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腹水回输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5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体腹水回输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量腹水病人进行自体腹水回输的
穿剌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大量腹水病人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目前治疗上较好的 方法,是药物加自体腹水回输。自体腹水回输即是用一根穿剌针剌入病人体内,抽取腹水, 经血路管道与血液透析器相连接,腹水经透析器滤过,去掉水份,保留蛋白质及营养成份, 然后经血路管道及另一穿剌针,回输到病人体内。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血液透析专用穿剌针, 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穿剌针短若病人腹壁厚或腹壁水肿,则不易取得腹水;其二,穿剌针 进入腹壁后不易固定,需要专人扶持,因操作时间长而给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穿剌操作、穿 剌深度容易掌握、易于固定的自体腹水回输穿剌针。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穿剌针头与引流管相连接,
穿剌针头上装有带内螺纹的螺旋固定器,螺旋固定器可沿穿剌针头的针杆上下滑动,引流
管端头有连接头,连接头外有便于与透析管道相连接的螺旋丝。 本实用新型的穿剌针头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固定器上有翼状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体腹水回输穿剌针的优点是(l)穿剌针头为 不锈钢材料,易进针,易操作。(2)螺旋固定器使进针深度容易掌握,易于固定,两翼状手柄 结构易于操作,便于用力。(3)关断卡使操作更方便。(4)其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
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穿剌针头1,长约4.5厘米,内径0.4厘米,针尖锐利、壁薄,为不锈钢材质; 螺旋固定器2内层为内螺旋丝结构,套装在穿剌针头1外面,可沿穿剌针头1的针杆上下螺 旋滑动,螺旋固定器2两侧有翼状手柄,翼状手柄长约2. 5厘米,宽0. 6厘米。操作时便于 掌握进针的深度,两翼状手柄可用敷贴固定于腹壁上,方便穿剌针头的固定。两翼状手柄便 于操作时手握持,易于操作,为硬塑料材质。引流管3长约30厘米,内径0. 6厘米,为软硅 胶管,其上有一关断卡,引流腹水时打开,停止时关断,使操作更方便。引流管末端有一长约 2厘米的连接头4,连接头4内径0. 6厘米,外层有螺旋丝,可与透析器管道相连接,可不改变透析管道形状。连接头的材质为硬质塑料c
权利要求一种自体腹水回输穿刺针,穿刺针头(1)与引流管(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穿刺针头(1)上装有带内螺纹的螺旋固定器(2),引流管(3)端头有连接头(4),连接头(4)外有便于与透析管道相连接的螺旋丝。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说的自体腹水回输穿剌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流管(3)为软 硅胶管;连接头(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自体腹水回输穿剌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螺旋固定器(2) 上有翼状手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说的自体腹水回输穿剌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流管(3)上套 有关断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体腹水回输穿刺针。其主要特征是穿刺针头与引流管相连接,穿刺针头上装有带内螺纹的螺旋固定器,螺旋固定器可沿穿刺针头的针杆上下螺旋滑动,引流管端头有连接头,连接头外有便于与透析管道相连接的螺旋丝。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穿刺针操作不方便;穿刺针进入腹壁后不易固定等不足,具有进针深度容易掌握,易于固定,易于操作,便于用力,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5/14GK201469794SQ20092022793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张世荣, 张真, 彭登荣, 徐秋焕, 程继华, 范兆华 申请人:张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