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96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组合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

背景技术
主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硬化等因素而逐渐发生的局段性血管壁囊状扩张,在动脉壁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不能承受血流的冲击而突然破裂,从而导致患者突然死亡。近年来,血管腔内移植物越来越广泛地在微创领域应用于治疗主动脉瘤。血管腔内移植物也称血管腔内隔绝系统,由金属丝支架及固定于支架内的管状纤维织物组成,支架上设有金属标记物,以便在X线下用输送器将其准确推送到病变部位,其中支架由超弹细合金丝行连续Z形折叠后围绕成若干支架圈排列成管状而成,用来将织物撑开并固定于病变部位,织物相当于人造血管,贴附于病变部位将病变血管段与血流隔绝。根据病变部位血管的形状及分支的不同,可制成的血管腔内移植物。为防止腹主动脉分支血流受阻,已有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其由直筒部与分叉部组成,大体为倒“Y”字形,腹主动脉部分较粗,为直筒部,上端第一圈Z形支架圈内不遮蔽织物,第一圈折叠角下沿与织物用线或其他方式固定,可屏蔽腹主动脉病变血管段,将病变血管段与血流隔绝。为防止腹主动脉分支血管被阻断血流,在直筒部腹主动脉分支血管相应部位的织物上开有与该血管相应孔径的窗口,如在左右肾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相应部位各开一窗口,窗口边设有特殊的金属标记物,对于不同的分支血管窗口,所设的金属标记物数量或位置有所差异,以便植入时在X线下根据其显影准确定位。直筒部的下端延伸为分叉部,有两个较细的分支,位置对应于双侧髂总动脉。使用时,将该血管腔内移植物用输送器从股动脉(或髂动脉)植入相应部位,各窗口对准相应分支血管,一次性释放完毕。
这种一体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能有效地将病变血管段与血流隔绝,但存在如下缺陷1、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较差,任何一步操作的偏差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支架释放的失败;2、由于支架体积大,受血流动力影响较大,容易在体内变形、移位,窗口定位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难度小、手术成功率高的组合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
本实用新型由金属丝支架和固定于支架内的管状纤维织物组成,分直筒部和分叉部两个独立的部分。直筒部较粗,上端第一圈Z形支架圈内不遮蔽织物,第一圈折叠角下沿与织物用线或其他方式固定,可屏蔽腹主动脉病变血管段,在直筒部腹主动脉分支血管相应部位的织物上开有与该血管相应孔径的窗口,如在左右肾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相应部位各开一窗口,窗口边设有特殊的金属标记物,对于不同的分支血管窗口,所设的金属标记物数量或位置有所差异,以便植入时在X线下根据其显影准确定位。其特征在于直筒部和分叉部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分叉部由衔接部和两个分支组成,外形类似于倒“Y”字形,衔接部相当于移植物的直筒部,上部第一圈支架圈裸露不遮蔽织物,但衔接部的织物上不开窗,用于套合衔接于直筒部的下端,相当于是直筒部的一部分,套合后虽与直筒部下端织物有重叠,但不能遮蔽窗口;衔接部下端为两个较细的分支,位置对应于双侧髂总动脉。根据需要可在分支内套接相应直径和所需长度的直筒形血管腔内移植物加长支。血管腔内移植物的相关部位设有金属标记物,如在管状纤维织物周边、各窗口边及直筒部与分叉部的分界处设有金属标记物,对于不同的分支血管窗口,所设的金属标记物数量或位置有所差异,以便植入时在X线下根据其显影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将一体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也由直筒部和分叉部组成,但直筒部独立,分叉部由衔接部和两个较细的分支组成。使用时,先将直筒部用输送器从股动脉(或髂动脉)植入相应部位,各窗口对准相应分支血管,再用输送器植入移植物的分叉部,将衔接部的上端套接于直筒部的下端,使两者的管状纤维织物部分有所重叠以防止血液渗漏,但不遮蔽窗口。