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以及该内芯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5186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以及该内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尿布、纸尿裤、妇女卫生巾、尿垫等的沿腿部的卫 生用品的吸收性内芯以及该内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纸尿布等卫生用品在沿腿部的部分上具有吸收性内芯。 一直以来, 作为吸收性内芯,使用的是通过粉粹纸片,利用负压将粉粹纸屑吸引 到吸引滚筒的成形模具中而形成的,包裹该成形体,从设在该包装上 的透水接触部向内部浸水的物品。而且,为了提高排泄物所含液体成 分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而在粉碎纸屑中混入高吸水性树脂,例如,聚 丙烯酸钠的颗粒。该高吸水性树脂与粉碎纸屑层相比,单位体积的吸 水性和保水性明显优良。(比如,专利文件l)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对粉碎纸屑以及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进行空气 输送,而将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均匀地混入吸水性纤维层。专利文件l:日本特开昭63-59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但是,卫生用品的吸水性内芯指的是,比如,男性用品的前侧(腹 侧)部分、女性用品的中央到后侧(背侧)部分,因对象的年龄和性 别的不同,吸水量多的部分会有所不同。如果以吸水量多的部分为基 准设定高吸水性树脂颗粒的分布密度,会产生混杂的高吸水性树脂超 过所需的内芯区域,致使成本提高;但是,如果以吸水量较少的部分 为基准设定颗粒的分布密度,就会担心吸水量多的地方的吸水能力不 足。即使通过阀门的开闭等控制颗粒的空气输送流,也不能避免气流 的脉动和偏差的产生,所以难以在吸收性内芯内随意实现规定的颗粒 分布图。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纸尿布等的吸收性内芯上利 用高吸水性树脂而自由地设置吸水性提高的部分。为了解决了上述课题,本发明在聚集解纤纤维于成形模具、形成 吸水性纤维层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造方法中,以重叠于所述 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的方式设置预先成形为规定的面状的高吸水 性树脂层。这里,上述吸收性内芯指的是,包裹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和上述高 吸水性树脂层,从该包装的透水区域向内部浸水的包装体。上述高吸水性树脂指的是,亲水性的直锁状或者分岔状高分子的交联体,通过A单位的三次元纲目结构的多孔质体,利用与水一接触 就要溶于水的力而进行吸水,但由于分子间的交联结构而被抑制,由 于那种平衡而成为吸收了定量水的膨润状态的水凝胶,其每单位质量 的吸水量比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多。可以根据对象的年龄、性别、吸水性纤维层的形态等预先适当决 定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以及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面形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在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重叠 设置预先形成规定面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层,所以可以在纸尿布等吸收 性内芯中自由地设置因高吸水性树脂而吸水性提高的部分。本发明所涉及的卫生用品可以沿着腿部穿用。卫生用品用吸收性 内芯的吸水性纤维层由于沿着腿部,所以被设置为较长方向一端侧与 穿着状态的前侧(腹侧)或者后侧(背侧)对应、较短方向两侧与穿 着状态的左右两侧对应。上述包装的透水区域形成于两腿间的肌肤接 触面一侧。这种卫生用品的吸收性内芯中,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吸水 量变多的部分在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另外,如果是 男性用的卫生用品,则该吸水性纤维层的吸水量变多的部分在吸水性纤维层较长方向上位于前侧;如果是女性用的卫生用品,则该吸水性 纤维层的吸水量变多的部分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后侧。因此,如果将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设置为在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 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并且在该吸水性纤维层的较长 方向上到达一端侧或者包括中央在内的至少一端侧,则可以通过高吸 水性树脂而可靠地提高吸收性内芯的吸水量变多部分的吸水性。