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98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仅粉刺的预防、改善效果优异,而且预防、改善粉刺痕迹的色素 沉着的效果也优异,安全性高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和抗P. acnes组合物。
背景技术
粉刺(寻常性痤疮)的病况大致分为1)作为非炎症性皮疹的面疱、2)红色丘疹 等的炎症性丘疹、3)瘢痕、4)炎症后色素沉着。粉刺的治疗根据病况,单独实施或组合实施 1)局部外用疗法,2)全身内服疗法,3)物理疗法这3种治疗方法。其中局部外用疗法是对 于除瘢痕以外的症状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今已开发了配合各种有效成分的外用剂(非专利 文献1)。粉刺的发病机理大致分成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面疱形成,第二阶段是发生炎 症。面疱是由过量的皮脂分泌和毛孔部分角质化加剧,导致毛孔堵塞,毛囊内皮脂存积而形 成的。由于面疱是适合作为皮肤常存菌的厌氧性细菌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以下缩写为“P. acnes”)生存的环境,因而在面疱中该细菌数增加,产生细胞外炎症 诱发物质,由此引起红色丘疹等炎症性丘疹(非专利文献2)。作为粉刺预防、改善的方法,已知有洗面来防止成为毛孔堵塞原因的皮脂(甘油 三酯)或角质肥厚,使用维生素B6等抗皮脂溢剂,用间苯二酚、水杨酸等将无用的角质早期 剥离,用抑制P. acnes的生长繁殖的高杀菌效果的抗菌性物质如异丙基甲基苯酚来防止恶 化,使用抗炎症剂等(非专利文献3)。另外,对于炎症后的色素沉着,用维生素C(抗坏血酸)衍生物的局部外用疗法也 受到注目(非专利文献1);并且,报道了通过将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和抗菌或抗粉刺剂组 合,来预防或改善粉刺痕迹暗黑的方法(专利文献1、2)。另一方面,存在于含P. acnes的皮肤上的常存菌中,除了成为粉刺、皮屑等原 因的细菌之外,还有对于病原菌的侵入起到屏障性作用的细菌,使用杀菌能力强的抗 菌性物质的抗粉刺制剂,也可能会抑制对于皮肤有益的常存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已 提出了将尤其在皮肤表层中起到脂质分解、碱中和等有益作用的细菌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以下,简称为“S. epidermidis")等菌群的维持作为目的 的化妆品等(专利文献3)。另外,作为使用植物提取物的粉刺预防、改善技术,报道了利用植物提取物的抗 菌·杀菌活性、皮脂抑制·吸收活性、脂肪酶抑制活性、睾酮5 α -还原酶抑制活性、雄性激 素受体结合抑制活性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4 8)。之前,虽然已知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以及含有杜鹃醇的毛果槭(Acer nikoense Maxim)提取物是预防、改善斑痕和雀斑等皮肤色素沉着的成分(参照专利文献9 11),但 是对于杜鹃醇等特异的抗菌效果还未知。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4580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288336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第352416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3-39710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2-145793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4-161623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5-8572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6-241059号公报专利文献9 日本专利第334092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0 日本专利第3340935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1 日本专利第3455406号说明书非专利文献1 FRAGRANCE JOURNAL, 2007 年,第 35 卷,第 5 号,p. 12-17非专利文献2 =COSMETIC STAGE,2007 年,第 1 卷,第 5 号,p. 23-27非专利文献3 FRAGRANCE JOURNAL, 2003 年,第 31 卷,第 3 号,p. 23—2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和抗P. acnes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 (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 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而且,本发明还提供选自上述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在制造 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和抗P. acnes组合物中的用途。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粉刺治疗法和P. acnes感染症治疗法,其特征在于将选 自上述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应用于皮肤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粉刺预防、改善效果优异,同时可以预防、改善粉刺痕迹的色素沉 着,安全性优异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本发明人对于符合上述目的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和抗P. acnes剂进行了研 究,其结果发现完全意外的是杜鹃醇或其衍生物的皮肤刺激性低,且对于作为粉刺原因菌 的P. acnes的增殖抑制效果优异;并且与以往的抗粉刺成分相比较,对于S.印idermidis等 本来皮肤有利的常存菌的作用小;并且,和抗坏血酸和熊果苷相比较,粉刺痕迹的预防、改
