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77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会由尿或粪便弄脏皮肤的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周知在穿用的尿布的内侧具有用于防止尿和粪便混合的结构的尿 布。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29631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中, 形成用于防止尿和粪便混合的分隔部的无纺布片位于尿布的下裆区域,该无纺布片的两侧 边部分固定在尿布内表面。无纺布片还具有在尿布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前端边部和后端边 部,这两个端边部在把尿布的宽度二等分的中心线上一体化。在分隔部的前方和后方形成 分别收纳尿的粪便的排泄物收纳部。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296314号公报
在现有例的该尿布中,在穿用者呈落座姿势时,分隔部倒下重叠在覆盖吸收性的 芯材的透液性内表面片上,进入分隔部后方的排泄物收纳部的粪便容易越过该分隔部而向 前方流出,有时会由粪便弄脏外生殖器。另外,当穿用者的两腿间隔变窄地移动、处于下裆 区域的芯材在宽度方向弯曲而接近皮肤时,排泄物收纳部的内部容积变小,有时还会由未 完全进入排泄物收纳部的粪便弄脏皮肤。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中,以对现有技术的尿布进行改进为课题,以便即使在尿布穿用者 的姿势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时分隔部也能发挥其功能。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对象是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其具有相互正交的前后 方向、横向和上下方向,在下裆区域的前方形成前腰围区域,在上述下裆区域的后方形成后 腰围区域,上述下裆区域包含在透液性内表面片和不透液性外表面片之间夹装有体液吸收 性的芯材的体液吸收部,在上述前后方向弯曲而向下凸出,在上述下裆区域中还形成可分 离尿和粪便的分隔部。
在该短裤型尿布中,作为本发明的特征之处,如以下所示。以夹装在上述尿布的 穿用者的皮肤和上述内表面片之间的方式在上述内表面片上接合有最内侧片部件,上述最 内侧片部件和上述内表面片在能够上述上下方向离开的部位形成排泄物收纳部,在上述最 内侧片部件中包括尿可进入上述排泄物收纳部的前部开口和粪便可进入的后部开口。上述 最内侧片部件,在上述前后方向上在上述前部开口和上述后部开口之间延伸的部分,在上 述前后方向相互相向地弯折,同时在把上述尿布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尺寸二等分而向上述前 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以直接方式以及间接方式中的任意方式相互接合,在上述前部开口 和上述后部开口之间向上述下裆区域下垂,该下垂的下端部与上述内表面片接合,从而形 成上述分隔部。在上述分隔部安装有抑制上述最内侧片部件的上述分隔部的变形的片状部 件,该片状部件安装在上述中心线上,在上述前后方向具有1 IOmm的厚度,在上述横向 具有10 70mm的宽度,在上述上下方向具有相当于上述分隔部的上述上下方向的尺寸的30 100%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片状部件基于JIS K6400-2的第6节所规定的 硬度测定方法的D法的硬度是40 130N。
在本发明的一个理想实施方式中,上述片状部件在上述前后方向,在上述分隔部 的前侧、后侧以及上述最内侧片部件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安装在上述分隔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中,因为在形成分离尿和粪便以防止它们混合的 分隔部的最内侧片部件上,在将其横向尺寸二等分的中心线上安装具有1 IOmm厚度、 10 17mm宽度、分隔部高度的30 100%的高度的片部件,抑制分隔部的变形,所以,即使 尿布穿用者的姿势有各种各样变化,分隔部也难以弯折,可保持作为分隔部的功能。该分隔 部由于还可抑制体液吸收性的芯材向接近皮肤的方向弯折,所以,可防止因芯材弯折而造 成排泄物收纳部的容积减小。


