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55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神病患者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
技术背景对于兴奋躁动的精神病患者,在日常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精神病患者不配合治 疗与护理,多数情况下,需要首先将病人制服,然后由数人将其抬到床上再进行捆绑,当病 人较长时间一个姿势平卧在床上时,感到不太舒服,甚至感到十分痛苦;,这种约束方式容 易使患者出现四肢血液循环障碍,以及对神经、肌肉、韧带的拉伤,严重者可出现上肢功能 障碍,而且将病人约束在床上,服药、饮水、进食、大便等活动均很不便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精 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综合治疗椅包括椅面、椅背、 椅腿和扶手,椅腿安装在椅面的底部,扶手安装的椅面的两侧,椅背安装在椅面的后侧,椅 背与椅面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椅背后侧顶部通过铰链与点滴注射支架连接;一侧扶手 的外侧固定有臂托,另一侧扶手的外侧通过折页连接有护理板;椅面的中部开有方便孔。所述的一侧扶手的外侧下方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摇把。所述的椅背的正面设置有胸部束缚带,椅腿的前面设置有腿部束缚带,两个扶手 上都设置有手臂束缚带。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等特点,患者在椅上还可进行服药、输液、饮食、大便等活动,即使在约束的情况 下,也不会使病人造成躯体损伤;而且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为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点滴注射支架,2、铰链,3、椅背,4、摇把,5、护理板,6、椅面,7、方便孔,8、 腿部束缚带,9、椅腿,10、臂托,11、手臂束缚带,12、转轴,13、胸部束缚带,14、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其结构包括椅面6、椅背3、椅腿9和扶手 14,椅腿9安装在椅面6的底部,椅腿9的前面设置有腿部束缚带8 ;扶手14安装的椅面6 的两侧,两个扶手14上都设置有手臂束缚带11,椅背3安装在椅面6的后侧,椅背3与椅面 6之间通过转轴12活动连接,一侧扶手14的外侧下方设置有与转轴12配合的摇把4,椅背3的旋转角度通过摇把4来控制;椅背3的正面设置有胸部束缚带13,椅背3后侧顶部通过 铰链2与点滴注射支架1连接,点滴注射支架1在不使用的时候可折叠到椅背3后侧;一侧 扶手14的外侧固定有臂托10,另一侧扶手14的外侧通过折页连接有护理板5 ;椅面6的中 部开有方便孔7。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 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包括椅面、椅背、椅腿和扶手,椅腿安装在椅面的底部,扶手安装的椅面的两侧,椅背安装在椅面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椅背与椅面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椅背后侧顶部通过铰链与点滴注射支架连接;一侧扶手的外侧固定有臂托,另一侧扶手的外侧通过折页连接有护理板;椅面的中部开有方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侧扶手的外侧 下方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摇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的正面设置 有胸部束缚带,椅腿的前面设置有腿部束缚带,两个扶手上都设置有手臂束缚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属于精神病患者治疗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椅面、椅背、椅腿和扶手,椅腿安装在椅面的底部,扶手安装的椅面的两侧,椅背安装在椅面的后侧,椅背与椅面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椅背后侧顶部通过铰链与点滴注射支架连接;一侧扶手的外侧固定有臂托,另一侧扶手的外侧通过折页连接有护理板;椅面的中部开有方便孔。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椅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患者在椅上还可进行服药、输液、饮食、大便等活动,即使在约束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病人造成躯体损伤;而且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61G15/10GK201612791SQ20102011562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龙飞 申请人:李龙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