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0439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带侧孔的细硅胶管、透明无菌防水贴膜以及负压源,其中细硅胶管与负压源连通,上述侧孔包埋在VSD敷料中。采用本装置,在保证最佳引流效果的同时,三棱柱形VSD敷料使伤口拉拢,为伤口对合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瘢痕形成,伤口愈合后瘢痕很小,美观程度高;且可按切口长短修剪长度,三棱柱之间软管部分可随意变换角度,适用于弧形、曲线形、折线形等伤口,具有应用灵活、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降低医药费用等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
目.0
【背景技术】
[0002]创伤后或外科手术后,经常遇到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很多伤口有时很复杂,不但深,而且渗出量多,愈合时间较长。另外,由于伤口周围皮肤常浸泡于渗出液中,使伤口周围健康皮肤水肿、溃烂。如果没有有效的引流和外力拉拢,这种伤口即便经过很长时间后愈合,内部也将由许多瘢痕充填,极大地影响美观。
[0003]目前临床应用的封闭负压引流,即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中的VSD敷料部分大多为一片长方形的VSD敷料,覆盖于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表面,或填充于缺损创面内,再用生物半透膜覆盖于表面对其封闭,然后通过把连接VSD敷料的引流管接通负压,弓丨流创面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促进创面的愈合。
[0004]由于目前常用的VSD敷料部分多为一片长方形敷料,比较适用于表面较平坦、深浅较规则的表浅创面。对于深部创面,这种形状的VSD敷料不易充分接触创面,引流效果欠佳。例如基本外科腹部手术后,常出现切口裂开、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在应用VSD负压引流时还需人工制作短纱布条若干,一端置入伤口深部,另一端留于伤口外面,其上再覆盖VSD敷料,利用虹吸原理,通过VSD敷料和置于其下的纱布条将深处坏死组织、渗出液引流,引流效果不理想,伤口愈合经历时间长(常需数月),且伤口愈合后被大量瘢痕组织填充,严重影响美观。
[0005]另外,目前VSD引流装置费用较贵,VSD材料修剪后,剪掉的部分不能利用,若为较深、较长的伤口,则需要一次使用多个VSD装置拼凑,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对传统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进行了创新性改进,提供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
[0007]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带侧孔的细硅胶管、透明无菌防水贴膜以及负压源,其中细硅胶管与负压源连通,上述侧孔包埋在VSD敷料中。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09](I)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非常适用于长条形及梭形的较深伤口,在保证最佳引流效果的同时,三棱柱形VSD敷料使伤口拉拢,为伤口对合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瘢痕形成,伤口愈合后瘢痕很小,对美观影响小。
[0010](2)采用分段设计,三棱柱之间软管部分可随意变换角度,适用于诸如弧形、曲线形、折线形等不同形状的伤口,应用灵活。
[0011 ] (3)采用三棱柱形VSD敷料设计,适应临床常见的切口形状,引流有效、充分、均匀;且根据其作用机制,接负压后越靠近上方越均匀递增的作用力,适应伤口愈合规律,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外力作用,极大地减小伤口内张力。
[0012](4)随着伤口逐渐由底部愈合,伤口逐渐变浅,此三棱柱形VSD敷料置于伤口中的部分始终保持作用机制不变,适用于伤口愈合的始终,且适用于同一伤口深浅不一的情况。
[0013](5)可按切口长短修剪长度,剪裁方便,省时省力,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0016]图3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应用于弯曲伤口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I 多段VSD敷料 2 细硅胶管
[0019]3 无菌防水贴膜 4 负压源
[0020]C 伤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1、带侧孔的细硅胶管
2、透明无菌防水贴膜3以及负压源4,其中细硅胶管2与负压源4连通,上述侧孔包埋在VSD敷料I中。