结果,可以省略在吸水性纤维层中混杂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或者以吸水量 较小的部分为基准设定颗粒的分布密度,以减少高吸水性树脂的使用作为具体的制造方法,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使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 露出吸水性纤维层表面的形态,或使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埋设在吸水 性纤维层里的形态。如果采用使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露出吸水性纤维层表面的形态, 可以将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设为直接相对包装的透水区域。如果采用 这种直接相对的形态,与埋藏在吸水性树脂层里的形态相比,来自包 装的透水区域的浸水会以更短的时间到达高吸水性树脂层。因此,可 以得到更快吸收排泄体液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另外,由于使高 吸水性树脂层直接接触包装,所以适于谋求吸收性内芯的薄型化。只要可以得到耐于卫生用品的使用的固定位置,对高吸水性树脂 层的定位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适当地进行粘合、融合、混杂等。例如,可以实施利用吸引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入上述成 形模具,形成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工序;和利用吸引将上述吸水性纤 维层维持在上述成形模具,同时使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粘合于该吸水 性纤维层的露出表面的工序。具备吸引功能的成形模具为对解纤纤维的空气输送系统开放的形 态。因此,形成于成形模具的吸水性纤维层具有露出于模具外的表面。 可以在这个吸水性纤维层的露出表面上决定上述规定位置。换言之, 可以根据上述规定位置形成上述露出表面。如果利用吸引在成形模具上维持吸水性纤维层,就可以使高吸水 性树脂层与该露出表面接触。如果利用这一点使高吸水性树脂层粘合 于吸水性纤维层,就可以同时进行高吸水性树脂的配置和临时固定。 通过包装可以防止这种吸水性纤维层发生变形。吸水性纤维层被处理 成脱离模具之后,直至包装都不会变形。不必担心从这种必备的制造 条件到粘合后进行移送、包装的期间,吸水性纤维层会变形、高吸水 性树脂的固定位置会发生偏移。由于通过粘合会临时固定高吸水性纤 维层,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移送和包装。包装后,防止了吸水性纤维层的变形,所以不必担心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固定位置会发生偏移。为 此,将高吸水性树脂层设为重叠于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 另外,利用包装,也可以进行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定位。 例如,可以实施利用吸引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入成形模 具而形成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工序;利用吸引将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 维持于上述成形模具、同时将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配置于该吸水性纤 维层的露出表面上的工序;利用吸引维持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和上述高 吸水性树脂层的相对位置,同时利用吸引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 入上述成形模具,使该吸水性纤维层至少在该高吸水性树脂的周围增 长的工序;维持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和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相对位置 并将其移送到包装部件上,用上述包装部件包裹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和 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由此将该高吸水性树脂层定位于上述规定位置 的工序。如果利用吸引将吸水性纤维层维持于成形模具,就可以将高吸水 性树脂层配置于在这个露出表面所选定的规定位置。