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6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表组织负压封闭引流系统中的一个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是负压
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负压封闭引流是专为对各种体表组织破溃区治疗而设 计的一种用于对因由创伤、烧伤、感染、压迫、内分泌失调、血管闭塞、放射性照射、手术、手 术并发症、虫蛇咬噬、低温冷冻伤等原因而发生的创面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简称VSD技术)是德国ULM 大学Wim 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并形成理论雏形,用于四肢创面的引流;1994年 中国裘华德教授首次将VSD技术应用于普外科,开创了 VSD技术在普外科应用的先河,王彦 峰、裘华德教授在中国于1998年3月18日得到授权的专利CN 2276350,为VSD技术的第一 个专利。从此,VSD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现有的VSD技术基本配置包括负压源(包括医用吸引机或医院使用的中心负压装 置),引流管,聚乙烯醇泡沫或其它医用多孔泡沫、海绵或纱布(以下简称多孔泡沫软垫)、 可粘贴密封用的透气薄膜(以下简称密封薄膜)、接头(包括二通接头、三通接头或多通接 头)、引流容器组成。其结构形式为一端带侧孔的引流管(一般为平行放置的二根管,小 规格的多孔泡沫软垫为一根管,稍大规格的,一般平行放置三根管或以上)通入已钻好孔 的多孔泡沫软垫内,使用多块多孔泡沫软垫时,再通过三通接头、二通接头或多通接头将引 流管的出口端合并为一个出口,接通负压源引流,将人体组织内的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 组织碎片以及脓液等液化物质引流至引流容器内(如图1所示)。 实际应用中,将多孔泡沫软垫包裹多侧孔引流管,放置在创面上或创腔内,再用密 封薄膜将多孔泡沫软垫和引流管出口端严密封闭,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就形成了
一个高效引流系统(VSD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负压经过引流管的刚性传导传递到多孔泡 沫软垫,并可随着引流管的走向将负压分布在多孔泡沫软垫上的每一个点。由于多孔泡沫 软垫内的孔泡互相连通且富有弹性,负压可以到达目标引流区的每一点,形成一个全方位 的引流。较大的、质地不太硬的块状引出物在负压作用下会被分割和塑性成颗粒状,经过多 孔泡沫软垫的孔隙或相互贯通的孔泡进入引流管,再被迅速吸入引流容器内;而可能堵塞 引流管的大块引出物则被多孔泡沫软垫阻挡,只能附着在多孔泡沫软垫表面,在去除或更 换引流物时与多孔泡沫软垫一起离开机体。密封薄膜的封闭使作为引流动力的负压得以维 持,同时也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有效地防止了污染和交叉感染。由于负压经过做为中介 的柔软多孔泡沫软垫均匀分布于被引流区的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单根引流管负压引流时 可能发生的脏器或组织被吸出或受压而致的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 术》第2版P3-P4,裘华德宋九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与现有的普通换药治疗相比,VSD技术能将被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非常 及时地清除,被引流区内可达到"零积聚"状态,创面能够很快地获得清洁的环境,大大降低 机体对毒素的重吸收;即使有较大的腔隙存在,腔隙也将因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縮小,对浅表创面而言,密封薄膜和多孔泡沫软垫也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性的湿润状态;作用于创面 软组织上的负压剌激,有利于局部微环境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加速了创面中肉芽组 织的新生,縮短创面愈合时间;在VSD治疗的3-7天内均不需要再换药,降低了医护人员工 作量,减少了患者痛苦,降低了综合医疗费用。 在我国VSD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创伤科、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领域。 但是现有的VSD技术在体表创面引流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在临床实
际使用中,①、负压通过弓I流管传导入多孔泡沫软垫内,多孔泡沫软垫内的每个孔泡都是有
破孔的,各个孔泡之间通过各个破孔而相互贯通,因此当负压发生作用时,多孔泡沫软垫被
密封薄膜外的大气压挤压,于是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或相互贯通的孔泡被压扁,甚至完
全压实,使孔隙或孔泡之间的负压传导串通效率下降,甚至使负压传导功能在孔泡之间完
全丧失。②、多孔泡沫软垫的弹性在负压作用被下压扁,使多孔泡沫软垫的弹性丧失,从而
使多孔泡沫软垫维持真空环境的弹性结构丧失。以上原因容易造成被引流物凝结导致堵塞
引流管的情况增多,从而严重影响引流效果,延长创面的愈合时间。 因此,对现有的VSD技术在体表创面组织愈合中的使用进行改进已成为非常迫切 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负压封闭引流中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或 孔泡之间的串通结构被丧失等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 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
结构,它包括带侧孔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的下方固定有支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柱上有毛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柱为中空管,支柱上有小开孔,支柱与引流管相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管为一根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管为平行放置的二至五根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管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 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管(2)或为"井"字型结构,或为"十"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体表组织负压封闭引流系统具有如下优点①、支柱使多孔泡沫软垫
