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90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制作方法。二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天然中草药被更为广泛的运用在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之中,并被公认为完全无副作用的药剂,但现有的中草药产品均为较单一成份的中草药制品,不同程度存在着配伍成份适应性差,效果不理想,加工处理工艺落后,无法满足有效治疗高血压要求的缺点。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制作方法,其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对于治疗高血压有药膳食疗养生双重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蜂胶粉10-45、纳豆粉9-40、酸枣仁9-40、天麻9-40、玉米须8-30、决明子8-30、槐花粉8-25、葛根8-25、钩藤5-15、黄苓5-15、山楂5-15、罗布麻2-10、地龙2-10、吴茱萸2-10、夏枯草8-25、龙胆草5-15、羚羊角5-15、柴胡5-15、丹参5-15、莱菔子2-10和五味子2-10,重量单位为重量份。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酸枣仁、天麻、玉米须、决明子、葛根、钩藤、黄苓、山楂、罗布麻、地龙、吴茱萸、夏枯草、龙胆草、羚羊角、柴胡、丹参、莱菔子和五味子粉碎后,分别加入6倍量的50%乙醇进行室温浸提,共浸提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浸提液,过滤滤液,4次的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浸膏用2倍量的水混悬后用常规量的乙酸乙酯进行多次萃取,直到萃取液无色为止,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縮至稠膏状,干燥,得干粉;将分别得到的干粉与其它组分混合,得粉状原料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本发明组方中君、臣、佐、使药物明确,剂量准确。2、本发明利于药理协调及特需药味配伍组合,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注重生物活性高效利用,并优化选择药物的特定部位以求最佳药效,突出主要特性,合理定型,定量。3、本发明根据我国中医药里创新设计新组方,在药理药效方面兼顾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效益性,采用现代新工艺、新物源、新设备组成全新的现代高科技产品。4、本发明标本兼治,科学组方,对进行合理饮食治疗和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仍然未达到良好控制目标的患者;以及先天性遗传和后天因饮食等引起的高血压起免疫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对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技术。四具体实施方式:4实施例蜂胶粉20克、纳豆粉25克、酸枣仁30克、天麻30克、玉米须25克、决明子25克、槐花粉15克、葛根15克、钩藤10克、黄苓10克、山楂10克、罗布麻8克、地龙8克、吴茱萸8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羚羊角10克、柴胡10克、丹参10克、莱菔子8克和五味子8克。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酸枣仁、天麻、玉米须、决明子、葛根、钩藤、黄苓、山楂、罗布麻、地龙、吴茱萸、夏枯草、龙胆草、羚羊角、柴胡、丹参、莱菔子和五味子粉碎后,分别加入6倍量的50%乙醇进行室温浸提,共浸提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浸提液,过滤滤液,4次的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浸膏用2倍量的水混悬后用常规量的乙酸乙酯进行多次萃取,直到萃取液无色为止,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縮至稠膏状,干燥,得干粉;将分别得到的干粉与其它组分混合,得粉状原料药。上述组分中蜂胶粉、纳豆粉和槐花粉均采用现有的市售产品。本发明产品高雅平胶囊对大鼠实验型高血压的影响(急性肾动脉狭窄型)实验方法取健康200-300克SD大鼠,随机均分为给药一组、给药二组和对照组,称重后连续给高雅平胶囊30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试验时以0.3%的戊巴比妥钠麻醉lml/100g,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减去胸、腰背部毛,从第10胸椎到第3腰椎沿正中线切开皮肤,在左侧肋下2厘米和距脊椎1厘米处,分离左侧肾脏,将肾蒂部用小金属夹夹持5小时,分离气管,插入气管插管,结扎,分离颈动脉,将含有0.1%肝素生理盐水的塑料管插入颈总动脉,结扎固定,另一端接血压换能器接入四道联,记录血压,放开肾蒂部小金属夹,大鼠血压逐渐升高,记录血压。表1高雅平胶囊对大鼠实验型高血压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与对照组比较P<0.05)林(与给药前比较P<0.01)试验结果高雅平胶囊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经过统计用户报告,其结论为"高雅平胶囊"具有降低血压、保健养生之功效,对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显著,明显优于其他药品。"治疗先天遗传高血压有效率91.33%,后天有效率分别达94.73%、90.38%,治疗因饮食造成的血压值升高有效率99.11%,未见毒副作用。表2高雅平胶囊应用疗效统计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X=121.60X=21.73X=15.181.治愈2.显效3.有效临床效果1、薛女士,48岁,表现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燥等症状。经过医院专家确诊为高血压,血压高达160mmHg。按照设计颗粒每粒0.36克,每天服用2次每次2粒服药后,患者以上症状明显好转,血压也开始下降到130mmHg,几乎恢复到正常值。2、胡女士,36岁,出现头痛、头胀、眩晕、耳鸣、腰酸背痛、心悸气喘、手脚麻痹等症状,经医生检査为遗传性高血压,血压值达到172mmHg。按照上方设计剂量每粒0.36克,每天服用2次每次2粒服药后,头痛、头胀、眩晕、耳鸣等症状消失,血压恢复到123mmHg。3、高先生,50岁,出现肢体偏瘫、口角歪斜,呕吐、大小便失禁,继之昏迷、呼吸深沉有鼾音,瞳孔大小不对称、反向迟钝等现象,确诊为重度高血压,血压值达到180mmHg。按照设计颗粒每粒0.36克,每天服用2次每次2粒服药两疗程后,开始可以自己行走,口角歪斜等上述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恢复到132mmHg。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蜂胶粉10-45、纳豆粉9-40、酸枣仁9-40、天麻9-40、玉米须8-30、决明子8-30、槐花粉8-25、葛根8-25、钩藤5-15、黄苓5-15、山楂5-15、罗布麻2-10、地龙2-10、吴茱萸2-10、夏枯草8-25、龙胆草5-15、羚羊角5-15、柴胡5-15、丹参5-15、莱菔子2-10和五味子2-10,重量单位为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酸枣仁、天麻、玉米须、决明子、葛根、钩藤、黄苓、山楂、罗布麻、地龙、吴茱萸、夏枯草、龙胆草、羚羊角、柴胡、丹参、莱菔子和五味子粉碎后,分别加入6倍量的50%乙醇进行室温浸提,共浸提4次,每次12小时,合并浸提液,过滤滤液,4次的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浸膏用2倍量的水混悬后用常规量的乙酸乙酯进行多次萃取,直到萃取液无色为止,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缩至稠膏状,干燥,得干粉;将分别得到的干粉与其它组分混合,得粉状原料药。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及制作方法,其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对于治疗高血压有药膳食疗养生双重功效。本发明包括以下原料药蜂胶粉10-45、纳豆粉9-40、酸枣仁9-40、天麻9-40、玉米须8-30、决明子8-30、槐花粉8-25、葛根8-25、钩藤5-15、黄苓5-15、山楂5-15、罗布麻2-10、地龙2-10、吴茱萸2-10、夏枯草8-25、龙胆草5-15、羚羊角5-15、柴胡5-15、丹参5-15、莱菔子2-10和五味子2-10,重量单位为重量份。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559182SQ200910022479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申请日期2009年5月13日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发明者武兴战申请人:武兴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