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0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钉,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增强骨内固定的骨钉。
背景技术
在一些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往往需要植入骨钉,以对骨骼进行牵引、矫形和复位固定。但是在将骨钉植入到骨质疏松的骨骼内时,由于骨骼疏松不坚实,从而骨钉和骨骼之间的连接会不牢固,容易松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台湾专利TW267342公开了一种具有中空内腔的骨钉,其在外部具有圆孔或沿着骨钉轴向延伸的长槽状孔,这些圆孔或长槽状孔都与中空内腔贯通。使用中,辅助剂(例如骨水泥,等等)从注射器注入到中空内腔,然后经由圆孔或长槽状孔流出,附着到周围的骨骼上并固化,达到加强骨内固定的效果。但是,辅助剂仅从孔向外流出,只能与孔的开口大小相对应的骨骼部位相接触。对于圆孔来讲,其开口大小较小,因此辅助剂从圆孔向外流出后与骨骼内部的接触面积有限,这样就限制了通过辅助剂与骨骼内部连接来增强骨内固定的效果。对于长槽状孔来说,虽然孔的开口面积增大,使得辅助剂与骨骼内部的接触面积增大,但是这些沿着轴向布置的长槽状孔作为通孔结构在提高固定力的同时却使骨钉的中空壁的强度大大降低。骨钉在植入时是通过骨钉的植入部末端的自攻刃和植入部外周的螺纹进行的,因此在植入部的中空壁上开设作为通孔结构的长槽状孔使得骨钉的植入部的强度降低,对骨钉的植入操作以及骨钉的自身强度非常不利;另外,这也造成长槽状孔的设计在尺寸、数量、取向等方面有很大局限性。还有,由于螺纹的螺纹齿比植入部的中空壁外表面略高,从圆孔或长槽状孔流出的辅助剂被限制在附近的螺纹齿之间,只能顺着螺纹齿之间的细小的螺旋槽流动,流动的面积范围很小,特别是
4在植入部的中空壁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的扩散速度很慢,很难达到各个孔之间的部位,因此增强固定作用力的效果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作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增强的骨内固定效果的骨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钉,该骨钉具有植入部,该植入部具有设置在外周面上的外螺纹部和设置在内部的中空内腔,并且在所述外螺纹部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孔,所述孔将所述植入部的外部空间和所述中空内腔连通;头部,该头部与所述植入部连接,并且具有与用于注射辅助剂的注射器相接合的接头,
该接头具有与所述植入部的所述中空内腔相连通的空腔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且至少一个所述孔位于该沟槽的区域中。
通过上述结构的骨钉,由于所述植入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且至少一个所述孔位于该沟槽的区域中,因此从位于该沟槽区域中的孔流出的
辅助剂不会被限制在孔周围的区域内,而是很容易地在沟槽的区域内扩散开来,进一步向周围的骨骼扩散,这样辅助剂不仅仅接触到孔周围的骨骼,而且还很容易与该沟槽周围的骨骼接触,从而促进了辅助剂的扩散,能增强固定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形成为沟槽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长槽状孔不同,这些沟槽不与所述中空内腔贯通,从而不会显著地削弱钉体强度,能够使骨钉保持足够的所需强度,不会担心骨钉植入部的强度不够。同时,这也使得沟槽的设计在数量、大小和取向方面有着较大的灵活性。
优选的是,所述外螺纹部上可设有多个孔,各孔的大小随着孔离所述头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或者这些孔沿着从所述头部到所述植入部的方向按照孔的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布置。其中,各孔可以设置成沿轴向方向布置,也可以不沿轴向方向布置,例如沿螺旋线方向布置。若按照现有技术那样设置成各个孔的大小基本相等的情况,则会造成离头部较近的孔中的辅助剂流量较大而离头部较远的孔中的辅助剂流量较小,使得各孔的流量不均,固定力不同。与各孔大小相等的情况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方式提高了辅助剂从离所述头部距离较远的孔流出的流量,从而使得从各孔流出的辅助剂比较均匀,能增强距头部较远处的固定效果并且使各孔处的固定力大致均等。
有利的是,所述孔可形成为一列或多列,所述各列平行于所述植入部的轴向方向。更加有利的是,同一列中的各个所述孔可设置成沿着所述植入部的轴向等距分布。对于设置成一列或多列的情况,也可以设置成每一列中的孔沿着从所述头部到所述植入部的方向按照孔的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布置。
所述沟槽可设置成沿着所述植入部的轴向延伸。所述沟槽可设置为多条,这些沟槽可至少有两条相互交叉。优选的是,在所述沟槽的相互交叉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沟槽可设置为多条,这些沟槽可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植入部