图1是短裤型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表示短裤型尿布的分解、伸展状态的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向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短裤型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与图6同样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短裤型尿布;2内表面片;3外表面片;4芯材;6下裆区域;6a最下部;7前腰围 区域;8后腰围区域;10皮肤覆盖部;12腿围开口 ;20最内侧片部件;20a分隔部;31排泄 物收纳部;33前部开口 ;34后部开口 ;35下端部;45体液吸收部;81片状部件(变形抑制 片);120最内侧片部件;A前后方向;B横向;C上下方向;K分隔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L高 度;M宽度;N厚度;P-P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如以下所示。
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1的、其处于穿用状态时的局部剖切立 体图,用相互正交的双头箭头A、B、C表示尿布1的前后方向、横向和上下方向。尿布1具 有包括透液性的内表面片2、不透液性的外表面片3和体液吸收性芯材4地形成为短裤形 状的皮肤覆盖部10。皮肤覆盖部10具有下裆区域6、形成于下裆区域6前方的前腰围区域 7、形成于下裆区域6后方的后腰围区域8,前后腰围区域7、8的侧边部7a、8a相互以合掌 状重叠,在向图的上下方向间歇排列的接合区域9中相互熔接,形成腰围开口 11和一对腿 围开口 12。在腰围开口 11的周边部11a,在内外表面片2、3之间向腰围方向延伸的多条腰 围弹性部件14a以伸长状态与内外表面片2、3的至少一方接合。另外,在腿围开口 12的周 边部13,在向腿围方向延伸的多条腿围弹性部件14b以伸长状态在内外表面片2、3之间与 这些片2、3中的至少一方接合。腿围弹性部件14b和内外表面片2、3这三者形成顺沿于腿围的环状的弹性区域41。尿布1中的至少下裆区域6包括通过在内表面片2和外表面片3 之间夹装芯材4而形成的体液吸收部45,在前后方向A弯曲成向下方凸出,具有最下部6a。
图2是在接合区域9中剥离图1的前后腰围区域7、8、使尿布1的整体处于在前后 方向A和横向B展开的状态的展开尿布Ia的局部剖切俯视图,在图中表示该展开尿布Ia 的内表面侧。在展开尿布Ia中,图1的皮肤覆盖部10呈现为砂漏形的尿布基体10a。图1 中的腰围开口 11的周边部Ila呈现为尿布基体IOa的前端边部7b和后端边部8b,腿围开 口 12的周边部13呈现为尿布基体IOa的下裆区域侧边部13b。下裆区域侧边部13b向着 在横向B 二等分尿布基体IOa的前后方向中心线P-P弯曲成凸状,而前后腰围区域7、8的 侧边部7a、8a分别与前后方向中心线P_P大体平行地向前后方向A延伸。芯材4也是砂漏 形,通过由以软纸为一例的体液的吸收性和扩散性优良的覆盖片4b覆盖粉碎浆料和高吸 水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如而形成。在尿布基体IOa中,在形成其内表面的内表面片2的 下裆区域6中,为形成分隔部20a(参照图幻,安装有由疏水性的无纺布、塑料薄膜或这两者 所构成的复合片等的片材料、更理想的是疏水性且不透液性的无纺布、塑料薄膜或这两者 所构成的复合片等的片材料形成的最内侧片部件20。这样的展开尿布Ia做成关于前后方 向中心线P-P对称。下裆区域6的最下部6a位于把展开尿布Ia的前后方向A的尺寸二等 分的横向中心线Q-Q之上。
