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治疗光头的光导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0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治疗光头的光导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治疗光头的光导管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治疗光头的光导管结构,主要用 于减少光子脱毛仪、光子嫩肤仪等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的光能损耗,属于选择性光 谱强光医学的计量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选择性光谱强光医学领域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其 含义为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只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能量、脉冲持续时间,以 保证对病变组织进行有效治疗之同时,尽量避免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目前用于 选择性光谱强光医学领域的治疗设备主要有激光和强脉冲光。IPL的治疗机制与激光相 似,也是依照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0003]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后所引起的激光与生物组织的任何变化,都称为激光 生物效应。激光的生物效应是应用于医学的理论基础。通常激光的变化用于诊断,生物 组织的变化则是激光治疗的理论基础。激光生物效应的强弱既与生物组织的性质有关, 又与激光的性能有关。激光生物效应的机制一般认为有热效应、压强效应、光化效应和 电磁效应。[0004]激光对生物组织的热效应,是光被生物组织吸收后转化为热能,使组织的温度 升高,性质发生变化。激光对生物组织的压强作用,可使悬浮于溶液中的微小粒子以很 大的加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使组织产生机械损伤和破坏。激光对生物组织的光化反应 可引起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活性发生变化,分子的高级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 变化,从而产生如杀菌作用、红斑效应、色素沉着、维生素D合成等生物效应。上述三 种效应是光以粒子的形式与组织作用产生的,激光又是电磁波,激光还以电磁场的形式 与生物组织作用。生物组织在光的作用下会发生电致伸缩,光引起的电致伸缩又可产生 超声波,而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使细胞破裂或发生水肿。[0005]激光的性能主要包括波长、能量和脉冲持续时间。首先要选择能作用到靶组织 并被靶组织强烈吸收的波长。由于激光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与激光的波长成正比,因此 治疗时激光波长的选择应首先考虑激光穿透力的大小,病变部位越深,则所需的激光波 长越长,尤其是真皮深部的病变一定要选择较长的激光波长,否则激光作用不到病变部 位。[0006]其次要选择能在靶组织上产生足够的温度,使之破坏的合适能量。足够的激光 能量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现代激光仪都具有强大的功率。实际临床应用时激光的能量密 度须根据靶组织的性质、颜色深浅、大小厚薄和治疗当时的反应等来确定,治疗过程中 应不断地对激光能量进行调试和修正。如选择的激光能量过低达不到疗效,过高则有形 成瘢痕的危险。[0007]最后激光的脉冲持续时间应小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激光的脉冲持 续时间必须足够长,才能引起靶组织的充分破坏,但热传导的多少与脉冲持续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热损伤的范围越大。根据光学理论,只要使激光的脉冲持续时间小于或 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就不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热损伤。[0008]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治疗皮肤的原理是皮肤选择性吸收波长为 560nm-1200nm的强脉冲光子,产生不同的光生化、热解反应。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 备的治疗光头是一块透明的晶体,只有晶体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上镀了膜,当光传播的时 候,光能的损耗情况严重,并且光的传播是杂乱无章的,不管以何种角度入射的光,都 从出射面射出,这样出射的光是到处散射的。但是治疗光头工作时,是以晶体的出射面 与皮肤作用的,治疗光头与皮肤之间有冷凝胶保护,所以出射面是与皮肤贴近的,这样 出射的光不需要光束整形,也都能够到达皮肤与其作用,只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能量、 脉冲持续时间,就能进行有效治疗。实用新型内容[0009]为了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 设备治疗光头的光导管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减少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的光能损耗, 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0010]为了达到减少光能损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结构光导 管结构的晶体在除了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其它面上镀有高反射材料制成的镀膜或者贴有高 反射材料制成的反射膜。不管是规则晶体还是不规则晶体,都能使光在入射面进入,光 导管内壁为高反射材料,光在导管中不断的反射和折射,但光还是沿着管路走,最后把 光引到出射面再射出。所以入射的光大部分都能够从出射面射出。


[0011]图1规则晶体的光导管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不规则晶体的光导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
以下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本实施例。[0015]本实施例为规则晶体的光导管结构设计,晶体为6个面,如图1所示。我们在 晶体的其他面上(除了入射面和出射面)镀膜,当光从入射面进入后,不管是平行光还是 其它入射角度的光,都在导管中不断的反射和折射,但光还是沿着管路走,最后把光引 到出射面再射出。光导管内壁为高反射材料,反射率可达92%-95%。所以入射的光大 部分都能够从出射面射出,这样就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0016]实施例2:[0017]
以下结合附图2详细说明本实施例。[0018]本实施例为不规则晶体的光导管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我们在晶体的其他面 上(除了入射面和出射面)镀膜,但是由于其他的面不规则,镀膜的难度很大,所以我们 采取贴反射膜的方法,反射膜的材料一般是铝箔,这种材料的优点是便宜耐用,缺点是 它的反射率没有镀膜的反射率高。贴完反射膜后,当光从入射面进入后,不管是平行光还是其它入射角度的光,都在导管中不断的反射和折射,但光还是沿着管路走,最后把 光引到出射面再射出。所以入射的光大部分都能够从出射面射出,这样就提高了光能的 利用率。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治疗光头的光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治疗光 头的晶体除了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其它面上镀有高反射材料制成的镀膜或者贴有高反射材 料制成的反射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治疗光头的光导管结构,属于选择性光谱强光医学的计量测试领域。本实用新型中,治疗光头的晶体除了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其它面上镀有高反射材料制成的镀膜或者贴有高反射材料制成的反射膜,使得光在入射面进入,让光沿着管路走,导管中存在着不断的反射和折射,最后把光引到出射面再射出。工作时,可减少选择性光谱强光医疗设备的光能损耗,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A61N5/06GK201799011SQ2010205274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吴坚, 谢霞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