善效果高。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对于作为皮肤烦恼之一的粉刺的预防、改善,以及粉刺痕迹 的色素沉着的预防、改善优异。而且,对于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维持有益的皮肤常存菌的生 长繁殖抑制不会超过必要。并且,抑制对于皮肤的刺激性,具有作为皮肤外用剂的安全性充 分的特性。
5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中使用的上述通式⑴中R为氢原子的杜鹃醇[4-对羟苯基-2-丁醇]为 公知的化合物,而且已知毛果槭(Acer nikoense Maxim)等中含有杜鹃醇。杜鹃醇也可以按 以前公知的方法合成,也可以使用市售品。而且,也可以使用毛果槭提取物精制后的产物。本发明中使用的杜鹃醇和杜鹃醇衍生物中存在光学异构体,可以单独使用(+) 体、(-)体,还可以使用两者的混合物[表示为(士),日本特开平3-251548号公报]。本发明中使用的由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衍生物中,R是碳原子数为2 20酰基 的酰基化杜鹃醇,只要是一般使用的酰基化杜鹃醇则没有特别限定。按以前公知的方法通 过将杜鹃醇酰基化,可以容易地得到酰基化杜鹃醇。在此,作为该酰基,可以列举出乙酰基、 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癸酰基等;从稳定性、合成的容易性出发,优选直链饱和的 酰基。而且,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酰基化杜鹃醇,可以列举出己酰基杜鹃醇、乙酰基杜鹃醇 等的(+)体、(“)体、(士)。本发明中使用的由通式⑴表示的杜鹃醇衍生物中,R为糖残基的杜鹃醇配糖体 中的糖残基是还原性的单糖类或二糖类;具体说,可以列举出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甘露 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单糖类,麦芽糖、纤维二糖、龙胆二糖(gentibiose)等二糖类。本 发明的配糖体中存在具有α键或β键的异构体,可以单独使用α键和β键的异构体,还 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本发明的杜鹃醇配糖体可以采用作为熊果苷合成方法已经公知的方法(USP第 3201385号)得到。例如,在甲苯等有机溶剂中,用三氟化硼和三氯氧磷(phosphorus oxychloride)等作为催化剂使杜鹃醇和乙酰化糖缩合后,在碱存在下脱去乙酰基,可以 容易地得到作为白色粉末结晶的本发明的杜鹃醇配糖体。还可以通过将覆盆子酮葡糖苷 (Raspberryketone glucoside)还原来得到。并且,也可以从天然物质中单独分离得到。另 外,本发明的配糖体中存在光学异构体,可以单独使用⑴体、(_)体,还可以使用其混合物 (士)。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具体的配糖体,可以列举出杜鹃醇-D-糖苷(α和β体)、杜 鹃醇-D-半乳糖苷(α和β体)、杜鹃醇-D-木糖苷(α和β体)、杜鹃醇_D_麦芽糖苷 (α和β体)等的⑴体、㈠体、(士)体。上述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从抗P. acnes作用强、以及抗P. acnes作用和对皮肤常 存菌的抗菌作用相差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杜鹃醇。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杜鹃醇或其衍生物的含量,当通式(1)中的R为氢原子的 杜鹃醇时,以皮肤外用剂或组合物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0. 1 5质量%,更加优选为 0. 3 5质量%,特别优选为0. 4 3质量%。另外,当R是碳原子数为2 20酰基的酰基 化杜鹃醇时,以皮肤外用剂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0. 1 7质量%,更加优选为0. 3 6质 量%,特别优选为0. 5 5质量%。另外,当R为糖残基的杜鹃醇配糖体时,以皮肤外用剂 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0. 1 7质量%,更加优选为0. 3 6质量%,特别优选为0. 5 5质量%。如果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不仅对于P. acnes的抗菌效果特别优异,而且对于其 它有益的皮肤常存菌的影响抑制在最低限。而且,制剂的配方设计中也可以得到更广泛的
自由度。
