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23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妇科慢性盆腔痛是一起盆腔同一部位疼痛持续发生超过6个月的疾病,多由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慢性盆腔痛多有盆腔微环境的改变,如盆腔淤血、血管功能失调等,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炎、镇痛、激素等治疗,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有益菌和致病菌同时杀灭,使阴道酸碱度改变、菌群失调,致多重感染,致使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痛效果不明显,而且其价格昂贵、停药复发均使病人难以承受。镇痛药物治标不治本,故不能彻底治愈,致使病人长期依赖,胃部剌激不能使用,疼痛使病人抑郁、焦虑、性紊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证引起的疼痛有时应用激素治疗,长期应用药物副作用大、停药复发致使手术率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中药汤剂,成本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中药汤剂,采用红藤、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为原料,上述9味中草药洗净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滤液,制得汤剂,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红藤2228%、丹参2228%、败酱草1215%、蒲公英810%、紫花地丁810%、乳香45%、没药45%、三棱68%、莪术68%。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采用红藤、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服药为红藤26、丹参26、败酱草12、蒲公英8、紫花地丁8、乳香4、没药4、三棱6、莪术6,取上述9种原料总重量为130克,将药物以清水300毫升浸泡3小时,先用武火,煎沸后用文火,水煎3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50毫升,药渣加水150毫升,文火煎2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50毫升左右,两煎合并共得100毫升药液。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取药液100毫升,将药液加温到37t:左右,用导尿管插入肛门14cm,用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注入,拔出导尿管,向病侧卧位。治疗期间避开行经期。IO天为一疗程。下次经净后重复应用。本发明的治疗原则慢性盆腔痛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妇人癥瘕"、"带下病"等范畴,其病机为湿热蘊结,瘀滞胞宫,气血瘀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清热解毒法主要用于感染性疾患,清下焦湿热,去瘀生新,扶正祛邪。盆腔炎、痛经病人以血瘀型最为明显,故给活血化瘀,改善血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组织血供,减少结缔组织增生,促进组织修复。现代医学研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循环,增强免疫功能,调整组织修复与再生作用,活血化瘀还具有调整内分泌平衡作用,从而达到治愈。本方剂组成中红藤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活血消肿、养神安神之功,为臣药。配合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为使佐药物,加强了清热解毒之功,现代医学研究,上述药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三棱、莪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共为佐使药。全方和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软坚之功效。方正和拍,故获良效。本发明采取的是保留灌肠,优越性大,可使药液直达病灶所在,不需经肝脏分解,并减少对胃部剌激,因盆腔发病部位与直肠毗邻,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吸收,是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进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药物同时应用增强抑菌与解毒功能。实施例2:采用红藤、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服药为红藤22、丹参22、败酱草12、蒲公英10、紫花地丁10、乳香5、没药5、三棱7、莪术7,取上述9种原料总重量为130克,将药物以清水300毫升浸泡3小时,先用武火,煎沸后用文火,水煎3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50毫升,药渣加水150毫升,文火煎2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50毫升左右,两煎合并共得IOO毫升药液。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取药液100毫升,将药液加温到37t:左右,用导尿管插入肛门14cm,用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注入,拔出导尿管,向病侧卧位。治疗期间避开行经期。IO天为一疗程,下次经净后重复应用。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他煎熬程序、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其含量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下面结合我院,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病例选择本组104例,均为门诊病历,年龄2456岁,平均38.6岁,慢性盆腔炎84例,妇科彩超及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占位;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宫体<50天孕大,无明显盆腔占位;妇科术后盆腔痛8例妇科检查及妇科彩超排除了占位病变。诊断标准按第七版教科《妇产科学》西医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会学妇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制订的修订标准。治愈症状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局部体征存在,但盆腔包块縮小;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有加重趋势。治疗方法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取药液100毫升,将药液加温到37t:左右,用导尿管插入肛门14cm,用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注入,拔出导尿管,向病侧卧位。治疗期间避开行经期。IO天为一疗程,下次经净后重复应用,连续用3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68例,占65.4%,好转30例,占28.8%,无效6例,占5.8%.总有效率94.2%。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中药汤剂,采用红藤、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为原料,上述9味中草药洗净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滤液,制得汤剂,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红藤22~28%、丹参22~28%、败酱草12~15%、蒲公英8~10%、紫花地丁8~10%、乳香4~5%、没药4~5%、三棱6~8%、莪术6~8%。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中药汤剂,采用红藤、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为原料,上述9味中草药洗净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滤液,制得汤剂,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红藤22~28%、丹参22~28%、败酱草12~15%、蒲公英8~10%、紫花地丁8~10%、乳香4~5%、没药4~5%、三棱6~8%、莪术6~8%。本发明成本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文档编号A61K9/00GK101780260SQ20101013662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发明者刘爱玲,姜云霞,杜秀兰,王忠叶,邢建琴申请人:姜云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