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9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脏监测仪器,尤其是涉及应用到心脏监测仪器中的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特别是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成了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世界卫生 组织2006年4月统计公布在世界上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中,心血管疾病均占 第一位。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200万,占各种疾病死亡总人数的1/4。鉴于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致命性及其患者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提高预防和监 测该疾病的手段势在必行,防治该类疾病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卫生组织的研究重点,而 临床医学也表明,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心电信号检测便是发现心脏病的最直接手 段。现有的心电监测诊断设备主要包括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24小时动态心电记录仪 (HOLTER)等。心电图机属于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的常规诊断工具,在医疗机构的心血管内科、夕卜 科、门诊等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只能在病人就诊时给予检测、诊断;心电监护仪作为心脏电 信号的监护工具,主要用于心血管病患者术中、术后及重症监护,并不常作为诊断的常用工 具。由于心血管疾病或事件具有“一过性、突发性、非频发、不易捕捉、难以确诊”的特点, 事件的出现常常是偶发的,常规心电图检查等短程分析方法不易发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上述仪器虽然在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监测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但对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心律失 常、心肌缺血、偶发/ 一过性心悸、胸痛的确诊等尚不完全适用。因此,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往 往需要长期的监测以明确诊断,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延长心电图记录时间并加以 分析以期捕捉到异常心电信息。由于常规心电图对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确诊存 在的缺憾,1949年美国人Holter首创了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事件记录仪可连续 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 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 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但其监测在人体活动中易造成心电信号的漂移,易受到活 动的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可以有效的消 除人体在活动当中造成的心电信号的漂移,不易受人体在活动当中的干扰,可明显提高自 觉症状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确诊率,可用于Holter的监护,遥测监护及 运动监护等监测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8]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该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设有N个导联扣,N为自然数, N ^ 3,导联扣的输入线与人体导联电极相连,与人体第十电极相连的导联扣的输出线与其 它导联扣的数字地线相连,其余导联扣的输出线连接到导联线接口座上,导联线接口座与 监测设备的MCU相连。进一步,与人体第十电极相连的导联扣中不设置电路,其余导联扣中均设置有放 大电路、滤波电路与A/D转换电路。进一步,除与人体第十电极相连的导联扣外,其余导联扣的输出线分别为电源线、 地线、时钟线与数据线。进一步,所述导联扣为三个。进一步,所述导联扣为十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至少三个导联扣,可应用于Holter的监护,遥测监护及运动监护 等监测设备,导联扣的输入线与人体导联电极相连,输出线通过导联线接口座连接到监测 设备上,监测设备给导联扣供电及对导联扣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控制处理。本实用新型解决 了现有技术中在人体活动中易造成心电信号的漂移,易受到活动的干扰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的应用可消除人体在活动当中造成的心电信号的漂移,不易受人体在活动当中的干扰, 可明显提高自觉症状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确诊率。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单导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的结构框图;图3是十二导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的结构框图;图4是人体导联电极的分布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设有N个导联扣,N为自然数,N > 3,人体导 联电极与导联扣连接,人体导联电极的分布位置如图4所示,与人体第十电极I相连的导 联扣不带电路,除不带电路的导联扣外,每个导联扣的输出线均为电源线(VCC),数字地线 (DGND),时钟线(SCL),数据线(SDA),除不带电路的导联扣外,其余导联扣的输出线通过导 联线接口座分别连接到监测设备上的VCC、DGND, SCL、SDA,监测设备通过VCC和DGND给导 联扣供电,监测设备的MCU控制每个导联扣进行信号的放大、滤波及A/D转换。不带电路的 导联扣直接连接到其它导联扣的DGND上,提供参考点。该导联线不管取N等于几,其中都有一个导联扣中不包含PCB板,即不带电路,该 导联扣固定在人体第十电极处I处,提供参考点。其余的导联扣中都包含一个PCB电路板,该PCB电路板上设有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及A/D转换电路,将从人体导联电极处采集到的心 电信号经放大、滤波和A/D转换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图4为人体导联电极的分布位置图,如图4所示,人体导联电极共十个第一电极 A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第二电极B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第三电极C在第二电极 B于第四电极D之间,第四电极D在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第五电极E在左腋前线处,与第四 电极D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六电极F位于左腋中线处,与第四电极D和第五电极E处于同 一水平高度,第七电极G位于左锁骨下窝中1/3处,第八电极H位于左腋前线肋缘,第九电 极J在右锁骨下窝中1/3处,第十电极I置于右腋前线第五肋处。实施例1 图2所示为单导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的结构框图,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包括导联 扣1、导联扣2与导联扣3,导联扣1与导联扣2的输出线分别为VCC、DGND、SCL、SDA ;在使 用时,将人体导联电极的第九电极J和第七电极G分别连接到导联扣1及导联扣2上,第十 电极I连接到导联扣3上,导联扣3与导联扣1、导联扣2的DGND相连,导联扣1、导联扣2 通过导联线接口座分别连接到监测设备上,监测设备上的MCU通过导联线接口座与导联线 相连,监测设备上的VCC、DGND, SCL、SDA和导联扣1、导联扣2中的VCC、DGND, SCL、SDA相 连,通过VCC和DGND给导联扣供电,监测设备上的MCU通过IIC (Inter IC BUS)总线,即通 过SCL和SDA分别控制导联扣1与导联扣2将从人体导联电极处采集到的心电信号经放大、 滤波和A/D转换,MCU根据监测设备的不同可将采集的心电数据进行存储、发送、分析等操 作。实施例2 如图3所示,该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包括十个导联扣,该十个导联扣分别与人体 的十个导联电极相连,其中一个导联扣与第十电极I相连,其余九个导联扣的输出线VCC、 DGND、SCL、SDA,通过导联线接口座分别与监测设备的VCC、DGND、SCL、SDA连接,监测设备通 过VCC和DGND给导联扣供电,监测设备上的MCU通过SCL和SDA分别控制每个导联扣进行 心电信号的放大、滤波及A/D转换。与人体第十电极I相连的导联扣的输出线与其它导联 扣的数字地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到18导联,或更多的导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受导联多少 的限制。导联扣中A/D转换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以IIC总线为例,也可将当前的IIC总线换 为单总线(I-WIRE BUS)、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及 Microwire/PLUS 等, 更换为其它总线时导联扣的控制线也会相应的增加和减少。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其特征在于该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设有N个导联扣,N为自然数,N≥3,导联扣的输入线与人体导联电极相连,与人体第十电极相连的导联扣的输出线与其它导联扣的数字地线相连,其余导联扣的输出线连接到导联线接口座上,导联线接口座与监测设备的MCU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其特征在于与人体第十电极相 连的导联扣中不设置电路,其余导联扣中均设置有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与A/D转换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其特征在于除与人体第十 电极相连的导联扣外,其余导联扣的输出线分别为电源线、地线、时钟线与数据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扣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扣为十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该有源数字心电导联线设有N个导联扣,N为自然数,N≥3,导联扣的输入线与人体导联电极相连,与人体第十电极相连的导联扣的输出线与其它导联扣的数字地线相连,其余导联扣的输出线连接到导联线接口座上,导联线接口座与监测设备的MCU相连;与人体第十电极相连的导联扣中不设置电路,其余导联扣中均设置有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与A/D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人体活动中易造成心电信号的漂移,易受到活动的干扰的问题,可消除人体在活动当中造成的心电信号的漂移,不易受人体在活动当中的干扰,可明显提高自觉症状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确诊率。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01564474SQ2009202983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夏振宏, 曾艳芳, 杨峰, 郑伟, 陈广元 申请人: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