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熏洗专用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中药熏洗专用盆。
背景技术:
中药熏洗是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它借助热力和药力的协同作用,将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透 达病变部位,对四肢跌打损伤、骨折功能恢复期、各种妇科和肛肠科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因其操作简单,疗效持久,安全可靠,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但因没有家庭用中药熏洗设备, 患者一般使用脸盆,患处悬空在盆上进行熏蒸,不但易引起疲劳,而且因为散热快,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中药熏洗专用盆。
它的技术方案为由一网眼盆1和一底盆2套合构成,两盆材质相同,盆口直径相同,但网
眼盆1盆底直径和高度均小于底盆2,且网眼盆1可自由套合在底盆2上或取下。
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熏洗。 患处可直接置于网眼盆上熏蒸,避免了悬空熏蒸的疲劳。网眼盆比普通盆边沿更宽,增加了 肢体置于盆边沿上熏蒸的舒适度。底盆较普通盆要深,防止热量散失,使得浸洗时间延长, 效果增强。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合状态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状态图。附图中1、网眼盆,2、 底盆。
具体实施方式
由一网眼盆1和一底盆2套合构成,两盆材质相同,盆口直径相同,但网眼盆l盆底直径和 高度均小于底盆2,且网眼盆1可自由套合在底盆2上或取下。 一般选用不锈钢和铝制品, 最好是木制品,以利于保温,还可防止烫伤。当病人需要中药熏洗治疗时,先将选用中药煎 好过滤后,趁热倒入底盆2中,药液总量为能完全浸洗患处,套上网眼盆l,药液蒸汽即从 网眼中溢出,将患处置于网眼盆1上进行熏蒸,并以毛巾或毛毯遮盖,防止热量的散失,待 药液温度下降至不烫手时(5(TC左右),撤去网眼盆1,直接将患处置于药液中浸洗,每次浸 洗30-60分钟,每日洗卜2次。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熏洗专用盆,其特征是由一网眼盆(1)和一底盆(2)套合构成,两盆材质相同,盆口直径相同,但网眼盆(1)盆底直径和高度均小于底盆(2),且网眼盆(1)可自由套合在底盆(2)上或取下。
专利摘要一种中药熏洗专用盆,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中药熏洗时患者一般使用脸盆,患处悬空在盆上进行熏蒸,不但易引起疲劳,而且因为散热快,效果较差。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由一网眼盆1和一底盆2套合构成,两盆材质相同,盆口直径相同,但网眼盆1盆底直径和高度均小于底盆2,且网眼盆1可自由套合在底盆2上或取下。它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便,构思巧妙新颖,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熏洗。患处可直接置于网眼盆上熏蒸,避免了悬空熏蒸的疲劳。网眼盆比普通盆边沿更宽,增加了肢体置于盆边沿上熏蒸的舒适度。底盆较普通盆要深,防止热量散失,使得浸洗时间延长,效果增强。
文档编号A61H33/10GK201316398SQ20082023242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杨群英 申请人: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