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0754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龋齿厚朴葡聚糖酶的双组分牙膏
背景技术
在口腔疾病中,龋齿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结果证明致龋齿的变形 链球菌生长在含蔗糖的培养基上可产生葡聚糖,且同时观察到变形链球菌的富集现象。葡聚 糖是一种粘性的胶体物质,它能使多种病原菌聚集,在牙齿上形成菌斑。而产酸病原菌产生 的有机酸又会引起牙釉质脱钙,进而形成龋齿。
为了防治龋齿,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药物制剂,以氟化物牙膏刷牙防 治龋齿为主,高浓度的氟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出现氟化骨症、 氟斑牙等慢性氟中毒,重则会引起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急性氟中毒。另一种是用生物活 性制剂。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用多种生物活性制剂加入牙膏中,对于治疗龋齿 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厚朴是我国较为珍贵的以中药材,系木兰科植物。研究表明厚朴树皮中含有的有效成 分对致龋可疑病原菌变形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葡聚糖酶能分解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等 致龋病原菌的生长基质葡聚糖,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的聚集。随着当前全球消费市场上盛行 "健康和谐,回归自然"之风盛行,天然环保,副作用小的生物活性物质符合了人们追求自 然和健康的消费理念,因此厚朴及葡聚糖酶替代化学防龋物质在牙膏应用,不仅可以避免化 学物质的副作用,而且厚朴和葡聚糖酶的配合能够达到全面防龋的功效。
专利01106513.3和专利01120480.X分别公布含厚朴相关的中草药牙膏,主要用于龋齿 的防治,但其中草药的添加并无相应的试验,因不同来源的中草药的药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仅凭以往的研究或是经验来确定添加量很可能造成中草药添加的顺便性;专利98111713.9 公布98111713.9公布了一种含葡聚糖酶的口腔清洁剂组成物,用于治疗龋齿和牙周炎等牙 周组织损坏和炎症,但葡聚糖酶不稳定,容易失活,因此很难维持其在牙膏中的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厚朴葡聚糖酶防龋牙膏, 一方面通过试验确定添加的厚朴和葡聚 糖酶成分的功效和其在牙膏中的添加量,并结合厚朴和葡聚糖酶活性成分的作用,使得牙膏 天然防龋的功效;另一方面在牙膏中针对牙膏中易失活成分葡聚糖酶,筛选酶的稳定剂,调 整牙膏中其他基质成分与其配伍,并采用双组分独立的制备工艺,以确保葡聚糖酶成分在牙 膏中活性和膏体自身的稳定性。
本发明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制备第一种组分的膏体将重量百分比为20~73%的保湿剂、8~35%的水、0~0.5% 的色素、0 0. 5%的磷酸二氢钠、0. 1~0. 3%的糖精、1~1. 7%的增稠剂、0. 03~0. 3%的葡聚糖酶、 0. 1~4%的生物酶稳定剂、15~50%的摩擦剂和0.8~1.2%的香精混合,搅拌均匀并脱气,制成含 有葡聚糖酶膏体;
2) 制备第二种组分的膏体将20~73%的保湿剂、8~35%的水、0. 1-0. 3%的糖精、0. l 0.5%的磷酸二氢钠、0~0.5%的色素、1~1.7%的增稠剂、0.6~1%的厚朴成分、15~50%的摩擦 剂、1~6%的发泡剂和0.8~1.2%香精混合,搅拌均匀并脱气,制成含有厚朴成分的膏体;
3)罐装将制备好的第一种组分和第二种组分独立灌装于牙膏软管中的不同隔间,即形
成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
本发明所述的发泡剂采用十二烷基肌胺酸钠。生物酶稳定剂采用司盘、蛋白胨、三甲基 季铵化水解胶原蛋白或F-68。增稠剂采用普通型CMC、 9H型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 或卡拉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制备的防龋齿厚朴葡聚糖酶双组分牙膏具有以下优点本发 明结合厚朴成份和葡聚糖酶的功能性试验,确定牙膏中活性成分(厚朴成分和葡聚糖酶)的 预防龋齿功效及其在牙膏中有效添加量,并通过牙膏基质组分与葡聚糖酶的配伍性试验和葡 聚糖酶稳定剂筛选试验,确定能保证葡聚糖酶活性和稳定性的牙膏基质成分;同时采用双组 分独立罐装工艺能够隔离葡聚糖酶与发泡剂的接触,既能进一步保证葡聚糖酶的稳定性,又 能赋以牙膏良好的发泡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第一种组分的膏体(含葡聚糖酶组分)首先,将20~73%保湿剂(采用甘