然后,如果使吸 水性纤维层至少在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周围增长,就可以通过包装压住 高吸水性树脂层,使之不离开吸水性纤维层,利用周围的吸水性纤维 层部分将高吸水性树脂层沿吸水性纤维层方向定位。因此,即使不将 高吸水性树脂层固定于吸水性纤维层,也可以利用包装和周围的吸水 性纤维层部分将高吸水性树脂层定位于上述规定位置。考虑到吸收性内芯的薄型化,优选使吸水性纤维层以不超过高吸 水性树脂层的高度只在其周围增长。另外,如果考虑利用吸引临时定位高吸水性纤维层,则优选在高 吸水性树脂层上形成没有孔的吸引面。形成吸引面的话,在吸水性纤 维层增长期间,吸引面部分就不容易堆积解纤纤维。因此,优先考虑 增长工序的容易性和临时固定强度时,优选将吸水性纤维的增长停留 在高吸水性树脂的周围。另外,也可以使上述吸水性纤维层覆盖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而增 长。这样增长吸水性纤维层的话,高吸水性树脂层就会被埋设在吸水 性纤维层里。如果只在高就必须考虑移送时使高吸水性树脂层不浮出来;但如果吸水性纤维层 覆盖高吸水性树脂层的话,高吸水性树脂层就很难浮出来。
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先将高吸水性树脂层放入成形模具之后, 再形成吸水性纤维层,来代替先形成吸水性纤维层,再在其露出表面 上配置高吸水性树脂层。
例如,可以实施将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配置于上述成形模具的 底面的规定位置,利用来自该底面的吸引维持该高吸水性树脂层的位 置,同吋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入该成形模具,形成上述吸水性 纤维层,使吸水性纤维层覆盖该高吸水性树脂层及其周围的工序;和 维持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和上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相对位置并将其移送 到包装部件上,利用包装部件包裹上述吸水性纤维层和上述高吸水性 树脂层,由此定位该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工序。
如果在成形模具的底面的规定位置配置高吸水性树脂层,利用来 自该底面的吸引维持该高吸水性树脂层的位置,同时将被空气输送解 纤纤维导入该成形模具,就可以形成吸水性纤维层,使该吸水性纤维 层覆盖该高吸水性树脂层及其周围。即,没有在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周 围增长吸水性纤维层的时间。利用包装和周围的吸水性纤维层部分将 高吸水性树脂层定位于规定位置这一点如上所述。另外,吸水性纤维 层和高吸水性树脂层由于可以从成形模具的底面形成同一水平,所以 也可以简单地实现吸收性内芯的薄型化。
另外,如果考虑用吸水性纤维层覆盖高吸水性树脂层,就优选利 用透过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吸引形成吸水性纤维层。由于不是如上所述 在存在吸水性纤维层的状态下吸引高吸水性树脂层,而是直接吸引高 吸水性树脂层,所以利用吸引容易将高吸水性树脂层固定在成形模具 的底面上。由于进行透过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吸引,例如,可以形成网 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层;或在高吸水性树脂层上以分散配置的方式形成 通气孔;或由使吸引透过的粗布、无纺布、针织布构成高吸水性树脂 层。
另外,本发明在包括由解纤纤维形成的吸水性纤维层和高吸水性 树脂层的卫生用品吸收性内芯中,采用了将面状成形的高吸水性树脂 层设置为在上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并且在该吸水性纤维层的较长方向上到达一端侧或者包括中央在 内的至少一端侧的结构。
如上所述,如果固定高吸水性树脂层,就能够用因高吸水性树脂 而可靠地提高吸收性内芯体液变多部分的吸水性。结果,可以省略在 吸水性纤维层中混杂高吸水性树脂颗粒,或者以吸水量比较少的部分 为基准设定颗粒的分布密度,以减少高吸水性树脂的使用量。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造装置的 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 (a)为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纤维层的主要部分工序图;(b) 为配置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吸水性树脂层的主要部分工序图;(c)为形 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增长层的主要部分工序图。
图3 (a)为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内芯的卫生用品的展开图; (b)为简略显示上述(a)的b-b线截面的模式图。
图4 (a)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高吸水性树脂层的配置例的吸 收性内芯的俯视图;(b)为显示另外的高吸水性树脂层的配置例的吸 收性内芯的俯视图;(c)为显示其他的高吸水性树脂层的配置例的吸 收性内芯的俯视图。