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一体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改为组合型,分两步植入支架体积变小,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好,窗口容易定位,这就将困难的操作分解为两次较简单的操作,手术成功率高,大大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金属丝支架1和固定于支架内的管状纤维织物2组成,分直筒部3和分叉部4两个独立的部分。直筒部较粗,上端第一圈Z形支架圈内不遮蔽织物,第一圈折叠角下沿与织物用线或其他方式固定,在直筒部腹主动脉分支血管相应部位的织物上开有与该血管相应孔径的窗口6;分叉部4由衔接部4.1和两个分支4.2组成,外形类似于倒“Y”字形,衔接部的上部第一圈支架圈裸露不遮蔽织物,衔接部的织物上不开窗口,衔接部相当于直筒部的延续,但其近端用于套合衔接于直筒部3的下端,套合后虽与直筒部下端织物有重叠,但不能遮蔽直筒部的窗口;衔接部下端为两个较细的分支4.2,位置分别对应于双侧髂总动脉。血管腔内移植物的相关部位设有金属标记物5,如在管状纤维织物周边、窗口及直筒部分与分叉部分分界处设有金属标记物,每个窗口周边设有3~4个金属标记物5,所设的金属标记物数量或位置有所差异。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直筒部外径28mm,长55mm,设有3个窗口。在直筒部分纤维织物部分顶端设有一个直径10mm的半圆形窗口,与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相对应,在左右肾动脉相应部位各设一个直径8mm的圆形窗口,左右肾动脉窗口上缘距直筒部纤维织物上缘的距离分别为22mm、21mm,窗口边缘设有4个金属标记物,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分叉部长140mm,外径14mm,下端边缘各设2个金属标记物。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直筒部外径26mm,长80mm,设有4个窗口。在直筒部分纤维织物的顶端设有一个直径为10mm的半圆形窗口,与腹腔干动脉开口相对应。在肠系膜上动脉相应部位设一个直径为10mm圆形窗口,窗口上缘距直筒部纤维织物上缘的距离为28mm,左右肾动脉部位的窗口及分叉部的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直筒部外径27mm,长110mm,设有4个窗口。距直筒部分纤维织物上缘的距离为12mm、40mm的位置分别设有与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相应的圆形窗口,直径分别为10mm、9mm,左右肾动脉部位的窗口及分叉部的结构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由金属丝支架(1)和固定于支架内的管状纤维织物(2)组成,分直筒部(3)和分叉部(4)两部分,直筒部较粗,上端第一圈Z形支架圈内不遮蔽织物,第一圈折叠角下沿与织物用线或其他方式固定,在直筒部腹主动脉分支血管相应部位的织物上开有与该血管相应孔径的窗口(6);其特征在于直筒部(3)和分叉部(4)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分叉部(4)由衔接部(4.1)和两个分支(4.2)组成,外形类似于倒“Y”字形,衔接部的上部第一圈支架圈裸露不遮蔽织物,其织物上不开窗口,衔接部相当于直筒部的延续,但其近端用于套合衔接于直筒部(3)的下端,套合后与直筒部下端织物有重叠,但不遮蔽窗口;衔接部下端为两个较细的分支(4.2),位置分别对应于双侧髂总动脉;血管腔内移植物的相关部位设有金属标记物(5),不同部位所设的金属标记物数量或位置不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组合型开窗式血管腔内移植物,由金属丝支架(1)和固定于支架内的管状纤维织物(2)组成,分直筒部(3)和分叉部(4)两个独立的部分,在直筒部腹主动脉分支血管相应部位的织物上开有与该血管相应孔径的窗口(6);分叉部(4)由衔接部(4.1)和两个分支(4.2)组成,外形类似于倒“Y”字形,衔接部的织物上不开窗口,衔接部相当于直筒部的延续,但其近端用于套合衔接于直筒部(3)的下端,衔接部下端为两个分支(4.2),位置分别对应于双侧髂总动脉。血管腔内移植物的相关部位设有金属标记物(5)。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架分成两部分,体积变小,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好,大大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F2/82GK201189310SQ20082005681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日
发明者陆清声, 晨 林, 景在平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