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输注用流速调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输注泵药液输注的流速调节器。
背景技术:
图l所示为一种现有的微量输注泵用定量自控装置(PCA)的构造原理图, 该定量自控装置包括壳体1及壳体1内设置的导流管21 、三通阀31 、控流管22、 控流管23、三通阀32、固定板4、储液囊5、导流管24、按键6、开关机构7 及导流管25。导流管21—端接给液装置(药液源),另一端接三通阀31的第一 端口,三通阀31的第二端口接控流管22的一端,控流管22的另一端接储液囊 5的输入口,三通阀31的第三端口接控流管23,控流管23的另一端接三通阀 32的第一端,储液囊5的输出口接导流管24的一端,导流管24的另一端接三 通阀32的第二端,三通阀32的第三端接导流管25的一端,导流管25的另一 端为该定量自控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板4固定在壳体1内,按键6设置在壳体1 上的按键槽内,所述储液囊5位于按键6的挤压部61与固定板4之间,按键6 还具有开关机构操作部62,挤压部61与开关机构操作部62分别位于一支承轴 63的两侧,开关机构操作部62与开关机构7配合,开关机构7进而控制导流管 24的连通或关闭。
该定量自控装置的原理是药液由导流管21进入三通阀31,其中一部分药 液作为常规给药由三通阀31的第三端、控流管23、三通阀32的第一端及第三 端、导流管25流出定量自控装置,进入三通阀31另一部分药液由三通阀31的 第二端经控流管22输入给储液囊5,储液囊5用以储备一定剂量的药液,当病 人需追加药液剂量时,通过按压按键6,使得按键6的挤压部61挤压储液囊5, 将储液囊5内存储的药液被瞬时挤出,在按下按键6的同时开关机构7弹起, 连通导流管24,储液囊5挤出的药液流经导流管24进入三通阀32的第二端, 再经由三通阀32第三端、导流管25流出调速器,从而实现定量追加给液量的 功能。然而,上述现有定量自控装置是通过离散的瞬时追加量实现对给药量的控 制,由于其追加给液的方式是瞬时的,而其每次的追加量是唯一的确定值,不 利于给药剂量的精确控制,因此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满足患者 在一定期限内的特殊剂量输注要求,如不同时间段内需要不同的流速输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注用流速调控器,能够精确控制输液装置的流速,可满 足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输注流速的特殊要求,保证药液以连续、稳定的流 速供给。
本发明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包括壳体、输入导流管、分流装置、基础给药控 流管、至少两条可调控控流管、集流装置、输出导流管、隔板及调速钮;壳体 具有容纳输入导流管、分流装置、基础给药控流管、至少两条可调控控流管、 集流装置、隔板的收容腔,壳体上提供调速钮安装窗口、输入导流管孔及输出 导流管孔;输入导流管一端接给液装置,另一端伸入输入导流管孔接分流装置 的输入端;基础给药控流管连接分流装置的对应输出端及集流装置的对应输入 端;各可调控控流管分别连接分流装置的对应输出端和集流装置的对应输入端; 集流装置的输出端接输出导流管的一端,输出导流管另一端由输出导流管孔伸 出;隔板固定在壳体内,隔板上提供至少两个弹片,每一弹片的自由端具有驱 动配合部及关闭执行部,各控流管均连有一连通/关闭可控段,各连通/关闭可控 段布设在对应弹片的关闭执行部下方;调速钮设置在壳体的调速钮安装窗口处, 调速钮具有人为操作机构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可与对应弹片的驱动配合部分 离或配合,分离时对应弹片的关闭执行部下方的连通/关闭可控段连通,配合时 对应弹片的关闭执行部下方的连通/关闭可控段被关闭。
本发明通过设置基础给药控流管实现患者输注流速的基础要求,再通过控 制各可调控控流管的连通或关闭,且各可调控控流管的流速可以不同,这样便 可以提供一系列流速控制的排列组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调速。此外,当一 定流速的可调控控流管被连通时,药液将在一时间段内连续以某一恒定流量输注,给药速度稳定,可满足不同的临床输注要求。
图1为一种现有定量自控输注装置的构造原理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实现调速控制的原理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的壳体的分解图4为输入导流管、分流装置、基础给药控流管、至少两条可调控控流管、 集流装置设置在下盖内的示意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的隔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的调速旋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调速旋钮下表面上设置的驱动部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调速旋钮与壳体配合后的示意图9至图13分别为本发明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实现调速控制的五个状 态的示意图14为另一种形式的调速旋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对三条可调控控流管的控制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的调速控制原理是利用分 流装置将输注装置提供的药液进行分流,形成一个基础给药控流管支流a及两 个可调控控流管支流b、 c,当然可调控控流管支流可以多于两个,每个可调控 控流管支流的关闭与连通是可控的,所以通过控制各可调控控流管支流的连通 或关闭,便可以控制单位时间流入集流装置的药液剂量。