图5为以与图3 (b)相同的截面简略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卫生用 品用吸收性内芯的模式图。
图6 (a)为配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高吸水性树脂层的主要部分工序 图;(b)为在上述(a)之后形成吸水性纤维层的主要部分工序图。
图7为以与图3 (b)相同的截面简略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卫生用 品用吸收性内芯的模式图。
图8为粘合第四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高吸水性树 脂层的主要部分工序图。

10图案滚筒
11成形模具20解纤机 21第一腔室 22第二腔室 30配片装置 31供片滚筒 103不透水性下罩 104透水性顶罩 C吸收性内芯 Cl纤维层
cr、 cr, 吸水性纤维层
C2高吸水性树脂层 C3增长层 S3透水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包括具有形成卫生 用品用吸收性内芯C (以下简称吸收性内芯C)的形状图案的成形模具 11的图案滚筒10、解纤纸浆片S1的解纤机20、空气输送被纤维机20 解纤的纤维的第一腔室21、在形成于第一腔室21内的纤维层C1上配 置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配片装置30、以及空气输送被解纤机20解纤 的纤维的第二腔室22。
如图3 (a)的展开图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品为纸尿布。 在沿卫生用品的腿部的部分具有吸收性内芯C。如图3 (b)的模式扩 大图所示,吸收性内芯C包括纤维层C1、高吸水性树脂层C2等;包 裹这些的透水性片S3;进一步从外部包裹透水性片S3的不透水性下罩 103以及透水性顶罩104。 gp,吸收性内芯C以透水性片S3、不透水 性下罩103、透水性顶罩104为包装材料。包装的透水区域由透水性顶 罩104和透水性片S3重叠的部分构成。不透水性下罩103以架设在纸 尿布的腹侧部101和背侧部102之间的方式进行固定。
10如图1所示,图案滚筒装置io在外周面具有并列于圆周方向的多
个成形模具11。各个成形模具11随着图案滚筒10的一个方向的旋转,
从上流侧到下流侧循环。(第一工序)
如图2 (a)所示,成形模具11的底面为网眼。如图1所示,成形模具11通过第一腔室21内部期间,从图案滚筒装置10的旋转中心轴一侧被吸引(附图中的箭头npl)、被空气输送的纤维,如图2 (a)所示,被导入成形模具11,在该模具中积聚。结果,在第一腔室21内,在成形模具11中形成规定的平面形状以及厚度的纤维层Cl。所形成的纤维层C1由于积聚了空气输送的纤维而形成,所以呈海绵状,具有吸水性。
在上述第一工序中,例如,可以采用日本特开2003-199790号所公开的内芯生成机的技术。(第二工序)
如图1所示,图案滚筒装置IO进一步旋转,形成纤维层1的成形模具11被搬出第一腔室21,经过与配片装置30的供片滚筒31在直径方向相对的位置,被搬送到第二腔室22内。期间,继续成形模具11内的吸引(附图中的箭头npl),由此维持相对于成形模具11的纤维层C1的位置。
配片装置30将由高吸水性树脂构成的片S2预先成形为规定的面状,制造高吸水性树脂层C2;如图2 (b)所示,将保持在供片滚筒31上的高吸水性树脂层C2配置在通过的纤维层C1的露出表面的规定位置上。纤维层Cl和高吸水性树脂层C2利用吸引(附图中的箭头npl),维持相对于成形模具11的位置。这里,如果采用将高吸水性树脂层C2粘合或融合或混杂于纤维层Cl的工序的话,可以牢固维持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位置。此时,这些位置固定工序,可以代替上述依据吸引的位置维持,或者适当地进行组合。
片S2为例如在无纺布和薄膜等基材片上涂布高吸水性树脂,可以使用由高吸水性树脂构成的无纺布等。配片装置30用切削刀具从片S2切出规定的形状,形成高吸水性树脂层C2。
ii供片滚筒31可以自由变更相对于纤维层C1的露出表面的配置位置。
在第二工序中,比如,如图4(a)所示,高吸水性树脂层C2可以在纤维层Cl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而且在纤维层Cl的较长方向上只配置于一端侧。根据这个例子,通过将吸收性内芯C的较长方向的一端侧作为前侧用于男性用卫生用品,由此可以可靠地提高吸水量最多部分的吸收性。
另外,作为另一个例子,如图4 (b)所示,高吸水性树脂层C2可以以在纤维层C1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而且在纤维层Cl的较长方向上到达包括中央在内的两端侧的方式进行配置。根据这个例子,通过特别是用于女性用卫生用品,可以可靠地提高吸水量最多的部分的吸收性。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如图4(c)所示,高吸水性树脂层C2可以在纤维层Cl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的两侧,并且在纤维层Cl的
较长方向上分两端配置多片。根据这个例子,通过用于男性用卫生用品,可以可靠地提高前侧对尿液的吸收性,后侧对软性大便中所含水
分的吸收性。
