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14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痔疮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痔疮的中 药口服汤剂。
背景技术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 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祖国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得出, 引起痔疮的主要原因一是饮食不节,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血灼痛而引发痔 疮。二是劳累过度,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瘀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疮。再是便秘, 久忍大便,大肠积热,引发痔疮。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地出血, 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而且会发生血栓,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 成块,从而引起疼痛。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身体健康,导致或诱发 心脑血管等疾病。目前治疗痔疮主要用痔疮栓放入,软膏外涂疗法和手术治疗。痔疮栓放 入,软膏外涂疗法能暂时缓解患者病症,日后不定期容易复发,不能彻底根治,手术治疗可 以当即见效,阻止痛苦,但是要注意术后的保养,稍不谨慎就容易复发,另外手术可能会导 致大便失禁等后遗症。因此,本发明特优选采用了一种专治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的根治痔疮病症,提供了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 口服汤剂,可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经济实惠,疗效显著,无痛苦,组方简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其 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石耳15-25克,乌梅5-15克,贝母10-20 克,苦参15-25克,五倍子5-15克和火麻仁5-15克。用法水煎服,患者一天一剂,可分两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 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石耳20克,乌梅10克,贝母15克,苦参20克,五倍子10克 和火麻仁10克。本发明的药物配方机理和组成物成分分析是石耳具有养阴,清热止血,行水解毒的功效,治肠风痔瘘等症。乌梅具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功效,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 尿血等症,可以消除便秘,增加食欲。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 劳嗽,咯痰带血等症。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小便不利,水肿, 皮肤瘙痒,湿毒疮疡等症。五倍子具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的功效,治脱肛,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外伤
3出血,肿毒,疮疖等症。火麻仁具有润燥,滑肠,通淋,活血的功效,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痢疾,疥疮等症。本发明的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 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的功效,药效的协同作用,可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对湿热内生,气血 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等引起的痔疮起到了根治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 为石耳20克,乌梅10克,贝母15克,苦参20克,五倍子10克和火麻仁10克。先将药物 用水洗净,再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将 药物放在砂锅、陶瓷或者瓦罐之类的器皿里(不可以用铁锅和铝锅),加上为药物5-10倍的 水,或者比药面高出2-3厘米左右。煎第一遍时,用大火加热到100°C左右时,改用小火加 热20分钟就好,将药汤倒在器皿里,再煎第二遍,煎第二遍的方法同第一遍一样,只是时间 可以稍微短一些,煎完以后,把这两次煎出的药汤混合在一起服用,总量在300-500毫升, 患者一天一剂,可分两次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 石耳15-25克,乌梅5-15克,贝母10-20克,苦参15-25克,五倍子5_15克和火麻仁5_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 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石耳20克,乌梅10克,贝母15克,苦参20克,五倍子10克和火麻 仁1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痔疮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痔疮的中药口服汤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石耳15-25克,乌梅5-15克,贝母10-20克,苦参15-25克,五倍子5-15克和火麻仁5-15克。本发明的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的功效,药效的协同作用,可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对湿热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等引起的痔疮起到了根治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66GK102114177SQ2010102790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孔祥军 申请人:孔祥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