[0023 ]所述VSD敷料为分段横截面为三棱柱形的VSD敷料。VSD敷料一般使用医用泡沫,其成分为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呈白色海绵样,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具有可塑性好、抗张力强、透过性好、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0024]使用时,先将伤口C周围皮肤用络合碘消毒一定范围,伤口内部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蘸干,为方便贴膜粘附,最好将伤口周围皮肤上遗留的络合碘也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蘸干。根据伤口所需长度修剪分段三棱柱形VSD敷料I,将其按伤口形状置入伤口 C内,其表面可高于伤口表面。按伤口形状将透明无菌防水贴膜3修剪成一个或数个长条形,完全覆盖伤口 C及VSD敷料I,贴附于伤口周围健康皮肤上,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最后将细硅胶管2的另一头接负压,调整负压大小,实现伤口负压引流。
[0025]三棱柱形VSD敷料I置于伤口内接负压后效果如图2所示。创伤后或外科手术后,经常遇到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这种伤口有时很复杂,甚至可与腹腔相通。这种伤口不但深,且渗出量多,不但极大地增加病人痛苦,增加换药时间,增大每日换药工作量。伤口周围皮肤常浸泡于渗出液中,使伤口周围健康皮肤水肿、溃烂。且这种伤口经常迀延不愈,底部钝圆,上端宽大,如图2中(A)所示为“接负压前”的状态。
[0026]如果没有有效的引流和外力拉拢,这种伤口即便经过很长时间愈合,内部将由许多瘢痕充填,极大地影响美观。使用三棱柱形VSD敷料接负压引流后,不但充分有效、均匀地将渗出液、坏死物质等引流出体外,同时起到促进血流增长、促进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从而加速伤口愈合。除此之外,三棱柱形VSD敷料置入伤口接负压后,可直接将伤口拉拢。其作用机制为敷料接负压后,敷料内每一单位面积压强相等,越靠近伤口顶端(即敷料顶端),受力面积(即敷料面积)越大,从而作用力也越大,且这种作用力的增大为均匀增长。
[0027]“接负压后”的效果如图2中(B)所示,越靠近伤□表面,伤□敞开程度越大,负压作用力也均匀增大,其结果是伤口两侧壁随接负压的敷料均匀被拉拢,不会出现表面被拉拢但底部未拉拢而出现“死腔”,也不会出现底部被拉拢而表面拉拢效果不好的情况,这很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随着伤口由底部逐渐长入新鲜肉芽组织,伤口会逐渐变浅,但仍保持底部较窄,上端宽大的这种形状,此时三棱柱形VSD敷料也随之上移,仅敷料更多部分留置高于伤口,其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不变,即三棱柱形VSD伤口敷料适用于伤口愈合的始终。伤口愈合后几乎不形成瘢痕,效果极佳。如图2中(C)所示,即为“伤口愈合后”的状态。
[0028]使用时,如图3所示,根据伤口长短需要,只需修剪分段三棱柱形VSD敷料长度,使用非常方便、经济,不像现有的薄片状VSD敷料,需修剪不同形状或为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同时使用多片敷料。在临床上无论由于创伤、手术后等原因,长条形及梭形的较深伤口很常见。有时伤口不为直线,而是弯曲的曲线或折线。因此,如图3所示的分段形的设计,使敷料应用于不同形状的伤口更加灵活,不但适用于直线形伤口,同时适用于曲线形、折线形或不规则形等伤口,即便同一伤口深浅不一,由于置于伤口内部分的三棱柱形敷料作用原理不变,对于同一伤口深浅不一的情况也同样适用,效果良好。
[0029]通过多例志愿者试验,本装置应用于复杂、较深、迀延不愈的伤口,观察效果极佳,伤口愈合迅速,通过数据比对,比现有方法加快若干倍,伤口愈合后几乎不留瘢痕,极为美观。通过本装置进行负压治疗时,负压能将创面的渗出物及时的吸引掉,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降低医药费用等特点。
[0030]实际上,上述实施例仅为较佳实施例,该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也可设计为具有其他类似的形式,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实施的,故关于其他的详细设置方式,恕不再赘述。
【主权项】
1.一种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带侧孔的细硅胶管、透明无菌防水贴膜以及负压源,其中细硅胶管与负压源连通,上述侧孔包埋在VSD敷料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三棱柱形封闭创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引流瓶,负压引流瓶连接包埋在VSD敷料中的带侧孔的细硅胶管。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5698864SQ20162040763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6日
【发明人】孟湉
【申请人】孟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