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波输出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15397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波输出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信号输出仪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及其使用方 法。
背景技术
由于骨质疏松症及退化性关节炎所造成的疼痛对老年人是一大冲击,因此,在取 得人体骨密度及髋关节松脱与否的信息时,其中一方法是利用振动的方式作为一信号输入 源,借由传递一振动波至人体的一操作部(例如皮肤表面),振动波经操作部而传至体内, 并使用传感器测量出一自体内所反射的反射波,这样此反射波的信息即可用来计算出骨质 密度及髋关节松脱与否的结果,以评估骨胳品质的好坏、提供确定治疗方式的信息。然而,由于发出振动波的一振动装置本身具一定的重量,且人体表面为不规则的 表面,当操作人员在操作振动装置时,若振动装置缺乏有效、紧密且方便的固定方式,操作 人员将无法正确地将振动装置施加在受测人体的操作部,进而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而影响 实际测量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形式公开了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此种人体诊断用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包括一平台、一振动装置、一压迫装置及一定 位机构。振动装置用以对操作部发出振动波。压迫装置施压振动装置,使振动装置持续推 压操作部。定位机构活动地设在平台上,用以移动压迫装置及振动装置至操作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平台包括一底座及一直立支柱,直立支柱立设在底座上,其 中直立支柱设有一第一 Z轴轨道。定位机构包括一活动支撑臂及一活动载具。活动支撑臂,呈L状,具有相对应的第 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可垂直滑动地设在直立支柱上。活动载具活动地设在第二端,分别连 接压迫装置及振动装置。活动支撑臂的第一端具有一第二 Z轴轨道,第二 Z轴轨道与第一 Z轴轨道相接合。 活动支撑臂的第二端具有一 X轴轨道及一 Y轴轨道,X轴轨道与Y轴轨道位于不同平面。活 动载具用以沿X轴轨道或Y轴轨道移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压迫装置为一气压缸单元,气压缸单元包括一气缸本体、一 气动伸缩臂及一充气单元。气动伸缩臂用以于气缸本体中活动地伸缩。充气单元接通气缸 本体,用以对气缸本体提供气压。气动伸缩臂可伸缩地设在气缸本体的一端,其中当充气单 元提供气压至气缸本体时,气动伸缩臂伸出气缸本体。此外,平台还包括一缓冲气槽,缓冲 气槽接通气缸本体及充气单元,提供气压缸单元一供气缓冲空间。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活动载具为一用以容纳压迫装置及振动装置的容器,容 器包括一活动板体、一弹性元件及一开口。开口位于容器底面,其中压迫装置位于振动装置 的一侧,振动装置被推动而伸出开口。活动板体可线性移动地设在容器中,介于气压缸单元与振动装置之间,其一面固定振动装置,另一面被气动伸缩臂抵靠。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 接活动板体及容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压迫装置为一弹力回复单元,弹力回复单元的两端分别 连接容器及振动装置,并迫使振动装置伸向开口。振动波输出仪器还包括一断电装置,断电装置电性连接振动装置及压迫装置,用 以切断振动装置及压迫装置的电源。直立支柱包括一配重物,设在直立支柱中、一滑轮,枢设在直立支柱中、一连接件, 配合滑轮,其两端分别连接活动支撑臂及配重物,以及一固定销,活动地插设在直立支柱 上,其中当配重物通过连接件拉起活动支撑臂后,固定销插设配重物至直立支柱上。本发明的另一个振动波输出仪器包括一平台、一活动载具、一振动装置及一压迫 装置。活动载具活动地设在平台上,用以沿一X、Y或Z轴的方向位移。振动装置固定在活 动载具上,并随活动载具移动,用以发出振动波。压迫装置固定在活动载具上,且位于振动 装置的一侧,并随活动载具移动,气压缸单元用以推出一气动伸缩臂,气动伸缩臂持续推压 振动装置。如此,当活动载具带动振动装置至人体的皮肤表面时,压迫装置施压振动装置,振 动装置便持续抵靠并压迫人体的皮肤表面。本发明的另一个形式为提供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的使用方法。