例如,基础给药控流 管支流a及两个可调控控流管给药支流b、 c若均采用不同流速(即不同型号规 格)的控流管,就可以有a、 a+b、 a+c、 a+b+c几种流速可供选择,从而实现 了调速的目的。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又 包括下盖101和上盖102,下盖101和上盖102通过其边缘对应设置的扣合机构 配合,在壳体100内形成可容纳输入导流管201、分流装置301、基础给药控流管202、可调控控流管203、可调控控流管204、集流装置302、输出导流管205 (结合参阅图4)及隔板400 (结合参阅图5)的收容腔,上盖102上提供调速 旋钮安装窗口 103,下盖101和上盖102配合后形成有输入导流管孔104及输出 导流管孔105 (结合参阅图8),下盖IOI内底部设置有四组导流管定位柱lll、 三个隔板支撑柱112及两个关闭配合部11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还包括输入导流管201、分 流装置301、基础给药控流管202、可调控控流管203、可调控控流管204、集 流装置302及输出导流管205,布设在下盖IOI内。其中,输入导流管201—端 用于接给液装置,另一端伸入输入导流管孔104接分流装置301的输入端;基 础给药控流管202连接分流装置的对应输出端及集流装置302的对应输入端; 可调控控流管203连接分流装置301的对应输出端和集流装置302的对应输入 端;可调控控流管204连接分流装置301的对应输出端和集流装置302的对应 输入端;集流装置302的输出端接输出导流管205的一端,输出导流管205的 另一端由输出导流管孔105伸出。其中,可调控控流管203和可调控控流管204 分别具有一连通/关闭可控段213、 214,使得连通/关闭可控段213和连通/关闭 可控段214分别搭在一连通/关闭配合部113,并分别使用两组导流管定位柱111 进行定位。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还包括隔板400,隔板400 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弹片401和402,弹片401的自由端的上方形成有驱动配合部 411、下方形成有关闭执行部421;同理,弹片402的自由端的上方形成有驱动 配合部412、下方形成有关闭执行部422。隔板400由隔板支撑柱112支撑在壳 体100内各导流管、分流装置301及集流装置302的上方,并使得弹片401的 关闭执行部421向下正对可调控控流管203的连通/关闭可控段213,同理使得 弹片402的关闭执行部422向下正对可调控控流管204的连通/关闭可控段214。 隔板400还具有分别用于输入导流管201及输出导流管205通过的缺口 403和 404。本实施例中,两弹片是交错反向设置的,在两弹片之间还设置有调速旋钮 支撑轴405。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还包括调速旋钮500,包括圆形转盘520、设置在圆形转盘520上表面的手持片510及设置在圆形转盘520
下表面的驱动部(参见图7),圆形转盘520的边缘设置有装配部521及旋转定
位部522。如图7所示,圆形转盘52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调速旋钮支撑轴405
配合的轴孔530,圆形转盘52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三个驱动部531、 532及533,
该三个驱动部531、 532及533是以轴孔530为圆心,等半径的三段圆弧凸起,
用于在旋转时与弹片401、 402上的驱动配合部411、 412形成配合。如图8所
示,调速旋钮500设置在壳体100的调速旋钮安装窗口 103处(如图3所示),
所述装配部521夹设在隔板400与上盖102内壁之间,上盖102内壁上还对应
各流速刻度设置有旋转定位槽(图中未示),用于在调速旋钮500指向某一流速
刻度时,所述旋转定位部522与上盖102内壁上的旋转定位槽形成临时卡位配 合。
下面结合图9至图13说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的工作原理 及过程(1)在图9所示的状态时,调速旋钮500 (为了清楚,只画出三个驱动 部531、 532及533及手持片510)指向左端的"A"刻度,由图可见,驱动部 531与弹片402上的驱动配合部412形成配合,同时驱动部533与弹片401上的 驱动配合部411形成配合,即驱动配合部411、 412均会受到向下的作用力,那 么弹片401和402的关闭执行部421和422也就会向下对所述连通/关闭可控段 213、 214进行关闭,此时,调速器的流速为"基础给药控流管202"; (2)在图 IO所示的状态时,调速旋钮500指向"B"刻度,由图可见,驱动部531、 532 均与均未与弹片401、 402上的驱动配合部411、 412形成配合,而驱动部533 与弹片401上的驱动配合部411形成了配合,即驱动配合部411会受到向下的 作用力,那么弹片401的关闭执行部421也就会向下对所述连通/关闭可控段213 进行关闭,此时,调速器的流速为"基础给药控流管202+可调控控流管204";
