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拔髓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66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式拔髓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属于口腔科治疗器械,是一种改良式拔髓针。
背景技术
牙髓炎和牙根尖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通常由根管内的牙髓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导 致变性坏死引起。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牙科治疗器械开髓、抽出根管内容物和清 洁根管,然后用根管充填材料填充。磨牙在牙弓最靠后的位置,髓室较大,至少有3个根管, 在根管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拔髓针去除根管内变性坏死的牙髓组织或取出遗留在根管内 的棉捻。通常使用的直的拔髓针需要不断调整角度以顺应根管的方向,容易导致拔髓针刺 伤口腔粘膜;口腔内的空间有限,拔髓针的角度往往调整不到位,导致根管内靠近根尖部分 的牙髓组织残留,影响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由于拔髓针手柄表面光滑,沾染患者口腔内的 水分及唾液后,易滑脱于患者口腔中,严重时被误吞入消化道或直接落入呼吸道,给患者带 来极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改良式拔髓针。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改良式拔髓针,包括针尖、针体、 手柄、转环、挂钩、链环和手指环,其特征在于针体弯曲成弧形,手柄有防滑螺纹,手柄末端 固定安装有转环;转环与链环的前端固定连接的挂钩相连接,链环的末端固定连接手指环。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磨牙根管治疗中需大幅度调整拔髓针的角度,减少了对口腔 粘膜损伤的可能性,提高了磨牙根管治疗的精确度,有效地防止拔髓针从手中滑脱后误吞 入消化道或直接落入呼吸道。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转环,旋转操作时不 会使链环出现死结或纽扣现象;链环前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挂钩可方便的使链环与转环连 接或脱离,便于在根管治疗中更换拔髓针。具有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尖2针体3手柄4转环5挂钩6链环7手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良式拔髓针,包括针尖1、针体2、手 柄3、转环4、挂钩5、链环6和手指环7。其特征在于针体2弯曲成弧形,手柄3有防滑螺 纹,手柄3末端固定安装有转环4 ;转环4与链环6的前端固定连接的挂钩5相连接,链环6 的末端固定连接手指环7。使用时,挂钩5连接于转环4,手指环7套于手指,手持手柄3,让针体2紧贴磨牙 髓室侧壁,利用针尖1去除根管内变性坏死的牙髓组织或取出遗留在根管内的棉捻。更换
3根管治疗时,只需轻微调整手柄3即可使针尖1顺应根管方向,顺利完成操作。
权利要求一种改良式拔髓针,包括针尖(1)、针体(2)、手柄(3)、转环(4)、挂钩(5)、链环(6)和手指环(7),其特征在于针体(2)弯曲成弧形,手柄(3)有防滑螺纹,手柄(3)末端固定安装有转环(4);转环(4)与链环(6)的前端固定连接的挂钩(5)相连接,链环(6)的末端固定连接手指环(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属于口腔科治疗器械,是一种改良式拔髓针,包括针尖、针体、手柄、转环、挂钩、链环和手指环,其特征在于针体弯曲成弧形,手柄有防滑螺纹,手柄末端固定安装有转环;转环与链环的前端固定连接的挂钩相连接,链环的末端固定连接手指环。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磨牙根管治疗中需大幅度调整拔髓针的角度,减少了对口腔粘膜损伤的可能性,提高了磨牙根管治疗的精确度,有效地防止拔髓针从手中滑脱后误吞入消化道或直接落入呼吸道,具有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C5/02GK201719391SQ20102027898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刘宪国 申请人:刘宪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