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32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治疗仪。
背景技术
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以热效应作用于穴位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好,特别是 对中医寒症的治疗,灸疗具有不可替代性,艾灸是灸疗中的代表性灸法,但传统的艾灸在使 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在灸治疗时,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这样会产生味 道和烟雾;(2)、艾灸过程中会有明火,易发生烫伤及失火的情况;(3)、灸的温度不容易控制,舒适度较差;(4)、灸疗时体位要求严格,不能自由换位;(5)、艾灸的时间经常在10分钟以上,施灸人易产生疲劳,影响治疗效果,严重的 还会导致意外发生,由于以上原因,艾灸仅适用于医疗机构的专业人群中使用,而不能在家庭保健中 发挥其应有的保健、治疗功用。现在也有一些灸疗设备,如以远、近红外线为治疗源的辐射型设备,它仅能实现一 般的灸疗功能,不能进行药灸,还有一种电热药灸器,它只能进行药灸,不具备一般的灸疗 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风灸治疗仪,在灸治疗时, 它能避免因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烧灼、温熨产生的味道和烟雾,在治疗过程中消除了明 火,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壳体、治疗头、风扇及电 加热器,在壳体上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治疗头连接在壳体的出风口 处,治疗头上设置有与壳体的出风口相通的治疗口及排风口,风扇与电加热器均位于壳体 内腔上,电加热器位于风扇的前方,壳体上设置有与风扇及电加热器相连的电源插口。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选定需治疗的穴位后,将治疗口覆盖在治疗的穴位上,然 后,接上电源给风扇及电加热器通电,电加热器发热后,由风扇将热量直接送到穴位上进行 风灸,排风口进行排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药灸,将药物放置在壳体内腔内,或将药物 放在治疗口处,或者将药物放在穴位上,由风扇带出电加热器发的热量,而使药物受热后挥 发,实现风灸与药灸结合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适用于家庭保健。避免了因艾绒或其 他药物在体表烧灼、温熨,灸疗过程中无味道和烟雾,又无明火,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灸治疗 时,它能避免因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烧灼、温熨产生的味道和烟雾,在治疗过程中消除了明火,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还可以随时更换治疗的穴位,操作灵活,它可以将风灸与药灸 结合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适用于家庭保健。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治疗头的第一种左视图;图4为图2中治疗头的第二种左视图;图5为图2中治疗头的第二种左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治疗头;3.风扇;4.电加热器;5.壳体内腔;6.进风口 ;7.出风 口 ;8.治疗口 ;9.排风口 ; 10.环台;11.导风腔;12.耐热管;13.药仓;14.通风孔;15.挡 板;16.支撑块;17.支撑座架;18.电源接口 ;19.变压器;20.绑带;21.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6、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治疗头2、风扇3及电加热器4,其特征 在于在壳体1上设置有与壳体内腔5相通的进风口 6和出风口 7,治疗头2连接在壳体1 的出风口处,治疗头2上设置有与壳体1的出风口相通的治疗口 8及排风口 9,风扇3与电 加热器4均位于壳体内腔5上,电加热器4位于风扇3的前方,壳体1上设置有与风扇3及 电加热器4相连的电源插口。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市电变成安全电压后接入电源插口,先选定需治疗的穴 位后,将治疗口覆盖在治疗的穴位上,然后,接上电源给风扇及电加热器4通电,电加热器4 发热后,由风扇将热量直接送到穴位上进行风灸,排风口 9进行排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 行药灸,将药物放置在壳体内腔内,或将药物放在治疗口处,或者将药物放在穴位上,由风 扇带出电加热器发的热量,而使药物受热后挥发,实现风灸与药灸结合治疗,明显提高了治 疗效果,适用于家庭保健。避免了因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烧灼、温熨,灸疗过程中无味道 和烟雾,又无明火,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如图1、2、6、7所示,在壳体1上设置有对加热器的温度高低及风扇转速快慢进行 控制的调节器21,调节器2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是对加热器的温度高低及风扇 转速快慢进行控制,通过现有的一些公知技术手段即可实现该控制电路的功能。如采用由 同步触发电路和可控硅整流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通过调节可控硅开通角度,改变流过电 热器和电动机电流的有效值,对电加热器4的发热温度和风扇3的风速进行调节。或者是 通过调整发热元件的数量、发热元件连接关系实现温度高低的控制。如图1、6、7所示,治疗口可以这样与出风口相通,在壳体1上设置有环台10,治疗 头2安装在环台10上,治疗头2与壳体1之间形成导风腔11,治疗口 8通过导风腔11与壳 体1的出风口 7相通。[0028]上述治疗头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后对穴位处进行风灸及药灸,可以手持壳 体,也可以由绑带绑在基体上,使用方便、灵巧。