此振动波输出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提供一记号在一操作部、移动一振动装置至 记号上方,并对准此记号、对一气压缸单元加压,使气压缸单元推出一气动伸缩臂,气动伸 缩臂连动振动装置移动,使振动装置的一振动轴接触并抵靠操作部的此记号,以及使振动 轴发出振动波。此使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移动振动装置至此记号上方,并对准记号后,还包 括判断振动装置是否已对准并抵靠记号,如果是,则再次对气压缸单元加压,持续使气动伸 缩臂压迫振动轴,使得振动轴抵靠及压迫操作部。此使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移动振动装置至此记号上方,并对准记号时,还 包括使振动装置分别沿一 X、Y或Z轴方向移动,以位于记号上方。综上所述,本发明振动波输出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提供稳固且方便的固定方式,使 得振动装置可稳定且准确地对准一待测人体的预定测量点,另外,借由施压振动装置,使其 持续压迫至此待测人体的皮肤表面,一方面加强振动装置对准人体内部结构的准确性,另 一方面缩短振动波由皮肤表面传至人体内内部结构的距离,以提高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 明如下图1示出本发明振动波输出仪器在一个实施例下的立体图。图2示出图1的2-2剖面图。图3示出图1在一个实施例下的操作示意图(1)。图4示出图1在一个实施例下的操作示意图(2)。图5示出图1在一个实施例下的操作示意图(3)。5
图6示出本发明振动波输出仪器的使用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lOO振动波输出仪器415缓沖气槽
200平台500定位机构
2lo底座5lo活动支撑臂
211支撑脚511第一端
220直立支柱512第二Z轴轨道
22l第一Z轴轨道513第二端
230配重物514X轴轨道
240滑轮515Y轴轨道
250连接件520活动载具
260固定销530容器
300振动装置53l开口
3lo振动轴532内壁
400压迫装置533活动板体
4lo气压缸单元534弹性元件
411气缸本体600断电装置
412气动伸缩臂700操作部
413气压计6lo一670步骤
414充气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请参阅图l及图2所示,图l示出本发明振动波输出仪器在一个实施例下的立体图。图2示出图l的2—2剖面图。
此振动波输出仪器lOO至少包括一千台2001一振动装置3001一压迫装置400(或称预压装置)(见图2)及一定位机构500。振动装置300的一端具有一振动轴3lo,振动轴3lo在抵靠一操作部.700后,发出一合适频率的振动波至操作部’700的内部结构。压迫装置400位于振动装置300的另一侧,可进一步地对振动装置300施以压力,使振动装置300产生位移,并持续使振动轴3lo的一端可更紧密地抵靠并压迫操作部700的表面,以确保振动轴3lo实质接触操作部700的表面,使振动轴3lo所产生的振动波确实地传递至操作部.700的内部结构。定位机构500为多个元件的总称,活动地接设在平台200上,且分别连接压迫装置400及振动装置300,借由沿一X1Y或Z轴的方向(见图1)位移,而带动压迫装置400及振动装置300至操作部.700的一预定位置。
如此,待振动波传至操作部.700内,操作部.700的内部结构对应地反射一输出信号,操作人员便可根据此输出信号测量及判断操作部.700的内部结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操作部700例如为人体表面的皮肤,其内部结构例如为人体的骨胳;根据输出信号可测量及判断人体的骨质密度及髋关节松脱状态。骨质密度的计算方式为将所测量的输出信号的 共振频率来计算骨质密度,进而评估骨骼品质的好坏。髋关节松脱判断方式则是将输出信 号经转换后以判断髋关节是否松脱。以下将详细地介绍平台200、振动装置300、压迫装置400及定位机构500的细节 元件及其元件配置。再如图1及图2所示,平台200包括一底座210及一直立支柱220。底座210具有 多个以供站立的支撑脚211,例如为移动轮或/及防滑补强脚座等。直立支柱220垂直地立 设在底座210的表面,以供支撑振动装置300、压迫装置400及定位机构500的重量。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图3为示出图1的一种操作示意图。定位机构500包括 一活动支撑臂510及一活动载具520。活动支撑臂510在图中呈现“L”状,具有相对应的第 一端511及第二端513,其第一端511可垂直滑动地设在直立支柱220上,其第二端513可 供活动载具520水平滑动设置。直立支柱220的两对应侧缘分别设有一第一 Z轴轨道221。 活动支撑臂510的第一端511的两对应侧缘分别设有一第二 Z轴轨道512,各对应侧缘的第 二 Z轴轨道512与第一 Z轴轨道221彼此相对应且匹配。