本发明中,在上述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在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中配合表皮 细胞神经酰胺合成促进物质和/或具有炎症抑制效果的植物提取物,可以进一步提高粉刺 预防、改善效果以及粉刺痕迹的预防、改善效果。作为本发明中的表皮细胞神经酰胺合成促进物质,可以列举出烟酰胺、肉碱、酵母 提取物或含有酵母提取物的菌类培养物。本发明中,可以单独或根据需要组合2种以上的 上述神经酰胺合成促进物质,与上述杜鹃醇类一起配合在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中。本发明中使用的烟酰胺是公知的物质,可以使用从天然物质(米糠等)中提取的 烟酰胺,或根据公知的方法合成的烟酰胺。本发明中的烟酰胺的含量以皮肤外用剂或组合 物的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0. 1 10质量%,特别优选为0. 2 8质量%。本发明中使用的肉碱是4-三甲基氨基-3-羟基丁酸,是公知物质。本申请中的肉 碱是指L-肉碱、DL-肉碱和它们的盐酸盐,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本发明中,其中优选使用作 为肉碱的盐酸盐的氯化肉碱,特别优选使用作为L-肉碱的盐酸盐的左旋肉碱盐酸盐。已经 公开了在皮肤化妆品中配合肉碱和其盐酸盐、以及其衍生物(日本特开昭51-148042),还 已知氯化肉碱可以强化表皮的透过屏障的强度(日本特开平11-302143)。然而,对于通过 将其和、杜鹃醇和/或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组合使用来提高粉刺的预防、改善以及粉 刺痕迹的预防、改善效果还未有报道。本发明中肉碱的含量以皮肤外用剂或组合物的总量 作为基准,优选为0. 05 5质量%,特别优选为0. 1 4质量%。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酵母提取物或含有酵母提取物的菌类培养物,具体说可 以列举出日本特开平8-217658号公报中公开的酵母提取物或含有酵母提取物的菌类 培养物等。作为酵母提取物,可以列举出市售的试剂用、工业用酵母提取物等;具体说, 可以列举出试剂用酵母提取物(Difco Co.,Ltd.制造)、作为工业用原料的酵母提取 物的 Cytodyne (Brooks Industries Co. it ) > Cytocatalyzer (BIO-DELL Co. 造)、 PLANT0S0L(Arch Personal Care Products L. P. Co.制造)、T0NISKIN(SILAB Co. ,Ltd.制 造)等。另外,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含有酵母提取物的菌类培养物,例如可以列举出用含有 酵母提取物的培养基培养的乳酸菌培养物、蘑菇的菌体培养物等。作为该乳酸菌,例如可 以列举出嗜热链球菌(Sti^ptococ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乳酸链球菌(Sti^ptococcus lactis)等;作为该蘑菇菌体,例如可以列举出 香 (Lentinus edodes)、平 (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 (Flammuiina velutipes)、 白松露菌(Tuber magnatum)、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等。作为具体的含有酵母 提取物的菌类培养物,可以列举出Ichimaru Pharcos Co.,Ltd制造的乳清CPA(注册商 标)、Fermentage Pyrus communis Extract B (西洋梨发酵提取物)、Arysta LifeScience Corporation 经售的 Achromaxyl 等。本发明中的酵母提取物或含酵母提取物的菌类培养物的含量,在酵母提取物的情 况下,(作为干燥固形成分)以皮肤外用剂或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001 5质量%, 特别优选为0. 005 0. 5质量%。另外,在含酵母提取物的菌类培养物的情况下,(作为干 燥固形成分)以皮肤外用剂或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 005 20质量%,特别优选为 0.01 10质量%。如果含量在上述优选范围内,则可以得到粉刺预防、改善以及粉刺痕迹 的预防、改善效果的增强特别优异,并且在颜色和气味方面也良好的制剂。作为本发明中的具有炎症抑制效果的植物提取物,可以列举出从桅子(Gardeniaflorida)、苟药根(Paeonia Albiflora root)、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flower)、大 φ (Zizyphus jujuba fruit)、陈皮(Citrus unshiu peel)、苦澄皮(Citrus aurantium amara peel)(Phellodendron Amurense Bark) >(Betula alba bark)
叶(Melissa officinalis leaf)、魁蒿叶(Artemisia princeps leaf)得到的提取物。本 发明中,从上述植物提取物中选出至少1种以上配合,可以提高粉刺预防、改善以及粉刺痕 迹预防、改善效果,因而更优选。本发明中的具有炎症抑制效果的植物提取物的配合量,作为干燥固形成分,以皮 肤外用剂或组合物总量作为基准,优选为0. 01 20质量%,更加优选为0. 05 10质量%, 特别优选为0. 1 5质量%。如果含量在上述优选范围内,粉刺预防、改善以及粉刺痕迹预 防、改善效果的增强特别优异。另外,在本发明中配合作为抗皮脂溢剂已知的维生素B6有关物质,以吡哆素、盐 酸吡哆素为代表的、选自吡哆素的盐及其衍生物中的成分也可以提高粉刺治疗效果。作为 具体的维生素B6有关物质,可以列举出盐酸吡哆素、吡哆素二辛酸酯、吡哆素二棕榈酸酯、 吡哆素甘草亭酸酯、吡哆素二月桂酸酯、吡哆素三棕榈酸酯、磷酸吡哆醛、吡哆素三-2-己 基癸酸酯等。另外,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或组合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之外,还可以配合公知的植 物提取物、发酵物、药效成分。作为植物提取物,可以列举出从甘草、薏苡、金银花、桃仁、桅子、虎耳草、茶籽、 山茶、兰花、高良姜叶、杏子果汁、小麦胚芽、红叶茶、印度楝树叶、针叶樱桃籽(Acerola Seed)、卡姆果(Myrciaria dubia)、水田芥、蔷薇果、脯李、红茶、乌龙茶、海藻、茯苓、胡萝
