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醛在制备胆道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156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柠檬醛在制备胆道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肝胆系统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柠檬醛在制备治疗胆道系统疾病药物上 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胆道系统疾病,在我国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生率在 普外科名列前茅。仅就胆结石患者而论,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0.5%,80岁以上老 人发病率可达23%,目前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日本在1979-1980年的尸检统计发现有 16-17%患有胆石症。我国胆石症的自然发病率在10%左右,其中半数以上为无症状胆石 症,但无症状胆石症中最令人忧虑的问题是发生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及合并胆囊癌等。 胆石症与胆囊炎、胆管炎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导致胆囊炎、胆管炎,而胆囊炎、胆管炎可 诱生胆石症,有报道急性胆囊炎约70% -96%存在胆囊结石。胆石症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2种。手术取石对于胆囊结石往往可以 取尽,但对于胆管结石、肝部结石则不然,术后残余结石约占10-25%,且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15%,手术死亡率为0.3-3%。对于手术后的残余结石,国内外很多医生曾采用向胆道内直 接注入溶石试剂试图溶解结石,但溶剂的刺激性常常损伤胆管、胆囊粘膜,引起腹痛、腹泻 和胆管炎等反应而没有得到推广。由于手术并没有消除病人胆石形成的原因,术后胆石复 发率很高,占胆道再手术率的50% -95%,其中一些病人胆囊摘除后胆石又在胆管,甚至肝 部再生。排石疗法是一种通过药物、针刺或机械的手段引起胆囊收缩、胆道口括约肌松弛、 增强胆石运动,促进胆石从肝胆排入肠道的非手术治疗。可是由于胆道解剖学上的特殊性, 排石疗法的疗效相差十分悬殊,低者仅为百分之几,高者可达100 %,而胆石症病人自然排 石率也达1-50%。且在行排石疗法过程中,约80%病人可出现排石反应,个别可引起出血 坏死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排石疗法与手术疗法一样并不解决胆石形成问题,排 石后仍可能复发。口服溶石利胆药疗法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无痛苦的疗法,病人乐于接受。口服药物 后由于促进大量胆汁分泌,一方面可以冲洗胆道,有利于胆管、胆囊炎症缓解,另一方面分 泌的大量胆汁改善了病人原来的致石胆汁的过饱和状态,有利于胆石向溶解方向发展。目 前常用的溶石利胆药主要是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此2药仅对胆固醇结石有效,服药1 年以上的胆石完全溶解率为20% -40%,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在对中草药进行利胆作用普筛的试验中,我们发现荜澄茄[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成熟果实]具有利胆、降低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粘蛋白含量和抑 制胆石形成的作用,而且其醚提取物的上述作用在所有提取物中最为突出,提示荜澄茄的 脂溶性部分应具有较好的作用。业已发现,荜澄茄挥发油具有很多生理功能,而柠檬醛是荜 澄茄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二者都是传统的香料,也是合成其它香料的重要化工原料。它 们作为增香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日用化工之中。有实验表明,柠檬醛也是荜澄 茄广谱抗菌、镇咳、祛痰、平喘、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降压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作为荜澄茄挥发油主要成分的柠檬醛在胆道系统疾病治疗 上可能具有的作用。柠檬醛化学结构简单,易于合成,其作为香料和化工原料已被广泛应用,尽管其具 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是尚未开发成药物,尤其是作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药物,更未见报 道。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柠檬醛在制备胆道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多种动物模型及人胆石体外溶解试验中研究了柠檬醛的溶石利胆作 用,以充分的药理实验证明柠檬醛可用于治疗胆道系统疾病,且作用较熊去氧胆酸强大。