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58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烧伤或创伤后很容易出现软组织创伤、撕脱、缺损,严重者还将出现体表感染,对于这类病例,常规换药方式费时、费力,不仅病人痛苦大,医护人员工作量大,而且还有增加或加重感染的可能。所以,这类创面一直是外科处理的难题。自1992年德国Fleischmarm 博士首创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以来,VSD已得到医学界公认。近年来,国内医疗界已经将VSD成功应用于临床。随着产品在临床上的深入使用,临床专家和研究者发现并总结了当前(VSD)产品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目前普遍使用的负压封闭引流管装置大多采用两条引流管,这两条引流管分别位于多孔泡沫软垫宽度方向的1/3、2/3处,这种方式导致两条引流管之间的负压吸引力大于其边缘的吸引力,造成整个泡沫软垫内的吸引力分布不均勻,进而使得创面恢复速度不一致,最终使疗效达不到最佳;第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依靠引流管与半透性薄膜的结合来达到密封效果,临床使用反映这种结构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存在密封死角,容易引发漏气。因此,现阶段使用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才能将其效果完全发挥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产品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解决产品的密封问题,并提高其医疗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包括引流管、多孔泡沫软垫、冲洗连接管和半透性薄膜;所述多孔泡沫软垫为矩形体,半透性薄膜敷贴于多孔泡沫软垫的上表面并向其四周延伸,引流管和冲洗连接管均有一端穿过多孔泡沫软垫的侧面而置于其内部,且引流管和冲洗连接管位于多孔泡沫软垫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侧孔,所述引流管位于多孔泡沫软垫外部的一端设置还有与所述半透性薄膜敷贴连接的密封件。准确地说,所述引流管的数量为2根,且两根引流管分别垂直地穿过多孔泡沫软垫的同一个侧面,而冲洗连接管则垂直地穿过引流管伸入多孔泡沫软垫的相对侧面。为了保证负压的均勻分布,所述冲洗连接管位于两根引流管之间,其与两根引流管之间的距离相等,而平行于引流管的多孔泡沫软垫的侧壁和与之最近的引流管之间的距离为两根引流管之间的距离的1/2。通过控制引流管和冲洗连接管在多孔泡沫软垫内的位置,使来自负压源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均勻分布到创面,实现多创面渗液的全方位引流。所述密封件为球面结构。所述多孔泡沫软垫由医用泡沫或医用海绵制成。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机理通过多孔泡沫软垫将引流管的引流作用延伸到创面的各个部位,从而克服了传统引流管引流范围仅局限在引流管周边的缺陷,实现创面的全方位引流;通过半透性薄膜与密封件之间的封闭来保证创面与外界的充分隔离,从而在负压源的作用下实现真空负压引流,持续高负压吸引彻底清除创面渗液,封闭死腔,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半透性薄膜与密封件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密封性能,并能防水隔菌,避免了交叉感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使临床负压封闭引流操作更加简便,更有利于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及应用;2.本实用新型由于精心设置了引流管的位置,因而实现了负压吸引力的均勻分布,使创面恢复速度达到一致,一般患者负压封闭引流可保持7 10天,不需更换敷料,减轻了频繁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能达到节约资源和费用的目的;3.本实用新型将引流管与冲洗连接管设置为对立的方向,能有效的避免冲洗时引起二次感染;4.本实用新型将半透性薄膜与密封件进行的封闭结合,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避免了半透性薄膜直接敷贴于引流管上时产生的漏气死角,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 密封性能好,而且防水隔菌,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5.本实用新型由于密闭性能好,能持续进行高负压吸引,从而彻底清除创面渗液, 促进了创面肉芽生长,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了医疗效果,减少了医疗费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对应名称1-引流管,2-多孔泡沫软垫,3-冲洗连接管,4-密封件, 5-半透性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主要包括引流管1、多孔泡沫软垫2、冲洗连接管3,以及半透性薄膜5四部分。其中,多孔泡沫软垫2是由医用泡沫或者医用海绵制成,既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质量,又符合医疗行业的规定。