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32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一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气管插 管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的手段。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建立后患者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湿化、清洁与过 滤作用。现在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为用注射器每隔2h滴入湿化液3-5ml,引起呛咳,使湿 化液喷出,但此种方法湿化效果差,同时分泌物堆积在呼吸道易脱水,分泌物变得粘稠,从 而容易形成痰痂;而且每一次从气管套管内注入湿化液数滴,存在着一次性量过大、分布不 均等问题,容易造成患者呛咳,使湿化液被喷出而影响湿化效果,吸痰时间延长而导致气管 粘膜损伤,糜烂出血,使肺部感染率增加。同时,气管插管不具备专用气道湿化和氧供通道,湿化液未经过滤网而进入气道, 往往使气管插管相关肺炎发生和气道堵塞发生几率上升。
三、发明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增加的 三通阀与连接湿化通道和氧气通道,可有效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清洁与过滤,具有湿化效 果好、不易生成痰痂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包括管体和一个医用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端通过环形 过滤网连通管体,另一端设有延长管,所述管体的非插入端封闭。使用时,将三通阀的一个端口可连通湿化通道,另一个端口经延长管可连通氧气 通道。改进型气管插管可使用微量泵通过湿化通道持续湿化将配置好的湿化液用空针抽 吸好,利用微量泵勻速持续沿环形过滤网进入患者气道皆可,同时可通过氧气通道进行供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湿化效果好,避免了因湿化不足、痰痂形成而导致气道阻塞风险。2、减少气管插管后感染几率。3、三通阀操作简单、成本低、临床实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未述及的相关技术内容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0015]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包括管体1和一个医用三通阀2,所述三通阀2 的一端通过环形过滤网连通管体1,另一端连通有延长管3,所述管体的非插入端封闭。常规气管插管后,将三通阀2的一个端口连通湿化通道,另一个端口经延长管可 连通氧气通道。打开三通气道湿化阀,使用微量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湿化液通过气道内环 形过滤网沿气壁进行湿化。停用呼吸机进行氧气吸入时,可打开三通气道氧气阀,通过外接 三通延长管进行氧气吸入。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医用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端连通管体,所述管体的非插入端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阀与气管插管管 体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设有延长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气管插管,包括管体和一个医用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端通过环形过滤网连通管体,另一端设有延长管,所述管体的非插入端封闭。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可避免气管插管患者因湿化不足的现象,降低痰痂形成而导致气道阻塞风险,同时可减少气管插管后感染几率。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1658730SQ2010201413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光锋, 刘静, 薛武 申请人:刘静;薛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