还可以采用日本特开2003-199790号公开的间隔调整滚筒装置、间隔转向装置的技术,来代替供片滚筒31。
高吸水性树脂层C2在形模具11内配置在成的纤维层C1的露出表面。该配置之后,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周围露出纤维层C1。因此,如果进一步吸引解纤纤维,就可以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周围使纤维层增长。
(第三工序)
艮P,如图1所示,随着图案滚筒10的旋转,维持纤维层Cl和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成形模具11进入第二腔室22。该形成模具11通过第二腔室22内部期间,如图2 (c)所示,空气输送的纤维由于透过高吸水性树脂层C2所产生的吸引而被导入形成模具11中(附图中的箭头npl),在该成形模具中积聚。结果,覆盖高吸水性树脂层C2,以在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周围覆盖纤维层Cl的方式海绵状地形成增长层C3。增长层C3和纤维层C1同样具有吸水性。即,纤维层C1和增长层C3,作为整体形成吸收性内芯C的吸水性纤维层(以下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水性纤维层时,表示为吸水性纤维层C1、 C3)。
通过在持有可以得到规定吸引力的通气性的粗布、无纺布、网眼等上形成高吸水性树脂层C2,可以实现透过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吸弓f。纤维层C1、高吸水性树脂层C2、以及增长层C3的相对于成形模具11的位置通过吸引npl维持。
在第三工序中,可以采用例如日本特开2003-199790号公开的内芯生成机的技术。
另外,增长层C3混杂有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通过从其供给源40借助管道41在第二腔室22合流的供给线,被混入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中。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在纤维层C1或增长层C3中混入高吸水性纤维的颗粒。由于先形成纤维层C1,所以可以防止颗粒从成形模具11的吸引孔被吸入,或是堵塞吸引孔。
另外,作为高吸水性树脂,包括淀粉-丙烯酸移植类、聚炳烯酸盐类、聚乙烯基乙醇类、乙烯基醋酸-丙烯酸盐类、异丁烯马来酸类和聚N乙烯基乙酰胺类等;根据其用途,选择主要的亲水性树脂的种类和交联密度。比如,可以采用每lg吸水量为10g以上的树脂。作为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时,由于体液含有很多电解质,所以优选具有很多亲水基的树脂为主要材料;特别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最好选择聚炳烯酸盐类的树脂。可以使高吸水性树脂层C2和适当混杂在吸水性纤维层C1、 C3中的颗粒成为相同或者相异的高吸水性树脂。
图案滚筒装置IO进一步旋转、成形模具11离开第二腔室时,用嵌接滚筒12清除多余的纤维。结果,完成由解纤纤维所形成的吸水性纤维层C1、 C3的成形。高吸水性树脂层C2在吸水性纤维层C1、 C3以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而且在吸水性纤维层Cl、C3的较长方向上到达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的方式被埋设。用嵌接滚筒12清除多余纤维期间,增长层C3等相对于成形模具11的位置,继续通过吸引来维持(附图中的箭头npl)。(第四工序)
利用吸引npl如果保持将吸水性纤维层C1、C3以及高吸水性树脂层C2维持在成形模具11中,使图案滚筒装置IO进一步旋转,很快成形模具11就到达与转置滚筒装置13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成形模具ll从负压系统被切换连接到正压系统。因此,增长层C3等从成形模具11的底面施加正压(附图中的箭头pp),整体脱离模具。此时,通过高吸水性树脂层C2周围的增长层C3定位,使高吸水性树脂层C2不向沿纤维层C1的方向移动。另外,由于增长层C3重叠于高吸水性树脂层C2,所以高吸水性树脂C2不会浮出纤维层Cl ,上述定位不会消失。因此,可以维持各层C1 C3的相对位置。
特别是,如果将埋设有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吸水性纤维层Cl、C3从成形模具11底面推出来,那么高吸水性树脂层C2就会和纤维层Cl 一起被推向增长层C3。向这个方向推出的话,具有容易以各层Cl-C2不分离的方式脱离模具的优点。g卩,增长层C3最先从成型模具11上脱落。因此,由于来自成形模具之外的吸引或者无压条件下的自由落下而脱离模具的话,增长层C3容易从残留在成形模具11内的纤维层Cl或高吸水性树脂层C2上分离。如果将高吸水性树脂层C2和纤维层C1 一起推向增长层C3的话,就不易分离。
另外,即使不依靠正压,只要维持吸水性树脂层C1、 C3和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依靠无压条件下的自由落体或来自成形模具11之外的吸引而脱离模具。