的轴线对称分布。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骨钉的多个部位处,促进了辅助剂向周围骨骼的扩散,增强了固定效果。对于在所述沟槽的相互交叉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孔的结构,通过这种共用孔的结构,可以减小孔的数量而维持较多的沟槽结构,进一步减小因为开孔造成的骨钉的强度降低。
所述植入部的外螺纹的齿高可设置成从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向着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逐渐增加。优选的是,所述植入部在远离所述头部的末端处可设有自攻刃。这样的设置便于将植入部植入到骨骼内。
优选的是,在所述头部上可设有标示所述植入部的圆周方位的圆周方位标记和/或标示所述植入部上的沟槽的圆周方位的沟槽圆周方位标记。操作者可以通过该圆周方位标记或沟槽圆周方位标记判断并进而控制植入部在骨骼内的周向方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入部在骨骼内的深度。
所述植入部的所述中空内腔在远离所述头部的顶端可以是敞开的。这样,还有一部分辅助剂从该顶端流出,进一步促进辅助剂的扩散,增强固定效果,
6另外在将骨钉用作向骨骼内输送辅助剂的管道时,该敞开结构可以用作输送通道。


图1以局部剖视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骨钉的正视
图2以局部剖视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骨钉的侧视图3是图1中的骨钉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骨钉1包括植入部2和头部3。该植入部2具有设置在外周面上的外螺纹部22和设置在内部的中空内腔21,并且在所述外螺纹部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孔23,将植入部的外部空间和中空内腔21连通。该头部3与所述植入部2连接,并且具有与用于注射辅助剂(例如,骨水泥等)的注射器相接合的接头,该接头具有与所述植入部的中空内腔21相连通的空腔部31。这样,在将所述骨钉1植入到骨骼后注射辅助剂时,来自注射器的辅助剂可通过空腔部31流入到植入部2的中空内腔21,并从设置在外螺纹部22上的孔23流出。并且,植入部2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24,且有至少一个孔23位于该沟槽的区域中。由于设置有该沟槽24,因此从
位于该沟槽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流出的辅助剂不会被限制在孔的区域周围,而是很容易地在沟槽24的区域内扩散开来,进一步向周围扩散,这样辅
助剂就不仅仅接触到孔周围的骨骼,而且还很容易与该沟槽周围的骨骼接触,从而促进了辅助剂的扩散,能增强固定作用。而且,在有多个孔位于所述沟槽区域中的情况下,与没有设置沟槽的情形相比,辅助剂能很容易地流动到孔之
7间的部位,进而与周围的骨骼接触,能增强固定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沟
槽24是沟槽结构,不是通孔结构,即其自身不与中空内腔21相贯通,从而不会显著削弱钉体强度,这样如以下将详细描述的那样,沟槽的设计在数量、大小和取向方面有着较大的灵活性。
尽管在附图这些孔示出为圆形,但是本实用新型中,这些孔当然可以为方形孔、三角形孔等其他形状。另外,本实用新型对孔的数量、排布方式、取向等也可以没有具体限制。在设有多个孔的实施方式中,各个孔的大小,例如其横截面积可以是相等的。优选的是,如图所示,各个孔23的大小随着孔离头部3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即,沿着从头部3朝向植入部2的方向逐渐增加。这样,与各个孔的大小相等的情况相比,从距离头部较远的孔流出辅助剂的流量增加,从各孔流出的辅助剂比较均匀,促进了辅助剂向植入部远离头部的一侧扩散,因而起到了增强固定作用的效果。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孔23形成为一列或多列,各列平行于植入部的轴向方向。作为另一个实施方式,处于同一列的孔沿着植入部2的轴向等距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沟槽24不与中空内腔21贯通,不会显著地削弱钉体的强度,从而其设计在数量、取向、大小等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具体而言,沟槽24可设计成沿着植入部2的轴向延伸,如图1所示。但这不是必须的,沟槽也可与植入部的轴向呈一倾斜角度,从而螺旋形地环绕植入部。而且,尽管图中示出的沟槽的纵向展度仅仅占植入部长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沟槽的纵向展度可以与植入部长度相当。也可以在植入部2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沟槽,从而在植入部的多个部位处进一步促进辅助剂的扩散,增强固定效果。例如,这些沟槽还可以设置成其中至少有两条相互交叉;更加有利的是,在沟槽的相互交叉的区域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孔。对于在所述沟槽的相互交叉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孔的结构(例如每个交叉点设置一个孔),通过这种共用孔的结构,可以减小孔的数量而维持较多的沟槽结构,进一步减小因为开孔造成的骨钉的强度降低。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多个沟槽可以绕植入部2的轴线对称分布。此
外,尽管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还可以设想在植入部外表面的同 一周向方位上,以在轴向上间隔开的方式设置有一条或多条这样的沟槽。