我们首先发现柠檬醛具有利胆活性。柠檬醛在0. 05ml/kg剂量时的促进胆汁分泌 作用明显强于熊去氧胆酸50mg/lg组。反复给予柠檬醛仍有显著和持久的促进大鼠胆汁分 泌作用。在利胆的同时还降低胆汁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粘液的含量(见下表1-3),因此柠 檬醛促进分泌的胆汁有防止胆石形成和溶解胆石作用。致小鼠胆石形成实验证实了上述推 测口服柠檬醛0.05和0. 15ml/kg,都显著抑制致石饲料致小鼠胆石形成(见下表4)。本 研究还发现柠檬醛有溶解人胆石作用(见下表5)。以上这些作用都较熊去氧胆酸强大。我们还发现,口服柠檬醛显著抑制二甲苯性小鼠耳肿及抑制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 细血管通透性和扭体反应次数,表明它们具有相当的镇痛抗炎作用(见下表6-8)。本研究首先发现柠檬醛不明显降低胆汁中胆汁酸含量,而明显降低胆汁中粘液、 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胆石形成及溶解胆石作用,因此柠檬醛可制备 成治疗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石症新药应用于临床,而它们的镇痛抗炎和广谱抗菌作用也有 助于消除胆道炎症和症状。因此,本发明提供柠檬醛在制备胆道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上的应用。柠檬醛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可以制成各种口服剂型,例如胶丸剂、滴丸剂、滴剂、胶 囊剂、片剂(其中包括口含片)或液体制剂等供用于胆道系统疾病的治疗。柠檬醛的口服 剂量一般为20-160mg/次,每日3次。由于柠檬醛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和芳香性,因此如制成 口含片还可兼有抑制口臭和消毒口腔作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接受治疗的胆道系统疾病是选自胆囊炎、胆管炎 和胆结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的一个更优选实施方案中,接受治疗的胆道系统疾病是胆结石,包括选自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部结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这些实施例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而 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的应用应包括总体上遵循本发明的原理所作的所 有变更、应用或调整。实验材料柠檬醛(含量95 % )系上海新华香料厂惠赠。柠檬醛用吐温-80配制成乳剂供实 验用。熊去氧胆酸片系常州制药厂产品。阿司匹林肠溶片系无锡华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总胆红素、无机钙、总胆固醇、胆汁酸、粘液、丙氨酸转氨酶测定试剂盒均系市售品。SD大鼠 和ICR小鼠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房提供。实验例1 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及对胆汁成分的影响1. 一次给药的影响雄性大鼠37只,体重219 士 15g,分成5组。乌拉坦麻醉后行胆管插管手术,术后平 衡0. 5h,然后收集0. 5h的药前胆汁流量,并分别十二指肠给予柠檬醛、熊去氧胆酸或0. 5% 吐温-80后收集每0. 5h的流量,连续4h。每0. 5h的流量与药前流量比较(药后流量/药 前流量),得出流出率。再与对照组的相应时相作t检验比较,结果见表1。表1 一次十二指肠给予柠檬醛对麻醉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M士S) *p < 0. 05,**p < 0· 01 (与 05% 吐温-80 组比较);Δρ < 005,ΔΔρ < 0. 01 (与熊 去氧胆酸组比较)。2.反复给药的影响雌性大鼠36只,体重279 士 20g,分成4组,每组9只,每天分别灌胃给药两种剂量 柠檬醛、熊去氧胆酸或0. 5%吐温-80,连续7天。第8天乌拉坦麻醉后行胆管插管手术,术 后平衡0. 5小时,然后收集0. 5小时的药前胆汁流量,并十二指肠给予相应药物,测定药后 每0. 5小时的胆汁流量,共4小时,结果见表2。将药后4小时的胆汁量收集在一起,进行胆 汁中的总胆红素、无机钙、总胆固醇、胆汁酸、粘液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表2连续7天灌服柠檬醛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M士S) n = 9,*p < 005,**p < 001 (与吐温-80组比较);ΔΔρ < 0. 01 (与熊去氧胆酸组 比较)。表3连续给予柠檬醛对大鼠胆汁成分的影响(Μ士S) 表1和表2显示3个剂量组柠檬醛都有促进大鼠胆汁分泌作用,0. 05ml/kg柠檬醛 的利胆作用明显强于50mg/kg的熊去氧胆酸,反复给药利胆作用不发生衰减。表3显示熊去氧胆酸不降低胆汁中的无机钙、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粘液(粘蛋白) 含量,却明显降低胆汁中胆汁酸含量;柠檬醛不明显降低胆汁中胆汁酸含量,而明显降低胆 汁中粘液、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由于胆汁中胆汁酸含量降低不利于胆石溶解,反而有利于 胆石形成,因此,柠檬醛应有利于抑制胆石形成,而熊去氧胆酸则相反。