最内侧片部件20安装在尿布基体IOa上,以便在穿用尿布1时夹装在内表面片2 和穿用者的皮肤(未图示)之间,具有在尿布基体IOa的下裆区域侧边部1 分别经由热 熔粘接剂M固定的侧边部分23,位于下裆区域6的最下部6a前方并在侧边部分23彼此之 间向横向B延伸的前边部分21,位于下裆区域6的最下部6a后方并在侧边部分23彼此之 间向横向B延伸的后边部分22。图示例的最内侧片部件20当除去侧边部分23和后述图3 所示的下端部35时,处于相对内表面片2可离开的非接合状态,在与内表面片2之间可形 成口袋状的排泄物收纳部31 (参照图幻。在前边部分21和后边部分22,分别通过折回最 内侧片部件20而形成向横向B延伸的套筒21a和22a。这些套筒21a和22a,在各自的内 侧以伸长状态安装有前方弹性部件21b和后方弹性部件22b,形成在下裆区域侧边部1 之 间延伸的前方弹性区域42和后方弹性区域43。这些弹性区域42、43与尿布基体IOa的弹 性区域41交叉。前边部分21和后边部分22距横向中心线Q-Q的距离Hf和Hr大体相同。
在最内侧片部件20的前边部分21,在前后方向中心线P-P上安装变形抑制片部件 81。变形抑制片部件81由海绵、发泡聚氨酯、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乙烯、毛毡、无纺布等形 成,由穿用尿布1时作用的体压而进行变形,但不像最内侧片部件20a那样容易变形,更理 想的是,变形抑制片部件81兼具有变形后快速复原的弹性。在最内侧片部件20的后边部 分22用假想线表示的部位82,在尿布基体Ia接合侧边部7a、8a而成为尿布1时,是变形抑 制片部件81所接合的部位(参照图3、4)。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III-III线与图2的前后方向中心线P-P—致。 在短裤形状的皮肤覆盖部10中,前腰围区域7和后腰围区域8相互在侧边部7a、8a接合。 下裆区域6在前后方向A弯曲成U字形,最下部6a形成该U字形的底部。图2的下裆区域 侧边部1 呈现为形成腿围开口 12的周边部13。最内侧片部件20的前边部分21和后边 部分22经由变形抑制片部件81接合,在图2中在前边部分21和后边部分22之间向前后 方向A延伸的部分36向最下部6a下垂,形成把下裆区域6分隔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的5分隔部20a。变形抑制片部件81在前后方向A具有尺寸N、在上下方向具有高度L,利用粘 接或熔接与最内侧片部件20接合。变形抑制片部件81与后边部分22接合的部位82在图 2中作为部位82用假想线表示。分隔部20a的下垂的下端部35经由粘接剂(未图示)与 下裆区域6的最下部6a接合,具有作为从变形抑制片部件81到最下部6a中的内表面片2 的尺寸的高度K。在最内侧片部件20与内表面片2协同作用形成的排泄物收纳部31中,通 过使最内侧片部件20的前边部分21和内表面片2可相互离开而形成前部开口 33,通过使 最内侧片部件20的后边部分22和内表面片2可相互离开而形成后部开口 34。
图4是图3的IV-IV线向视图,也是从腰围开口 11的上方看图1的短裤型尿布1 的图。变形抑制片部件81在横向B具有宽度M,最内侧片部件20的前边部分21和后边部 分22由变形抑制片部件81向横向B分为两部分,具有可与尿布穿用者(未图示)的右腿 接触的右方部分21κ、2、、和可与左腿接触的左方部分2l、22p右方部分21κ和2 形成横 向的V字形,穿用者的右腿插入这两部分21κ和2 之间。左方部分21和2 也形成横向 的V字形,穿用者的左腿插入这两部分21和2 之间。在皮肤覆盖部10中的腿围开口 12 的周边部13具有如图示的右腿用周边部1 和左腿用周边部13〃各周边部i:3K、i;\划分为 不与最内侧片部件20中的侧边部分23重叠的上方部分15a、和与侧边部分23重叠接合的 下方部分15b(—并参照图幻。在图中,这些上方部分1 和下方部分1 的范围由双头箭 头G和H表示。
穿用这样形成的尿布1时的次序和尿布1的动作如下所示。首先,使皮肤覆盖部 10的前后腰围区域7、8向前后方向A离开,把腰围开口 11如图1、4所示扩展时,由最内侧 片部件20形成的分隔部20a的前边部分21变形为右方部分21κ和左方部分21以变形抑 制片部件81为中央在前后方向A形成V字形,同样后边部分22也变形为右方部分2 和 左方部分2 在前后方向A形成V字形(参照图4)。由这些变形,排泄物收纳部31中的前 部开口 33和后部开口 34自动地大幅开口(参照图3)。另外,右方部分2“和2 在前后 方向A离开的同时,左方部分21和2 在前后方向A离开。接着,尿布穿用者(未图示) 使右腿进入由一对腿围开口 12中的右腿用周边部1 的上方部分15a、分隔部20a的前边 部分21的右方部分21κ和后边部分22的右方部分2 形成的右腿用开口部41κ。接着,使 该右腿进入由右腿用周边部1 的上方部分1 和下方部分1 形成的右腿用的腿围开口 12。进而接着,使左腿进入由左腿用周边部1 中的上方部分15a、分隔部20a的前边部分 21的左方部分21和后边部分22中的左方部分2 形成的左腿用开口部41。进而,使该 左腿进入由左腿用周边部1 的上方部分1 和下方部分1 形成的腿围开口 12。
