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91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直线切割缝合器上的引导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20世纪后期胸外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随着手术技巧和 手术经验的提高,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从最初的胸膜活检胸膜固定术,肺 部结节切除活检术等到目前发展到肺癌的根治性手术。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胸腔镜手术的胸管放 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第二胸腔镜手 术由于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 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第 三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第四胸腔 镜肺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均低于常规开胸手术。McKerma报道的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 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 3%均低于文献报道常规开胸手术的发生 率。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远期疗效目前也得到了大量临床实验的证实。目前而言对 于早期肺癌的胸腔镜手术治疗大多数的学者是持支持意见的,Kaseda等报道I期肺癌胸腔 镜手术后的4年生存率是94%,效果甚至优于文献报道的常规开胸手术。日本的一项多中 心研究比较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的生存情况,结果显示胸腔镜 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与开胸手术组相似分别为96. %和97. 2%。Lewis等报道VATS术后I 期肺癌的3年生存率是94%,II期为57%,IlI期为25%。从统计数字上来看,I期肺癌的 治愈率与传统手术无显著性差别。据此,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胸腔镜手术可以作为I期非 小细胞型肺癌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有希望取代传统的后外侧开胸。但目前对于胸腔镜手术的推广而言,安全性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之一。不同 于以往胸膜固定,肺大疱切除等手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要求解剖性的分别游离和处理肺 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而游离肺血管要求有较高的手术技巧,对于初学者而言有一定的难 度,McKerma对119例中转为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30%的患者是由于术中处理 肺血管困难引起大出血所致。因此降低肺血管游离的风险是发展胸腔镜手术的关键之一,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直线切割缝合器(Endo-GIA Universal, Tyco Healthcare)是根据欧美 人的情况所设计,对于东方人而言首先由于体型较小血管游离的空间有限,其次由于炎症 性淋巴结的卡压使得血管游离的空间更加受限,直线切割缝合器较为粗笨,在进行处理肺 血管等精细操作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肺血管的安全游离和处理是复杂胸腔镜手术,如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关键和难点。由于国人的特点,目前进口的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在临 床应用上存在较为笨拙的缺点,游离血管后往往不能顺利的放置器械,而盲目反复的放置 是造成肺血管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在目前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导引,降低由于肺血管处理不当引发的大出血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目前在临床上常用丝线 牵引的方法来帮助放置直线切割缝合器,但丝线牵引的方法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暴露空间 有限,其次过度牵拉丝线会造成肺血管的切割出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引导器,以替代传统的丝线 牵引方法,避免肺血管出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引导器,其特 征在于,包括柱状引导器本体,引导器本体的一个端面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器本体的长度L为200_350mm。所述引导器本体设有凹槽的一个端面为椭圆形,其长轴的长度c为8_16mm,短轴 的长度d为4-10mm ;另一个端面为半径为2_6mm的圆形或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的长 度a和短轴的长度b满足2mm彡短轴的长度b <长轴的长度a彡6mm。所述凹槽的出口为椭圆形,其长轴的长度g为6-12mm,短轴的长度f为l_4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且能避免肺血管出血。

图1为引导器安装在直线切割缝合器上的安装图。图2为引导器的剖面图;图3为引导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为引导器的剖面图,图3为其俯视图。所述引导器包括柱状引导器本 体3,引导器本体3的一个端面设有凹槽4。所述引导器本体3的长度L为275mm。所述引导器本体3设有凹槽4的一个端面 为椭圆形,其长轴的长度c为10mm,短轴的长度d为8mm ;另一个端面为半径为4mm的圆形。 所述凹槽4的出口为椭圆形,其长轴的长度g为8mm,短轴的长度f为4mm。如图1所示,为引导器安装在直线切割缝合器上的安装图,安装时,将直线切割缝 合器1的前端插入引导器2的凹槽4中,直线切割缝合器1在引导器2的引导下能顺利地 通过血管的间隙,到达制定位置后操作直线切割缝合器1,完成切割缝合,引导器2连同直 线切割缝合器1一起退出。实施例2类似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引导器本体3的另一个端面为椭圆形,所述椭圆 形的长轴的长度a为5mm,短轴的长度b为4mm。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引导器本体(3),引导器本体(3)的一个端面设有凹槽(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本体(3)的长度L为 200-3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本体(3)设有凹槽(4)的一 个端面为椭圆形,其长轴的长度c为8-16mm,短轴的长度d为4-10mm;另一个端面为半径为 2-6mm的圆形或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a和短轴的长度b满足2mm <短轴的长 度b <长轴的长度a < 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出口为椭圆形,其长轴的 长度g为6-12mm,短轴的长度f为l_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引导器本体,引导器本体的一个端面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避免肺血管出血。
文档编号A61B17/94GK201701264SQ20102021386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冯明祥, 徐梁, 林志品, 王群, 谭黎杰 申请人: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