痛8个月。8个月前患带状疱疹,曾给予抗病毒药、维生素等治疗l月后疱疹消失,但局部遗留针刺样疼痛,效不佳。现伴口干口苦,心烦,舌质红,苔黄略 干,脉弦数。用局部外敷,约4分钟后灼热疼痛减轻,经上述方法治疗,5次后疼痛明显减轻,10次后疼痛完全消失治愈,随访二月无复发。3、 厉某某,女,25岁,2006年9月15日初诊。患者自述:在6天前左侧乳房上部疼痛,皮肤无变化,后出现群集小水疱,疼痛逐渐加剧,向左侧腋部延伸,去 皮肤科就诊为带状疱疹。用局部外敷,约5分钟后灼热疼痛减轻,外敷2天疼 痛止,换药5天已愈。4、 丘某,男,38岁,因胸背部皮肤出现疱疹并感觉局部刺痛瘙痒5天,伴疲乏、 食欲不振、低烧,体温381C。査血白细胞总数在9. 2 x 107L,中性0. 83,淋巴0. 20。 确诊为"带状疱疹",用局部外敷治疗5天,胸背部皮肤疱疹全部消失,换药7 天全愈。5、 林某,女,70岁。患者于2005年10月25日就诊。l周前于左肩部出 现针刺样疼痛,并放射至左臂,自贴"风湿止痛裔"。2天后,疼痛仍不减,反 而加重。此时左肩臂出现数处鲜红色斑片,其上有成群水疱,疼痛剧烈,无休 无止。现症心烦急躁,口苦咽干,纳食不香,夜间痛甚,难以入眠,大便干 结,四五日一行,小便黄赤短少。查体左肩臂及腋下7处鲜红色斑片,其上有密集成群的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疱壁丰满紧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断为带状疱渗;用局部外敷治疗3天,肩部皮肤疱瘆全部消失。6、刘某,男性,52岁。右側胸胁带状疱瘆,局部右第7 ~ 9胁间集簇性不规则 大小不等水泡成群,每群有9 ~ 11个水泡,其水泡基底有红暈。诊断为带状疱瘆; 用局部外敷治疗1天,水疱基底红暈消退,疼痛明显减轻,第3天水疱消退,无疼 痛感,5天后全愈。
具体实施方式
按比例称取当归30g、黄柏30 g、川穹30 g、黄连60 g、香油50g,将当 归、黄柏、川穹和黄连研成200目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香油调和,真空包装, 即得本发明治疗带状疱疹的外敷药物。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当归30、黄柏30、川穹30、黄连60、香油50,制备时,先将当归、黄柏、川穹和黄连研成200目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香油调和,真空包装,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当归30、黄柏30、川穹30、黄连60、香油50,制备时,先将当归、黄柏、川穹和黄连研成200目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香油调和,真空包装,即可。本发明药物具有标本兼治、疗程短、费用低、疗效高、对人体无副作用等特点,临床治愈率达100%。
文档编号A61P31/00GK101264156SQ20081008944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日
发明者王英珍 申请人:王英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