在穿用后的尿布1中,各个腿围开口 12的周边部13、即右腿用周边部1 和左腿 用周边部1 ,因为可向腿围开口 12各自周向弹性伸长、收缩,分隔部20a的前边部分21和 后边部分22可向横向B弹性伸长、收缩,所以,在右腿的大腿根附近,右腿用周边部1 的 上方部分1 和分隔部20a的右方部分21κ和2 与腿围弹性紧贴,形成防止体液漏泄的 第一次密封件51κ(参照图4)。在第一次密封件51κ的下方,右腿用周边部1 的下方部分 15b和上方部分1 成为一体而形成防止体液漏泄的第二次密封件52κ(参照图4),该第二 次密封件5 起到与现有技术中的短裤型尿布中的腿围的密封件同样的作用。对于左腿也 同样,在左腿的大腿根附近,左腿用周边部1 的上方部分1 和分隔部20a中的左方部分 21和2 与腿围弹性紧贴,形成第一次密封件51。在第一次密封件51的下方,左腿用周边部1 的下方部分1 和上方部分1 形成为一体而形成第二次密封件5\。通过把穿 用的尿布1充分提到身体上,安装了变形抑制片部件81的分隔部20a的横向B的中央部分 在穿用者的外生殖器和肛门之间与皮肤接触。
在处于这样的穿用状态的尿布1中,分隔部20a的部分36把尿布穿用者的大腿部 分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在前方部分,穿用者的外生殖器从前边部分21向前部开口 33露 出,在后方部分,穿用者的肛门从后边部分22向后部开口 34露出,从而尿从前部开口 33切 实进入口袋状的排泄物收纳部31。粪便从后部开口 34切实进入排泄物收纳部31。因此, 在短裤型尿布1中,由分隔部20a可以防止尿与皮肤的接触以及粪便与皮肤的接触。另外, 安装在分隔部20a上的变形抑制片81在穿用者的两腿间隔变窄地动作时,抑制了体液吸收 部45以接近皮肤的方式沿前后方向中心线P-P弯折,可防止排泄物收纳部31的内部容积 变小,或防止体液吸收部45接近排泄物收纳部31的前方开口 33或后方开口 34而堵塞这 些开口 33或34地进行作用。
在要这样弯折体液吸收部45时的形状在图1和后面叙述的图5中由假想线J表 示。图1的体液吸收部45和相当于该体液吸收部45的图5的体液吸收部件122,有时显示 以在箭头E、F所示的方向移动弯折、与皮肤接近的方式朝向箭头G方向的动作,但变形片部 件81可抑制该动作。
变形抑制片部件81还在穿用者从落座姿势变换为站立姿势时,促进在落座姿势 倒向内表面片2上的分隔部20a如图3所示从前方开口 33和后方开口 34之间返回到向内 表面片2下垂的状态,可尽早使分隔部20a发挥原本的功能。另外,如图3所示下垂时的下 端部35与下裆区域6的最下部6a接合的分隔部20a,即使处于其倒下的状态,通过安装刚 性比最内侧片部件20高的变形抑制片部件81,当前边部分21被向前方拉伸,或后边部分 22被向后方拉伸时,在前边部分21和下端部35之间、换言之在后边部分22和下端部35之 间的分隔部20a容易恢复到图3的常态。
这样作用的变形抑制片部件81,在尿布1作为婴幼儿用类型使用时,宽度M为 10 70mm、更理想的是为30 60mm的范围,厚度N为1 10mm、更理想的是为3 7mm的 范围,高度L是分隔部20a的高度K的30 100%、更理想的是为50 80%的范围。该分 隔部20a的高度为20 IOOmm的范围是理想的。在变形抑制片部件81的尺寸脱离这些范 围时,尿布1的穿用感变差,或是抑制分隔部20a或体液吸收部45变形的效果变弱。另外, 变形抑制片部件81为了确保作为提高横向B的分隔部20a的中央部的刚性的变形抑制片 部件81的效果,由基于JIS K 6400-2的第6节所规定的硬度测定方法的D法的硬度处于 40 130N、更理想的是60 90N的范围的片材料形成。当硬度低于40N时,由于变形抑制 片部件81成为过软的部件,所以并不理想,当硬度超过130N时,由于变形抑制片部件81使 分隔部20a局部过硬,所以并不理想。变形抑制片部件81进而是具有弹性复原力是理想的。
在尿布1中,形成分隔部20a的最内侧片部件20的前边部分21形成了前部开口 33中的周边部的一部分。另外,在前后方向A,该前边部分21位于穿用者的外生殖器后方, 定位成可使外生殖器在前部开口 33露出。这样的前边部分21的形状不限于如图示例的向 横向B呈笔直状延伸的方式,也可以弯曲成向横向中心线Q-Q凸出。最内侧片部件20的后 边部分22形成了后部开口 34中的周边部的一部分。另外,在前后方向A,该后边部分22位 于穿用者肛门的前方、定位成可在后部开口 34露出肛门。这样的后边部分22也不限于如图示例的向宽度方向B呈笔直状延伸的方式,也可以弯曲成向横向中心线Q-Q凸出。