再如图1及图2所示,活动支撑臂510的第二端513具有一 X轴轨道514及一 Y 轴轨道515,X轴轨道514与Y轴轨道515位于不同平面,且相互垂直。活动载具520可与 X轴轨道514共同沿Y轴轨道515水平地滑动,或可与Y轴轨道515共同沿X轴轨道514水 平地滑动。如此,借由第一 Z轴轨道221与第二 Z轴轨道512的接合,定位机构500的活动支 撑臂510便可垂直地在直立支柱220上滑动。而且,借由X轴轨道514及Y轴轨道515,活 动载具520便可水平地(沿X轴或Y轴的方向)在活动支撑臂510的第二端513上滑动。见图4及图5所示,图4及图5分别示出图1的其他操作示意图。本发明的压迫 装置400在此实施例中可为一气压缸单元410,气压缸单元410包括一气缸本体411、一气 动伸缩臂412及一充气单元414。气动伸缩臂412活动地设在气缸本体411中,可伸出或缩 入气缸本体411。充气单元414连接气缸本体411,可对气缸本体411提供气压,以推出气 动伸缩臂412进而持续预压邻近的振动装置300往开口 531伸出,如此,可确保振动轴310 实质接触操作部700的表面,使振动轴310所产生的振动波确实地传递至操作部700的内 部结构,同时,亦不会因人体不经意的轻微晃动即导致振动轴310与操作部700表面分离。 此外,可选择性地提供气压计413以显示出此气压的气压数据,以供操作人员读取是否已 提供适当的气压到气缸本体411(即对应持续预压振动装置300的强度)。此外,压迫装置400并不仅局限于上述的气压缸单元410,只要一预压装置(例如 弹簧元件等)能预压一力量迫使振动装置300持续伸出开口 531均可取代气压缸单元410。 需说明的是,图示中的充气单元414仅为一实施例,举例来说亦可采用电子方式,由电脑控 制一电机行程压迫一弹簧系统以提供预压力量。再如图1及图4所示,此外,平台200还包括一缓冲气槽415,缓冲气槽415接通 气缸本体411及充气单元414 (连接细节在图中省略),提供气压缸单元410 —供气缓冲空 间。如此,当充气单元414提供一气压至气缸本体411时,空气必须充满缓冲气槽415后, 才会进入气缸本体411,促使气动伸缩臂412伸出,进而使气动伸缩臂412抵靠并持续推动 邻近的振动装置300 (见图4及图5)。
因此,操作人员便可更精准地操控气动伸缩臂412的伸出,避免气动伸缩臂412伸 出过快而伤害振动装置300或操作部700。实作上,活动载具520例如为一用以容纳并固定压迫装置400及振动装置300的 容器530。容器530(见图幻包括一开口 531、一内壁532、一活动板体533及一弹性元件 534。开口 531位于容器530的底面,通常面向操作部700的表面。内壁532位于容器530 相对开口 531的位置,用以固定压迫装置400。
活动板体533可线型移动地设在容器530中,介于气压缸单元410与振动装置300 之间,活动板体533固定振动装置300背对振动轴310的一端。弹性元件534的两端分别连 接活动板体533及内壁532或一不动件(例如容器530中不随振动装置300移动的元件)。如此,当气压缸单元410加压以伸出气动伸缩臂412时,气动伸缩臂412持续地压 迫活动板体533朝开口 531前进,使得振动装置300的振动轴310因此伸出开口 531 (见图 5),反之,当气压缸单元410泄压以收回气动伸缩臂412时,弹性元件534将板体拉回带回 原位,以便下次使用(见图2)。上述的实施例中,振动波输出仪器1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一断电装置600用以于 紧急状况时迅速切断电源,断电装置600电性连接振动装置300及压迫装置400,可设在活 动支撑臂510 (如图所示)、活动载具520上,或以外接手持方式提供操作部700的受测人员 及操作人员分别操作。当断电装置600被触发后,振动装置300及压迫装置400的电源立即被切断,使得 振动装置300立即停止发出振动波,而压迫装置400立即停止输出压迫的施力,例如,立即 释放气缸本体411中的气体,使其气动伸缩臂412停止伸出的动作。如此,可降低振动装置 300及压迫装置400在操作不当时,所可能造成危害操作部700的风险。此外,见图2所示,直立支柱220包括一配重物230、一滑轮MO、一连接件250及 一固定销260。配重物230位于该直立支柱220中。滑轮240枢设在直立支柱220中。连 接件250,例如绳索等,配合至该滑轮240上,其一端连接活动支撑臂510,另一端连接配重 物230。如此,当操作人员下压活动支撑臂510时,由于活动支撑臂510的重量加上第一 Z 轴轨道221与第二 Z轴轨道512间的摩擦力相同于配重物230的重量,因此活动支撑臂510 可固定地位于预期的位置。加上,操作人员亦可将固定销260插设此配重物230到该直立 支柱220上,以避免配重物230拉起活动支撑臂510。相反地,当操作人员上举活动支撑臂510时,由于第一 Z轴轨道221与第二 Z轴轨 道512间的摩擦力已被克服,配重物230将可提供大部分的力量,通过连接件250升起活动 支撑臂510,以节省操作人员所需的力(见图3)。最后,振动波输出仪器100在此说明书中所公开元件的作动形态,均不限实行到 人工或机器(自动化)的媒介,请参阅图2及图6所示,图6示出本发明振动波输出仪器的 使用方式在一实施例下的流程图。以下将介绍依据上述振动波输出仪器100的使用方法在 人工或机器(自动化)的实施方式下的初步流程步骤610 提供一记号在一操作部700 此步骤中,操作部700例如人体腿部的皮肤表面,操作人员可在腿部的皮肤表面 的预定测量点上做出一记号。在自动化的环境下,记号可以是一机器可判读的记号。步骤620 移动振动装置300以对准此记号(见图3及图4)