油,山梨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8~35%水,0.1~0. 3%糖精,0 0. 5%磷酸二氢钠,0~0. 5% 色素(采用亮蓝或柠檬黄)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1.7%增稠剂(采用普通型CMC, 9H型 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几种)和0.03~3%葡聚糖酶的混合物; 最后加入O. 1~4%生物酶稳定剂(采用司盘或蛋白胨或三甲基季铵化水解胶原蛋或F-68), 15~50%摩擦剂(采用二氧化硅),0.8~1.2%香精(采用留兰香香精或薄荷香精),搅拌均匀 并脱气,制成含有葡聚糖酶膏体;
第二步,制备第一种组分的膏体(含厚朴组分)首先,按照将20~73%保湿剂中(釆用 山梨醇,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8~35%水,0. 1~0.3%糖精,0. 1 0.5%磷酸二氢钠, 0~0.5%色素(釆用亮蓝或柠檬黄)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1.7%增稠剂(采用普通型CMC, 9H 型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几种)和0.6~1%不溶于水的厚朴成 分(釆用95%厚朴酚,95%和厚朴酚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15~50%摩擦剂(采用二氧化硅),1~6。/。发泡剂(采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0.8~1.2%香精(采用留兰香香精或薄荷香精),搅拌 均匀并脱气,制成含有厚朴成分的膏体;
第三步,罐装,将制备好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独立灌装于牙膏软管中不同隔间,即而 形成中草药生物酶双组分牙膏。
为了确定牙膏中活性成分(厚朴成分和葡聚糖酶)的预防龋齿功效及其有效浓度,本发 明分别对厚朴成分和葡聚糖酶进行了的功能性实验我们以厚朴中的有效成分lmg/ml厚朴酚 (95%)和和厚朴酚(95%)溶液作为样品,以lmg/ml氟化钠溶液为阳性对照,通过96孔板 二倍稀释法测得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如下厚 朴酚的MIC为15. 6ug/ml,和厚朴酚的MIC为15. 6ug/ml,氟化钠250ug/ml。说明厚朴酚和和 厚朴酚对变形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作用效果明显强于氟化钠;为了证明葡聚糖酶的 作用,我们以葡聚糖酶纯酶溶液为样品,通过Dentocult法测得一系列梯度稀释葡聚糖酶溶 液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如下纯酶溶液稀释到1(T8后,葡聚糖酶对变形链 球菌黏附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以上的试验结果,我们确定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在牙膏中 的添加量为0. 6~1%,葡聚糖酶在牙膏中的添加量为0. 03-0. 3%。
研究表明葡聚糖酶对增稠剂有一定的影响,会降解增稠剂,从而导致牙膏变稀、分水 等,从而影响膏体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对葡聚糖酶和增稠剂的配伍性进行了实验,发现葡聚 糖酶能够降解HEC,导致牙膏膏体的粘性降低。而对试验中其他的增稠剂(普通型CMC, 9H 型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卡拉胶)没有影响,因此我们优选普通型CMC, 9H型 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卡拉胶作为牙膏的增稠剂。
酶分子维持稳定的作用力较为微弱,微环境中损害其稳定的因素众多,大多数酶稳定型 差,显得非常"娇嫩",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通过含生物酶稳定剂牙膏的常温实验和加速 试验,发现司盘80,蛋白胨,三甲基季铵化水解胶原蛋白,F-68均能在很好地保持葡聚糖酶 在牙膏膏体中的稳定性和延长葡聚糖酶在牙膏中的活性。因此我们将上述物质添加在牙膏中
作为葡聚糖酶的稳定剂。
一般可提供优良发泡性能的发泡剂首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这类物质容易使得酶变性, 失活,因此我们对葡聚糖酶与发泡剂的配伍性进行了实验,发现常见的两种发泡剂十二烷基 硫酸钠和十二肌胺酸钠对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有一定影响,但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对葡聚糖酶活 性的影响要比十二垸基硫酸钠小,因此在制备葡聚糖酶牙膏时可以优先选择十二烷基肌氨酸 钠作为发泡剂,并将其放在含厚朴组分中以减少其对葡聚糖酶的影响。