在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将植入部2的外螺纹22的齿高设置成从近端侧(靠近头部的一侧)向着远端侧(远离头部的一侧)逐渐增加。在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在植入部2远离头部3的末端处设置有自攻刃。这样的设置便于将植入部植入到骨骼内。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在头部3上可设有标示植入部2的圆周方位的圆周方位标记41和/或标示植入部2上的沟槽的圆周方位的沟槽圆周方位标记42。操作者可以通过该圆周方位标记41或沟槽圆周方位标记42判断并进而控制植入部在骨骼内的周向方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入部在骨骼内的深度。该圆周方位标记41和沟槽圆周方位标记42的具体形式没有限制,例如可以是可视标记。
此外,在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植入部的中空内腔在远离头部的顶端是敞开的。这样,在注射辅助剂时,还有一部分辅助剂从该顶端流出,进一步促进了辅助剂的扩散,另外在将骨钉用作向骨骼内输送辅助剂(如营养剂)的管道时,该敞开结构可以用作输送通道。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 一种骨钉(1),该骨钉具有植入部(2),该植入部具有设置在外周面上的外螺纹部(22)和设置在内部的中空内腔(21),并且在所述外螺纹部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孔(23),所述孔将所述植入部的外部空间和所述中空内腔连通;头部(3),该头部与所述植入部连接,并且具有与用于注射辅助剂的注射器相接合的接头,该接头具有与所述植入部的所述中空内腔(21)相连通的空腔部(3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部(2)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24),且至少一个所述孔位于该沟槽的区域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部上设有 多个孔(23),各孔的大小随着孔离所述头部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或者这些 孔沿着从所述头部到所述植入部的方向按照孔的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3)形成为 一列或多列,所述各列均平行于所述植入部(2)的轴向方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同一列中的各个所述 孔沿着所述植入部(2)的轴向等距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每一列中的孔沿着从 所述头部到所述植入部的方向按照孔的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4) 沿着所述植入部(2)的轴向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4) 设置为多条,这些沟槽至少有两条相互交叉。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沟槽的相互交 叉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孔(23)。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4) 设置为多条,这些沟槽相对于所述植入部(2)的轴线对称分布。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部的外螺 纹(22)的齿高从靠近所述头部(3)的一端向着远离所述头部(3)的一端逐 渐增加。
11.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3)上 设有标示所述植入部(2 )的圆周方位的圆周方位标记和/或标示所述植入部(2 ) 上的沟槽的圆周方位的沟槽圆周方位标记。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骨钉(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部(2)的 所述中空内腔(21)在远离所述头部的顶端是敞开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钉(1),该骨钉具有植入部(2),该植入部具有设置在外周面上的外螺纹部(22)和设置在内部的中空内腔(21),并且在所述外螺纹部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孔(23),所述孔将所述植入部的外部空间和所述中空内腔连通;头部(3),该头部与所述植入部连接,并且具有与用于注射辅助剂的注射器相接合的接头,该接头具有与所述植入部的所述中空内腔(21)相连通的空腔部(3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部(2)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24),且至少一个所述孔位于该沟槽的区域中。这样的骨钉能增强骨内固定,而不会显著破坏钉体的强度。
文档编号A61B17/86GK201263717SQ200820122778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吴子良, 郭丁元, 马华松 申请人:北京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