如图2所示,治疗口也可以这样与出风口相通,壳体1的出风口 7连接有耐热管 12,耐热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治疗头2上并与治疗口 8相通。耐热管12与治疗头2和壳体可以直接螺纹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壳 体的出风口处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连接接头,在治疗头上设置有与连接接头相配合且 与治疗口相通的接头,耐热管12 —端与连接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接头连接。通过耐热管12 将壳体与治疗头之间连接后,使壳体与治疗头之间分为两部分,热风通过耐热管12向治疗 口吹出,治疗时,只需将治疗头固定在穴位处就可进行治疗,便于穴位的更换治疗,操作方 便,当耐热管损坏后,取下耐热管12,则可以将治疗头直接安装在环台10上,治疗头与壳体 又连为一体,进行治疗,也可以更换耐热管12,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如图6所示,为了还能实现药灸,在壳体内腔5上设置有位于电加热器4与出风口 7之间的药仓13,药仓13的横截面呈U形,两侧面开设有相对的通风孔14。在药仓内放置 治疗药物,电加热器发热后,风扇将热量带出治疗口时,经过药仓的通风孔14使药物受热 挥发,药物受热挥发后由热风带入治疗口 8,从而渗透到穴位组织中,进行风灸和药灸。如图3所示,在治疗头2的治疗口 8处设置有四块挡板15,四块挡板15依次连接 围成药仓。治疗药物放入四块挡板15依次连接围成药仓内。如图4所示,在治疗头2的治疗口处设置有两块挡板15,两块挡板15之间具有一 定的距离形成药仓,两块挡板15分别与治疗头之间连接有支撑块16。如图5所示,在治疗头2的治疗口处设置有两块呈十字形的挡板15,挡板15与治 疗口 8的口壁形成药仓。如图7所示,在壳体1上呈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撑座架17,在支撑座架17的下端设 置有电源接口 18及与电源插接口 19连接的变压器20,变压器20的电源输出端与壳体1上 的电源插口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在治疗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座架放置在台上对穴位进行治疗,连接在壳 体上的导线可以预留一定的长度,便于壳体的移动。变压器20将市电变成安全电压后向电 加热器和风扇供电。如图1、2、6、7所示,为了便于固定在基体,在壳体1上设置有绑带21。
权利要求一种风灸治疗仪,包括壳体(1)、治疗头(2)、风扇(3)及电加热器(4),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设置有与壳体内腔(5)相通的进风口(6)和出风口(7),治疗头(2)连接在壳体(1)的出风口处,治疗头(2)上设置有与壳体(1)的出风口相通的治疗口(8)及排风口(9),风扇(3)与电加热器(4)均位于壳体内腔(5)上,电加热器(4)位于风扇(3)的前方,壳体(1)上设置有与风扇(3)及电加热器(4)相连的电源插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腔(5)上设置有位于电加 热器(4)与出风口(7)之间的药仓(13),药仓(13)的横截面呈U形,两侧面开设有相对的 通风孔(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治疗头(2)的治疗口⑶处设置 有四块挡板(15),四块挡板(15)依次连接围成药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治疗头(2)的治疗口处设置有两 块挡板(15),两块挡板(15)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药仓,两块挡板(15)分别与治疗头之 间连接有支撑块(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治疗头(2)的治疗口处设置有两 块呈十字形的挡板(15),挡板(15)与治疗口(8)的口壁形成药仓。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设置有对 加热器的温度高低及风扇转速快慢进行控制的调节器(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设置有环台(10),治疗 头⑵安装在环台(10)上,治疗头(2)与壳体⑴之间形成导风腔(11),治疗口⑶通过 导风腔(11)与壳体(1)的出风口(7)相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出风口(7)连接有耐热 管(12),耐热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治疗头(2)上并与治疗口⑶相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呈可拆卸的连接有支 撑座架(17),在支撑座架(17)的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18)及与电源接口(18)连接的变压 器(19),变压器(19)的电源输出端与壳体(1)上的电源插口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设置有绑带(20)。
专利摘要一种风灸治疗仪,包括壳体、治疗头、风扇及电加热器,在壳体上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治疗头连接在壳体的出风口处,治疗头上设置有与壳体的出风口相通的治疗口及排风口,风扇与电加热器均位于壳体内腔上,电加热器位于风扇的前方,壳体上设置有与风扇及电加热器相连的电源插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灸治疗时,它能避免因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烧灼、温熨产生的味道和烟雾,在治疗过程中消除了明火,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还可以随时更换治疗的穴位,操作灵活,它可以将风灸与药灸结合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适用于家庭保健。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1631643SQ20102014142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孙勇 申请人:孙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