脱离模具后的吸水性纤维层Cl、 C3等迅速地被转置滚筒装置13的保持部所吸引(附图中的箭头np2)。这期间,调整吸引压力、压力分布等以维持吸水性纤维层C1、C3和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相对位置。转置滚筒装置13适当地调整吸水纤维层Cl、 C3等的搬送间隔等,将吸水性纤维层Cl、 C3等移送到被巻出的透水性片S3上。
如图1所示的转置滚筒装置13,可以采用日本特开2003-199790号公开的间隔调整滚筒装置、间隔调整转向装置的技术。也可以省略转置滚筒13,将吸水性纤维层Cl、 C3等从图案滚筒装置10向透水性片S3上移送。
移送到透水性片S3上后,透水性片S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如图3 (b)所示,在吸水性纤维层C1、 C3的上面以折叠方式接合。之后,虽然省略图示,但是用透水性片S3包裹,进一步从外侧,利用不透水性下罩103和透水性顶罩104以上下夹住的方式进行包裹,以围
14住吸水性纤维层C1、 C3的周围的方式进行密封。由此,完成吸水性内 芯C。之后,吸水性内芯C被切分成一个一个。利用这些透水性片S3、 不透水性下罩103和透水性顶罩104构成的包装,可以防止吸水性纤 维层C1、 C3的变形。因此,不必担心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位置会因 变形而偏移。相关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定位可以以卫生用品的使用中 不偏离规定范围的方式进行。
另外,纸尿布的腹侧部101和背侧部102同样利用防水性片形成 时,可以在该防水性片上形成相当于不透水性下罩103的功能部。此 时,也可以省略不透水性下罩103和透水性顶罩104,只用透水性片 S3组成吸收性内芯的包装。作为透水性片S3,只要其具有使吸水性纤 维层C1、 C3的变形保持在规定限度之内的强度就可以了,例如可以使 用纸巾或无纺布。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在成形模具11内将预先成形为规定面状 的高吸水性树脂层C2以重叠于成形为规定的立体形状的吸水性纤维 层C1、 C3的规定位置的方式进行设置,所以可以在纸尿布等吸收性内 芯Cl上用高吸水性树脂自由设置提高吸水性的部分。
另外,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由于以在吸水性纤维层 Cl、 C3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并且在吸水性纤维层 的C1、C3的较长方向上到达一端侧或者包括中央在内的至少一端侧的 方式设置高吸水性树脂层C2,所以可以通过高吸水性树脂层C2可靠 地提高吸收性内芯C的吸水量变多部分的吸水性。结果,可以省略使 高吸水性树脂的颗粒混入吸水性纤维层Cl,在增长层C3上以吸水量 较少部分为基准设定颗粒的分布密度,可以减少高吸水性树脂的使用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旦第三工序结束,就成为将高吸水性 树脂层C2埋设进吸水性纤维层C1、 C3中的状态,所以从成形模具11 分离时,可以用吸水性纤维层Cl、 C3防止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上浮 或位移。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旦第四工序结束,即使不将高吸水性 树脂层C2固着在吸水性纤维层C1、 C3上,能利用由透水性片S3、不 透水性下罩103等组成的包装和周围的吸水性纤维层C3部分,将高吸水性树脂层定位于规定位置。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不需要将高吸水性
树脂层C2粘合、融和、混杂于纤维层C1,可以简化制造工序。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空气输送解纤纤维的第一腔室21内 进行第一工序;在空气输送解纤纤维的第二腔室22内进行第三工序; 从上述第一工序到上述第四工序,依次搬送多个成形模具11,在第一 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外进行第二工序。因此,在位于第一腔室21 和第二腔室22内的成形模具11中,实施解纤纤维的吸引的同时,对 位于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外的成形模具11的纤维层Cl,可以 不妨碍其解纤纤维的空气输送流地重叠高吸水性树脂层C2,来进行第 二工序。因此,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与在1个腔室内进行全部工序的情 况相比,可以将成形模具连续不断地送进各个工序以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处于空气输送流的泄漏或外部气体 流已经被防止的条件下,以使依靠吸引而维持位置的高吸水性树脂层 C2不发生移位。
以下,说明其他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仅就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之处予以说明,被认为是相同的事项使用同一名称,并省略说明。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水性纤维层Cl'形成为覆盖高 吸水性C2的一面以及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周围。第二实施方式的吸 收性内芯使吸水性纤维层Cl'与高吸水性树脂层C2形成同一面,所