卜、山金车花、银杏、母菊、苦参、桑树皮、七叶树、墨角藻、麝香草得到的提取物,鳄梨油、葡 萄籽油。作为发酵物,可以列举出莲子发酵、豆乳发酵等。作为药效成分,可以列举出乙基葡糖苷、透明质酸钠、甘草酸二钾、脱氢甲酚、L-丙 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N-甲基-L-丝氨酸、甲瓦龙酸内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二钠、 生育酚醋酸酯、生育酚烟酸酯、β “胡萝卜素、神经酰胺2、神经酰胺3等。进一步在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或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范围内可以根据 需要适当配合上述成分之外,通常医药品、准医药品、化妆品等中配合的其它成分,例如油 齐U、保湿剂、表面活性剂、增粘剂、防腐剂、金属离子螯合剂、PH调节剂、水、醇类、药剂、紫外 线吸收剂、紫外线散射剂、色素、香料等。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特征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 此。另外,实施例中配合量的“ %,,都是“质量% ”。实施例1 (抗菌性评价)按以下抗菌性试验评价本发明所涉及的杜鹃醇的抗菌性特征。(试验方法)按照日本化学疗法学会标准法的琼脂平板稀释法,通过测定最低抑制生长浓度 (MIC,单位μ g/mL)来评价抗菌性。即,调制添加了评价试料的培养基,使评价试料成为 [5000、10000、15000 μ g/mL],或[62. 5、125、250、500、1000、2000、4000 μ g/mL],使用上述培养基对表1中所示的各种微生物的增殖性进行评价。关于培养基,对于P. acnes使用脑心 浸液(brain-heart-infusion medium)琼脂培养基,对于C. albicans使用葡萄糖-蛋白琼 脂培养基,对于其它菌类使用大豆_酪蛋白消化物琼脂培养基,P. acnes在37°C、厌氧条件 下培养,C. albicans在25°C、好氧条件下培养72小时,其它菌类在30°C、好氧条件下培养 48小时,之后确认其增殖性。结果用表2表示。表1: 表 2 从上述表2可知,本发明的杜鹃醇和间苯二酚同样对于P. acnes, Ε. coli、 S. aureus等高致病性的菌类的抗菌能力强;另一方面,对于皮肤有益的S. epidermidis的 抗菌能力弱。实施例2 5、比较例1 5 (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按下述表3所示的配方,调制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化妆水),按以下所示评价 方法对其抗粉刺效果和皮肤刺激性进行评价。表3 (评价方法) 粉刺改善效果将10名脸上有粉刺的18岁 30岁成人(男性5名,女性5名)作为1组评价各 评价试料。早晚1日2次,用相同的洗脸皂洗脸后,盲法使用各种评价试料。采用目测和拍 照的方法对使用开始前和使用1周后脸上的粉刺状态进行比较,对于症状变化用“改善”、 “稍有改善”、“无变化”、“稍有恶化”、“恶化”这5个阶段进行评价。·粉刺痕迹改善效果上述“粉刺改善效果”的评价者继续连续使用样品,对于开始使用4周后脸上粉刺 痕迹的状态,采用目测和拍照的方法与1周后的状态比较。对于其变化用“改善”、“稍有改 善”、“无变化”、“稍有恶化”、“恶化”这5个阶段进行评价。·皮肤刺激感得到对于皮肤刺激性的各自使用评价,将回答使用中感觉刺激性的人数作为结果 记录下来。(评价结果)从表3所示的评价结果可知,实施例2 5的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与其它比较例 的皮肤外用剂相比,在粉刺改善效果、粉刺痕迹改善效果方面更优异。而且,即使在皮肤刺
10激感方面,感觉刺激的受试者和比较例相比也非常少。实施例6 11 (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按下述表4所示的配方,调制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化妆水),与上述试验同样 地评价其抗粉刺效果和皮肤刺激性。从表4所示的评价结果可知,本发明的抗粉刺皮肤外 用剂都具有优异的效果。表4: (注 DBI0-DELL Co.制造(注 2) Brooks Industries Co.制造(注 3)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注 4)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实施例12 26、比较例6 7 (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按下述表5、表6所示的配方,按以下步骤调制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乳化组合 物)。即,分别将㈧成分、⑶成分加热至75°C均勻溶解,接着边搅拌㈧成分边在其中 加入(B)成分,乳化分散后,边搅拌边冷却至50°C,配合(C)成分,冷却至30°C调制完成。
表 5 表6: 注具有炎症抑制效果的植物提取物是在各植物原料提取物中加入50重量%的 1,3- 丁二醇,不时搅拌并在室温下放置7天后,澄清过滤得到的提取物。与上述试验同样地对按上述方法调制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的抗粉刺效果和 皮肤刺激性进行评价。其结果用表7表示。表7 如表7的结果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相比在抗粉刺效果方面都显著优 异。还判明,与只配合杜鹃醇类的(实施例22 26)相比较,并用植物提取物时(实施例 12 21)抗粉刺效果的增强特别优异。进而,按以下的配方,用通常方法调制各种抗粉刺皮肤外用剂,进行上述各种评价 试验,都显示优异的抗粉刺效果,没有发现皮肤刺激性。应用例1 (化妆水)