(3)在图11所示的状态时,调速旋钮500指向"C"刻度,由图可见,驱动 部531、 533均与均未与弹片401、 402上的驱动配合部411、 412形成配合,而 驱动部532与弹片402上的驱动配合部412形成了配合,即驱动配合部412会 受到向下的作用力,那么弹片402的关闭执行部422也就会向下对所述连通/关 闭可控段214进行关闭,此时,调速器的流速为"基础给药控流管202+可调控控流管203"; (4)在图12所示的状态时,调速旋钮500指向"D"刻度,由图 可见,三个驱动部531、 532及533均未与弹片401、 402上的驱动配合部411、 412形成配合,即驱动配合部411、 412不会受到向下的作用力,那么弹片401 和402的连通/关闭执行部421和422也不会向下对所述连通/关闭可控段213、 214进行关闭,此时,调速器的流速为"基础给药控流管202+可调控控流管203 十可调控控流管204"; (5)在图13所示的状态时,调速旋钮500指向右端的"A" 刻度,由图可见,驱动部531与弹片402上的驱动配合部412形成配合,同时 驱动部533与弹片401上的驱动配合部411形成配合,即驱动配合部411、 412 均会受到向下的作用力,那么弹片401和402的关闭执行部421和422也就会 向下对所述连通/关闭可控段213、 214进行关闭,此时,调速器的流速为"基础 给药控流管202"。
如图14所示,为另一种形式的调速旋钮的示意图,该调速旋钮600包括圆 形转盘620、设置在圆形转盘620下表面的驱动部(图中未示)及与圆形转盘 620分离配合的手动操作机构610,圆形转盘620的边缘同样设置有装配部621 及旋转定位部622,所述手动操作机构610具有手持片611和操作配合部612, 圆形转盘620上开设有与操作配合部612匹配的操作配合孔623。由于调速旋钮 600具有可分离的手动操作机构610,该手动操作机构610可以由医生保管,避 免患者自行调节。
基于本发明创作思想,可以理解的是,针对所述连通/关闭可控段的数量或 布设方式的不同,隔板上弹片的数目或设置方式也可以有不同,对应地,调速 旋钮下方设置的驱动部也可以是其它的方式。例如,当可调控控流管为三条时, 其对应的三个连通/关闭可控段可以以同一圆心等半径布置,相应地,隔板上也 提供三个弹片,且使得三个弹片的驱动配合部801、 802、 803同样以同一圆心 等半径布置,调速旋钮上的驱动部804采用一个较长的圆弧凸起即可,如图15 所示。
此外,调速旋钮还可以由至少两个离散的按钮来替换,每个按钮具有按接 部及用于和弹片的配合的驱动部,利用每一按钮控制一条可调控控流管的连通/ 关闭。
权利要求
1. 一种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入导流管、分流装置、基础给药控流管、至少两条可调控控流管、集流装置、输出导流管、隔板及调速钮;壳体具有容纳输入导流管、分流装置、基础给药控流管、至少两条可调控控流管、集流装置、隔板的收容腔,壳体上提供调速钮安装窗口、输入导流管孔及输出导流管孔;输入导流管一端接给液装置,另一端伸入输入导流管孔接分流装置的输入端;基础给药控流管连接分流装置的对应输出端及集流装置的对应输入端;各可调控控流管分别连接分流装置的对应输出端和集流装置的对应输入端;集流装置的输出端接输出导流管的一端,输出导流管另一端由输出导流管孔伸出;隔板固定在壳体内,隔板上提供至少两个弹片,每一弹片的自由端具有驱动配合部及关闭执行部,各控流管均连有一连通/关闭可控段,各连通/关闭可控段布设在对应弹片的关闭执行部下方;调速钮设置在壳体的调速钮安装窗口处,调速钮具有人为操作机构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可与对应弹片的驱动配合部分离或配合,分离时对应弹片的关闭执行部下方的连通/关闭可控段连通,配合时对应弹片的关闭执行部下方的连通/关闭可控段被关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下盖和 上盖扣合而成,下盖内底部设置有导管定位柱、隔板支撑柱及关闭配合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一体成型 在隔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钮为一个 旋钮,包括圆形转盘、设置在圆形转盘上表面的手持片及设置在圆形转盘下表 面的所述驱动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钮为一个 旋钮,包括圆形转盘、设置在圆形转盘下表面的驱动部及与圆形转盘分离配合 的手动操作机构,所述手动操作机构具有手持片和操作配合部,圆形转盘上开 设有与操作配合部匹配的操作配合孔。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盘 的边缘设置有装配部,该装配部夹设在隔板与上盖内壁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盘的边缘设置有旋转定位部,上盖内壁上对应各流速刻度设置有旋转定位槽,所 述旋转定位部与上盖内壁上的旋转定位槽形成临时卡位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旋钮 的驱动部,是以调速旋钮的旋转轴为圆心的圆弧凸起。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钮为至少 两个离散的按钮,每个按钮具有按接部及用于和对应弹片配合的驱动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控控流管 具体为两条,所述弹片为两片,所述分流装置及集流装置均为四通阀。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给药控流 管及所述至少两条可调控控流管为不同规格流速的控流管。
全文摘要
一种输注用流速调控器,包括壳体、输入导流管、分流装置、基础给药控流管、至少两条可调控控流管、集流装置、输出导流管、隔板及调速钮。本发明通过设置基础给药控流管实现患者输注流速的基础要求,再通过控制各可调控控流管的连通或关闭,且各可调控控流管的流速可以不同,这样便可以提供一系列流速控制的排列组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调速。此外,当一定流速的可调控控流管被连通时,药液将在一时间段内连续以某一恒定流量输注,给药速度稳定,可满足不同的临床输注要求。
文档编号A61M5/48GK101428161SQ20081021879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瞿雪芬 申请人: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