以可以制成薄型。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在通过供片滚筒31将高吸 水性树脂层C2配置在成形模具11底面的规定位置,利用来自其底面 的吸引维持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位置,并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 入成形模具。在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解纤纤维通过透过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吸引被导入成形模具11。 因此,吸水性纤维层C1'形成为覆盖高吸水性树脂层C2。另外,高 吸水性树脂层C2为比成形模具11的底面小一圈的面形状。因此,如 图5、图6 (b)所示,吸水性纤维层Cl'形成为覆盖高吸水性树脂 层C2的周围。结果,吸水性纤维层Cr和高吸水性树脂层C2形成为
在成形模具11的底面为同一面。第二实施方式没有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费事地通过其他工序使纤
维层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周围增长。另外,从成形模具11的底面 施加正压而推出的脱离模具时,通过将高吸水性树脂层C2推向吸水性
纤维层cr,可以使吸水性纤维层cr和高吸水性树脂层C2不易分 离,防止相对位置的偏移。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内芯在将高吸水性树脂层C2
设置为与包装的透水区域直接接触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内芯可以更快地吸收排泄出来的体液。
为了得到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内芯,而使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
一面从吸水性纤维层cr露出。比如,可以像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形成 吸水性纤维层cr。
另外,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时,可以通过只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 周围形成增长层使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一面露出。此时,由于不需要 用增长层覆盖高吸水性树脂层C2,所以可以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上 适当形成没有孔的吸引面。如果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上形成吸引面, 可以进一步巩固依靠吸引的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临时固定。
如上所述,使高吸水性树脂层C2露出而形成吸水性纤维层cr;
如图7所示,如果将不透水性下罩103和透水性顶罩104的配置上下 颠倒地进行包裹,就可以使高吸水性树脂层C2直接接触由透水性片 S3和透水性顶罩104组成的包装的透水区域。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到第三实施方式,虽然直到包装完毕,还是利 用吸引将高吸水性树脂层临时固定在吸水性纤维层上,但也可以通过 对吸水性纤维层的露出表面的粘合而定位。
比如,如图8所示,第四实施方式形成充满成形模具11的吸水性 纤维层Cl''。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一面是涂布粘合剂a的粘合面。 高吸水性树脂层C2通过供片滚筒31将该粘合面推向利用吸引维持在
成形模具ii上的吸水性纤维层cr'的露出表面而粘合。因此,第四
实施方式可以同时进行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配置和临时固定。
比如,如图3 (b)、图7的例子所示,只要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 粘合面侧部不朝向包装的透水区域S3、 104,就可以利用高吸水性树脂层C2可靠地提高吸收性内芯的体液变多部分的吸水性。在这个限度 上,还可以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一面全部涂布粘合剂a。
如图8所示,优选在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一面上分散涂布粘合剂 a。可以设置粘合剂的非涂布区、设置从包装的透水区域到高吸水性树 脂层C2的渗透路径。此时,可以使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粘合面侧朝 向包装的透水区域。