在体表组织创面与密封薄膜之间起立撑的作用,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
泡均保持正常状态或发生较小变形,使体表组织创面内的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组织碎片
以及脓液等液化物质能顺利通过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引流至引流管内,减少了由于引流
物堵管造成引流失败的可能。②、支柱的支撑作用使多孔泡沫软垫维持真空环境的弹性结
构保持正常状态或仅发生较小的变形,减少了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多孔泡沫软垫与体表创面
形成紧密的接触,使多孔泡沫软垫与体表创面细胞生长的部分形成不必要的粘连的可能
性,有利于体表组织创面肉芽的生长,减少了体表组织创面愈合的时间。③、一体结构的引
流管,使立柱对引流管形成强支撑,在负压作用下,引流管的孔径变形较小,引流管能保持
良好的刚性引流效果。
图1为现有的体表组织负压封闭引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多孔泡沫软垫组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平行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俯视图。 图5为"十"字型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俯视图。 图6为"井"字型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俯视图。 图7为正常状态下,现有的引流管与多孔泡沫软垫组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正常 高度)。 图8为图7在负压状态下,引流管与多孔泡沫软垫组合使用的变形图(高度大幅 降低)。 图9为图7在负压状态下,增加支柱的引流管与多孔泡沫软垫组合使用的变形图 (高度降低较小)。 图中1.多孔泡沫软垫,2.带侧孔的引流管,3.密封薄膜,4.接头,5.引流容器, 6.负压源,7.支柱,8.毛剌,9.小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中 的虚线部分为不可见部分)。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它包括带侧 孔的引流管2,在引流管2的下方固定有支柱7,支柱7上有毛剌8(可将引流管、支柱与多 孔泡沫软垫之间固定为一个整体)。支柱7为中空管,支柱7上有小开孔9,支柱7与引流 管2相通(如图2所示),这种支柱的底端是封闭的。与实心的支柱相比,这种结构的支柱 有辅助引流的作用。 引流管2为一根管(适用于小面积创面使用)。引流管2为平行放置的二至五根 管(如图3、图4所示,一般常用的为二根管,面积较大的使用三根及三根以上的引流管), 适用于规则创面使用。 引流管2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如图5、图6所示)。 引流管2或为"井"字型,或为"十"字型,或为"米"字型,或为"工"字型,或为其它交叉结 构。这种结构增加了引流管的出口方向,同时增加了引流管的根数,更方便引流,并使负压 的分布更加的均衡。 同时,由于使用本结构的引流管,只能置于多孔泡沫软垫的上方,相当于间接增加 了多孔泡沫软垫的厚度,可减少引流管对新生体表创面组织肉芽压迫性坏死的情况发生。 在负压引流时,支柱使多孔泡沫软垫在体表组织创面与密封薄膜之间起立撑的作 用,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均保持正常状态或仅发生较小的变形,使 体表组织创面内 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脓液等液化物质能顺利通过孔隙 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引流至引流管内,减少了由于引流物堵管造成引流失败的可能。同时支柱也使引流管的孔径仅发生较小变形,引流管能保持良好的刚性引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
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若干的改变或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它包括带侧孔的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2)的下方固定有支柱(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支柱(7)上有毛剌(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柱(7)为中空管,支柱(2)上有小开孔(9),支柱(7)与引流管(2)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流管(2)为一根管。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流管(2)为平行放置的二至五根管。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流管(2)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流管(2)或为"井"字型结构,或为"十"字型结构。
专利摘要负压封闭引流中引流管及支柱布置结构,它包括带侧孔的引流管(2),在引流管(2)的下方固定有支柱(7)。所述的支柱(7)上有毛刺(8)。它克服了现有的引流系统中多孔泡沫软垫的孔隙或孔泡容易被压扁或压实,使孔隙或孔泡之间的负压传导串通效率下降,甚至使负压传导功能在孔泡之间完全丧失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使多孔泡沫软垫内的孔隙和相互贯通的孔泡均保持正常状态或仅发生微小的变形,减少了由于引流物堵管造成引流失败的可能。有利于体表组织创面肉芽的生长,减少了体表组织创面愈合的时间。
文档编号A61M39/10GK201519361SQ20092022822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宋九宏 申请人:宋九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