原料成分_配合量二丙二醇12.0 浓甘油 5.0蔗糖脂肪酸酯(*1)0.1单月桂酸十甘油酯0.05杜鹃醇1.0乙基葡糖苷0.02透明质酸钠(*2)0.05柠檬酸0.01柠檬酸钠0.09苯氧基乙醇0.1烟酰胺0.5甘草提取物(*3)0.1酵母提取物(注3)0.1莲子发酵提取物(*4)0.05陈皮提取物(*5)0.05薏苡提取物(*6)0.05大枣提取物(*7)0.05金银花提取物(*8)0.05桃仁提取物(*9)0.05梔子提取物(*10)0.05虎耳草提取物(*11)0.05茶籽提取物(* 12)0.01山茶提取物(*13)0.01兰花提取物(*14)0.05高良姜叶提取物(*15)0.05纯净水余暈:SURFH0PE SE COSME C-1216 (三菱化学食品株式会社制造)*2 透明质酸 FCH-SU (纪文 Foodchemifa Co.,Ltd.制造)*3 甘草提取液BG-J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4 莲醸果(Technoble株式会社制造)*5 陈皮提取液BG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6 薏苡仁提取液BG-S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7 大枣提取液BG-J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氺8 :Falcolex Lonicera SB (Ichimaru Pharcos Co. , Ltd 制造)氺9 :Falcolex Peach Kernel B(Ichimaru Pharcos Co. , Ltd 制造)
氺 10 =Falcolex Gardenia B(Ichimaru Pharcos Co. ,Ltd 造)*11 虎耳草提取物(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12 茶籽提取物(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13 山茶种子提取物(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14 =Falcolex 兰(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15 高良姜叶提取液BG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应用例2 (化妆水)
原料成分配合量乙醇5.01,3-丁二醇4.0浓甘油2.0双甘油1.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0E.O.)1.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20E.CO0.3杜鹃醇-D-糖苷2.0甘草酸二钾0.1磷酸二氢钾0.07磷酸一氢钠0.03脱氢二甲酚0.0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1甘氨酸0.01L-丙氨酸0.01L-脯氨酸0.01L-丝氨酸0.01N-甲基-L-丝氨酸0.1左旋肉碱氯化物0.5混合水果提取液(*16)0.05杏子果汁(*17)0.05小麦胚芽提取物(*18)0.05
红叶茶提取物(*19)0.05
印度楝叶提取物(*20)0.05 白桦树皮提取物(*21)0.1
芍药提取物(*22)0.1
橙皮提取物(*23)0.1
纯净水_余暈*16 -.Multifruit BSC (Arch Personal Care Products Company 制造)*17 杏提取物 K(Esperis Company 制造)*18 :CLARISKIN(SILAB Co.,Ltd 制造)*19 =Falcolex Rooibos B(N) (Ichimaru Pharcos Co. ,Ltd fjjljit)氺20 :Melia Azadirachta Leaf Extract (Ichimaru Pharcos Co. , Ltd fjjlJja )*21 白桦树皮提取液BG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22 芍药提取液BG-JC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氺23 =Bitter Orange Liquid B (Ichimaru Pharcos Co. , Ltd 造)应用例3 (乳液)
原料成分_配合量
乙醇10.0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E.O.)1.0
甲基苯基聚硅氧烷1.0
二丙二醇5.0
浓甘油2.0己酰基杜鹃醇1.5 透明质酸钠(*2)0.1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0.3 氢氧化钾0.15 苯氧基乙醇0.1 针叶樱桃籽提取物(*24)0.1 卡姆果提取物(*25)0.1香蜂花叶提取物(*26)0.1
魁蒿叶提取物(*27)0.1
甲瓦龙酸内酯0.1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二钠(*28 )0.01
烟酰胺1.0 盐酸吡哆素0.1
吡哆素三-2-己基癸酸酯(*29)0.1
抗坏血酸硫酸二钠(*30)0.1
生育酚醋酸酯(*31)0.1
β-胡萝卜素(*32)0.001
纯净水_*24 =Nichirei ·针叶樱桃籽提取物 Β30 (Nichirei Corporation 制造)*25 =Nichirei ·卡姆果提取物 B30 (Nichireki Corporation 制造)氺26 :Falcolex Melissa B(Ichimaru Pharcos Co. , Ltd 制造)*27 魁蒿叶提取液(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28 =FAD (协和发酵株式会社制造)*29 =NIKKOL VB6-IP(NIKK0L Chemicals Co.,Ltd.制造)*30 =VC-SS (Niho Surfactant K. K.制造)*31 醋酸 dl-α-生育酚(EISAI Co.,Ltd.制造)*32 β 胡萝卜素(Roche Co.,Ltd.制造)应用例4 (乳液)
