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形仿生储能运动假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0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叉形仿生储能运动假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假脚选用的材料一般为木质龙骨材料,其目的是增强假脚的强度和产品的耐 用性。在前脚掌结构底部部位,有尼龙及其他化纤类增强材料,患者行走过程中,前脚掌要 不断的弯折受力,其目的也是增加前脚掌部位的强度。木质材料的最大缺点就是对水的耐 受性很差,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传统假脚容易发生断裂等问题,寿命很有限。正常患者穿 戴传统假脚,使用寿命大约一般1年左右。传统假脚的后脚跟部位有楔形木质材料,镶嵌在聚氨酯假脚外皮内部。由于聚氨 酯材料,有一定的柔软性,可以减低吸收患者行走过程中后脚跟的撞击力,但是这种缓解里 有限,在后脚跟部位的木质楔形材料一方面是最柔软的聚氨酯强度的增强,同时其本身木 质材料僵硬的局限特性,不能达到良好储能效果。传统的假脚非仿生结构设计,且只能完成在前脚掌位置端面一个方向的弯折,其 他方向不能弯折,患者行走路面质量要求很高,需要平整、没有坡度的路面。患者活动环境 局限性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形仿生储能运动假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 的假肢存在的使用寿命短、不能达到良好的储能效果、对行走的路面要求高,局限性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叉形仿生储能运动假脚,由前叉脚板1、压力调整块2、 固定螺钉及螺母3、缓冲阻力垫4、后叉脚板5和四棱锥连接座6构成,所述的前叉脚板1前 部由两个叉形平板构成,两个叉形平板并排呈鞋底形;所述前叉脚板1的后部向上弯曲形 成脚脖结构;所述的后叉脚板5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板形结构,后叉脚板5为弓字形结构;所 述的压力调整块2为楔形结构;固定螺钉及螺母3将缓冲阻力垫4、后叉脚板5依次连接在 前叉脚板1的前部叉形平板的下面;在前叉脚板1后端下面和后叉脚板5之间设置有压力 调整块2 ;前叉脚板1的后部脚脖结构的上端连接有四棱锥连接座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寿命长、可以达到良好的储能效果、任何路面都可以行走, 不受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中符号说明前叉脚板1、压力调整块2、固定螺钉及螺母3、缓冲阻力垫4、后叉 脚板5、四棱锥连接座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2,叉形仿生储能运动假脚,由前叉脚板1、压力调整块2、固定螺钉及螺 母3、缓冲阻力垫4、后叉脚板5和四棱锥连接座6构成,所述的前叉脚板1前部由两个叉形 平板构成,两个叉形平板并排呈鞋底形;所述前叉脚板1的后部向上弯曲形成脚脖结构;所 述的后叉脚板5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板形结构,后叉脚板5为弓字形结构;所述的压力调整块 2为楔形结构;固定螺钉及螺母3将缓冲阻力垫4、后叉脚板5依次连接在前叉脚板1的前 部叉形平板的下面;在前叉脚板1后端下面和后叉脚板5之间设置有压力调整块2 ;前叉脚 板1的后部脚脖结构的上端连接有四棱锥连接座6。以上部件说明如下
权利要求1.叉形仿生储能运动假脚,其特征在于,由前叉脚板(1)、压力调整块(2)、固定螺钉及 螺母(3)、缓冲阻力垫(4)、后叉脚板(5)和四棱锥连接座(6)构成,所述的前叉脚板⑴前 部由两个叉形平板构成,两个叉形平板并排呈鞋底形;所述前叉脚板(1)的后部向上弯曲 形成脚脖结构;所述的后叉脚板(5)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板形结构,后叉脚板(5)为弓字形结 构;所述的压力调整块(2)为楔形结构;固定螺钉及螺母(3)将缓冲阻力垫(4)、后叉脚板 (5)依次连接在前叉脚板(1)的前部叉形平板的下面;在前叉脚板(1)后端下面和后叉脚 板(5)之间设置有压力调整块(2);前叉脚板(1)的后部脚脖结构的上端连接有四棱锥连 接座(6)。
专利摘要叉形仿生储能运动假脚,涉及假肢结构。由前叉脚板、压力调整块、固定螺钉及螺母、缓冲阻力垫、后叉脚板和四棱锥连接座构成,所述的前叉脚板前部由两个叉形平板构成,两个叉形平板并排呈鞋底形;所述前叉脚板的后部向上弯曲形成脚脖结构;所述的后叉脚板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板形结构,后叉脚板为弓字形结构;所述的压力调整块为楔形结构;固定螺钉及螺母将缓冲阻力垫、后叉脚板依次连接在前叉脚板的前部叉形平板的下面;在前叉脚板后端下面和后叉脚板之间设置有压力调整块;前叉脚板的后部脚脖结构的上端连接有四棱锥连接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假肢存在的使用寿命短、不能达到良好的储能效果、对行走的路面要求高,局限性大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L27/08GK201782848SQ20102052748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唐志红 申请人:唐志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