另外,在图2的尿布基体IOa的下裆区域6中,由相互重叠的内外表面片2、3在芯 材4的外侧形成侧翼25。该侧翼25,当尿布1处于图1的状态、下裆区域6弯曲成U字形、 弹性区域41收缩时,在横向中心线Q-Q附近、即下裆区域6的最下部6a附近,显示沿芯材 4的侧边部分4c向上方竖起的倾向。另外,在弹性区域41的内表面接合有侧边部分23的 最内侧片部件20,当腰围开口 11大幅开口时,以使侧翼25接近前后方向中心线P-P的方式 向尿布1的横向的内侧拉伸,作为其结果,侧翼25向上方竖起的倾向增强。另外,在前边部 分21和后边部分22弹性收缩时,该倾向进一步增强。具有这样倾向的侧翼25相对穿用者 的腿围从短裤型尿布1的下方紧贴,可有效防止体液从腿围的漏泄。
在本发明中,在内表面片2中,可以使用无纺布或开口塑料薄膜等的透液性片材 料。在外表面片3中,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由塑料薄膜和无纺布构成的复合片等的不透液 性片材料。在芯材4中,可以使用由软纸等的片材料覆盖粉碎浆料或粉碎浆料和高吸水性 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的材料。在最内侧片部件20中,可以使用由无纺布或塑料薄膜等构成 的疏水性的片材料,更理想的是形成为疏水性的不透液性的片材料。最内侧片部件20,其前 边部分21和后边部分22包括处于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21b、22b,可向横向B弹性伸长、收 缩是理想的,而在最内侧片部件20由可向横向B弹性伸长、收缩的弹性片材料形成的情况 下,可以省略弹性部件21b、22b的使用。在此,本发明也可以按前边部分21和后边部分22 不向横向B弹性伸长、收缩的方式进行实施。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短裤型尿布1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对与图 1的短裤型尿布1相同的部位使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即,图5的短裤型尿布1也具有下 裆区域6、前腰围区域7和后腰围区域8,前后腰围区域7、8的侧边部7a、8a以合掌状重叠, 在上下方向C间歇形成的接合区域9相互熔接,形成腰围开口 11和一对腿围开口 12。尿布 1还包括与穿用者(未图示)的皮肤相对的最内侧片部件120、和安装在最内侧片部件120 的外表面120b的体液吸收部件122,通过使这些最内侧片部件120和体液吸收部件122成 为一体而形成短裤形状的皮肤覆盖部10。最内侧片部件120理想的是疏水性,更理想的是 疏水性且不透液性,在位于前腰围区域7和后腰围区域8的部位的内表面以伸长状态接合 弹性片构件52,从而形成为可向腰围方向弹性伸长、收缩。在最内侧片部件120中位于下裆 区域6的部位形成前部开口 33和后部开口 34。前部开口 33具有周边部33b,处在横向中 心线Q-Q前方,位于可露出穿用者的外生殖器的位置。另外,后部开口 34具有周边部34b, 处在横向中心线Q-Q后方,位于可露出穿用者的肛门的位置。在图5中还表示夹装在最内 侧片部件120中的周边部33b的下方部分33c和周边部34b的下方部分3 之间、接合这 两个部分33c、3k的变形抑制片部件81 ( 一并参照图6)。假想线J表示体液吸收部件122 在下裆区域6中向箭头E、F方向移动并弯折、要以接近皮肤的方式朝向箭头G方向时的形 状。变形抑制片81发挥抑制此时的体液吸收部122的动作地进行作用。
体液吸收部件122具有通过在透液性内表面片2和不透液性外表面片3之间夹装 体液吸收性的芯材4而形成的体液吸收部45,这些内外表面片2、3在从芯材4的周边延伸 的部分重叠并相互接合,同时,以把前部开口 33和后部开口 34从最内侧片部件120的外侧 覆盖的方式,两个片2、3的至少一个与最内侧片部件120接合。在下裆区域6的两侧边部 13中,内表面片2、外表面片3和最内侧片部件120重叠地接合。在该两侧边部13中,在内8表面片2和外表面片3之间沿侧边部13延伸的腿围弹性部件14b以伸长状态与这两个片 2、3的至少一个接合。在两侧边部13之间,不接合内表面片2和最内侧片部件120,在芯材 4的厚度方向,最内侧片部件120离开内表面片2,由这两者2、120形成排泄物收纳部31,在 该排泄物收纳部31中,尿从前部开口 33进入,粪便从后方开口 34进入。