比如,在图5的例子中,通过如上述地设置非涂布区域,从包装 的透水区域S3、 104设置由吸水性纤维层Cl以及非涂布区域组成的渗 透路径,所以可以利用高吸水性树脂层C2提高体液变多部分的吸水 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卫生用品用可吸收性内芯的制造方法,将解纤纤维聚集于成形模具内,形成吸水性纤维层,其特征在于以重叠于所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规定位置的方式设置预先成形为规定的面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层。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以在所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 并且在该吸水性树脂层的较长方向上到达一端侧或者包括中央在内的 至少一端侧的方式,设置高吸水性树脂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以与包装的透水区域直接接触的方式设置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
4、 如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下述工序,即,通过吸引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入所述 成形模具而形成所述吸水性纤维层的工序;和通过吸引将所述吸水性 纤维层维持于所述成形模具,同时使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粘合于该吸 水性纤维层的露出表面的工序。
5、 如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下述工序,艮P,通过吸引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入所述成形模具,而形成所 述吸水性纤维层的工序;通过吸引将所述吸水性纤维层维持于所述成形模具,同时在该吸 水性纤维层的露出表面配置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工程;通过吸引维持所述吸水性纤维层和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相对位 置,同时通过吸引将被空气输送的解纤纤维导入所述成形模具,以覆盖该高吸水性树脂层以及其周围的方式使该吸水性纤维层增长的工序;和维持所述吸水性纤维层和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相对位置,同时 移送到包装材料上,利用所述包装材料包裹所述吸水性纤维层和所述 高吸水性树脂层,由此将该高吸水性树脂层定位于所述规定位置的工 序。
6、 如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下述工序,艮口,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底面的规定位置配置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通 过来自该底面的吸引维持该高吸水性树脂层的位置,同时将被空气输 送的解纤纤维导入该成形模具,以覆盖该高吸水性树脂层以及其周围 的方式形成所述吸水性纤维层的工序;和维持所述吸水性纤维层和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的相对位置,并移 送到包装材料上,利用所述包装材料,包裹所述吸水性纤维层和所述 高吸水性树脂层,由此将该高吸水性树脂层定位于所述规定位置的工 序。
7、 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其包含利用解纤纤维形成的吸水 性纤维层和高吸水性树脂,其特征在于以在所述吸水性纤维层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 并且在该吸水性纤维层的较长方向上到达一端侧或者包括中央在内的 至少一端侧的方式,设置有成形为面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用品用吸收性内芯以及该内芯的制造方法。可在纸尿布等吸收性内芯上用高吸水性树脂自由设置提高吸水性的部分。在空气输送解纤纤维的第一腔室(21)内,吸水性纤维层(C1)形成于成形模具(11);在第一腔室(21)以及空气输送解纤纤维的第二腔室(22)之外,将预先成形为规定面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层(C2)设置为在吸水性纤维层(C1)的较短方向上遍及包括中央在内的两侧;并且在吸水性纤维层的(C1)的较长方向上到达一端侧或者包括中央在内的至少一端侧。然后,利用透过高吸水性树脂层(C2)所产生的吸引,在第二腔室(22)内形成盖住高吸水性树脂层(C2)的增长层(C3)。
文档编号A61F13/534GK101647741SQ20091014575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梅林丰志 申请人:株式会社瑞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