实验例2 抑制小鼠胆石形成小鼠104只,雌雄各半,体重18. 8士 1. 6g,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喂正常饲料,其 余4组小鼠均喂致石饲料。每只动物每日按6g饲料喂养。致石饲料配方为正常饲料中加 入胆固醇和0. 5%胆酸。用药组分别灌服柠檬醛或熊去氧胆酸,而造模对照组灌服溶剂 0. 5%吐温-80。实验4周,在麻醉状态下取血及摘取胆囊,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血清丙 氨酸转氨酶水平,并观察胆囊中有否胆石形成。从表4的4周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熊去氧胆 酸和柠檬醛都有抑制致石饲料致小鼠胆石形成的作用,但对致石饲料升高血清丙氨酸转氨 酶的作用都无对抗作用,只有柠檬醛0. 05ml/kg组能明显降低升高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表4灌服柠檬醛对致石饲料致小鼠胆石形成
6
及血清胆固醇和转氨酶的影响(M士S) *p < 0. 05, **p < 0. Ol0实验例3 溶解试管内人胆石受试药物均用吐温-80助溶,配成的混悬液中吐温-80的含量为0. 5%。全部药液 用0. 4%的NaOH调节pH到8. 5。将外科手术取得的人混合型胆石洗净后放在60°C烘箱中 恒重,然后按形状、色泽及重量排列后随机分组。一粒胆石放入一个带塞试管内,加入Iml 受试药物,每天振摇3-4次,每天换药液1次,2周后取出胆石,洗净,再放入60°C烘箱内,干 燥恒重后称重,二次称出的胆石重量之差即为溶去的胆石重量。数据进行组间t测验(表 5)。结果表明,柠檬醛0. 5ml%组和熊去氧胆酸0. 5g%组都能溶解人混合型胆石。表5柠檬醛对试管内人混合型胆石重量的影响(M士S) 吐温-80 0.5 ml%, 1 ml 10 0.10±0. 10 柠檬醛 0.5ml%, Iml 10 0.41 ±0.32** 熊去氧胆酸 0.5 g%, 1 ml10_0.38±0.41**p < 0· 05,**p < 0· 01。实验例4 镇痛雄性小鼠50只,体重19. 3 士 1. 4g,分为5组,灌服柠檬醛等药物后45min,腹腔注 射0. 7%乙酸10ml/kg,5min后计数IOmin内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进行组间t测验。结果 表明,3个剂量组的柠檬醛均明显减少乙酸性扭体反应次数,显示出镇痛效应(表6)。表6灌服柠檬醛对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M士S) η = 10,**p < 0. 01。实验例5 抗炎试验1.抑制二甲苯性小鼠耳肿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1.4士 1.2g,分成5组(柠檬醛三个剂量组、阿司匹林 阳性对照组和吐温-80阴性对照组)。灌服药物或赋形剂后30min,用浸透二甲苯的直径 0. 8cm滤纸紧贴小鼠右耳15秒,50分钟后处死小鼠,沿耳根剪下左右两耳并称重,两耳重量 之差即为肿胀重量,数据进行组间t测验。结果显示,3个剂量组的柠檬醛都能抑制二甲苯 性小鼠耳肿(表7)。表7灌服柠檬醛对二甲苯性小鼠耳肿的影响(M士S) η = 10,**p < 0. 01。实验例6 抑制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雌性小鼠60只,体重22. 4 士 1. 3g,分成5组(柠檬醛三个剂量组、阿司匹林阳性对 照组和吐温-80阴性对照组)。灌服药物或赋形剂后0. 5小时,给小鼠静脉注射0. 5%依文 氏蓝5ml/kg,5分钟后腹腔注射0. 7%乙酸10ml/kg,0. 5小时后处死,用IOml生理盐水冲洗 腹腔,收集洗液。将洗液离心后在590nm波长处比色,用t测验比较组间洗液中的依文氏蓝 含量。结果显示,柠檬醛能抑制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表8)。表8灌服柠檬醛对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M士S)
8 η = 12,*p < 0. 05,**p < 0. 01。
权利要求
柠檬醛在制备胆道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上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胆道系统疾病选自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结石中 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胆结石选自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部结石中 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柠檬醛在制备胆道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上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01904830SQ20091005256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
发明者张明发, 沈雅琴 申请人:张明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