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该VI-VI线与前后方向中心线P_P —致。最内侧 片部件120,经由具有厚度N和高度K的变形抑制片部件81,间接地接合形成前部开口 33 的周边部33b中的下方部分33c和形成后部开口 34的周边部34b中的下方部分34c。最内 侧片部件120,在前后方向A位于下方部分33c和3 之间的部分36朝向下裆区域6的最 下部6a下垂,下端部35与内表面片2接合。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与图6同样的图。在图7的尿布1中,通 过将最内侧片部件120彼此直接接合而形成分隔部20a。变形抑制片部件81安装在该分隔 部20a的后面83。在这种情况下的变形抑制片部件81,因为可以与进入排泄物收纳部31 的软粪便直接接触,所以,当使用由具有连续气泡的海绵或者卷缩的复合纤维形成的无纺 布那样的间隙多的片材料时,可以把软粪便装入到该间隙中。当流动性高的软粪便被这样 装入时,极少会产生软粪便向后方开口 34之外逆流而弄脏皮肤的情况。在此,本发明也可 以将变形抑制片部件81不安装在分隔部20a的后面83,而是安装在前面82加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该尿布具有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横向和上下方向,在下 裆区域的前方形成前腰围区域,在上述下裆区域的后方形成后腰围区域,上述下裆区域包 括在透液性内表面片和不透液性外表面片之间夹装有体液吸收性的芯材的体液吸收部,并 且以向下呈凸状的方式在上述前后方向弯曲,在上述下裆区域还形成有能够分离尿和粪便 的分隔部,其特征在于,以夹装在上述尿布的穿用者的皮肤和上述内表面片之间的方式在上述内表面片上接 合有最内侧片部件,上述最内侧片部件和上述内表面片在能够在上述上下方向相互离开的 部分形成排泄物收纳部,在上述最内侧片部件中包括能够使尿进入上述排泄物收纳部的前 部开口和能够使粪便进入的后部开口,上述最内侧片部件的、在上述前后方向在上述前部开口和上述后部开口之间延伸的部 分,以在上述前后方向相互相向的方式弯折,而且在将上述尿布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尺寸二 等分而向上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以直接方式以及间接方式中的任意方式相互接合, 在上述前部开口和上述后部开口之间向上述下裆区域下垂,该下垂的下端部与上述内表面 片接合,由此形成上述分隔部,在上述分隔部安装有片状部件,该片状部件安装在上述中心线上,并在上述前后方向 具有1 IOmm的厚度,在上述横向具有10 70mm的宽度,在上述上下方向具有与上述分 隔部的上述上下方向的尺寸的30 100%相当的高度,用以抑制上述最内侧片部件的上述 分隔部的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状部件基于JISK6400-2的第6节所 规定的硬度测定方法的D法的硬度是40 130N。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后方向上,在上述分隔部的前 侧、后侧以及上述最内侧片部件彼此之间中任何一处,上述片状部件安装在上述分隔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良好地发挥防止尿与粪便混合的分隔部功能的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一次性的短裤型尿布(1)具有覆盖体液吸收性的芯材的透液性内表面片(2)、和夹装在与尿布穿用者的皮肤之间并以形成排泄物收纳部(31)的方式安装在内表面片(2)上的最内侧片部件(20)。最内侧片部件(20)具有使尿进入排泄物收纳部(31)的前部开口(33)和使粪便进入的后部开口(34),在前部开口(33)和后部开口(34)之间延伸的部分下垂,其下端部(35)具有与内表面片(2)接合的分隔部(20a)。在分隔部(20a)安装片状部件(81),该片状部件(81)具有1~10mm的厚度(N)、10~70mm的宽度、与分隔部(20a)的上下方向尺寸(K)的30~100%相当的高度(L),用以抑制变形。
文档编号A61F13/49GK102036631SQ20098011802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大坪俊文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