研究表明葡聚糖酶对增稠剂有一定的影响,会降解增稠剂,从而导致牙膏变稀、分水 等,从而影响膏体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对葡聚糖酶和增稠剂的配伍性进行了实验,发现葡聚 糖酶能够降解HEC,导致牙膏膏体的粘性降低。而对试验中其他的增稠剂(普通型CMC, 9H 型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卡拉胶)没有影响,因此我们优选普通型CMC, 9H型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卡拉胶作为牙膏的增稠剂。
实施例l: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包括两个组分蓝色组分,白色组分,其各自的 组成如下(重量百分比)
蓝色组分
山梨醇68%,甘油5% ,普通CMC 0.3%,糖精0. 1%,黄原胶0. 85%,薄荷香精0. 8%, 二 氧化硅15%,葡聚糖酶0.3%,磷酸二氢钠0.5%亮蓝1# (1%水溶液)0. 5%,司盘80 0. 1% , 水8. 55%;
白色组分
山梨醇63%,甘油5%,普通CMC 0. 3%,黄原胶0.85%,糖精0. 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5 %,磷酸二氢钠0. 5%,薄荷香精0. 8%, 二氧化硅15%,厚朴酚O. 3%,和厚朴酚O. 3%>水 8.85%。
将制备好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独立灌装于牙膏软管中不同隔间,即而形成中草药生物 酶双组分牙膏。
实施例2: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包括两个组分黄色组分,白色组分,其各自的 组成如下(重量百分比) 黄色组分
山梨醇65%,糖精0.1%,卡拉胶0.7%, 9H型CMCP/n,留兰香精1.2%, 二氧化硅18%, 葡聚糖酶0.03%,三甲基季铵化水解胶原蛋白0.05%,蛋白胨0.05%, F-68 0.05%,磷酸二氢 钠0.25%,柠檬黄(1%水溶液)0.05%,水13. 52%,制成膏体;
白色组分-
山梨醇65%,十二垸基肌氨酸钠6%,糖精0. 1%, 9H型CMC 1%,卡拉胶0. 7%,磷酸二 氢钙0.05%,厚朴酚1%,留兰香精1.2%, 二氧化硅15%,水9.95 %,制成膏体;
将制备好的黄色和白色膏体独立灌装于牙膏软管中不同隔间,即可形成黄白相间的双组 分牙膏。
实施例3: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包括两个组分蓝色组分,黄色组分,其各自的组 分如下(重量百分比) 蓝色组分
丙二醇20%,糖精0. 3%海藻胶0. 6%,汉生胶0. 6%留兰香精1. 1%,葡聚糖酶0. 2% 蛋白胨2%,司盘2% ;亮蓝1# (1%水溶液)0.2%, 二氧化硅50%,水23%。
白色组分
丙二醇20%,十二垸基肌胺酸钠1%,糖精0. 3%,海藻胶0. 6%,汉生胶0. 6%,留兰香精 1.1%,磷酸二氢钠0.5%,和厚朴酚O. 7% 二氧化硅50%,拧檬黄(1%水溶液)0.2%,水25%.将制备好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独立灌装于牙膏软管中不同隔间,即可形成蓝黄相间的 双组分牙膏。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第一种组分膏体将重量百分比为20~73%的保湿剂、8~35%的水、0~0.5%的色素、0~0.5%的磷酸二氢钠、0.1~0.3%的糖精、1~1.7%的增稠剂、0.03~0.3%的葡聚糖酶、0.1~4%的生物酶稳定剂、15~50%的摩擦剂和0.8~1.2%的香精混合,搅拌均匀并脱气,制成含有葡聚糖酶膏体;2)制备第二种组分膏体将20~73%的保湿剂、8~35%的水、0.1-0.3%的糖精、0.1~0.5%的磷酸二氢钠、0~0.5%的色素、1~1.7%的增稠剂、0.6~1%的厚朴成分、15~50%的摩擦剂、1~6%的发泡剂和0.8~1.2%香精混合,搅拌均匀并脱气,制成含厚朴膏体;3)罐装将制备好的第一种组分膏体和第二种组分膏体独立灌装于牙膏软管中的不同隔间,即形成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 泡剂采用十二烷基肌胺酸钠。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酶稳定剂采用司盘、蛋白胨、三甲基季铵化水解胶原蛋白或F-68。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增稠剂采用普通型CMC、 9H型CMC、汉生胶、黄原胶、海藻胶或卡拉胶。
全文摘要
一种中草药防龋齿的双组分牙膏的制备方法,该牙膏为含有两种组分的膏体,其中一种膏体含厚朴有效成分,另一种膏体含葡聚糖酶有效成分,含有葡聚糖酶的膏体中添加了葡聚糖酶稳定剂及其他基质组分,以保证葡聚糖酶的活性及膏体的稳定性;含厚朴成分膏体中添加了牙膏的发泡剂。该种牙膏所含的有效成分厚朴和葡聚糖酶均为天然活性物,从而摒除了化学药物牙膏的弊端,使得牙膏具有天然,多重防龋的功效,同时该牙膏还保持了牙膏原有优良的发泡性能。
文档编号A61K8/97GK101288636SQ20081011487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3日
发明者严泽民, 张灵艳, 艳 李, 段明星, 郑昌学 申请人:清华大学;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