原料成分_配合量
氢化大豆磷脂1.0
胆固醇0.5
角鲨烷2.0植物留醇澳洲坚果油酸酯0.5 神经酰胺2(*33)0.5 1,3-丁二醇3.0 浓甘油3.0 聚甘油1.0角鲨烷1.0
杜鹃醇1.0
烟酰胺1.0
透明质酸钠(*34)0.1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共聚物0.05
黄原胶0.05
氢氧化钠0.02
苯氧基乙醇0.3
甘草提取物(*3)0.1
酵母提取物(*4)0.1
陈皮提取物(*5)0.05
薏苡提取物(*6)0.05
大枣提取物(*7)0.05
金银花提取物(*8)0.05
桃仁提取物(*9)0.05
栀子提取物(*10)0.05
虎耳草提取物(*11)0.05
茶籽提取物(*Π)0.01
山茶提取物(*13)0.01
兰花提取物(*14)0.05
高良姜叶提取物(*15)0.05
纯净水___ Λ*33 神经酰胺TIC-001 (高砂香料株式会社制造)*34 透明质酸 FCH(FCH-120)(纪文 Foodchemifa Co.,Ltd.制造)应用例5 (护肤霜)
原料成分_配合量
鲸蜡醇5.0亲油性单硬脂酸甘油酯1.0 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2E. O.)0.1 蔗糖脂肪酸酯(*35)0.5

1.0 1.0 0.5 0.5 0.1 0.1 0.1 0.1 0.1 0.1 5.0 2.5 1.0 0.1 0.2 0.1 0.3 0.02 余量
*35 =Sugarwax A-10E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36 =Ceramide 11IA (C0SM0FARM Ltd.制造)
*37 CROPURE OL (Croda Japan K. K.制造)
*38 CROPURE AVOCADO (Croda Japan K. K.制造)
氺39 =Grape Seed 0il(MKK0L Chemicals Co. ,Ltd.帝[J造)
*40 黄檗树皮提取液BG-J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聚乙二醇10001.0溶血磷脂0.3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E.CO0.5二异硬脂酸聚甘油酯0.5杜鹃醇-D-糖苷2.5透明质酸钠(*2)0.3卡拉胶0.2苯氧基乙醇0.2Fermentage Pyrus communis B (注 4 )0.1盐酸吡哆素0.05陈皮提取物(*5)0.05薏苡提取物(*6)0.05大枣提取物(*7)0.05金银花提取物(*8)0.05桃仁提取物(*9)0.05
栀子提取物(*10)0.05芍药提取物(*22)0.05橙皮提取物(*23)0.05豆乳发酵提取物(*41)0.01水田芥提取物(*42)0.01蔷薇果提取物(*43)0.01脯李提取物(*44)0.01红茶提取物(*45)0.01乌龙茶提取物(*46)0.01海藻提取物(*47)0.01茯苓提取物(*48)0.01胡萝卜提取物(*49)0.01咖啡碱(*50)0.01山金车花提取物(*51)0.01银杏提取物(*52)0.01母菊提取物(*53)0.01苦参提取物(*54) 0.01 桑树皮提取物(*55) 0.01 七叶树提取物(*56) 0.01
墨角藻提取物(*57) 0.01 麝香草提取物(*58) 0.01 纯净水_余量*41豆乳发酵液(三省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WATERCRESS KB (SILAB Co.,Ltd 制造)蔷薇果提取液BG-R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脯李提取液WC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红茶 Liquid (Ichimaru Pharcos Co. , Ltd )
:Falcolex Oolong E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
:Phyco ARL EDTA (Codif Recherche&Nature Co.制造)
:Falcolex Hoelen B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
:Falcolex Carrot B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
*50茶素(白鸟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氺51山金车花提取液BG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52银杏提取液BG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53母菊提取液BG-J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Falcolex Sophora flavescens Ait B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
:Falcolex Mulberry bark BG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
*56七叶树提取液BG-J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氺57:Falcolex Fucus vesiculosus (Ichimaru Pharcos Co.,Ltd 制造)