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能到达引流区的每一点,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引流,有效的克服了传统引流管引流范围仅局限在引流管周边的缺陷,其原因是改变了传统引流管在多孔泡沫软垫中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的数量优选为2根,其具体设置方式如下两条引流管1相互平行,并从多孔泡沫软垫2的宽边所在的一个侧面垂直伸入多孔泡沫软垫2内部,且伸入点为多孔泡沫软垫2的1/4宽边和3/4宽边处;为了保证顺利实现引流,引流管 1位于多孔泡沫软垫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均勻分布的侧孔。一旦创面渗液,该渗液将通过多孔泡沫软垫2自身的小孔以及引流管1上的侧孔进入引流管1,进而被导入引流容器中,从而防止渗液积留于创面之上,造成交叉感染。[0024]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频繁的更换,不会发生二次感染,主要在于还设有冲洗连接管 3。在需要冲洗时,冲洗连接管3直接连通装有0.9%生理盐水的输液瓶。具体地说,冲洗连接管3的一端与上述输液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多孔泡沫软垫2的一个侧面,该侧面与引流管1所穿过的侧面相对;冲洗连接管3穿过多孔泡沫软垫2的一端处于两根引流管1的中间位置,在该段冲洗连接管3上也设有侧孔。冲洗时,生理盐水经过这些侧孔进入多孔泡沫软垫2,并渗透至创面的每一点,从而达到均勻清洗创面的效果。在引流管1位于多孔泡沫软垫2外部的一端设有密封件4,该密封件4为球面结构。由于密封件4的平面面积比引流管1截面面积更大,因此其与半透性薄膜5密封贴合时的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性更好,有效地防止了细菌的入侵。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是首先对创面进行彻底清洗,并按照需要修复创面的大小和形状将半透性薄膜5进行裁剪,接着将多孔泡沫软垫2置在创面上并与整个创面充分接触;然后将密封件4的内表面与皮肤充分接触并敷贴,再用半透性薄膜5将冲洗连接管3位于多孔泡沫软垫2外部的一部分、整个多孔泡沫软垫2和周围正常皮肤一起覆盖密封;接着将半透性薄膜5敷贴于密封件4上,使之与密封件4密封结合,从而使半透性薄膜 5内部形成负压引流状态;最后将冲洗连接管3与连有0. 9%生理盐水的输液器连接。在进行冲洗时,不需要破坏原有半透性薄膜5,不仅有效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而且操作也很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间断灌注冲洗与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的方式对创面进行全面的清洗。冲洗过程中,较大的、质地不太硬的块状引出物在负压作用下会被分割和塑性形成颗粒状,经过多孔泡沫软垫2自身的小孔和引流管1上的侧孔进入到引流管1,然后被迅速吸入到引流容器内;而可能堵塞引流管1的大块引出物则被多孔泡沫软垫2阻挡,只能附着在多孔泡沫软垫2的表面,在更换本实用新型时,随多孔泡沫软垫2 —起离开皮肤。这样既防止了负压引流封闭过程中阻塞管腔的现象,又避免了阻管后冲洗不方便、易引起逆行感染或交叉感染的缺陷,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包括引流管(1)、多孔泡沫软垫( 、冲洗连接管(3)和半透性薄膜(5);所述多孔泡沫软垫( 为矩形体,半透性薄膜敷贴于多孔泡沫软垫O)的上表面并向其四周延伸,引流管(1)和冲洗连接管(3)均有一端穿过多孔泡沫软垫O)的侧面而置于其内部,且引流管(1)和冲洗连接管C3)位于多孔泡沫软垫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位于多孔泡沫软垫( 外部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半透性薄膜( 敷贴连接的密封件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的数量为2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根引流管(1)分别垂直地穿过多孔泡沫软垫O)的同一个侧面,而冲洗连接管则垂直地穿过引流管伸入多孔泡沫软垫的相对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连接管 ⑶位于两根引流管之间,其与两根引流管之间的距离相等,而平行于引流管⑴的多孔泡沫软垫⑵的侧壁和与之最近的引流管⑴之间的距离为两根引流管之间的距离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为球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泡沫软垫O)由医用泡沫或医用海绵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属于医疗设备,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品的密封、负压在创面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该负压封闭引流管路系统,包括引流管、多孔泡沫软垫、冲洗连接管和半透性薄膜;所述多孔泡沫软垫为矩形体,半透性薄膜敷贴于多孔泡沫软垫的上表面并向其四周延伸,引流管和冲洗连接管均有一端穿过多孔泡沫软垫的侧面而置于其内部,且引流管和冲洗连接管位于多孔泡沫软垫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侧孔,另外,所述引流管位于多孔泡沫软垫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半透性薄膜敷贴的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便,密封性能好;而且减轻了频繁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资源和费用。
文档编号A61M3/02GK202015414SQ20112008980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琨 申请人:成都吉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