此步骤中,操作人员可借由上述的定位机构500,使得活动载具520分别沿一 X、Y 或Z轴方向移动,以将振动装置300移位到此记号的上方,接近此记号的位置。在自动化的 环境下,借由座标判读的技术,一自动化机器可带动振动装置300至此记号的上方并对准 此记号。步骤630 第一次推动振动装置300 (见图4)此步骤中,当活动载具520被移至此记号的上方时,甚至接触皮肤表面时,操作人 员可借由充气单元414对气压缸单元410加压,气压缸单元410推出气动伸缩臂412,气动 伸缩臂412连动振动装置300移动,使得振动装置300的振动轴310恰好接触并抵靠皮肤 表面的此记号。在自动化的环境下,自动化机器可对气压缸单元410加压,直到振动轴310 恰好抵靠皮肤表面为止。步骤640 判断振动装置300是否已对准并抵靠记号此步骤中,操作人员可以人工或自动化机器判定振动轴310是否已对准并抵靠记 号,若是,则进行步骤650,否则回步骤640。步骤650 第二次推动振动装置300 (见图5)此步骤中,操作人员再次借由充气单元对气压缸单元410加压,使得气动伸缩臂 412持续压迫振动轴310,而使振动轴310抵靠及压迫已呈凹陷的皮肤表面上的记号。在自 动化的环境下,自动化机器可依据程式再次对气压缸单元410进行微调加压。在一具体实 施例中,充气单元对气压缸单元410加压0. 5公斤(kg) 1公斤(kg)。步骤660 发出振动波至操作部700内(见图5)此步骤中,操作人员或自动化机器启动振动装置300,使得振动轴310发出合适频 率的振动波至皮肤表面内。步骤670 读取自操作部700内回馈的输出信号此步骤中,操作人员或自动化机器可利用超声波检测器(图中未示),读取自皮肤 表面内回馈的输出信号,根据此输出信号测量及判断骨质密度及髋关节松脱状态。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提供稳固且方便的固定方式, 使得振动装置可稳定且准确地对准一待测人体的预定测量点,另外,借由施压振动装置使 其持续压迫至此待测人体的皮肤表面,一方面加强振动装置对准人体的准确性,另一方面 缩短振动波由皮肤表面传至内部结构的距离,以提高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本发明所公开如上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 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9
权利要求
1.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包括一平台;一振动装置,用以对一操作部发出振动波;一压迫装置,用以对该振动装置施压,使该振动装置持续推压该操作部;以及一定位机构,活动地设在该平台上,用以移动该压迫装置及该振动装置至该操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平台包括一底座及一直立支柱,该 直立支柱立设在该底座上,其中该直立支柱设有一第一 Z轴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定位机构包括一活动支撑臂,具有相对应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可垂直滑动地设在该直立支 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活动支撑臂的该第一端具有一第二 Z轴轨道,该第二 Z轴轨道与该第一 Z轴轨道相接合,该第二端具有一 X轴轨道及一 Y轴轨 道,该X轴轨道与该Y轴轨道位于不同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定位机构还包括一活动载具,可水平滑动地设在该第二端,其一端连接该压迫装置及该振动装置,另一 端用以沿该X轴轨道或该Y轴轨道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活动载具为一用以容纳该压迫装置 及该振动装置的容器,该容器的底面具有一开口,其中该压迫装置位于该振动装置的一侧, 该振动装置被推动而伸出该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压迫装置为一气压缸单元,该气压 缸单元包括一气缸本体;一充气单元,接通该气缸本体,用以对该气缸本体提供气压;以及一气动伸缩臂,可伸缩地设在该气缸本体的一端,其中当该充气单元提供气压至该气缸本体时,该气动伸缩臂伸出该气缸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平台还包括一缓冲气槽,接通该气缸本体及该充气单元,提供该气压缸单元一供气缓冲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容器还包括一活动板体,可线性移动地设在容器中,介于该气压缸单元与该振动装置之间,其一面 