*58麝香草提取液BG (丸善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
本发明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其粉刺预防、改善效果优异,可以预防、改善粉刺痕迹的色素沉着,可以作为皮肤刺激少、安全性优异的各种化妆品、准医药品、医药品利
权利要求
一种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FPA00001162739600011.ti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选自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的含量是0. 1 5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神经酰胺合成促进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神经酰胺合成促进物质是选自烟酰胺、肉碱、酵母提取物和含有酵母提取物的菌类培 养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具有炎症抑制效果的植物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具有炎症抑制效果的植物提取物是选自桅子(Gardenia Florida)、芍药(Paeonia Albiflora root)、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flower)、大Φ (Zizyphus jujuba fruit) > 陈皮(Citrus unshiu peel)、苦澄皮(Citrus aurantium amara peel)、黄皮(Phellod endron amurense bark) >(Betula alba bark)、L#卩十(Mellissa officinalisleaf)和魁蒿叶(Artemisia princeps leaf)中的至少1种以上植物的提取物。
7.一种抗P. acnes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 (1)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 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P.acnes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选自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的含量是0. 1 5质量%。
9.一种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在制造 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中的用途; 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 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选自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的含量是0. 1 5质量%。
11.一种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在制造抗P. acnes组合物中的用途; (1)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 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选自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的含量是0. 1 5质量%。
13.一种粉刺治疗法,其特征在于将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应用在皮肤上; (1)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 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刺治疗法,其特征在于将选自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的含量为0. 1 5质量%的组合物应用 在皮肤上。
15.一种P. acnes感染症治疗法,其特征在于将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应用在皮肤上; 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 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治疗法,其特征在于将选自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的含量为0. 1 5质量%的组合物应用 在皮肤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该皮肤外用剂的粉刺预防、改善效果优异,而且可以预防、改善粉刺痕迹的色素沉着,没有表现出皮肤刺激性,安全性优异。本发明的粉刺肌肤用皮肤外用剂的特征在于含有选自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杜鹃醇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化合物(式中,R是氢原子、碳原子数为2~20的酰基、或者单糖类或二糖类的糖残基)。
文档编号A61K31/445GK101909586SQ20088012262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前田沙织, 杉本华子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