固定该振动装置,另一面被该气动伸缩臂抵靠;以及一弹性元件,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活动板体及该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压迫装置为一预压单元,该预压单 元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容器及该振动装置,并迫使该振动装置伸向该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还包括一断电装置,该断电装置电性连接 该振动装置及该压迫装置,用以切断该振动装置及该压迫装置的电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操作部为皮肤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直立支柱包括一配重物,设在该直立支柱中;一滑轮,枢设在该直立支柱中;一连接件,配合该滑轮,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活动支撑臂及该配重物;以及 一固定销,活动地插设在该直立支柱上,其中当该配重物通过该连接件拉起该活动支撑臂后,该固定销插设该配重物至该直立 支柱上。
14.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包括 一平台;一活动载具,活动地设在该平台上,用以沿一 X、Y或Z轴的方向位移; 一振动装置,固定在该活动载具上,并随该活动载具移动,用以发出振动波;以及 一气压缸单元,固定在该活动载具上,且位于该振动装置的一侧,并随该活动载具移 动,该气压缸单元用以推出一气动伸缩臂,该气动伸缩臂持续推压该振动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平台包括一底座及一直立支柱, 该直立支柱立设在该底座上,设有一第一 Z轴轨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还包括一活动支撑臂,具有相对应的第 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第二 Z轴轨道,该第二 Z轴轨道与该第一 Z轴轨道相接合, 该第二端具有一 X轴轨道及一 Y轴轨道,其中该X轴轨道与该Y轴轨道位于不同平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活动载具可水平滑动地设在该第 二端,其一端连接该气压缸单元及该振动装置,另一端分别用以沿该X轴轨道或该Y轴轨道 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其中该活动载具包括一容器,用以容纳该气压缸单元及该振动装置,其中该容器的底面具有一开口,该气压 缸单元位于该振动装置的一侧,该振动装置被推动而伸出该开口 ;一活动板体,可线性移动地设在该容器中,介于该气压缸单元与该振动装置之间,其一 面固定该振动装置,另一面被该气动伸缩臂抵靠;以及 一弹性元件,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活动板体及该容器。
19.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 提供一记号在一操作部;移动一振动装置至该记号上方,并对准该记号;对一气压缸单元加压,使该气压缸单元推出一气动伸缩臂,该气动伸缩臂连动该振动 装置移动,使该振动装置的一振动轴抵靠该操作部的该记号;以及 使该振动轴发出振动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振动波输出仪器的使用方法,其中移动该振动装置至该记 号上方,并对准该记号后,还包括判断该振动装置是否已对准并抵靠该记号;以及当判断出该振动装置已对准并抵靠该记号时,则再次对该气压缸单元加压,持续使该 气动伸缩臂压迫该振动轴,使得该振动轴抵靠及压迫该操作部的该记号。
全文摘要
一种振动波输出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此振动波输出仪器包括一平台、一振动装置、一压迫装置及一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用以移动压迫装置及振动装置至操作部。压迫装置用以对振动装置施压,并使振动装置持续抵靠并压迫操作部。振动装置用以对操作部发出振动波。
文档编号A61B8/00GK102048556SQ20091020817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吴欣学, 吴育民, 杨锦文, 林孝诚, 游志雄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